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一輪總復習 第二單元 第二講 細胞器 系統(tǒng)內的分工合作限時檢測.doc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一輪總復習 第二單元 第二講 細胞器 系統(tǒng)內的分工合作限時檢測.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一輪總復習 第二單元 第二講 細胞器 系統(tǒng)內的分工合作限時檢測.doc(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一輪總復習 第二單元 第二講 細胞器 系統(tǒng)內的分工合作限時檢測 一、選擇題(每小題5分,滿分55分) 1.下列有關細胞器的描述,正確的是 A.內質網(wǎng)與蛋白質、脂質、核酸的合成有關 B.分泌蛋白合成越旺盛的細胞,其高爾基體膜成分的更新速度越快 C.受抗原刺激后的B細胞細胞周期變長,核糖體活動加強 D.葉綠體光合作用中產(chǎn)生的葡萄糖可直接轉移到線粒體中徹底氧化分解 解析 蛋白質的合成部位是核糖體;分泌蛋白合成越旺盛的細胞,其高爾基體膜成分的更新速度越快;B細胞受到刺激后迅速增殖并分化成漿細胞,可以產(chǎn)生分泌蛋白-抗體,所以細胞周期變短,核糖體活動加強;線粒體不能直接利用葡萄糖進行有氧呼吸。 答案 B 2.細胞的分泌物分泌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分泌物形成后隨即被排出細胞,這種分泌方式稱為組成型分泌;另一種是分泌物形成后先在分泌顆粒中貯存一段時間,待相關“信號”刺激影響時再分泌到細胞外,這種分泌方式稱為調節(jié)型分泌。下圖表示不同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的途徑,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對分泌蛋白進行加工的結構是內質網(wǎng)、高爾基體 B.在分泌蛋白加工運輸過程中,高爾基體的膜面積增大 C.細胞膜成分的更新主要是通過組成型分泌途徑實現(xiàn)的 D.胰島素的分泌屬于調節(jié)型分泌 解析 在分泌蛋白的加工運輸過程中,高爾基體的膜面積基本不變。 答案 B 3.下圖為某同學繪制的洋蔥根尖分生區(qū)細胞處于分裂間期時的模式圖,根據(jù)此圖得出以下結論,不正確的是 A.圖中出現(xiàn)了三處明顯的錯誤,體現(xiàn)在結構2、4和細胞形態(tài)上 B.被人稱為脂質合成“車間”的是結構4 C.在細胞分裂末期,結構7的活動會增強,合成結構8 D.如果用一定手段破壞結構7,細胞中可能會出現(xiàn)多個結構9 解析 圖中2為大液泡,4為葉綠體;洋蔥根尖分生區(qū)細胞處于分裂間期時,細胞不具有這些結構且呈正方形。脂質的合成“車間”是結構5(內質網(wǎng))。7為高爾基體,8為細胞壁,9為細胞核;高爾基體與植物細胞壁的形成有關,破壞高爾基體會影響細胞壁的形成,植物細胞將不能一分為二,可能會含有多個細胞核。 答案 B 4.下表中植物細胞的部分結構與其功能匹配錯誤的是 選項 細胞結構 功能 A 葉綠體 光合作用的場所 B 內質網(wǎng) 蛋白質的加工及脂質合成的車間 C 溶酶體 正常生理狀態(tài)下溶酶體對自身機體的細胞結構也有分解作用 D 核仁 在有絲分裂中,調節(jié)核膜的消失與重新形成 解析 正常生理狀態(tài)下,衰老、破損的細胞能被溶酶體分解。真核細胞的核仁與某種RNA的合成以及核糖體的形成有關。 答案 D 5.有關細胞器結構與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A.液泡是唯一含有色素的細胞器 B.內質網(wǎng)是蛋白質加工、分類和包裝的“車間” C.線粒體與葉綠體都有兩層膜,都與能量轉化有關 D.核糖體都附著在內質網(wǎng)上 解析 在植物細胞中含有色素的細胞器有液泡和葉綠體,A錯;內質網(wǎng)分為糙面內質網(wǎng)和滑面內質網(wǎng),糙面內質網(wǎng)上的核糖體可以合成蛋白質,剛合成的肽鏈需經(jīng)過內質網(wǎng)的初加工,再經(jīng)過高爾基體進一步加工、分類和包裝,所以B錯;線粒體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呼吸作用釋放能量,葉綠體是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將光能轉化為化學能,所以C正確;核糖體有的附著在內質網(wǎng)上,有的分布在細胞基質中,D錯。 答案 C 6.(xx南京一模)下列各項生理活動都離不開高爾基體的是 A.葡萄糖的氧化分解、激素的分泌 B.植物細胞壁的形成、動物分泌物的形成 C.DNA的復制、糖類等有機物的合成 D.胃蛋白酶的合成、核糖體的形成 解析 葡萄糖的氧化分解主要在線粒體內完成,蛋白質類激素的分泌需高爾基體的參與;植物細胞壁的形成和動物分泌物的形成都離不開高爾基體;DNA的復制主要發(fā)生在細胞核中;胃蛋白酶在核糖體上合成,核糖體的形成與核仁有關。 答案 B 7.(xx聊城模擬)下圖是細胞亞顯微結構圖,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A.