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上學期第四次月考 語文.doc
《2019-2020年高三上學期第四次月考 語文.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三上學期第四次月考 語文.doc(1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三上學期第四次月考 語文 一、現(xiàn)代文閱讀(6分,毎小題2分) ——創(chuàng)造一個更好的中國 新技術是偉大的“改變者”。如果以山峰為喻,從山腳的村歌社鼓,到山巔的陽春白雪,不同層次、不同人群、不同類型文化構成的群落,拼貼出文化中國的四季春秋。而信息時代的到來,為文化的層巒疊嶂架起高速索道,不必費力攀爬,便可悠游其間、覽盡風光。 打開微信“朋友圈”,能看到一個完整的文化微縮景觀:既有“小清新”,也有“情懷黨”;既有痛心質問“傳統(tǒng)文化怎么了”,也有娓娓道來“告訴你真實的美國”;既能看到古典樂迷的“高大上”,也能看到各種“非主流”……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價值偏好和審美趣味,他們是文化景觀的觀看者,也是文化風尚的制造者。 然而,新技術的生死時速,是否會縱容“所見即所得”的膚淺,帶來“既得繁花,亦生野稗”的亂象?已經(jīng)有人痛心文化空氣的日益稀薄,認為中國正在進入文化上的“小時代”。圖書館修得越來越好,好書和讀書人卻越來越少;實體書店和報刊亭逐漸凋零,城市正失去文化之肺……難怪有人疾呼,從電腦和手機中拯救閱讀吧!甚至說拔掉網(wǎng)線、關閉手機,才能回到真正的文化生活。 事實上,翻閱近幾個世紀的文化史,幾乎每一次技術手段升級,都會引起文化焦慮。海德格爾以哲人姿態(tài)發(fā)問:技術化的時代文明千篇一律,是否還有精神家園?美國學者羅斯扎克更一針見血:相比在黃昏時分去附近的咖啡館,網(wǎng)絡真的能更有效交流思想?哲人的憂思從另一個角度給出歷史的慣例:越是缺少文化話語權的草根,越能更早擁抱新的文化場;越是在原有格局中掌握話語權的精英,越是更晚接受新事物??纯椿ヂ?lián)網(wǎng),微博是近6億網(wǎng)友鼎力支撐的輿論廣場,微信是無數(shù)中產(chǎn)白領激情互動的文化領地。在抱怨新技術讓信息碎片化、文化淺表化時,誰愿用理性的思維、專業(yè)的智識、人文的情懷,主動涵養(yǎng)席卷天下的網(wǎng)絡文化?文化之河能否源遠流長,乃是取決于“最低水位”,誰來為時代的文化河床筑土培基,加厚信息時代的文化土層? 學者說,當代中國正在“共時性”經(jīng)歷著傳統(tǒng)、現(xiàn)代與后現(xiàn)代。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快速現(xiàn)代化和城市化的進程,反映在文化領域,將使我們在相當長時間內,面對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并存、高雅與“低俗”共舞的現(xiàn)象。對大眾審美和信息時代的到來,主流文化的建設者不必過分沉溺文化鄉(xiāng)愁、傷感于“吾道衰也”,也不能閉關自守、以和大眾文化劃清界限來標榜自我,但應該防止文化上的劣幣驅逐良幣,為整個社會的文化水位劃定警戒線,并擔任守護者?!笆恐居诘馈痹侵袊幕椭袊娜说墓廨x傳統(tǒng),一代代士人無不“以天下風教是非為己任”。為時代的文化河床筑土培基,理應是當代文化人的歷史使命。 古人云,“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時代變遷,技術條件升級,人心向善向美的文化情懷不會改變。我們要以更積極的態(tài)度、包容的氣度、淵博的深度,加厚信息時代的文化土層。通過“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最終走向“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文化中國。 (摘自《人民日報》,有刪改) 1.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2分) A.信息時代,價值偏好和審美趣味不同的每個人都是文化景觀的觀看者和文化時尚的制造者。 B. 文化空氣日益稀薄,使一部分人十分痛心,這些人甚至認為中國正在進入文化上的“小時代”。 C.任何一次技術手段升級,都會引起文化焦慮,這是近幾個世紀以來文化史上所特有的現(xiàn)象。 D.用理性的思維、專業(yè)的智識和人文的情懷,主動涵養(yǎng)網(wǎng)絡文化,加厚信息時代的文化土層。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2分) A.當今物質條件越來越好,但好書和讀書人越來越少,有人疾呼,從電腦和手機中拯救閱讀。 B.海德格爾等人的憂思表明,擁有文化話語權,草根精英能更早接受新事物、擁抱新的文化場。 C.信息時代文化共存,主流文化建設者應防止文化的劣幣驅逐良幣,為文化水位劃定警戒線。 D.受快速現(xiàn)代化和城市化進程影響,文化領域長時間內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并存、高雅與“低俗”共舞。 3.根據(jù)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2分) A.不必過分沉溺文化鄉(xiāng)愁,不閉關自守,這是大眾審美和信息時代主流文化建設者應有的態(tài)度。 B.“士志于道”是中國文化與文人的光輝傳統(tǒng),為時代文化加厚土層應成為當代文人的歷史使命。 C.加厚信息時代文化土層,需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最終走向“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D.如果人心向善向美沒改變,就能以積極態(tài)度、包容氣度、淵博深度加厚信息時代的文化土層。 二、古代詩文閱讀 (一)文言文閱讀(16分 選擇題 每小題2分) 御史大夫韓安國者,梁成安人也,后徙睢陽。嘗受《韓子》、雜家說于鄒田生所。事梁孝王為中大夫。吳楚反時,孝王使安國及張羽為將,捍吳兵于東界。張羽力戰(zhàn),安國持重,以故吳不能過梁。吳楚已破,安國、張羽名由此顯。 梁孝王,景帝同母弟也,竇太后愛之,令得自請置相、二千石,出入游戲,僭于天子。天子聞之,心弗善也。太后知帝不善,乃怒梁使者,弗見,案責王所為。韓安國為梁使,見大長公主而泣曰:“何梁王為人子之孝,為人臣之忠,而太后曾弗省也?夫前日吳、楚、齊、趙七國反時,自關以東皆合從西鄉(xiāng),惟梁最親為艱難,將兵擊卻吳楚,吳楚以故兵不敢西,而卒破亡,梁王之力也。今太后以小節(jié)苛禮責望梁王。梁王父兄皆帝王,所見者大,故出稱蹕入言警車旗皆帝所賜也即欲以侘鄙縣驅馳國中以夸諸侯令天下盡知太后帝愛之也。今梁使來,輒案責之。梁王恐,日夜涕泣,不知所為。何梁王之為子孝,為臣忠,而太后弗恤也?”大長公主具以告太后,太后喜曰:“為言之帝?!毖灾?,帝心乃解。安國名由此顯。 其后安國坐法抵罪,獄吏田甲辱安國。安國曰:“死灰獨不復然乎?”田甲曰:“然即溺之?!本訜o何,梁內史缺,漢使使者拜安國為梁內史。起徒中為二千石。田甲亡走。安國曰:“甲不就官,我滅而宗?!奔滓蛉馓恢x。安國笑曰:“可溺矣!公等足與治乎?”卒善遇之。 安國為人多大略,智足以當世取合,而出于忠厚焉。貪嗜于財。所推舉皆廉士,賢于己者也。于梁舉壺遂,臧固、郅他,皆天下名士,士亦以此稱慕之,唯天子以為國器。 (節(jié)選自《史記韓長孺列傳》) 4.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 A.故出稱蹕/入言警車旗/皆帝所賜也/即欲以侘鄙縣/驅馳國中/以夸諸侯/令天下盡知太后/帝愛之也 B.故出稱/蹕入言警/車旗皆帝所賜也/即欲以侘鄙縣驅馳/國中以夸諸侯/令天下盡知太后/帝愛之也 C.故出稱蹕/入言警/車旗皆帝所賜也/即欲以侘鄙縣/驅馳國中/以夸諸侯/令天下盡知太后/帝愛之也 D.