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上冊 專題25 河中石獸(基礎版)課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
《七年級語文上冊 專題25 河中石獸(基礎版)課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七年級語文上冊 專題25 河中石獸(基礎版)課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2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第五單元 科學探索,第25課 河中石獸,【本節(jié)要點】 1.詞類活用 2.翻譯文言語句,要學會喲,課堂探討,1.詞類活用,探究一下,課堂探討,做的怎樣?,1.棹數(shù)小舟 2.暴漲攜之去,課堂探討,詞類活用在古代漢語運用中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現(xiàn)象。包括名詞活用作動詞、形容詞活用作動詞、數(shù)詞活用作動詞、動詞的使動用法、名詞作動詞等幾大類,每一種詞類活用都具有其不同的規(guī)律。 1、名詞用作動詞。名詞活用為動詞,有活用為一般動詞及用作使動、意動等三種情況。 2、形容詞用作動詞。形容詞用作動詞,也有用作一般動詞、使動、意動用法三種情況。 3.動詞的使動用法。動詞的使動用法指的是謂語動詞所標示的動作,不是由主語所代表的人物發(fā)出,而是在主語的影響下由賓語所代表的人物。動詞的使動用法最常見的是不及物動詞的使動用法。 4.名詞作狀詞。,你知道嗎?,課堂探討,1.棹數(shù)小舟(名詞作動詞,劃船) 2.暴漲攜之去(動詞作名詞,大水),你知道嗎?,課堂提高,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問題。(12分) 河中石獸(清)紀昀 滄州南一寺臨河干,山門圮于河,二石獸并沉焉。閱十余歲,僧募金重修,求石獸于水中,竟不可得。以為順流下矣,棹數(shù)小舟,曳鐵鈀,尋十余里,無跡。 一講學家設帳寺中,聞之笑曰:“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豈能為暴漲攜之去?乃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漸沉漸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顛乎?”眾服為確論。 一老河兵聞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當求之于上流。蓋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水不能沖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處嚙沙為坎穴,漸激漸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擲坎穴中。如是再嚙,石又再轉(zhuǎn)。轉(zhuǎn)轉(zhuǎn)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顛;求之地中,不更顛乎?”如其言,果得于數(shù)里外。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jù)理臆斷歟?,做的怎樣?,課堂提高,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含義。(4分) (1)閱十余歲: (2)沿河求之,不亦顛乎: (3)爾輩不能究物理: (4)如是再嚙:,做的怎樣?,課堂提高,【答案】(4分)(1)經(jīng)過,過了(2)顛通“癲”,瘋狂(3)事物的道理、規(guī)律(4)侵蝕、沖刷(每字翻譯1分) 【解析】試題分析:要求解釋的詞,一般為常見實詞,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往往是命題的重點,當然也應該成為同學們備考的重點。如:顛為通假字,通“癲”,瘋狂。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做的怎樣?,課堂提高,2.翻譯文中劃線句子。(4分) (1)眾服為確論 (2)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jù)理臆斷歟?,做的怎樣?,課堂提高,【答案】(4分)(1)大家信服地認為(這話)是精當確切的言論。(2)那么天下的事,只了解其一,不了解其二的情況太多了,怎么能(只)根據(jù)某一個道理就主觀地判斷呢?(每句2分,每個翻譯點0.5分,扣完為止) 【解析】試題分析:翻譯文句,應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翻譯文句時要做到字字落實,要特別注意對關鍵詞語的把握,著眼于表達原句的意思,一般用對譯法、替換法、調(diào)整法、保留法、增補法、刪削法等辦法進行翻譯。這里注意關鍵詞“服”“臆斷”的理解。 考點:理解或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做的怎樣?,課堂提高,3.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寺僧憑借經(jīng)驗,忽而在原地打撈,忽而去下游尋找,代表的是不深思熟慮而盲目行動的態(tài)度。 B.講學家脫離實際,空談物理,認為應該到河的下游去尋找石獸,代表的是“據(jù)理臆斷”的態(tài)度。 C.老河兵卻從石性、沙性和水流沖擊角度作綜合分析,判斷應該到上游去尋找石獸。代表的是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 D.文章啟示我們:遇到問題,如果不從實際出發(fā),僅靠主觀判斷,很容易得出錯誤的結論。