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語文《故都的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
《2019-2020年高中語文《故都的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中語文《故都的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中語文《故都的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知識與能力】 1、品味文章語言,體會故都的秋的特點。 2、學習作者以情馭景,情景交融的寫法。 3、領略作者在文中流露的主觀情感。 【過程與方法】 誦讀理清文章的思路,品讀欣賞郁達夫眼中筆下的故都之秋的風物寄托的情感。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由文及人,理解郁達夫獨特的文人情懷。 【教學重點】品味語言,體味情景。 【教學難點】領略作者在文中流露的主觀情感。 【知識鏈接】 1、關于郁達夫 郁達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陽人。現(xiàn)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五四”健將,1921年6月與郭沫若、成仿吾等發(fā)起成立“創(chuàng)造社”,1933年參加左翼文藝運動。1945年9月17日被日本憲兵殺害于南洋的蘇門答臘。 郁達夫三歲喪父,17歲便隨兄長一起留學日本,在異國生活的十年,是他飽受屈辱和歧視的十年,在個性方面,他抑郁善感;在文藝觀和審美觀方面,他提倡“文學作品都是作家的自敘傳”,提倡“靜”的文學,寫的是“靜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學”。藝術上側重于表現(xiàn)自我,帶有濃重的主觀色彩?!啊路鹗且恍┎桓食翜S卻已無力掙扎者發(fā)出的呼喊,或者是一些窮愁潦倒、孤獨憤世者的傾訴和嘆息”。本文寫于1934年8月。郁達夫于1933年4月由上海遷居杭州,這段時間,過的是一種閑散安逸的生活,游山玩水,留下一些很好的散文。他的小說,傳世之作有《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遲桂花》,散文名篇有《故都的秋》、《釣臺的春晝》。胡愈之稱之為“天才的詩人”、(七古的高手)人文主義者、真正的愛國者。本文寫于1934年8月。郁達夫于1933年4月由上海遷居杭州,這段時間,過的是一種閑散安逸的生活,游山玩水,留下一些很好的散文。 2、寫作背景 由于國民黨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原因,郁達夫從1933年4月由上海遷居杭州,1936年2月離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這段時間里,他思想苦悶,創(chuàng)做枯竭,過的是一種閑適安逸的生活,花了許多時間到處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為了排遣現(xiàn)實帶給他的苦悶和離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過程中寫了許多游記,為我國現(xiàn)代游記的發(fā)展作出了貢獻。1934年7月,郁達夫“不遠千里”從杭州經(jīng)青島去北平,再次飽嘗了故都的“秋味”,并寫下了優(yōu)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本文構思的情感基調是 清、靜、悲涼 ,以中國南方秋天為映襯背景,表現(xiàn)了故都秋天的獨特情致、并揭示出北國之秋蘊含的深刻的文化內(nèi)涵。