故出稱蹕/入言警/車旗皆帝所賜也/即欲以/侘鄙縣驅馳國中/以夸諸侯/令天下盡知/太后帝愛之也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 ) A.“僭于天子”,僭,超越本分,古代指地位在下的冒用在上的名義或禮儀、器物。 B.御史大夫,從隋唐開始,中央行政機構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六部最高長官叫“御史大夫”,相當于部長。排在“御史大夫”后的為“侍郎”相當于副部長。 C.蹕,古代帝王出行時開路清道,禁止他人通行。也指帝王的車駕或行幸之處。 D.內史,官名。西周始置,協(xié)助天子管理爵、祿、廢、置等政務。春秋時沿置。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梁孝王和景帝是同胞兄弟,由于倍受竇太后喜愛,允許他推舉丞相和二千石級官員,因此他進出、游戲的排場,比擬天子,超越了人臣的本分。 B. 在吳、楚、齊、趙等七國叛亂時,梁孝王派軍隊打退叛軍,為阻止叛軍西進,保衛(wèi)太后和皇上立下功勛。 C. 由于韓安國明于事理,善于剖斷,他終于通過太后,化解了景王和梁孝王之間的嫌隙。 D.韓安國有大韜略,有才智,他所推薦的都是廉潔的士人,士人對他很稱道和仰慕,就是天子也認為他是治國之才。 7.請將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的畫線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太后知帝不善,乃怒梁使者,弗見,案責王所為。(5分) (2)安國為人多大略,智足以當世取合,而出于忠厚焉。(5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8—9題。 浣溪沙 秦觀 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淡煙流水畫①屏幽。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寶簾閑掛小銀鉤。 【注】①淡煙流水:指畫屏上的一幅《淡煙流水圖》。 8.“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在全詞中有什么作用?概括分析詞中刻畫的主人公形象。(5分) 9.對“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一句,梁啟超曾稱贊為“奇語”。這一句“奇”在哪里?請賞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 10.情境默寫(共11分,1—3題各2分,4題5分) 1、《阿房宮賦》一文中既在廣闊的歷史背景上引出阿房宮的修建,又起到了籠蓋全篇、暗示主題的作用的句子是: , ; , 。 2、儒道兩家都曾用行路來形象地論述了積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說“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避髯釉凇秳駥W》中說“ ,?!? 3.韓愈認為老師的職能是: , 。 4、“取法于上,僅得為中; 的領悟。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25分) 11.(略) 四、實用類文本閱讀(25分) 1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25分) 中國現(xiàn)代考古學之父 大眾對于李濟這個名字是陌生的,但對于考古學、歷史學界,他卻是一個泰山北斗式的人物。稱他為“中國考古學之父”絕不是恭維之語。 初到美國,李濟看到美國國會的卷宗里面記錄當年限制華工入籍的理由:中國人腦容量比較小,在進化上可能低白人一等。李濟很想尋繹中國人的始源,把中國人的腦袋量清楚。1920年夏,他進入哈佛大學,改學人類學。1922年12月,李濟做了題為《中國的若干人類學問題》的報告,反響很大。羅素撰著《中國問題》時,大段引用了李濟的觀點。