《游褒禪山記》同步練習(xí)2 (北京版選修4)
《《游褒禪山記》同步練習(xí)2 (北京版選修4)》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游褒禪山記》同步練習(xí)2 (北京版選修4)(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11 作業(yè)練習(xí) 基礎(chǔ)知識與運用 1.按要求用課文原句填空。 (1)余與四人擁火以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________。 (3)夫夷以近,則游者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4)然力足以至焉,于人為可譏,________。 (5)作者由仆碑得出的感慨句是________。 2.解釋加粗詞的意義。 3.給句中加粗字注音并釋義。 (1)有碑仆道( )________ (2)其文漫滅( )________ (3)則或咎其欲出者( )________ (4)夫夷以近( )________ (5)而世之奇?zhèn)?、瑰怪? )________ (6)后世之謬其傳莫能名者( )________ 讀資料,完成后面的練習(xí)。 “其”字用法歸類 一、“其”作第三人稱代詞,用在動詞或形容詞之前,在句中作主語或與其他詞語構(gòu)成主謂短語,作該短語中的小主語,相當(dāng)于現(xiàn)代漢語中的“他(他們)”“它(它們)”。如: ①句,“其”作“乃華山之陽”的主語,相當(dāng)于“它”,代指“華山洞”。②句,“其”與“為文”構(gòu)成主謂短句,相當(dāng)于“它”,代指“仆碑”。③句,兩個“其”分別作分句主語,前一個相當(dāng)于“它”,代指上文的“山洞”;第二個“其”相當(dāng)于“他們”,代指上文的“游人”。④句,“其”與“求思”構(gòu)成主謂詞組,相當(dāng)于“他們”,代指“古人”。 二、“其”作第三人稱代詞,用在名詞或方位名詞之前,作屬性定語,相當(dāng)于現(xiàn)代漢語中的“他的(他們的)”“它的(它們的)”。如: 上述五句中的“其”,都可譯成第三人稱代詞“它的”。①句,“其下”指山的下面。 ②句,“其文”指“仆碑上的文字”。③句,“其左右”指山洞的兩旁。④句,“其深”指“山洞的深處”。⑤句“其傳”指“古書的傳說(文字)” 三、“其”活用為第一人稱代詞,可用作定語或小主語,相當(dāng)于“我(自己)”“我們”或“我的(我們的)”。如: 四、“其”作指示代詞,可以指代個別的人或事物,可指代多數(shù),一般都是遠指,相當(dāng)于現(xiàn)代漢語的“那、那個、那些、那里?!比纾? ①句,“其址”指那個地方,“其后”指從那以后。②句,“其院”指那個禪院。③句,“其好游者”指那些愛好游賞的人。④句,“其欲出者”指那個要求出來的人。 五、“其”作副詞,放在句首,和放在句末的語氣助詞配合,表示反詰的語氣,可譯為“難道”,如:其孰能譏之乎?“其”表示反詰語氣,相當(dāng)于“豈”,可譯為“難道”。 六、“其”作助詞,用來湊足音節(jié),舒緩語氣。如: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捌洹笔侵~,無實在意義,可不翻譯?!凹绕涑觥笨勺g為“出洞以后”。 4.分別指出下列句中“其”字的意義和用法。 (1)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________ (2)我持白璧一雙,欲與項王;玉斗一雙,欲與亞父。會其怒,不敢獻。________ (3)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________ (4)場主積薪其中。________ (5)退而甘食其土之有。________ (6)愿大王寬其罪,使得畢其辭。________ (7)莊辛曰:“臣誠見其必然者也?!盻_______ (8)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________ (9)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________ (10)諸將以其故不親附。________ (1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________ (12)其竭力致死,無有二心。________ (13)其濟,君之靈也。________ (14)其真無馬也,其真不知馬也?________ (15)欲加之罪,其無辭乎?________ (16)國無尉,其誰可而為之?________ (17)諸君其籌之。________ (18)我自來東,零雨其蒙。________ 閱讀理解與欣賞 答司馬諫議書 王安石 某啟①:昨日蒙教②,竊以為與君實③游處④相好之日久,而議事每不合,所操之術(shù)⑤多異故也。雖欲強聒⑥,終必不蒙見察⑦,故略上報⑧,不復(fù)一一自辯。重念⑨蒙君實視遇⑩厚,于反復(fù)不宜鹵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實或見怒也。 蓋儒者所爭,尤在于名實。