作者選取了靜觀晨景、輕掃落蕊、秋蟬殘鳴、都市閑人、勝日秋果等細節(jié)進行富于文人情趣的描寫,然后轉入對秋天的文化內(nèi)涵的挖掘,表現(xiàn)了秋天深刻的人文情趣。最后,把南國之秋和北國之秋作了一個簡明的對比,點明對故都之秋的熱愛。 回顧學過的有關“秋”的詩句,體會其感情基調 a 王維 空山新雨后, 天氣晚來秋 。 b 杜甫 無邊路木蕭蕭下, 不盡長江滾滾來 。 萬里悲秋常作客 , 百年多病獨登臺。 c 柳永 多情自古傷離別, 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 。 d 王勃 落霞與孤鶩齊飛, 秋水共長天一色 。 e 毛澤東 看萬山紅遍, 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 【檢查課前預習】 1、正音 潭柘寺(zh)馴鴿(xn)落蕊(ruǐ)細膩(n) 平仄(z)歧韻(q)橢圓(tuǒ)頹廢(tu) 2.多音字 (hn)混蛋 (l)露珠 (pāo)泡桐 混{ 露{ 泡{ (hn)混沌 lu)露臉 (po)泡茶 (zhē)折騰 (ji)夾襖 (lu)疏落 折{(sh)折耗夾{(jiā)夾板落{(l)落在后面 (zh)折壽 (gā)夾肢窩 (lo)落枕 文本探究 (一)熟讀課文,整體感知 找出文章的文眼句: 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 。 段落分層:(思考寫了哪些秋景) 一( 1 --- 2 ):抒發(fā)感受,向往故都之秋 秋晨院落 故 秋槐落蕊 都 二( 3 -----12 ): 秋蟬殘聲 的 秋雨話涼 秋 秋日勝果 三( 13 ----- 14 ):總結全文,眷戀故都之秋 3、“故都”即北平,如果把題目改為“北平的秋”好不好? (明確)“故都”表明描寫的地點,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秋”字確定描寫的內(nèi)容,與“故都”結合在一起,暗含將自然的“客觀色彩”——故都的秋色,與作家內(nèi)心的“主觀色彩”——個人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在描寫故都自然風物的同時,抒發(fā)了對故都之秋的向往、眷念之情,題目明確而又深沉。 4、閱讀第一節(jié),思考:在作者筆下,“故都的秋”的最大的特點是什么?哪一個詞語最能體現(xiàn)作者對故都的秋的強烈情感?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明確)北國的秋,卻特別的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飽嘗”表達了作者對秋的熱愛、向往和思念之情,體現(xiàn)情感的真切、熱烈。 5、作者為了表達這些情感,他接著寫了什么內(nèi)容呢?(南國之秋)南國之秋的主要特點是什么?作者為何要這樣寫江南的秋呢?有什么目的? (明確)草木凋零得慢,空氣來得潤,天的顏色顯得淡,并且時常多雨而少風。只能感到一點點的清涼。與北國之秋形成對比,襯托出北國之秋味的厚重感,表達對北國秋的渴盼和思念。 6、第二節(jié)寫的是江南之秋與北國之秋的形成對比,請同學們通觀全文,還有哪一個自然段寫了江南之秋與北國之秋的對比?你認為那一句寫得好,為什么? (明確)第13自然段?!氨绕鸨眹那飦?,正像是黃酒之與白干,稀飯之與饃饃,鱸魚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 A、黃酒的溫和,白酒的濃烈 B、稀飯的稀薄,饃饃的厚實感 C、鱸魚細膩鮮美,大蟹的剛強味濃 D、黃犬的輕佻小巧,駱駝的沉穩(wěn)高大 前面三個對比是通過飲食之味形象寫出秋之味,后面的對比通過動物的體形與性子寫秋味的大、厚實。