1923年5月,李濟被授予哲學博士學位。 回國之初,李濟應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之聘,教授社會學和人類學。南開時期,李濟結識了地質學家丁文江。相識不久,李濟就指出他在昆明做過的人體測量中有些數(shù)字是錯的。丁文江很欣賞這位“直道而行”的小兄弟,熱情地把他推薦給地質學界、古生物學界。 1923年8月25日,河南新鄭有人挖井挖出文物,一位陸軍師長追繳了文物,又派工兵繼續(xù)挖掘,竟然出土了一批青銅重器。此事引來美、法、瑞典等國的考古學家紛紛前來“尋寶”。美國弗利爾藝術館也組織了“中國考古發(fā)掘隊”來華。1925年4月,清華國學研究院成立,年輕的李濟受聘為唯一講師。二十世紀初,在中國考古的“光榮”皆由外國專家享受,李濟希望這樣的局面不會繼續(xù)很久。后來弗利爾藝術館委員畢士博來信,邀請哈佛博士李濟加入美國考古隊。李濟回信提出:在中國做田野考古,必須與中國的學術團體合作;在中國發(fā)掘出的古物,必須留在中國。畢士博回信說:“我們絕不會讓一個愛國的人,做他所不愿做的事。” 1926年2月李濟與地質學家袁復禮沿汾河流域進行旅行調查,他們在西陰村發(fā)現(xiàn)了一片布滿史前陶片的地方?;氐奖本?,他們決定對西陰村進行發(fā)掘。畢士博與清華校長曹云祥商定:考古團由李濟主持,經(jīng)費主要由弗利爾承擔,文物暫由清華保管,今后交給中國國立博物館。1926年10月,李濟率隊來到山西省夏縣西陰村,這是中國人第一次主持考古發(fā)掘。李濟沒有將整個遺址挖開,只選擇一小塊面積,采用“探方法”。處理探方時,他還首創(chuàng)了以“三點記載法”來表明文物的準確位置,發(fā)明了“層疊法”來逐件登記標本。這些田野科學考古方法,奠定了現(xiàn)代科學考古的基石。發(fā)掘過程中,李濟還在遺物中找到半個蠶繭,且?guī)в衅秸娜斯で懈詈圹E。這個發(fā)現(xiàn)表明,中華民族在史前就家養(yǎng)蠶繭。 1928年8月,史語所代所長傅斯年派董作賓前往安陽小屯對殷墟進行調查,回京后,董作賓向傅斯年建議對殷墟進行科學系統(tǒng)的發(fā)掘。1929年年底,應史語所傅斯年邀請,李濟任史言所考古組主任,自此他成了中國現(xiàn)代考古學的“掌門人”。1929年10月,董作賓主持了河南安陽小屯遺址的試掘,發(fā)現(xiàn)了若干新的甲骨,但他的發(fā)掘不科學,李濟直言“董君挖掘仍襲古董商陳法”。李濟對違背科學的人向來不給情面。王國維說只有帶款識的完整器物才有價值,他則告誡:原始材料,哪怕是殘?zhí)账楣?,都能顯現(xiàn)真正的學術價值。李濟接管殷墟發(fā)掘后,殷墟考古步入正軌。1929年李濟主持的第3次挖掘,出土了著名的“大龜四版”,龜版上刻滿了殷商時代的占卜文字。1935年梁思永主持的第11次挖掘,清理了10座大墓、1200多座小墓。大墓中有大量石器、玉飾、青銅器等,小墓中的埋葬軀體,呈俯身、仰身、屈身等不同姿勢。顯然,小墓是陪葬墓,大墓是殷商王陵。1936年6月,石璋如主持對殷墟的最后一次挖掘,收獲至為重要:在小屯村一個地下貯藏坑里發(fā)現(xiàn)有字甲骨17096片,上面刻著殷商的歷史原貌。至此,失落3300年的殷商王朝,天降般地出現(xiàn)在世人面前。 1937年7月,抗戰(zhàn)爆發(fā),發(fā)掘被迫終止。殷墟發(fā)掘,不僅發(fā)現(xiàn)了鮮活的歷史,也成了培養(yǎng)人才的搖籃。李濟現(xiàn)場指導,培養(yǎng)了尹達、夏鼐、董作賓等一批考古專家。1948年底,岌岌可危的國民黨政府決定將部分重要文物先行運往臺灣。當時,很多人反對將文物遷到臺灣。1949年,心里矛盾的李濟最終選擇了去臺灣。他說:“文物在哪里,人在哪里。”但他的名字自此在大陸消失了半個世紀。 李濟到臺灣后,籌建了臺灣大學文學院考古人類學系,培養(yǎng)了多名享譽世界的學者。他關心大陸的考古狀況,敬佩陜西半坡遺址發(fā)掘、研究的成果。他潛心研究安陽,先后完成十幾部專著。李濟是位純粹的學者,臺灣當局要求學者在引用大陸書籍時必須加一個字“偽”字,他卻堅持不加。1979年,這位對考古懷有赤誠之意且“直道而行”的李濟離開人世。