①在質壁分離和復原的實驗中,蔗糖分子可通過此結構 B.①③共同構成原生質層,在清水中會變大膨脹 C.⑥與核糖體的形成有關,在細胞周期中發(fā)生重建與消失 D.⑦具有雙層磷脂分子,水分子可自由通過此結構 解析?、偈侵讣毎冢哂腥感?,A正確;原生質層包括細胞膜、液泡膜以及二者之間的細胞質,B錯誤;核仁與核糖體的形成有關,在細胞周期中發(fā)生重建與消失,C正確;高爾基體屬于單層膜的細胞器,水分子可通過自由擴散通過此結構,D項正確。 答案 B 8.艾滋病(AIDS)是一種削弱人體免疫系統(tǒng)功能的疾病,它是由感染HIV病毒所引起的。HIV病毒具有囊膜,囊膜是HIV病毒從宿主細胞內出來時裹上的生物膜。圖甲、乙、丙、丁分別表示四種細胞結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HIV病毒的囊膜基本結構與甲基本相同 B.從結構上看,HIV病毒和乙、丙都具有雙層膜,這些膜結構都屬于生物膜系統(tǒng) C.丁和HIV病毒的組成物質完全相同 D.HIV病毒與乙、丙、丁含有相同的遺傳物質 解析 圖中甲、乙、丙、丁結構分別為細胞膜、葉綠體、細胞核和核糖體。HIV病毒沒有細胞結構,其囊膜與細胞膜基本結構基本相同,都由蛋白質、多糖和脂類構成,而核糖體是由RNA和蛋白質組成;生物膜系統(tǒng)包括細胞膜、細胞器膜和核膜,不包括病毒的囊膜。 答案 A 9.如圖是某真核細胞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下列有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糖蛋白主要分布在④的內外表面 B.⑤、⑦具有雙層膜結構 C.細胞分裂過程中紡錘體的形成與②有關 D.⑥對來自內質網(wǎng)的蛋白質進行加工和轉運 解析 糖蛋白主要分布在細胞膜(④)的外表面;⑤是線粒體,⑦是細胞核,都具有雙層膜;②是中心體,動物細胞分裂過程中中心體發(fā)出星射線形成紡錘體;⑥是高爾基體,可對來自內質網(wǎng)的蛋白質進行加工和轉運。 答案 A 10.下圖表示植物細胞新細胞壁的形成過程,據(jù)圖分析下列有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A.該細胞處于有絲分裂的后期,圖中d表示內質網(wǎng) B.圖中c是高爾基體,圖中e的主要成分是加工后的多肽鏈 C.該細胞的核基因在有絲分裂后期不能轉錄,但是此時細胞內仍能夠進行翻譯 D.該過程體現(xiàn)了生物膜的結構特性和功能特性 解析 圖中a、b、c、d、e分別表示細胞壁、細胞膜、高爾基體、內質網(wǎng)、分泌小泡。新細胞壁的形成是有絲分裂末期的一個特征。植物細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和果膠,因此可以推知纖維素和果膠是先在內質網(wǎng)中合成,再由高爾基體參與形成的。有絲分裂后期該細胞的核基因所在的DNA仍然是染色體形態(tài),因此基因不能轉錄,但是間期核基因轉錄產(chǎn)生的mRNA仍然可以進行翻譯。該過程通過囊泡實現(xiàn)物質轉運,體現(xiàn)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 答案 C 11.用35S標記一定量的氨基酸來培養(yǎng)某哺乳動物的乳腺細胞,測得與合成和分泌乳蛋白相關的一些細胞器上放射性強度的變化曲線如圖甲所示,在此過程中有關的生物膜面積的變化曲線如圖乙所示。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圖甲中a曲線所指的細胞結構是內質網(wǎng) B.圖甲中c曲線所指的細胞結構是高爾基體 C.圖乙中f曲線表示的細胞結構是高爾基體 D.圖乙中d曲線表示的細胞結構是內質網(wǎng) 解析 氨基酸首先在核糖體上被利用,然后進入內質網(wǎng)中進行初步加工,形成具有一定空間結構的蛋白質,再到達高爾基體中進一步加工為成熟的蛋白質。故圖甲中a、b、c依次是核糖體、內質網(wǎng)和高爾基體。在分泌蛋白的合成與分泌過程中,內質網(wǎng)的膜面積減少、細胞膜的膜面積增加,高爾基體的膜面積前后基本不變(先增加后減少)。 答案 A 二、非選擇題(共45分,每小題15分) 12.下圖中A~E是從幾種生物細胞中分離出來的5種細胞器,①~④是從這5種細胞器中分離出來的幾種有機物(①④只表示某有機物的局部),請回答下列問題: (1)從細胞中分離各種細胞器的方法是先將__________________獲得各種細胞器和細胞中其他物質組成的勻漿,再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獲得各種細胞器。 (2)①~④中屬于生物大分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種細胞器都有的有機物是[ ]______________,如果該物質中混有一些葡萄糖,提純該物質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具有①結構的物質存在于[ ]____________中,提取它所用的溶劑是___________________,分離它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5)能夠合成③物質的細胞器有[ ]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細胞膜破壞后 差速離心 (2)②④ (3)④ 蛋白質 透析、離心、電泳 (4)C 葉綠體 酒精、丙酮 紙層析法 (5)A 線粒體 C 葉綠體 13.