寫出北國秋味的強烈和厚重感,對故都的秋的深深眷戀。 7、作者對故都的秋有著深深的情感,那么,哪一自然段最直接最強烈地抒發(fā)作者對故都的秋的愛之深,戀之切呢? (明確)最后一個自然段(14段)作者愿意用生命的代價來換取北國的秋,足見作者的“癡”,對北國秋的深深眷戀。也讓沒有到過北國的人產(chǎn)生了去北國賞玩,一飽眼福的念頭。 8、文章開頭抒情,結尾又抒情,第二段江南之秋與北國之秋對比,倒數(shù)第二段又進行對比,請問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明確)首尾呼應,有一種蕩氣回腸之感,也使整篇文章結構完整。同時也讓我們感受到作者對故都之秋濃濃的熱愛、眷念之情。下面讓我們跟隨作者閱讀3——11節(jié),神游故都觀秋色、聞秋聲、品秋情。 (二)品讀、鑒賞,合作探究。(小組討論探究) 1、閱讀3——11節(jié)思考:作者描繪了故都的秋的幾幅圖畫,古語曰:景物聲色也。找出文章中描寫顏色、聲音的詞語并且劃出體現(xiàn)作者心境的詞語和句子。 明確:具體寫了“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蟬嘶鳴”、“閑話秋涼”“秋果勝景”等五幅畫面。 秋色:碧綠、青、藍、白、紫黑、淡紅、灰沉沉、青(布)、淡綠微黃、 以冷色調為主,喜歡冷色調,主要體現(xiàn)體現(xiàn)清,當然還有靜和悲涼 秋聲:馴鴿的飛聲、足音、蟬聲、雨聲、人聲 主要體現(xiàn)靜。也有清和悲涼。采用以動襯靜的手法。 ①鳥的飛聲是極細微的,一般是聽不到的,除非是很安靜的時候。 ②寫到踩上落蕊的時候,聲音也沒有。 ③蟬聲,不同于夏天的熱鬧非凡,這里的蟬聲是衰弱殘聲,嘶叫的,嘶啞的,疏疏落落,時有時無,低沉的聲音。在蕭條的秋天里,安靜的環(huán)境,再加上作者一顆細膩的心,這樣的聲音尤顯突兀,凄涼——這是靜靜地秋天里單調的哀婉之調。 ④雨聲——息列索落,疏落的寂靜的悲涼。 ⑤人聲:能夠清晰地聽到人聲及談話的內(nèi)容。安靜的環(huán)境才顯人聲的突兀。例如,夜晚深巷的琵琶,夜晚深巷的犬吠,嬰孩的啼哭聲……又有詩歌“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體現(xiàn)的還是靜。 秋情:①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空遠,遼遠,天越高越顯認的渺小——孤單寂寞 ②“朝東細數(shù)著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靜對著拉巴似的牽?;ā?, 細數(shù)、靜對——閑適,獨享秋味,亦顯一種惆悵哀傷之感,悲涼之情。 ③作者看到掃帚的絲紋時——“細膩、清閑、落寞”——悲涼心境 ④都市閑人的話語“唉,天可真涼了——”——一個“涼”字,不僅說的是秋雨的涼。 (小結)如果你置身這樣的顏色、環(huán)境之中,內(nèi)心自然而然會也會產(chǎn)生“悲涼”情感來,而“悲涼”正是故都濃濃秋味的存在。前面的分析中,我們知道作者對故都的秋有著無限的熱愛、眷念,竟愿意以生命作為代價去換得故都之秋的存在,而他的筆下北國之秋的景物竟寄寓了他悲涼的心境,這是為什么? 2、作者為什么會有這樣悲涼的心境呢?(結合背景及作者的身世。) 明確:作者所寫的秋景是圍繞“清、靜、悲涼”的特點選取的,他所寫的秋色是冷色的,秋聲是寂靜與落寞的,秋味是悲涼的,之所以這樣,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從客觀方面來講,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特征,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從主觀方面來講,也有三個因素:第一,跟舊中國時代環(huán)境的黑暗有關,這導致他思想苦悶;第二,跟作家個人氣質的抑郁善感有關。