名實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實所以見教者,以為侵官,生事,征利,拒諫,以致天下怨謗也。某則以謂:受命于人主,議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為侵官;舉先王之政,以興利除弊,不為生事;為天下理財,不為征利;辟邪說,難壬人,不為拒諫。至于怨誹之多,則固前知其如此也。 人習(xí)于茍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國事、同俗自媚于眾為善。上乃欲變此,而某不量敵之眾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則眾何為而不洶洶然?盤庚之遷,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盤庚不為怨者故改其度,度義而后動,是而不見可悔故也。如君實責(zé)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為,以膏澤斯民,則某知罪矣;如曰今日當(dāng)一切不事事,守前所為而已,則非某之所敢知。 無由會晤,不任區(qū)區(qū)向往之至! 注釋: ①[某啟]信里寫的是“安石啟”。草稿用“某”字。②[蒙教]承蒙賜教(指來信)。③[君實]司馬光的字。④[游處(chǔ)]同游共處。意思是“交往”。⑤[所操之術(shù)]指彼此的政治主張。操,持。術(shù),觀點。⑥[強聒(guō)]硬要(對方)聽。聒,語聲嘈雜刺耳。⑦[不蒙見察]不受(您)考慮。蒙,受。⑧[故略上報]所以只簡單地給您回信。⑨[重念]又想。⑩[視遇]看待。[反復(fù)]指往返。[鹵莽]同“魯莽”,粗疏草率。[具道所以]詳細地說出我所以這樣做的理由。[冀]希望。[見?。輰捤∥?。[尤在于名實]特別在于名和實(是否相符)。[天下之理得矣]天下的大道理就清楚了。[侵官,生事,征利,拒諫]這都是司馬光信上指責(zé)的話。意思是:王安石變法,添設(shè)新官,侵奪原來官吏的職權(quán);派人到各地推行新法,生事擾民;設(shè)法生財,與民爭利;朝中有反對的意見,拒不接受。征,求。[以謂]認為。[受命于人主,議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從皇帝那里接受命令,議訂法令制度,又在朝廷上修正(決定),把它交給負有專責(zé)的官吏(去執(zhí)行)。人主,君主。[不為]不能算是。[辟邪說,難壬人]抨擊不正確的言論,駁斥巧辯的壞人。壬人,佞人、善于巧辯的人。[茍且]得過且過,不作長遠打算。[非一日]不是一天(的事)了。[不恤]不顧。[同俗自媚于眾](只顧)附和世俗的見解,向眾人獻媚討好。[洶洶然]大吵大鬧的樣子。[盤庚之遷]指殷代國王盤庚為了鞏固統(tǒng)治、避免自然災(zāi)害,將國都遷到殷(現(xiàn)在河南省安陽市)。[胥]皆,都。[非特]不僅。[度(duó)]計劃。[度義而后動]考慮相宜就行動。義,適宜。[可悔]可以反悔的地方。[膏澤斯民]施恩惠給人民。膏,油。澤,雨露。這里都用作動詞。[不事事]不做事,無所作為。前一個“事”作動詞用,辦事。[知]知道,這里有“領(lǐng)教”的意思。[無由會晤,不任區(qū)區(qū)向往之至]沒有緣由見面,不勝內(nèi)心仰慕之極。不任,不勝。區(qū)區(qū),小,謙詞,指區(qū)區(qū)之心。 5.用文中原句回答王安石對司馬光就其變法“侵官,征利,拒諫,以致天下怨謗也”指責(zé)的反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句加粗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 7.翻譯下列句子。 (1)士大夫多以不恤國事、同俗自媚于眾為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盤庚不為怨者故改其度,度義而后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至于怨誹之多,則固前知其如此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綜合學(xué)習(xí)與探究 8.西哲云:“我思故我在”,可見有自己的思想是十分重要的。讀下面這個案例,說說你會如何判決,并寫出理由。 塞萬提斯的小說《堂吉訶德》中,堂吉訶德有一次讓他的男仆桑丘·潘沙當(dāng)了巴拉塔利亞島的總督。桑丘·潘沙在就任總督的第一天遇到了一個案子,涉及一條法律,這條法律規(guī)定從一個教區(qū)到另一個教區(qū)的過橋事項。橋邊土地和橋的主人對過橋制訂了這樣一條法律: 過橋者必須首先發(fā)誓聲明他從哪里來,將要去干什么。如果他的誓言是真的,那么就讓他過橋;但如果說謊,那么他就要在橋邊的絞架上被絞死,不得寬恕。這條法律多少年來一直用得很好,直到有一天,來了一個人在橋頭宣稱: 我發(fā)誓我要在橋邊的絞架上被絞死,這就是我要干的事,舍此無他。 守橋人為此左右為難,因為如果他們讓這個人過橋,那么這個人發(fā)的誓言為假,因此他在說謊,所以他就該被絞死。但是,如果他們把他絞死,那么他發(fā)的誓言為真,就應(yīng)該讓他過橋。守橋人只得求助新來的總督桑丘·潘沙。 桑丘·潘沙花了一些時間審查這個案子。