,做的怎樣?,課堂提高,【答案】B(2分) 【解析】試題分析:B中應是“因為講學家判斷石獸埋在了沙里”。 考點:篩選文言文的信息。能力層級為C。,做的怎樣?,課堂提高,4.《閱微草堂筆記》是紀昀吸取了先秦散文的優(yōu)點,晚年所寫的一部以記述狐鬼故事、奇特見聞為主的志怪小說。其中《河中石獸》正體現(xiàn)出了紀氏語言平易簡淡,內(nèi)容波瀾起伏,立意高遠的特點。試結合文章內(nèi)容任選二個特點加以分析。(2分),做的怎樣?,課堂提高,【答案】(2分)參考示例:(1)如文章第一段寫打撈石獸,連用“棹”“曳”“尋”三個動詞簡述尋找經(jīng)過,然后以“無跡”交代了結果。可謂言簡意賅。(2)作者先寫寺僧打撈無果,再寫講學家的一通理論讓眾人信服后卻筆鋒一轉(zhuǎn)引出老河兵的反駁,最終解開謎底??芍^“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3)這篇文章不在故事是否真實,也不過分渲染故事的神奇色彩,旨在通過故事引發(fā)人們更深層次的思考--“實踐出真知。”(三選二,每點1分,只要能扣住特點合理分析即可) 【解析】 試題分析:章的主旨和思想感情是統(tǒng)領全文的“神”,要品味詞句所包含、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不從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調(diào)入手,分析品位的結果就很有可能會與原文情感相悖。學生結合文章的寫作特點,列舉實例分析,合理表述即可。 考點: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做的怎樣?,課堂探討,翻譯文言語句,你知道嗎?,課堂探討,1.一講學家設帳寺中 2.如其言,果得于數(shù)里外,你知道嗎?,課堂探討,翻譯文句,應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翻譯文句時要做到字字落實,要特別注意對關鍵詞語的把握,著眼于表達原句的意思,一般用對譯法、替換法、調(diào)整法、保留法、增補法、刪削法等辦法進行翻譯。,你知道嗎?,課堂探討,1.一位學者在寺廟了設立學館講學 2.人們依照他的話去尋找,果然在上游的幾里外找到了。,你知道嗎?,課堂提高,傷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其詩以養(yǎng)父母、收族為意,傳 一鄉(xiāng)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不使學。 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于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做的怎樣?,課堂提高,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4分) ①父異焉,借旁近與之 ( ) ②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 ( ) ③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 ) ④稍稍賓客其父 ( ),做的怎樣?,課堂提高,【答案】①感到奇怪/以……為奇 ②寫③通“攀”,拉/牽 ④以賓客之禮對待/以……為賓客 【解析】試題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內(nèi)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據(jù)句意和對文言常用詞的掌握來判斷字詞義。解釋時要注意辨析詞義和用法的變化,如本題中 “賓客”作動詞,“扳”為通假字,根據(jù)語境判斷字詞義。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做的怎樣?,課堂提高,2.翻譯下列句子。4分) ①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②泯然眾人矣。,做的怎樣?,課堂提高,【答案】①從此,指定物品讓他作詩,(他能)立即完成,詩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 ②完全成為普通人 【解析】試題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語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釋清楚關鍵詞語“立”“就”等最后疏通句子。所學課文,做過翻譯練習要加強記憶,可直接寫出譯句。 考點:理解或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做的怎樣?,課堂提高,3.方仲永由天才變?yōu)椤癬_____”最后如同常人的原因有很多,其一,從其父的角度來看,“ ”;其二,從道理本身來看“ ”。(引號內(nèi)填原文)(6分),做的怎樣?,課堂提高,【答案】不能稱前時之聞(1分) 日扳……不使學(1分) 受于人者不至也(1分) 【解析】 試題分析:這是對快速篩選文章內(nèi)容能力的考查,因為是課內(nèi)文言文,做了大量的訓練,所以此題很簡單,但要注意必須用文章的原句回答。 考點:篩選文言文的信息。能力層級為C。,做的怎樣?,-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七年級語文上冊 專題25 河中石獸基礎版課件 新版新人教版 年級 語文 上冊 專題 25 河中 基礎 課件 新版 新人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820124.com/p-2028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