郁達夫早年(三歲)喪父,在日本十年的異地生活使他飽受屈辱和歧視;第三,跟作家的文藝觀和審美追求有關。在杭州期間,郁達夫提倡“靜”的文學,寫的也多是“靜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學”。因此,上述主客觀兩方面的因素,就決定了作家會選什么樣的景來抒什么樣的情。所以作者在文中采用的是以情馭景,情景交融的寫法。 二、能力遷移訓練: 1、劉禹錫《秋詞》。 秋詞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①問:《秋詞》中表達了詩人的什么心境。用什么手法表現(xiàn)的? (豁達樂觀的心境,運用對比) ②秋天可寫的景物很多,為何劉禹錫只寫沖天而上的云鶴?有何深意? (借鶴飛沖天的形象表明心志,抒發(fā)絕不低頭,奮發(fā)向上的積極精神。) 2、用《故都的秋》文章中的秋景做意象,仿馬致遠的《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睂懸皇仔×睿瑢懗觥豆识嫉那铩返囊饩?。 破屋濃茶小院,漏光鴿聲青天。秋草藍花殘垣,落蕊鋪地,斷腸人在故都. 三、學習小結 1、了解郁達夫身世及其創(chuàng)作風格。 2、積累寫景狀物散文鑒賞的方法。 課外作業(yè) 【推薦閱讀】《北平的四季》郁達夫 《想北平》老舍 《苦念北平》林海音 【閱讀練習】 故鄉(xiāng)的榕樹 住所左近的土坡上,有兩棵蒼老蓊郁的榕樹,以廣闊的綠陰遮蔽著地面。在鉛灰色的水泥樓房之間,搖曳賞心悅目的青翠;在赤日炎炎的夏天,注一潭誘人的清涼。不知什么時候,榕樹底下辟出一塊小平地,建了兒童玩的滑梯和亭子,周圍又種了蒲葵和許多花朵,居然成了一個小小的兒童世界。也許是對榕樹有一份親切的感情吧,我常在清晨或黃昏帶小兒子到這里散步,或是坐在綠色的長椅上看孩子們嬉戲,自有種悠然自得的味道。那天特別高興,動了未泯的童心,我從榕樹枝上摘下一片綠葉,卷制成一支小小的哨笛,放在口邊,吹出單調而淳樸的哨音。小兒子歡跳著搶過去,使勁吹著,引得誰家的一只小黑狗循聲跑來,搖動毛茸茸的尾巴,抬起烏溜溜的眼睛望他。他把哨音停下,小狗失望地跑開去;他再吹響,小狗又跑攏來……逗得小兒子嘻嘻笑,粉白的臉頰上泛起淡淡的紅暈。 而我的心卻像一只小鳥,從哨音里展翅飛出去,飛過迷的煙水、蒼茫的群山,停落在故鄉(xiāng)熟悉的大榕樹上。我仿佛又看到那高大魁梧的軀干,卷曲飄拂的長須和濃得化不開的團團綠云;看到春天新長的嫩葉,迎著金黃的陽光,透明如片片碧玉,在裊裊的風中晃動如耳墜,搖落一串串晶瑩的露珠。 我懷念從故鄉(xiāng)的后山流下來,流過榕樹旁的清澈的小溪,溪水中彩色的鵝卵石,到溪畔洗衣和汲水的少女,在水面嘎嘎嘎地追逐歡笑的鴨子;我懷念榕樹下潔白的石橋,橋頭兀立的刻字的石碑,橋欄桿上被人撫摸光滑了的小石獅子。那汩汩的溪水流走了我童年的歲月,那古老的石橋鐫刻著我深深的記憶,記憶里的故事有榕樹的葉子一樣多…… 林木寄懷故鄉(xiāng)的榕樹站在橋頭的兩棵老榕樹,一棵直立,枝葉茂盛;另一棵卻長成奇異的S形,蒼虬多筋的樹干斜伸向溪中,我們都稱它為“駝背”。更特別的是它彎曲的這一段樹心被燒空了,形成丈多長平放的凹槽,而它仍然頑強地活著,橫過溪面,昂起頭來,把濃密的枝葉伸向藍天。小時候我們對這棵駝背榕樹分外有感情,把它中空的那段凹槽當作一條“船”。幾個伙伴爬上去,敲起小鑼鼓,以竹竿當槳七上八落地劃起來,明知這條“船”不會前進一步,還是認真地、起勁地劃著。在兒時的夢里,它會順著溪流把我們帶到秧苗青青的田野上,繞過燃燒著火紅杜鵑的山坡,穿過飄著芬芳的小白花的橘樹林,到大江大海里去,到很遠很美麗的地方去…… 有時我們會問:這棵駝背的老榕樹為什么會被燒成這樣呢?聽老人說,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條大蛇藏在這樹洞中,日久成精,想要升天;卻因傷害人畜,犯了天條,觸怒了玉皇大帝。