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歷史 第四章 北宋王安石變法章末檢測 北師大版選修1.doc
《2019-2020年高中歷史 第四章 北宋王安石變法章末檢測 北師大版選修1.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中歷史 第四章 北宋王安石變法章末檢測 北師大版選修1.doc(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中歷史 第四章 北宋王安石變法章末檢測 北師大版選修1 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48分) 1.北宋中期,東京一帶流傳著“朝廷無憂有范君,京師無事有希文(范君指范仲淹,希文是他的字)”的民謠,這是因為范仲淹( ) A.推行新政,獲得了各界支持 B.重視理財,緩解了積貧局面 C.實行賦役合一,減輕了農民負擔 D.整頓吏治,贏得了百姓贊譽 答案 D 解析 范仲淹主持慶歷新政的中心措施是整頓吏治,贏得了百姓贊譽,所以流傳此民謠。A、B、C三項與史實不符,故答案為D。 2.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說道“先天下之憂而憂”。北宋中期,士大夫憂患意識的形成因素不包括( ) A.土地兼并,貧富分化 B.財政危機,積貧積弱 C.遼夏威脅,邊患嚴重 D.權臣當政,政局動蕩 答案 D 解析 結合北宋創(chuàng)立的對官員的“分權與制衡”以加強中央集權的制度可知D項不符合史實。 3.慶歷新政期間,范仲淹針對腐敗的官僚制度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他嚴格“恩萌”制,主要是( ) A.使科舉制度更適合封建統(tǒng)治者的需要 B.通過裁汰冗員而減輕政府財政負擔 C.防止權貴子弟親屬利用特權壟斷官位 D.依照政績提拔官員以提高行政效率 答案 C 解析 恩萌制是在科舉之外的一種入仕途徑,中高級文武官員的子弟、親屬及門客享受此特權。嚴格這一制度,就是為了防止權貴子弟親屬壟斷官位。 4.王安石的富國之法中,體現政府對國民經濟宏觀調控能力的是( ) A.市易法 B.方田均稅法 C.均輸法 D.募役法 答案 A 解析 市易法規(guī)定:政府在東京設置市易務。出錢收購滯銷貨物,市場短缺時再賣出,體現了政府對國民經濟的宏觀調控。 5.王安石變法中的青苗法、募役法和方田均稅法在目的和作用上的相同之處有( ) ①加強對人民的控制?、谙拗屏斯倭诺刂鞯睦妗、墼黾恿苏呢斦杖搿、軠p輕了地主對農民的人身控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③ 答案 D 解析 比較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稅法的內容和作用。 6. 在《歷史的拐點》一書中有這樣一段文字:王安石變法在京城附近實施一年多后,官員向宋神宗匯報說,地方治安大有好轉,“盜賊比之昔時,十減七八”。這主要體現了王安石哪項變法措施的作用( ) A.均輸法 B.市易法 C.保馬法 D.保甲法 答案 D 解析 在古代史上,“盜賊”有兩種內涵,一是指一般的盜賊,二是指農民起義者,結合所學可知D項符合。 北宋將軍腰牌 7.王安石變法中,為了解決北宋初期以來實行的“更戍法”帶來的弊端的措施是( ) A.保甲法 B.保馬法 C.將兵法 D.設軍器監(jiān) 答案 C 解析 “更戍法”使“兵不識將”,軍隊戰(zhàn)斗力低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C項正確。 8.王安石在《上仁宗皇帝言事書》中指出:“方今之急,在于人才而已?!彼诟母镏袑嵭小柏暸e新制”,主要新在( ) ①廢除明經科?、谶M士科??冀浟x和時務策?、奂哟笤娰x在考試中的比重?、茉O明法科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答案 D 解析 王安石規(guī)定進士科不考詩賦,??冀浟x和時務策。③的敘述是不正確的。 9.王安石對科舉制度進行改革,規(guī)定“學問和品行最優(yōu)者,可以不經科舉考試直接出任官職”。這說明他( ) A.看到了原先科舉制的弊端 B.扼制私人辦學的發(fā)展 C.產生了否定科舉制的思想 D.認識到地方教育的重要性 答案 A 解析 不經科舉就可任官,這反映出王安石已認識到,當時的科舉制度不完全能選拔真才實學的人才,要適應選拔變法人才的需要,必須大膽改革。 10.據史書記載,經過王安石變法,“中外府庫無不充衍,小邑所積錢米亦不減二十萬”。這反映出王安石變法( ) ①增加了政府的財政收入?