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地理《山地的形成》教案.doc
《2019-2020年高一地理《山地的形成》教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一地理《山地的形成》教案.doc(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一地理《山地的形成》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褶皺的概念和基本形態(tài),掌握正確判斷背斜和向斜的方法,了解研究背斜和向斜的實踐意義。 2.了解斷層的概念,掌握斷層對地表形態(tài)的影響,理解斷塊山的概念。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親手演示褶皺和斷層所成地貌,加強動手能力。 2.通過分析褶皺山和斷塊山的成因,培養(yǎng)讀圖、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 通過對地質構造的意義的學習,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分析各種山地的成因,養(yǎng)成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精神,掌握分析、探究地理事物的科學方法。 2.能應用所學知識解釋地形的形成原因,認識到地殼的變遷是有規(guī)律可尋的、是可以被認識的。 教學重點: 1正確判斷背斜和向斜的方法,理解褶皺山的概念; 2掌握斷層對地表形態(tài)的影響,理解斷塊山的概念; 教學難點: 正確判斷背斜和向斜;褶皺和斷層形成的地貌。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同學們,通過上節(jié)課內容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是塑造地表形態(tài)的兩大力量,內力作用的總趨勢是使地表變得高低不平,而外力作用的總趨勢是使地表起伏狀況趨向于平緩。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要進一步以山岳為例來學習內力作用對地表形態(tài)的塑造和影響。(展示圖片:喜馬拉雅山、阿爾卑斯山、華山、廬山、(日本)富士山、長白山天池。)這些山脈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呢?形成原因相同嗎?帶著這些問題我們進入今天的學習。 【板書】山地的形成 (展示圖片)原始的巖層。形成及特點:一層一層堆積起來的,最初的巖層一般是水平的,通常表層巖層比較新,越往下越老。 (播放圖片):三幅彎曲的巖層 師:這些巖層為什么是彎曲的? 這種擠壓力又來自于哪里? 生:受到擠壓; 地殼運動 師:很好。我們一起來演示一下。 (演示)擠壓書本演示褶皺的形成并強調巖層的受力方向。 【講解】播放PPT:在地殼運動產生的強大的擠壓作用下,巖層會發(fā)生塑性變形,產生一系列的波狀彎曲,叫做褶皺。褶皺的基本單位是褶曲,即褶皺的一個彎曲。 褶曲有兩種基本形態(tài),就是我們接下來要講的:背斜和向斜。 【板書】褶皺山 (播放圖片)背斜和向斜 師:同學們分成左右兩組,分別討論二者的:巖層形狀是怎樣的?巖層新老關系怎樣? 發(fā)育成什么地貌? 生A:背斜巖層向上拱起;核部老,兩翼新;發(fā)育成山嶺。 生B:向斜巖層向下彎曲;核部新,兩翼老;發(fā)育成山谷。 (播放圖片)評價并補充 (播放圖片)地形倒置現象 師:為什么這幅圖中出現了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現象呢? 生:討論 師:背斜頂部受到張力,常被侵蝕成山谷。向斜槽部受到擠壓,不易被侵蝕,反而發(fā)育成山嶺。這就是地形倒置現象。 (播放動畫)背斜成谷,向斜成山(播放兩邊并進一步強調原因) (播放圖片)自然界中的背斜谷和向斜山景觀 師:背斜既可以成山又可以成谷,那我們要怎樣判斷背斜和向斜呢? 生:討論 師:最準確的方法就是利用巖層的新老關系來判斷。指導:穿過褶曲的中心,畫一條水平直線。背斜巖層核部老,兩翼新,向斜巖層核部新,兩翼老。 【活動1】讀圖4.11,回答下列問題。P74 1、 判斷甲、乙兩地何處是背斜,何處是向斜? 2、 解釋甲地成為山嶺、乙地成為山谷的原因? 3、 假設在這里修建一條東西向的地下隧道,應該選在甲地還是乙地?為什么? (圖片展示)背斜的儲油構造,向斜的儲水構造。 【提問】為什么背斜多能成為良好的儲油、氣構造? 為什么向斜能夠成為儲水構造? 為什么隧道應該修在背斜處? 師:油、氣密度小,上浮,因而分布在背斜;而水的密度大,由高出向地處滲流,因而分布在向斜。我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積累了許多經驗,如:背斜巖層儲油好,天然石油跑不了;向斜巖層儲水好,水量豐富容易找。從受力來看,背斜的巖層走向類似于石拱橋,其頂部不易下塌,且能保證正常施工安全,背斜處不利于地下水的儲存,便于施工,所以隧道應選在乙地—背斜處。