于是有天夜里,烏云緊壓著樹梢,狂風搖撼著樹枝,一個強烈的閃電像利劍般劈開樹干,頭上響起驚天動地的炸雷!榕樹著火燒起來了,燒空了一段樹干,燒死了那頭蛇精,接著一陣瓢潑大雨把火澆熄了……這故事是村里最老的老人說的,他像老榕樹一樣垂著長長的胡子。我們相信他的年紀和榕樹一樣蒼老,所以我們也相信他說的話。 不知在什么日子,我們還看到一些女人到這榕樹下虔誠地燒一沓紙錢,點幾炷香,她們懷著怎樣的心愿來祈求這榕樹之神呢?我只記得有的小孩面上長了皮癬,母親就會把他帶到這里,在榕樹干上砍幾刀,用滲流出來的乳白的液汁涂在患處,過些日子,那癬似乎也就慢慢地好了。而我最難忘的是,每當過年的時候,老祖母都會叫我順著那“駝背”爬到樹上,折幾枝四季常青的榕樹枝,用來插在飯甑〔飯甑(zng)〕做飯用的蒸籠。甑,古代蒸食的炊器炊熟的米飯四周,祭祀祖先的神靈。那時候,慈愛的老祖母往往會躡著纏得很小的“三寸金蓮”〔三寸金蓮〕女子纏過的小腳,篤篤篤地走到石橋上,一邊看著我爬樹,一邊嘮嘮叨叨地囑咐我小心。而我雖然心里有點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卻總是裝出毫不在乎的樣子,把折到的樹枝得意地朝著她揮舞。 使人留戀的還有鋪在榕樹下的長長的石板條,夏日里,那是農(nóng)人們的“寶座”和“涼床”。每當中午,亞熱帶強烈的陽光令屋內(nèi)如焚、土地冒煙,惟有這兩棵高大的榕樹撐開遮天巨傘,抗拒迫人的酷熱,灑落一地陰涼,讓曬得黝黑的農(nóng)人們踏著發(fā)燙的石板路到這里透一口氣。傍晚,人們在一天辛勞后,躺在用溪水沖洗過的石板上,享受習習的晚風,漫無邊際地講三國、說水滸,從遠近奇聞談到農(nóng)作物的長勢和收成……高興時,還有人拉起胡琴,用粗獷的喉嚨唱幾段充滿原野風味的小曲,在苦澀的日子里尋一點短暫的安慰滿足。 蒼蒼的榕樹啊,用怎樣的魔力把全村的人召集到膝下?不是動聽的言語,也不是誘惑的微笑,只是默默地張開溫柔的翅膀,在風雨中為他們遮擋,在炎熱中給他們陰涼,以無限的愛心庇護著勞苦而淳樸的人們。 我深深懷念在榕樹下度過的愉快的夏夜。有人卷一條被單,睡在光滑的石板上;有人搬幾塊床板,一頭擱著長凳,一頭就擱在橋欄桿上,鋪一張草席躺下。我喜歡跟大人們一起擠在那里睡,仰望頭上黑黝黝的榕樹的影子,在神秘而恬靜的氣氛中,用心靈與天上微笑的星星交流。要是有月亮的夜晚,如水的月華給山野披上一層透明的輕紗,將一切都變得不很真實,似夢境,似仙境。在睡意中,有嫦娥駕一片白云悄悄飛過,有桂花的清香自榕樹枝頭輕輕灑下來。而橋下的流水靜靜地唱著甜蜜的搖籃曲,催人在夜風溫馨的撫摸中慢慢沉入夢鄉(xiāng)……有時早上醒來,清露潤濕了頭發(fā),感到?jīng)鲲`颼的寒意,才發(fā)覺枕頭不見了,探頭往橋下一看,原來是掉到溪里,吸飽了水,漲鼓鼓的,擱淺在亂石灘上…… 那樣的日子不會回來了。我仿佛剛剛從一場夢中醒轉,身上還留有榕樹葉隙漏下的清涼;但我確實知道,這一覺已睡過了三十年,而人也已離鄉(xiāng)千里萬里外了!故鄉(xiāng)橋頭蒼老的榕樹啊,也經(jīng)歷了多少風霜?聽說那棵“駝背”,在一次臺風猛烈的襲擊中,掙扎著倒下去了,倒在山洪暴發(fā)的溪水里,倒在故鄉(xiāng)親愛的土地上,走完了自己生命的歷程。幸好另一棵安然無恙,仍以它濃蔚的綠葉蔭庇著鄉(xiāng)人。而當年把駝背的樹干當船劃的小伙伴們,都已成長。有的像我一樣,把生命的船劃到遙遠的異鄉(xiāng),卻仍然懷念著故土的榕樹嗎?有的還坐在樹下的石板上,講著那世世代代講不完的傳說嗎?但那像榕樹一樣垂著長長胡子的講故事老人已經(jīng)去世了;過年時常叫我攀折榕樹枝葉的老祖母也已離開人間許久了;只有橋欄桿上的小石獅子,還在聽橋下的溪水滔滔流淌吧? “爸爸,爸爸,再給我做幾個哨笛?!辈恢裁磿r候,小兒子也摘了一把榕樹葉子,遞到我面前,于是我又一葉一葉卷起來給他吹。那忽高忽低、時遠時近的哨音,彌漫成一片濃濃的鄉(xiāng)愁,籠罩在我的周圍。故鄉(xiāng)的親切的榕樹啊,我是在你綠陰的懷抱中長大的,如果你有知覺,會知道我在這遙遠的異鄉(xiāng)懷念著你嗎?