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 第13課 挑戰(zhàn)教皇的權威課件2 岳麓版必修3.ppt
《高中歷史 第13課 挑戰(zhàn)教皇的權威課件2 岳麓版必修3.ppt》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高中歷史 第13課 挑戰(zhàn)教皇的權威課件2 岳麓版必修3.ppt(20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第13課 挑戰(zhàn)教皇的權威,關于宗教,宗教不同于迷信。宗教一 般是由共同的信仰、道德規(guī)范、 儀禮、教團組織等要素所構成。,圣彼得大教堂,在中世紀,適應自然經濟的需要,神學家所提倡 的是禁欲主義,認為自甘奉行赤貧的生活才是獲 得上帝之愛的基本條件,追求財富必然陷入貪婪 的罪惡?!唐方洕宦暡豁懙膭?chuàng)造出了一 個新的上帝——金錢。這個新上帝將以其自身的 力量迅速改變舊的道德秩序,它逐漸代替了 封建 特權和以地產為衡量人們社會地位高低和擁有財 富多少這一唯一尺度。,隨著西歐商品經濟和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教會的阻礙作用日 益明顯,要發(fā)展資本主義就必須沖破教會的壟斷和束縛。,教會的欺詐和無恥的掠奪,負擔最終落到了廣大 勞動群眾身上。他們看到教會獲得的大量財富不 是用于宗教目的,而是被教士用在追逐塵世的享 樂上,因而感到無比憤概……城市市民也不滿教 會的統(tǒng)治。這不僅是因為教會是封建制度的強大 支柱,而是因為天主教的許多清規(guī)戒律對工商業(yè) 的發(fā)展不利。世俗君主和貴族都窺見教會的財產, 出于個人利益的打算,也站到了反對天主教的行 列中來了。,教會是當時西歐封建統(tǒng)治和精神統(tǒng)治的集中代表,教 會在各國實行壓迫剝削政策,引起廣大人民群眾的普 遍不滿。,3、教會是當時西歐封建統(tǒng)治和精神統(tǒng)治的集中代表, 教會在各國實行壓迫剝削政策,引起廣大人民群眾的 普遍不滿。,一、西歐宗教改革的歷史背景,2、隨著西歐商品經濟和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教會的阻礙 作用日益明顯,要發(fā)展資本主義就必須沖破教會的壟斷 和束縛。,1、文藝復興的推動作用。,,根本原因,,一、馬丁·路德和德國宗教改革,2、馬丁·路德思想的主要內容,1、開始于德國的原因,國家的四分五裂使德國人民更容易受到羅馬天主教會的盤剝,以致于德國成了“教皇的 奶牛”。,3、結果,4、作用(影響),(1)創(chuàng)立了新教,與原來的天主教、東正教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新局面。 (2)動搖了以教皇為首的宗教權威,解放了人們的思想,使人文主義 更加深入人心,開創(chuàng)歐洲近代史的新紀元。,,馬丁路德(1483—1546),16世紀德國宗教改革運動的發(fā)起者。出生于富裕市民家庭,少年時受到嚴格的宗教教育,18歲時進入愛爾福特大學學習法律。1505年,他斷然放棄學業(yè),進了奧古斯丁修道院,當上了修道士,希望通過苦修,求上帝赦免自己的罪過,后入神學院學習。1507年成為教士,1512年獲得神學博士學位,不久應聘為薩克森維登大學哲學和神學教授,以后長期在該校任教。曾于1510和1511年兩次訪問羅馬,目睹了羅馬教廷的腐敗,這促使他改變了對天主教會的傳統(tǒng)看法,并從事于宗教改革。先后發(fā)表《羅馬教皇權》《論基督徒的自由》和《致德意志基督教貴族公開書》。,,,資料卡片,至今在德國仍流傳著這樣一則馬丁·路德的小故事:一年夏季馬丁·路德在返鄉(xiāng)探親途中,突遇暴風雨,電光閃爍,火球落在他的腳前。 他自念死期臨到,仆倒在地, 大呼:圣安娜救我!我愿意成為一位修士。瞬間雨過天晴,結果他平安家。為了守此誓約,雖遭到家人大力反對,他仍堅決投進奧古斯丁修會,專心侍奉神。 