這就是我們研究褶皺地質構造意義。 【歸納】列表比較背斜和向斜的特征 【過渡】剛才我們學習了褶皺的基本特征。這些由褶皺巖層所組成的山體稱為褶皺山。 (播放視頻)板塊構造運動及山脈的形成 師:喜馬拉雅山、阿爾卑斯山、安第斯山等都是褶皺山。為什么堅硬的地殼能夠發(fā)生褶皺,形成高達山系呢? 師:目前科學家們利用板塊構造學說來解釋褶皺山系的形成。 (展示圖片)地球巖石圈的板塊示意。全球巖石圈可劃分為六大板塊,板塊內部地殼運動比較平緩,板塊的交界處地殼運動比較活躍。如果板塊發(fā)生背離運動,地殼就會張裂形成裂谷或發(fā)育成海洋;如果板塊發(fā)生相對運動,就會相互碰撞、褶皺隆起形成高達的褶皺山系。下面我們來看一段這些褶皺山脈形成的動畫。 師:全球兩大褶皺山系:阿爾卑斯—喜馬拉雅山系和科迪勒拉山系。 【過渡】書頁的紙張很柔軟,受力發(fā)生了彎曲變形—褶皺;巖層的可塑性差,如果地殼運動產生了強大壓力或張力超過了巖石的強度,巖層會怎樣?巖層會斷裂錯開而形成斷層。 【板書】斷塊山 (播放動畫)斷層的形成 師:當地殼運動產生的強大壓力和張力時,超過了巖石的承受能力時,巖層就會破裂。如果兩側的巖體沿斷裂面而發(fā)生了并發(fā)生了明顯的位移,就形成了斷層。那斷層可形成怎樣的地貌呢? 師:若斷層的位移以水平方向為主,則會錯斷原有的各種地貌;若位移以垂直方向為主,則相對上升的巖塊,在地貌上常形成塊狀山地或高地,也稱地壘,如我國的西岳華山、江西廬山、東岳泰山等名山,都屬于上升的巖塊;另一側相對下沉的巖塊,則常形成谷地或低地,也稱地塹,如我國陜西南部的渭河平原、山西中部的汾河谷地。 (圖片展示)華山、廬山、泰山,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師:斷層在山區(qū)是經??梢钥吹降模31憩F為懸崖、陡壁、峽谷等。在斷層構造地帶,由于巖石破碎,易受風化侵蝕,常常發(fā)育成溝谷、河流。由斷層發(fā)育而成的山嶺和谷地,統(tǒng)稱為斷塊山地,簡稱斷塊山。斷塊山是地殼運動過程中形成的一種分布十分廣泛的地貌形態(tài)。它的規(guī)模大小不等,大的斷塊山可以延伸數千米,如我國的華山(圖4.13)等,小的只有幾十米。 (圖片展示)華山等 【過渡】除了以上所說的褶皺山和斷塊山,還有其他類型的山脈嗎? 【板書】火山 自主閱讀回答:1巖溶高原和火山有什么聯系與區(qū)別? 2火山有哪幾部分組成? 3火山的規(guī)模是否相同?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處于地下深處的巖漿,在巨大的壓力作用下,有時候會沿著地殼的薄弱地帶噴出地表而形成的。區(qū)別:玄武巖高原是巖漿沿著地殼的線狀裂隙流出,往往比較寬廣。如哥倫比亞高原?;鹕绞菐r漿沿著地殼的中央噴出口或管道噴出。如我國長白山的主峰。 火山對人類的影響:不利:火山噴發(fā)的火山灰和熔巖流,常常破壞田園、建筑,有時引起地震;有利:可能帶來豐富的地熱、溫泉、肥沃的火山灰土和硫磺等資源,許多火山地區(qū)已成為旅游和療養(yǎng)勝地。 【過渡】我們了解了山地是陸地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陸地的主要骨架,他的分布格局影響和制約著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它對我們人類直接影響之一就表現在對交通運輸的影響。 【板書】山岳對交通運輸的影響 師:請同學們思考,山區(qū)與平原相比,在對交通運輸的哪些方面影響不同? 生:山岳相對高度大,地勢崎嶇,交通方式比較單調,交通線路的分布和走向也受較大的制約。 師:很好。請結合活動題的第1題,理解為什么在山岳地區(qū)優(yōu)先發(fā)展公路而不是鐵路? 總結:從表4.1分析,鐵路的最大限制坡度遠遠小于公路,說明其對地形的要求較高。從表4.2分析,山岳地區(qū)修鐵路的工程量和造價均比平原、丘陵地區(qū)高。綜合分析來看,在山區(qū)修鐵路比較困難,而發(fā)展公路相對容易些。 生:討論 圖中有哪些自然因素會對公路選線產生影響?(主要是地貌和水文) 公路選線時是如何處理與這些自然因素的關系的? (讓學生仔細觀察:在山區(qū),公路線是如何伸展的?河流對公路的造價有著怎樣的影響?) 人口的分布是社會經濟因素,對公路線的分布有著怎樣的影響? 參考答案: (1)公路選線時考慮了地形、河流、沼澤等自然因素。公路在山谷中穿行時,呈“之”形彎曲,減少陡坡的影響,同時道路盡量避開陡坡面;公路跨越河流時需要修建橋梁;公路避開沼澤地。 (2)山區(qū)人口主要集中在河谷地帶。公路在選線時要盡可能多地聯系居民點,方便人們出行,這說明人口和聚落等人文因素,也是公路選線時要考慮的。 (圖片展示)各地的盤山公路-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山地的形成 2019 2020 年高 地理 山地 形成 教案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820124.com/p-2567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