(xx長春調研)下圖甲、乙分別是兩類高等生物細胞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請據(jù)圖回答: (1)在甲、乙兩細胞中都存在,且含有核酸的細胞器有____________(填編號),其中不符合孟德爾遺傳定律的遺傳物質存在于____________(填編號)。 (2)甲圖中具有雙層膜結構的細胞器是____________(填編號);乙圖中能夠產(chǎn)生ATP的場所是________________(填編號)。 (3)甲、乙兩細胞均經(jīng)過有絲分裂過程形成,在形成過程中,表現(xiàn)不同的時期是____________期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期。 (4)若乙細胞為消化腺細胞,將3H標記的亮氨酸注入該細胞,在該細胞的結構中3H出現(xiàn)的先后順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箭頭和標號表示)。 (5)在光照充足處,給甲細胞提供含14C的二氧化碳,在結構⑨中14C的轉移途徑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箭頭和物質名稱表示)。 (6)如果用某種藥物處理乙細胞,發(fā)現(xiàn)其對Ca2+的吸收速率大大降低,而對其他物質的吸收速率沒有影響,說明這種藥物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④、⑦?、堋?2)④、⑨④、⑥ (3)前 末 (4)⑦→⑤→②→① (5)CO2→C3→(CH2O)(或二氧化碳→三碳化合物→糖類) (6)抑制(或破壞)了Ca2+的載體 14. (xx淮安二模)人體細胞內的溶酶體是一種含有多種水解酶的細胞器,其內部的pH為5左右。溶酶體的作用存在胞吞和自噬兩種途徑,下圖表示吞噬細胞內溶酶體的產(chǎn)生和作用過程?;卮鹣铝袉栴}: (1)與溶酶體產(chǎn)生直接相關的細胞結構是__________,與水解酶合成和加工有關的細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3種),溶酶體能消化病原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細胞能識別病原體主要依賴于細胞膜上的__________________(物質);圖示過程體現(xiàn)了細胞中各種生物膜在功能上的關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留在細胞內的殘余體多為脂褐質,其數(shù)量隨著個體的衰老而增多,存在大量脂褐質的細胞可能還具備的特征有_____________。 ①細胞核體積變大②細胞間的黏著性下降③細胞內水分減少④細胞運輸功能降低 (4)研究表明,少量的溶酶體內的水解酶泄露到細胞質基質中不會引起細胞損傷,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導致酶活性降低或失活。 解析 (1)由圖可知高爾基體形成小泡,變?yōu)槿苊阁w。溶酶體內水解酶的合成和加工與核糖體、內質網(wǎng)、高爾基體、線粒體等細胞器有關。(2)細胞膜上的糖蛋白具有識別作用,細胞內生物膜結構上的聯(lián)系包括直接聯(lián)系和間接聯(lián)系,直接聯(lián)系如:內質網(wǎng)與核膜、細胞膜直接相連,有的細胞的內質網(wǎng)甚至還與線粒體外膜相連;間接聯(lián)系通過小泡,如內質網(wǎng)與高爾基體。功能上的聯(lián)系是指這些膜性細胞器分工合作,密切聯(lián)系,共同完成某些生命活動。(3)色素積累是細胞衰老的特征之一,衰老的細胞通常還具有的特征為:細胞內水分減少,體積變小,新陳代謝速率減慢;細胞內酶的活性降低;細胞內呼吸速率減慢,細胞核體積增大,線粒體數(shù)量減少、體積增大;細胞膜通透性功能改變,使物質運輸功能降低等。(4)因為溶酶體內的pH比細胞質基質要低,溶酶體內的水解酶泄露到細胞質基質導致酶活性降低或失活。 答案 (1)高爾基體 核糖體、高爾基體、內質網(wǎng)、線粒體 內部含有多種水解酶 (2)糖蛋白(或受體) 既有明確的分工,又有密切的聯(lián)系 (3)①③④ (4)細胞質基質的pH高于溶酶體-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一輪總復習 第二單元 第二講 細胞器 系統(tǒng)內的分工合作限時檢測 2019 2020 年高 生物 一輪 復習 第二 單元 系統(tǒng) 分工合作 限時 檢測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820124.com/p-2594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