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語文 8 中國當代詩二首名師導航 語文版必修1.doc
《2019-2020年高中語文 8 中國當代詩二首名師導航 語文版必修1.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中語文 8 中國當代詩二首名師導航 語文版必修1.doc(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中語文 8 中國當代詩二首名師導航 語文版必修1 內容感知 《我遙望……》 曾卓上中學時即開始寫詩,曾在臧克家等人影響下寫出過一首題為“生活”的詩:“生活像一只小船/航行在漫長的黑河/沒有槳也沒有舵/命運貼著大的漩渦?!睕]想到的是,它竟成為此后詩人大半生的寫照。后來曾卓輾轉重慶、上海等地,出版詩集《門》(1944),成為40年代前后“七月詩派”有影響的詩人之一。1955年起,被劃為“胡風集團”的骨干分子,遭受長達20多年的極不公正的待遇,復出后先后出版詩集《懸崖邊的樹》《老水手的歌》《曾卓抒情詩選》及詩論隨筆集《美的尋求者》《聽笛人手記》等。 本詩寫于1981年3月,詩人被平反已有一年多,并被正式恢復武漢市文聯(lián)副主席的職務;同時,歷盡滄桑的老詩人已近六十歲,已接近暴風雨后晚年的港口。這首八行的短詩,從第一節(jié)到第二節(jié)的60年跨度中,詩人只用“抬頭”與“回頭”、“港口”與“故鄉(xiāng)”的對比來表現(xiàn)一生的歷史、人生的意義等等,語言質樸,文筆簡約,最大的藝術特色是體現(xiàn)了以概括性為特征的含蓄美。 《麥地》 海子出身于傳統(tǒng)的農(nóng)民家庭。1979年,只有15歲的海子考入北京大學法律系,在大學期間開始詩歌創(chuàng)作,1983年畢業(yè)后分到位于北京昌平的中國政法大學任教。1989年3月26日,赴山海關臥軌自殺(他選擇的自殺地點也在一片火車經(jīng)過的麥地中間),年僅25歲。他在遺書中寫道:“我的死和任何人無關?!焙W拥乃涝谠姼杞纭⑽膶W界甚至哲學界也成為一個話題。海子充滿激情和天才的詩,還有那自我選擇的死,都成為一個謎。 《麥地》是海子1985年4月寫下的一首詩,屬于他的“早期”之作,但已展現(xiàn)出海子抒情詩的基本特質。在這首詩中,海子通過麥地“找到了自身生命與大地的對應關系”?!胞湹亍币驗樵娙说脑偃龝鴮懚蔀樵姷暮诵囊庀螅蔀橐环N靈魂語言,詩人借助麥地寫出了他對大地的熱愛,對生命本源的親近和對家園的贊頌。 基礎梳理 一、字音字形 1.字音識記 驚濤駭浪(hi) 銜起(xin) 矢口(shǐ) 羞澀(s) 島嶼(yǔ) 包括(ku) 偶爾(ǒu) 麥秸(ji) 普照(pǔ zho) 2.多音字辨析 3.形近字辨析 二、重要詞語 1.重點詞 偶爾:間或;有時候。 矢口:一口咬定。 普照:普遍地照耀。 2.近義詞 年輕 年青 年輕:形容詞,年紀不大;年紀比相比較的對象小。如:年輕力壯;他今年三十歲,你比他年輕。年青:形容詞,處在青少年時期。如:你正年青,應把精力放在學習上。 羞澀 羞怯 羞澀:形容詞,難為情,態(tài)度不自然。如:她站在講臺上,羞澀地看著大家。羞怯:形容詞,羞澀膽怯。如:這孩子見了生人,看上去有幾分羞怯。 三、文學常識 1.曾卓,原名曾慶冠,詩人,湖北黃陂人。著有詩集《門》《懸崖邊的樹》《老水手的歌》。 2.海子,原名查海生,生于安徽懷寧縣高河查灣。詩集有《河流》、《麥地之甕》(與西川合?。?,另外有長詩《土地》《太陽》等。 3.當代詩歌 當代詩歌起步于20世紀六七十年代,崛起于20世紀八十年代前后,著名詩人有舒婷、顧城、楊煉、傅天琳等,他們在藝術表現(xiàn)上強調主觀感受對外界事物的溶解作用,強調審美主體的能動作用,強調主觀性、自我性,帶有強烈的心理色彩,把用感性浸泡過的形象,組合成新鮮的意象,而忽略客觀真實,由此產(chǎn)生濃郁的詩意。 