、诰徑饬素斦C ③徹底扭轉了積貧局面 ④緩和了社會矛盾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A 解析 題目材料反映出官府的府庫充實,這是王安石變法的成效。但王安石變法沒有從根本上解決“三冗”問題,也不可能徹底扭轉積貧局面;題目材料并沒有涉及社會矛盾。因此,③④的敘述均不正確。 11.北宋司馬光向神宗皇帝進《彈奏王安石表》中說:“臣之于王安石,猶冰炭之不可共器,若寒暑之不可同時。”這主要是因為變法( ) A.對科舉制和學校制度進行了改革 B.用人不當,出現了危害百姓的現象 C.改革失敗,未使北宋擺脫危機 D.觸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答案 D 解析 司馬光代表的是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反對王安石變法。 12.劉安世《元誠語錄》載:“得君(王安石)之初,與人主若朋友,一言不合己志,必面折之,反覆詰難,使人主伏弱乃已?!边@表明王安石( ) A.對上級趨炎附勢 B.意志堅強,性情執(zhí)拗 C.對下級剛愎自用 D.能夠容忍下級的詰難 答案 B 解析 “人主”是指宋神宗,“反覆詰難”是指性情執(zhí)拗。 二、非選擇題(第13題18分,第14題16分,第15題18分,共52分) 13.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仁宗之世, 契丹增幣,夏國增賜,養(yǎng)兵西陲,費累百萬。——《宋史》 材料二 陛下(宋神宗)即位五年,更張改造者數千百事,……其議論最多者,五事也;一曰和戎,二曰青苗,三曰免役(也稱募役),四曰保甲,五曰市易。……免役之法成,則農時不奪,而民力均矣;……市易之法成,則貨賄通流,而國用饒矣。——王安石《臨川先生文集》 材料三 (王安石)不忍貧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貧民?!捌涞弥?,專以此為事,設青苗法,以奪富民之利。民無貧富,兩稅之外,皆重出息十二,吏緣為奸,至倍息,公私皆病矣。——蘇轍《欒城三集》 材料四 (司馬光)請更張新法,曰:“……王安石不達政體,專用私見,變亂舊章,誤先帝任使,遂至民多失業(yè),閭里怨嗟。……斂免役錢,寬富而困貧,以養(yǎng)浮浪之人,使農民失業(yè),窮愁無告。”——《續(xù)資治通鑒長編》 請回答: (1)北宋“積貧”原因,除材料一中涉及的以外,還有重要一項是什么?(2分) (2)王安石變法針對“積貧”采取的措施,除材料二中提及的以外,還有哪兩“事”?依據材料二,概括王安石變法取得的成效。(4分) (3)依據材料三、材料四,指出王安石“新法”遭到廢除的原因。(6分) (4)有關王安石變法的評價,目前史學界主要有兩種意見。一是肯定說,認為王安石變法一定程度上扭轉了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一是否定說,認為王安石變法是一場脫離實際的變法運動。請選擇其中一種意見,發(fā)表評述。(6分) 答案 (1)冗官。 (2)農田水利法,方田均稅法。農民得以安心生產(保證生產時間);政府財政收入大為增加。 (3)主要原因:損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引起他們的反對。 其他原因:新法在執(zhí)行時存在著危害百姓的現象;變祖宗之法,遭到保守派阻撓。 (4)持肯定意見:王安石變法增加了國家收入,減輕了農民負擔,對于改變北宋“積貧”狀況起到一定作用。 持否定意見:王安石變法既損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百姓的利益,其變法的理念與措施脫離了當時實際。 解析 第(1)問依據教材知識可知,造成北宋“積貧”的原因是:冗兵、冗費、冗官的三冗問題,而材料一中“增幣”“養(yǎng)兵西陲”“費累百萬”的有效信息,反映了北宋的冗兵、冗費問題,所以答案就是冗官。第(2)問和第(3)問應依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農田水利法和方田均稅法取得成效及被廢除的原因。第(4)問具有開放性,支持哪種意見都可,只要能自圓其說就行。 14.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宋代由于積貧積弱,社會問題很多,王安石等一部分知識分子有感于形勢嚴重,以天下為己任,奮起而挽救危亡。 材料二 王安石變法手段中有一個要注意的問題,就是他更多地重視商品貨幣的作用……反映了宋代商品貨幣在社會生活中的活躍,也證明王安石的變法思想和變法舉措有很大的前瞻性?!陨喜牧暇x自馬克垚《世界文明史》 請回答: (1)由于宋代積貧積弱,社會問題很多。