因為這條橋的法律在絕大多數(shù)專場下用得很好,它保證只有那些真實說明要干什么的人才可以過橋。確實,橋邊土地和橋的主人發(fā)現(xiàn)了這樣一個聰明方法,以確保無賴和流浪者如果想要穿越他的領(lǐng)地必然要被捉住。但是,當(dāng)這條法律面臨一種特殊場合就不能處理好問題,它把自己纏繞進去了。如果某人來到橋上發(fā)誓要在絞架上被絞死,那么根據(jù)法律,無論對他做什么都要出錯:讓他自由過橋就意味著他說了謊,所以他該被絞死;但一旦把他絞死又意味著他發(fā)的誓是真的,所以就該讓他自由過橋。桑丘·潘沙嘗試了幾種方法,但終究不能圓滿解決問題。 ——《讀者》2001.12 答案點撥 1.(1)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 (2)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3)險以遠,則至者少 而世之奇?zhèn)ァ⒐骞?、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 (4)而在己為有悔 (5)此所以學(xué)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2.道:道路;說。 為:存在;是。 常:平常;經(jīng)常。然:……的樣子;然而。 3.(1)pū:倒。(2)màn:磨滅。(3)jiù:責(zé)怪。(4)yí:平坦。(5)guī:珍貴 美麗。(6)miù:錯誤。 4.(1)他,代愚公。(2)他們,代“項王和亞父”。(3)他的,指項莊的。(4)它,代麥場。(5)第一人稱代詞,我的。(6)意思是:希望大王寬恕我的罪過,使我能夠把我的話說完。第一人稱代詞,“我的”。(7)意思是:莊辛說:“我確實看到你這種行為的必然結(jié)果了?!钡诙朔Q代詞,“你的”。(8)指示代詞。(9)指示代詞,這種。(10)指示代詞,這個。(11)其中。(12)意思是:將盡力拼命作戰(zhàn),沒有二心。將、將要。(13)意思是:如果成功,那是由于你的威靈。表假設(shè),如果。(14)表選擇,是……還是……(15)表反詰,難道。(16)意思是:國家沒有尉,大概由誰能夠擔(dān)當(dāng)它?表測度,大概。(17)意思是:諸位可要考慮這件事。表期望,可要。(18)助詞,無義,可不譯。 5.受命于人主,議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為侵官;舉先王之政,以興利除弊,不為生事;為天下理財,不為征利;辟邪說,難壬人,不為拒諫。 6.D(A或許,有的人;B名分,說出;C是,殘存;D均為對于) 7.(1)士大夫們大多把不顧國家大事,(只顧)附和世俗的見解,向眾人獻媚討好作為好事。 (2)盤庚不因為埋怨他的人而改變計劃,考慮相宜就行動。 (3)至于怨恨誹謗的人很多,是我本來以前就知道會這樣。 8.參考答案: 假定這個人的誓言是真的,那么他只是一個真正想在橋邊絞架上終結(jié)生命的人,而不是一個過橋的人,我們就應(yīng)該把他絞死。因為,既然他不是一個想過橋的人,根據(jù)同一律,本法律不適用于他,本法律只對那些想過橋的人才適用,我們只能根據(jù)他本人的意愿把他絞死,而不能讓他過橋。 假定這個人的誓言是假的,他就是一個想過橋的人,又怕說出其真正意圖過不了橋而被絞死,因而提出這么一個點子來難為守橋人,以此蒙騙過橋。那么根據(jù)這條法律的規(guī)定,他必須被絞死。因為他是一個想過橋的人,說了假話,本法律適用于他。把他絞死,并不意味著他說了真話而應(yīng)讓他自由過橋,前面已經(jīng)證明,如果他的誓言是真的,那么法律對他不適用,但根據(jù)其意愿,也應(yīng)把他絞死。 總而言之,不管這個發(fā)誓的人說的是真話,還是假話,他都應(yīng)該被絞死。因為如果誓言是真的,他不是過橋人,本法律不適用于他,按他本人的意愿,把他絞死;如果誓言是假的,那么他是過橋人,本法律運用于他,按照法律,他也應(yīng)該被絞死。 ? 111- 1.請仔細閱讀文檔,確保文檔完整性,對于不預(yù)覽、不比對內(nèi)容而直接下載帶來的問題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載的文檔,不會出現(xiàn)我們的網(wǎng)址水印。
- 3、該文檔所得收入(下載+內(nèi)容+預(yù)覽)歸上傳者、原創(chuàng)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檔原作者,請點此認領(lǐng)!既往收益都歸您。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積分
下載 |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shè)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quán)。
- 關(guān) 鍵 詞:
- 游褒禪山記 游褒禪山記同步練習(xí)2 北京版選修4 同步 練習(xí) 北京 選修
鏈接地址:http://www.820124.com/p-1489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