當代詩歌風格流派異彩紛呈,意象化、象征化、立體化、反意象、反修辭、口語化各領風騷,呈現(xiàn)出與傳統(tǒng)詩歌不同的審美特征 鑒賞當代詩歌,應根據(jù)這種不同,采取相應的鑒賞方法,既要重意象、重意境,更要重句式、重句法、重構思、重結構、重內蘊甚至重哲理。還要深入體會詩歌物中見情、情景交融、意味雋永、質樸曉暢的特點,體會圓周句式和反復句法對表情達意的作用。 四、名篇名句 1.經(jīng)歷了狂風暴雨,驚濤駭浪/而今我到達了,/有時回頭遙望我年輕的時候,/像遙望迷失在煙霧中的故鄉(xiāng) 2.麥浪——/天堂的桌子/擺在田野上/一塊麥地 3. 健康的麥地/健康的麥子/養(yǎng)我性命的麥子! 句段分析 《我遙望……》 1.當我年輕的時候,/在生活的海洋中,偶爾抬頭/遙望六十歲,像遙望/一個遠在異國的港口 剖析:年輕時,對六十歲充滿了好奇的猜想,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希望。詩人在喻體“港口”的前面使用了“異國”的字眼,那是因為年輕時遙望未來,頗有點“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感覺,好像人生的六十歲是一個遙遠的“遠在異國的港口”,寫出了年輕時代的可愛 2.經(jīng)歷了狂風暴雨,驚濤駭浪/而今我到達了,/有時回頭遙望我年輕的時候,/像遙望迷失在煙霧中的故鄉(xiāng) 剖析:“經(jīng)歷了狂風暴雨,驚濤駭浪”也就是走過了真正的人生,“有時回頭遙望我年輕的時候,/像遙望迷失在煙霧中的故鄉(xiāng)”,故鄉(xiāng)是親切的,是精神的歸宿,卻迷失在煙霧之中。經(jīng)歷了人生坎坷的詩人,不僅僅是抒發(fā)泛泛的人生感嘆,更應包含對自己幾十年蹉跎歲月的不勝欷歔,對那段不堪回首的人生航程中政治上的狂風暴雨、驚濤駭浪奪去自己美好年華的痛惜與憤慨。 《麥地》 3.吃麥子長大的/在月亮下端著大碗/碗內的月亮/和麥子/一直沒有聲響 剖析:詩一開始,就展現(xiàn)出幾種最基本的意象:“吃麥子長大的”、麥子和月亮?!巴雰鹊脑铝粒望溩樱恢睕]有聲響”,因為這兩者都是一種默默的存在。正因為它們是沉默的,所以和詩人有一種期待和默契。 4.和你倆不一樣/在歌頌麥地時/我要歌頌月亮 剖析:詩人特意提到了“月亮”,他要把麥子和月亮聯(lián)系在一起進行贊頌?!昂湍銈z不一樣”,也許指的是詩人大學時代一起寫詩的兩位詩友,也許指的是詩的最后出現(xiàn)的“紐約”與“耶路撒冷”。詩人為什么要贊頌月亮?因為它美好,因為它是思鄉(xiāng)的象征,因為它是在中國詩中最常出現(xiàn)的意象。 5.麥浪——/天堂的桌子/擺在田野上/一塊麥地 剖析:把對麥子的贊頌推向一個高潮:“麥浪——/天堂的桌子/擺在田野上……”這是飽含了感恩之情的想象!麥浪,就是人間的希望和幸福所在,是神恩所在,因此海子要把它比喻成“天堂的桌子”。海子當年的朋友、散文家葦岸也曾這樣描寫麥地:“麥子是土地上最優(yōu)美、最典雅、最令人動情的莊稼。麥田整整齊齊擺在遼闊的大地上,仿佛一塊塊耀眼的黃金。麥田是五月最寶貴的財富,大地蓄積的精華。風吹麥田,麥田搖蕩,麥浪把幸福送到外面的村莊……” 6.我們是麥地的心上人/收麥這天我和仇人/握手言和/我們一起干完活/合上眼睛,命中注定的一切/此刻我們心滿意足地接受 剖析:詩人因為對麥地的感恩,而同整個世界“握手言和”。這里寫出了一個鄉(xiāng)村年輕詩人的孩子氣,而這種孩子氣也就是“大氣”。大地的奉獻和恩情,使恩仇泯滅、心靈凈化,使詩人消除了對生活的一切怨恨。這是大地的力量,也是詩的力量。 7.“就讓我這樣把你們包括進來吧”至“養(yǎng)我性命的麥子”。 剖析:麥地詩人開始了他那動人的抒情,因為他已超越了憂傷,所以充滿了一種鄉(xiāng)土式的熱情:“就讓我這樣把你們包括進來吧”,“你們”指的是天下所有“洗了手/準備吃飯”的孩子,也是指詩人的朋友,月亮下的“窮人和富人/紐約和耶路撒冷”。這里有一種“四海之內皆兄弟”的動人想象。