清點遺物時,未曾發(fā)現(xiàn)一件古董,一部珍本善本。 相關鏈接: ①李濟(1896——1979)字受之,后改濟之。湖北鐘祥郢中人。人類學家、中國現(xiàn)代考古學家,中國考古學之父。1911年考入留美預科學校清華學堂,1918年官費留美,入麻省克拉克大學攻讀心理學和社會學,后改讀人口學,1920年獲得社會學碩士學位后,轉入美國哈佛大學,讀人類學專業(yè),獲哲學博士學位。(摘編自“搜狐百科”) ②(曾經(jīng)轟動世界的“北京人”化石及大批動物化石、石器于1941年12月,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之際下落不明。)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父親先后自費5次尋找“北京人”頭骨而未果,他以頭骨未回歸祖國為終生憾事。(摘編自李光謨《被淡忘的中國考古學之父》) (1)下列對傳記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shù)膬身検牵?分) A.李濟受愛國之心的驅使,留美期間先后攻讀心理學、社會學和人口學,進哈佛后改學人類學,對中國人種問題進行深入研究。 B.李濟的人格是高尚的,連美國弗利爾藝術館委員畢士博都對他充滿了敬意,回信支持他的堅持與在考古事業(yè)上的追求。 C.李濟曾在山西主持了中國人第一次的考古發(fā)掘工作,他采用的“探方法”,繼承了傳統(tǒng)方法,奠定了現(xiàn)代科學考古的基石。 D.李濟主持對殷墟的挖掘期間,出土了刻滿殷商時代占卜文字和歷史原貌的龜板,這也就意味著殷墟考古正式步入了正軌。 E.李濟是個純粹的學者。國民黨將文物運往臺灣,他因不能割舍文物而去了臺灣;在臺灣期間,仍然心系大陸的考古狀況。 (2)李濟贏得考古學家的贊譽也與他的愛國情懷有關,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6分) (3)李濟在考古方面有哪些重大貢獻?請結合材料簡要概括。(6分) (4)為什么說李濟做學問是“直道而行”?請結合材料,談談你的看法。(8分) 第II卷 表達題 五、語言文字應用和選修文言文復習(共21分,選擇題每小題2分) 13.下列各句中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2分) (1)安倍放狂言稱 管控釣魚島,這樣的論調真是 !釣魚島是中國的固有領土,無論歷史事實還是法理依據(jù),一直都清清楚楚。 (2)中國人對自己的文化非常自傲,大肆宣揚“天下第一”,這樣表面上的 其實是缺乏自信的表現(xiàn)。自信的文化是善于自省、上虞創(chuàng)造的文化。 (3)“中國高鐵世界第一”絕不是我們 ,作為中國人,我們真的應該為中國鐵路,特別是高鐵技術方面所取得的光輝業(yè)績感到驕傲和自豪。 A.大吹大擂 自吹自擂 大言不慚 B.自吹自擂 大吹大擂 大言不慚 C. 大言不慚 大吹大擂 自吹自擂 D.自吹自擂 大言不慚 大吹大擂 1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2分) A.工商總局網(wǎng)監(jiān)司發(fā)布的《關于阿里巴巴集團進行行政指導工作情況的白皮書》,實際是行政指導座談會會議記錄,不具有法律效力。 B.中國舉辦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目的在于為了喚醒人們對歷史的記憶,表明維護二戰(zhàn)成果、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立場。 C.中國女藥學家屠呦呦獲xx諾貝爾醫(yī)學獎,這不僅是中醫(yī)藥走向世界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更是屠呦呦及其研究團隊的巨大成功。 D.近幾年,隨著全民攝影時代、全媒體時代,出現(xiàn)了高清視頻截圖技術,以生產(chǎn)靜態(tài)照片為職業(yè)的攝影記者的生存空間受到了擠壓。