如果你有思想,你會像慈母一樣,思念我這飄泊天涯的游子嗎? 故鄉(xiāng)的榕樹呀…… 1、“記憶里的故事有榕樹的葉子一樣多”,故鄉(xiāng)的榕樹下,有哪些事情使“我”至今難忘? (1)兒時與小伙伴在老榕樹上玩“劃船”游戲;(2)有關“駝背”的古老傳說;(3)鄉(xiāng)民們祈求“榕樹之神”賜福及祖母對“我”的疼愛;(4)農(nóng)人們酷熱時在榕樹下納涼避暑;(5)兒時在榕樹下度過的愉快的夏夜。 2、這篇文章寫的是對故鄉(xiāng)的懷念,可為什么不以“憶故鄉(xiāng)”或“懷念故鄉(xiāng)”為題呢? 觸物生情,又借物抒情、寄情于物,是本文的情感邏輯。“故鄉(xiāng)的榕樹”不僅在文章結構上起線索作用,串起了一系列生動的場景;而且還是“鄉(xiāng)愁”的觸發(fā)點,作者所懷念的人、事、物無不與“榕樹”有關,作者對故鄉(xiāng)的懷念是通過對榕樹的懷念來表達的。這樣的思想內(nèi)容,若以“憶故鄉(xiāng)”或“懷念故鄉(xiāng)”為題,就顯得平淡直白,缺乏魅力;而以“故鄉(xiāng)的榕樹”為題,則顯得具體形象、生動醒目,富有感染力。 3、同樣是吹著用榕樹葉卷起的哨笛,“我”與小兒子卻有著不同的心理表現(xiàn)。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差別? 眼前的榕樹和悠揚的哨音,勾起了“我”對故鄉(xiāng)的回憶,激發(fā)起“我”內(nèi)心已有的生活體驗。而兒子是沒有這種心理活動的,他只是覺得好玩 4、作者在第(9)段中寫道:“在睡意朦朧中,有嫦娥駕一片白云悄悄飛過,有桂花的清香自榕樹枝頭輕輕灑下來……而橋下的流水,靜靜地唱著甜蜜的搖籃曲,催人在夜風溫馨的撫摸中慢慢沉入夢鄉(xiāng)?!睘槭裁础版隙痫w過”會有“桂花的清香”?“悄悄”、“輕輕”、“靜靜”、“慢慢”這些疊音詞在表達上起了什么作用? (1)傳說月亮上有桂花樹,因而想像住在月宮的嫦娥一定會帶來桂花的清香。(2)“悄悄”、“輕輕”、“靜靜”、“慢慢”等形容詞的疊用,把動作表現(xiàn)得輕柔,襯托出環(huán)境的靜謐,準確地刻畫出“似仙境”、“似夢境”的優(yōu)美意境,這些疊音詞的運用,還增強了語言舒緩優(yōu)雅的音韻美,進一步渲染出寧靜、優(yōu)美、溫馨的意境美。 5、如果把第(11)段段末畫線的語句改寫為陳述句:“故鄉(xiāng)的親切的榕樹啊,我是在你綠蔭的懷抱中長大的,如果你有知覺,一定會知道我在遙遠的異鄉(xiāng)懷念你;如果你有思想,你一定會像慈母一樣,思念我這漂泊天涯的游子的?!焙貌缓茫繛槭裁?? 不好。因為在原文里作者使用第二人稱,連用幾個問句,不斷追問,而答案就在語句之中,非常深情地抒發(fā)了濃濃的積淀了三十年的“鄉(xiāng)情”。這樣用呼告手法來直接抒情的表達方式,可以使思鄉(xiāng)的感情表達得更加連貫,更加強烈。如果改用陳述句,就沒有這種發(fā)自肺腑傾訴“鄉(xiāng)情”的強烈效了。 6、作者在文中敘寫了“駝背”老樹的傳說、燒紙錢“祈求”樹神和折樹枝“祭祀祖先的神靈”這些細節(jié),這是不是在宣揚迷信?為什么?不是在宣揚迷信,作者是借寫這些情節(jié)來形象、真實地體現(xiàn)出故鄉(xiāng)的鄉(xiāng)情與民俗,證明故鄉(xiāng)人的善良、正直,表現(xiàn)故鄉(xiāng)人的淳樸、可親之處。正是這淳樸的民風,才讓作者如此夢縈魂牽。因此,對這些內(nèi)容不能片面地從迷信角度來理解。-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故都的秋 2019 2020 年高 語文 故都 教案 新人 必修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820124.com/p-2657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