進入修道院后,他從事最卑賤的工作,開關大門, 敲鐘掃地, 清理房間,甚至在額富德城街上逐門逐戶乞食,期望修道士的刻苦生活可以拯救他。 正是這位虔誠的天主教徒卻在后來敢于挑戰(zhàn)教皇的權威,走上宗教改革的道路,在歐洲引起軒然大波。,2、馬丁·路德思想的主要內容,(1)因信稱義,(2)《九十五條論綱》,——導火線,,,,甲:人生來是有罪的,只有尊崇上帝,忠實地履行七種圣禮:洗禮、圣餐、悔罪等,通過苦修才能得到上帝的恩典。 乙: 只要虔誠地信仰耶穌就可靈魂得救,無須經過煩瑣的儀式。這些儀式中,除圣餐外,皆是糟蹋錢財?shù)亩嘤嘀e,皆可廢除。 甲: 上帝是不與油嘴之人直接交往的,只有在我們教士的主持下,才能聆聽到上帝的福音;否則,就要受到永世懲罰。 乙:每個教徒,只要自己面對《圣經》,真誠懺悔,就可直接與上帝心靈溝通,無須你們所謂尊貴的教士,凡信徒皆為祭司。,1.他們各代表誰的觀點? 2.二者主張有何不同?,,如果沒有路德個人的宗教思想的發(fā)展, 宗教改革是想都不可想的,而且改革 從思想上長期受到路德人格的影響, 但是,沒有加爾文主義,路德的工作 也不可能會有持久和實際的成功。,三、加爾文及其宗教改革,1、背景,2、特點,,(1)主張依靠信仰得救,否定教皇權威;,(2)把信仰得救解釋為先定論;,(3)為資產階級發(fā)財致富辯護;,(4)實行政教合一的體制。,3、作用(影響),,,,加爾文與路德的比較,同:都強調《圣經》的權威性,反對教階制度,主張 簡化宗教儀式。 異:路德強調的是“個人對《圣經》的正確理解”;而 加爾文強調的是,《圣經》是“絕對真理”,是基督 教義和教徒生活的準則。,加爾文并沒有像路德那樣把信仰與善功完全對立起來。加爾文 認為,信仰是圣潔和得救的內在確證,而善功則可當做使人圣潔和 得救,從而增加上帝的榮耀的一個外在的確證。,一個被上帝揀選的人,他的內心無疑充滿了對上帝的信仰,同時他 在道德行為、宗教社會生活、家庭生活和日常工作方面也必定表現(xiàn)出淳 樸、友愛、勤奮和節(jié)儉等美德(善功),因此,恩典、信仰和善功這三 者通常是密不可分割地聯(lián)系在一起的。,加爾文把天主教的禁欲主義從修道院隱士的斗室引向 社會生活,把勞動、節(jié)儉、放貸生息和聚斂財富說成是教 徒獲得上帝恩寵的惟一手段,是為上帝的榮耀服務。 這種確信帶來的輕松感,足以解除傳統(tǒng)的罪感造成的 心理壓力。,3、作用(影響),(1)加爾文的學說在西歐資本主義比較發(fā)達的國家和地區(qū) 廣泛傳播,為以后資產階級革命提供了意識形態(tài)方面的 依據(jù)。,(2)加爾文在日內瓦不僅創(chuàng)立了獨到的宗教改革理論,而且 在實踐斗爭中取得了輝煌的勝利。他被譽為“歐洲宗教改 革的第二位偉大人物”,對歐洲各國產生了深遠影響。,本課小結,天主教 日益阻礙 歐洲資本 主義的 發(fā)展,,宗教 改革,,馬丁·路德的 “因信稱義”,加爾文的 “先定論”,,新教擺脫了 羅馬教廷的 控制,推動了 資本主義的發(fā)展,課堂設問,同:都屬于基督教的教義,目的都是為實現(xiàn) 靈魂得以升入天堂。 異 : “因行稱義”的本質是為加強羅馬天主 教會的絕對權威,是為封建宗教神學的精神壟斷 而服務的。 “因信稱義”否定了天主教會的權威和贖罪券 的掠奪,簡化了宗教儀式,解放了人的個性。 “信仰得救”是在“因信稱義”的基礎上,進一 步為資產階級的發(fā)財致富進行辯護,是對后者的 繼承和發(fā)展。,參考答案,自我測評,分析宗教改革時期的人文主義含義。,宗教改革時期的人文主義主要是指反對天主教會的宗教特權,提倡人的個性解放,使人從羅馬天主教會的宗教枷鎖中解脫出來,獲得更多的個人自由。,-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高中歷史 第13課 挑戰(zhàn)教皇的權威課件2 岳麓版必修3 13 挑戰(zhàn) 教皇 權威 課件 岳麓版 必修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820124.com/p-1833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