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唤M是( )(2分) 在中國傳統(tǒng)觀念中,“識文斷字”“文思敏捷”“學富五車”是一個人“有文化”的標準,從事口頭傳承行業(yè)的人,如操弦樂師、戲曲藝人等都被劃定在“沒文化”之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毫不客氣地說,這種觀念至今仍然沒有多大改變 ②吟詩作賦如此高貴,唱歌表演如此低賤 ③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個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問題,很難做出簡單判斷 ④文字如此高貴,音符如此低賤 ⑤人們常常思索,學堂教育與民間傳承到底哪種標準更符合技術傳承規(guī)律 ⑥行文走筆如此高貴,彈琴舞蹈如此低賤 A.①②⑥⑤④③ B.③②⑤④⑥① C.⑤③②④⑥① D.④⑥②①⑤③ 16、.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2分) A.乃能銜哀致誠 致誠:表達誠意。 B.汝之純明宜業(yè)其家者 純明:完全明白。 C.幾何不從汝而死也? 幾何:多少日子。 D.吾實為之,其又何尤! 何尤:怨恨誰。 17.下列各句中沒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2分) A.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B.斂不憑其棺 C.雖萬乘之公相 D.如兔起鶻落少縱則逝矣 18.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分) A.六國互喪 互:交互。 蓋失強援 蓋:因為。 B.思厥先祖父 先:對已去世尊長的敬稱。 暴秦之欲無厭 厭:討厭。 C.故不戰(zhàn)而強弱勝負已判矣 判:分出,分清。 終繼五國遷滅 遷:改變。 D.后秦擊趙者再 再:兩次。 茍以天下之大 茍:如果。 19.下列加點詞詞類活用現(xiàn)象與“憂勞可以興國”相同的一組是( )(2分) A.雖大風浪不能鳴也 B.事不目見耳聞 C.蓋失強援,不能獨完 D.后人哀之而不鑒之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3分) 漢文帝“崇尚節(jié)儉”。他不僅管住自己, ① ,所寵幸的慎夫人“衣不曳地,帳不文繡”,就是后人津津樂道的例子。 ② ,甚至預先安排后事時一再強調喪事節(jié)辦,厲行“薄葬”,嚴防浪費。當然,他任意賞賜銅山于近佞寵臣鄧通之類記載的傳世,說明 ③ ,但這畢竟瑕不掩瑜。 21.下面是中國一汽的車標(底色為藍),請寫出該標志的構圖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語意簡明,句子通順,不超過70字。(4分) 六、寫作 2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有錢就是任性!有貌就是任性!有才就是任性!……” 這些流行語所反映的人生態(tài)度,價值追求、社會心理,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lián)想和思考?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參考答案 1. C(說法絕對化,原文“幾乎每一次技術手段的升級,都會引起人們的文化焦慮”。) 2.B(曲解原意。原文“越是缺少文化話語權的草根,越能更早擁抱新的文化場;越是在原有格局中掌握話語權的精英,越是更晚接受新事物。”) 3.D(假設關系不成立) 4.C 5.B(不是御史大夫而應是尚書) 6.C(是見大長公主,“大長公主具以告太后”) 7.(1)竇太后知道景帝不滿意,就遷怒于梁國派來的使者,拒絕接見他們,而向他們查問責備梁王的所作所為。