概括指出積貧積弱的具體表現。(4分) (2)依據材料二指出王安石變法手段的突出特點是什么?在符合這一特點的許多措施中既有成功之處,又埋伏著失敗隱患。請選擇兩項符合上述結論的措施,并說明理由。(6分) (3)如果通過時間隧道與王安石對話,請你結合所學知識,提出合理化建議,助其變法成功。(6分) 答案 (1)表現:①積貧:冗兵、冗官、冗費,財政入不敷出。 ②積弱:宋在與遼、西夏的戰(zhàn)爭中連年戰(zhàn)敗。 (2)特點:重視商品貨幣作用。措施:①青苗法:限制高利貸盤剝,增加政府收入,農民負擔仍很沉重;②募役法:減輕了農民負擔,保證了生產時間。觸動了大官僚、大地主和富商的利益,遭到他們的激烈反對。(學生無論選什么,只要能從成功和失敗兩個方面分析,即可得分。) (3)平衡各階級的利益,減少變法阻力。加大宣傳力度,統(tǒng)一認識,解決內部紛爭。(答出一方面或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本題以北宋中期的王安石變法為切入點來考查學生的閱讀、分析、概括能力,屬于內涵加外延型材料解析題。回答第(1)問,要結合所學知識來概括,注意從北宋中期嚴重的社會危機方面入手。第(2)問,要通過材料來分析,再結合所學知識來回答。但要注意無論選什么措施,都要從成功和失敗兩個方面來全面分析。第(3)問屬于開放性題目,要注意從變法失敗的經驗教訓方面入手。 15.北宋時期王安石發(fā)動了旨在改革北宋建國以來積弊的一場改革,但并未處理好具體實行的問題以及與反對者的關系,所以當時和后人對其變法褒貶不一。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食賤則農貧,錢重則商富;末事不禁,則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眾之謂也。故農之用力最苦而贏利少,不如商賈技巧之人……食貴則田者利,田者利則事者眾;食貴糴(即買米)食不利,而又加重征,而民不得無(不)取其商賈技巧而事地利也?!渡叹龝鈨取? 材料二 熙寧四年(1071年),司農寺擬定的免役法規(guī)定:廢除原來按戶等輪流充當衙前等州、縣差役的辦法,改由州縣官府出錢雇人應役,各州縣預計每年雇役所需經費,由民戶按戶等高下分攤。原不負擔差役的官戶、女戶、寺觀,要按同等戶的半數交納錢,稱助役錢。 熙寧五年(1072年),頒行市易法,在京城設市易務(后改為市易司),以100萬貫作本,負責平價收購商人滯售的貨物,賒貨給商販販賣,也向商販發(fā)放貸款。商販賒貨物及借款,需以財產作抵押,5人以上互保,每年納息二分。——轉自歷史風云網 材料三 (王安石變法)首先利息并不低。王安石定的標準,是年息二分,即貸款一萬,借期一年,利息二千。這其實已經很高了,而各地還要加碼?!⒏卟徽f,手續(xù)還麻煩?!赖朗掷m(xù),都要給胥吏衙役交“好處費”……地方官就更是硬性攤派了。當然,層層攤派的同時,還照例有層層加碼。于是,不但貧下中農,就連富裕中農和富農、地主,也得“奉旨貸款”。結果,老百姓增加了負擔,地方官增加了收入?!字刑臁墩勍醢彩兎ā? 請回答: (1)據材料一、二,指出商鞅和王安石在惠農方面的具體做法。(6分) (2)據材料一、二,指出商鞅和王安石對商業(yè)的態(tài)度。結合時代背景簡析其原因。(6分) (3)據材料三,概括作者的觀點。這種觀點對嗎?請闡述理由。(6分) 答案 (1)商鞅:提高糧食價格以增加農民收入,對工商業(yè)征收重稅。王安石:減輕農民差役負擔,保證農民生產時間。 (2)商鞅:主張抑制商業(yè)的發(fā)展。原因:引導人民從事農業(yè),發(fā)展小農經濟,確立封建制度。王安石:主張限制大商人對市場的控制和操縱。原因:北宋統(tǒng)治中期出現積貧局面,為增加政府收入,挽救封建統(tǒng)治。 (3)觀點:變法幫了腐敗的忙。 第一種答案:不正確。因為評價改革要放到當時特定的時代背景中去,從當時來看,變法是必要的,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至于腐敗,這不是王安石變法本身造成的,腐敗的根源是由封建君主專制制度決定的。第二種答案:有一定道理。因為在新法推行過程中,出現了用人不當的現象,危害百姓的利益,引起人民的反抗,這是變法失敗的原因之一。-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2020年高中歷史 第四章 北宋王安石變法章末檢測 北師大版選修1 2019 2020 年高 歷史 第四 北宋 王安 變法 檢測 北師大 選修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820124.com/p-2584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