(“怒”遷怒;“案”通假“按”,追究、查辦;“所為”所字結構;各1分,句意信達2分) (2)韓安國為人有大韜略,他的才智足夠迎合世俗,但都出于忠厚之心。(“取合”“而”“忠厚”各1分,句意信達2分) 參考譯文: 御史大夫韓安國,是梁國成安縣人,后遷居睢陽。曾經(jīng)在鄒縣田先生之處學習《韓非子》和雜家的學說。事奉梁孝王,擔任中大夫。吳楚七國叛亂時,梁孝王派韓安國和張羽擔任將軍,在東線抵御吳國的軍隊。因為張羽奮力作戰(zhàn),韓安國穩(wěn)固防守,因此吳軍不能越過梁國的防線。吳楚叛亂平息,韓安國和張羽的名聲從此顯揚。 梁孝王,是漢景帝的同母弟弟,竇太后很寵愛他,允許他有自己推舉梁國國相和二千石級官員人選的權力。他進出、游戲的排場,比擬天子,超越了人臣的本分。景帝聽說后,心中很不高興。竇太后知道景帝不滿,就遷怒于梁國派來的使者,拒絕接見他們,而向他們查問責備梁王的所作所為。當時韓安國是梁國的使者,便去進見大長公主,哭著說:“為什么太后對于梁王作為兒子的孝心、作為臣下的忠心,竟然不能明察呢?從前吳、楚、齊、趙等七國叛亂時,從函谷關以東的諸侯都聯(lián)合起來向西進軍,只有梁國與皇上關系最親,是叛軍進攻的阻難。梁王想到太后和皇上在關中,而諸侯作亂,一談起這件事,眼淚紛紛下落,跪著送我等六人,領兵擊退吳楚叛軍,吳楚叛軍也因為這個緣故不敢向西進軍,因而最終滅亡,這都是梁王的力量啊?,F(xiàn)在太后卻為了一些苛細的禮節(jié)責怪抱怨梁王。梁王的父兄都是皇帝,所見到的都是大排場,因此出行開路清道,禁止人們通行,回宮強調戒備,梁王的車子、旗幟都是皇帝所賞賜的,他就是想用這些在邊遠的小縣炫耀,在內地讓車馬來回奔馳,讓天下的人都知道太后和皇帝喜愛他?,F(xiàn)在梁使到來,就查問責備。梁王恐懼,日夜流淚思念,不知如何是好。為什么梁王作為兒子孝順,作為臣下忠心,而太后竟不憐惜呢?”大長公主把這些話詳細地告訴了竇太后,竇太后高興地說:“我要替他把這些話告訴皇帝?!鞭D告之后,景帝內心的疙瘩才解開,而且摘下帽子向太后認錯說:“我們兄弟間不能互相勸教,竟給太后您增添了憂愁?!庇谑墙右娏肆和跖蓙淼乃惺拐?,重重地賞賜了他們。從這以后梁王更加受寵愛了。竇太后、大長公主再賞賜韓安國價值約千余金的財物。安國的名聲因此顯著。 后來韓安國因犯法被判罪,獄吏田甲侮辱韓安國。韓安國說:“死灰難道就不會復燃嗎?”田甲說:“要是再燃燒就撒一泡尿澆滅它?!边^了不久,梁國內史的職位空缺,漢朝廷派使者任命韓安國為梁國內史,起用他為二千石。田甲棄官逃跑了。韓安國說:“田甲不回來就任,我就要夷滅你的宗族。”田甲便脫衣露胸前去謝罪。韓安國笑著說:“你可以撒尿了!像你們這些人值得我懲辦嗎?”最后友好地對待他。 韓安國為人有大韜略,他的才智足夠迎合世俗,但都出于忠厚之心。他貪嗜錢財。他所推薦的都是廉潔的士人,比他自己高明。在梁國推薦了壺遂、臧固、郅他,都是天下的名士,士人因此也對他很稱道和仰慕,就是天子也認為他是治國之才。 8.①交代了地點和時間,奠定了全詞輕輕的寂寞和淡淡的哀愁的感情基調。(2分)②全詞刻畫了一位閑居慵懶而又滿懷愁緒的閨中女子的形象。 (共3分) 9.①比喻奇,“飛花”和“夢”,“絲雨”和“愁”,本來不相類似,但作者卻發(fā)現(xiàn)了它們之間的“輕”和“細”的共同點,將四樣原本不相干的事物組成了新奇的比喻。(3分) ②構思奇,一般的比喻都是以具體喻抽象,但作者卻反其道而行之,不說夢似飛花,愁如絲雨,卻說飛花如夢,絲雨如愁,這樣從抒情主人公的感受出發(fā),更能讓讀者感受到主人公的孤寂和憂愁。(3分)(如有其它答案,如答通感等,也可酌情給分) 10、(1)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2)故不積跬步 無以至千里 (3)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4)答案見晨讀42 11.(1)選E給3分,選A給2分,選B給1分。(B.“在考古事業(yè)上的追求”原文無據(jù)。C.“繼承了傳統(tǒng)方法”錯。D.“刻滿殷商時代歷史原貌”的發(fā)現(xiàn)不屬于李濟。) (2)①為證明中國人不低白人一等而改學人類學,研究中國人腦量。②希望中國人靠自己在中國的土地上獲得考古成績。③加入美國考古隊,堅持以中國為主,掘出的古物留在中國。④日本投降后,5次赴日本尋找“北京人”頭骨。(每點2分,三點即可。) (3)①考古發(fā)掘:他創(chuàng)造的探方法、三點記載法、層疊法奠定了現(xiàn)代科學考古的基石。②考古發(fā)現(xiàn):他找到的半個蠶繭證明了我國在史前就家養(yǎng)蠶繭。③考古發(fā)現(xiàn):他掌管的殷墟發(fā)掘,找回了殷商王朝。④考古人才:他為考古培養(yǎng)了許多優(yōu)秀人才。⑤考古著述:先后完成十幾部專著。(每點2分。三點即可。) (4)①對丁文江做過的人體測量,直接指其數(shù)據(jù)錯誤。②對董作賓的發(fā)掘,直接批評其不科學。③對王國維的觀點,直接給與駁斥。④對臺灣當局的要求,他不予理會。(每點2分。) 13.C(側重點不同?!按笱圆粦M”指說大話而毫不感到難為情,偏重在不覺得害臊;“大吹大擂”偏重在大肆宣揚; “自吹自擂”偏重自我吹噓。用法不同?!按笱圆粦M”往往跟說話相關的詞語配合使用;“大吹大擂”“自吹自擂”前面能加否定詞“不”修飾;“大言不慚”則不能。) 14. A(B“目的在于為了喚醒人們對歷史的記憶”句式雜糅,改為“目的在于喚醒人們對歷史的記憶”或“是為了喚醒人們對歷史的記憶”。C 不合邏輯。D成分殘缺,在“全媒體時代”加上“的來臨”。) 15、D (②④⑥是并列句,由前三處橫線間的分號可知,這組句子應排在最前面。④⑥②存在由“文字”到“行文走筆”再到“吟詩作賦”的遞進關系。①是對這三種現(xiàn)象的說明;⑤是人們的反思,是對③的回答。) 16、答案:B解析:“純明”,純正明智。 17.C(A“當”通“倘”B“斂”通“殮”D“少”通“稍”) 18答案:B 提示:B項中“厭”應為“滿足”。 19.A(A 使動 B名詞做狀語 C形容詞做動詞 D為動用法) 20.①而且也基本上管好了身邊的人;②他不僅生前節(jié)儉;③漢文帝的節(jié)儉也并非盡善盡美(每句1分) 21.【答案】 圖標由“1”“汽”和橢圓組成。(1分)“1”意為中國一汽,也指首屈一指的地位;(1分)“汽”字構成展翅的鷹形,寓意中國一汽鷹擊長空,翱翔藍天。(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 22、略 B卷選擇答案: 1.D(假設關系不成立) 2. C(說法絕對化,原文“幾乎每一次技術手段的升級,都會引起人們的文化焦慮”。) 3.B(曲解原意。原文“越是缺少文化話語權的草根,越能更早擁抱新的文化場;越是在原有格局中掌握話語權的精英,越是更晚接受新事物?!保? 4.B(不是御史大夫而應是尚書) 5.C 6.C(是見大長公主,“大長公主具以告太后”) 13.A(B“目的在于為了喚醒人們對歷史的記憶”句式雜糅,改為“目的在于喚醒人們對歷史的記憶”或“是為了喚醒人們對歷史的記憶”。C 不合邏輯。D成分殘缺,在“全媒體時代”加上“的來臨”。) 14. C(側重點不同?!按笱圆粦M”指說大話而毫不感到難為情,偏重在不覺得害臊;“大吹大擂”偏重在大肆宣揚; “自吹自擂”偏重自我吹噓。用法不同?!按笱圆粦M”往往跟說話相關的詞語配合使用;“大吹大擂”“自吹自擂”前面能加否定詞“不”修飾;“大言不慚”則不能。) 15、D (②④⑥是并列句,由前三處橫線間的分號可知,這組句子應排在最前面。④⑥②存在由“文字”到“行文走筆”再到“吟詩作賦”的遞進關系。①是對這三種現(xiàn)象的說明;⑤是人們的反思,是對③的回答。) 16、C(A“當”通“倘”B“斂”通“殮”D“少”通“稍”) 17.答案:B解析:“純明”,純正明智。 18 A(A 使動 B名詞做狀語 C形容詞做動詞 D為動用法) 19.答案:B 提示:B項中“厭”應為“滿足”。-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2020年高三上學期第四次月考 語文 2019 2020 年高 學期 四次 月考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820124.com/p-2439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