而最后幾句中的“一同夢到了城市外面的麥地”,點明了詩的寫作地點:原來他是在城市里寫下這首詩的!原來這首詩是詩人對養(yǎng)他性命的麥地的回憶和想象、向往與贊美! 而最后一連重復了兩遍的“健康的麥地/健康的麥子”也耐人尋味:麥子是健康的,那么城市生活呢?它肯定是“健康”的反義詞。正是現(xiàn)代文明和城市生活的病態(tài),使詩人產(chǎn)生了要回歸生命本源的渴望。城市是人類的文明,而鄉(xiāng)村是上帝的創(chuàng)造。 結構圖解 審美鑒賞 以概括性為特征的含蓄美 ——《我遙望……》賞析 曾卓是“七月詩派”的重要詩人,《我遙望……》是詩人晚年心靈世界的記錄,語言質樸,文筆簡約,最大的藝術特色是體現(xiàn)了以概括性為特征的含蓄美。所謂含蓄美,就是“言近而旨遠,辭淺而義深”。于尺幅之間展千里之勢,讓鑒賞者“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這就是含蓄美的一個重要特征——概括性。 寫作此詩時,詩人已是將近六旬的老人,回首往事,年少的幻想、青春的激情、中年的坎坷,崢嶸歲月,一齊涌上心頭。詩人以“回憶”的視角掃描頗不平坦的一生,應該有許多畫面可以描寫,但他卻不著一字。從第一節(jié)到第二節(jié)的六十年跨度,詩人只用“抬頭”與“回頭”、“港口”與“故鄉(xiāng)”的對比來表現(xiàn),而一生的歷史、人生的意義等等,詩人卻全部留給讀者自己去補充想象,這便增強了作品的情感濃度,加強了概括力量。年輕時“偶爾抬頭/遙望六十歲,像遙望/一個遠在異國的港口”。港口是陌生而遙遠的,因為年輕總是充滿了天真的幻想,殊不知,青春美好,人總是不知年華易逝,還以為那是一段遙遠的歷程?!敖?jīng)歷了狂風暴雨,驚濤駭浪”也就是走過了真正的人生,“有時回頭遙望我年輕的時候,/像遙望迷失在煙霧中的故鄉(xiāng)”,故鄉(xiāng)是親切的,是精神的歸宿,卻迷失在煙霧之中。在此,經(jīng)歷人生坎坷的詩人,則不止于抒發(fā)泛泛的人生感嘆,更應包含對自己幾十年蹉跎歲月的不勝欷歔,對那段不堪回首的人生航程中政治上的狂風暴雨驚濤駭浪奪去美好年華的痛惜與憤慨。比較兩個關鍵詞“港口”與“故鄉(xiāng)”,前者充滿了幻想與期待的色彩,后者則由幻想回到了現(xiàn)實,象征著作者幻想破滅之后對生命意義的反思,這就是:人生經(jīng)歷從幻想到挫折的過程是必然的,人生意義也是復雜的,年輕人更應珍愛人生。 綜觀全詩,沒有情緒的汪洋恣肆和夸張之態(tài),有的是舒緩、寬闊和深遠的意境,這就是《我遙望……》言近旨遠的含蓄美。只要我們展開想象,不難領悟其深刻豐富的生命內涵。 海子詩歌的“麥地”意象 ——《麥地》賞析 海子的童年和少年是在廣袤的麥地上度過的,麥地的記憶深深地烙在海子的腦海中,海子理解麥地的質樸、堅忍和寬容,懂得麥地的苦難、滄桑和傷痛,因此,他創(chuàng)造了廣闊而深邃的“麥地”意象。每一個誦讀過他詩篇的人,都能從中看到四季的輪回、風吹的方向和麥子的成長。 海子的麥地詩歌包含了由“麥地”這個詞延伸開去的村莊、人民、陽光、月光、鐮刀、樹木、河流、汗水等意象。麥地之于海子,已不是一般的棲居之地,而是他難以割舍的精神家園。這里的麥地已不是一片具體的麥地,它其實是一方夢土,一方經(jīng)詩人理想醇化了的古老農(nóng)業(yè)文明的生活圖景,它純凈、質樸、祥和、美麗,洋溢著醉人的浪漫氣息。海子對承載他希望的麥地充滿了感激之情,稱它為“健康的麥地/健康的麥子/養(yǎng)我性命的麥子”。 農(nóng)業(yè)文明哺育出來的詩人,對麥地、村野、陽光,總是懷著一種難以言說的激情,海子生前用詩歌表達對麥地的虔誠和熱情,濃烈如火,一直燃燒到他的生命終點。他在《莫扎特在〈安魂曲〉中說》中這樣寫道:“當我沒有希望/坐在一束麥子上回家/請整理好我那零亂的骨頭/放入那暗紅色的小木柜帶回它”。 公元1989年3月26日,海子在山海關臥軌自殺了,其實,這一切在他的詩中早有預示,在這些最后的詩篇里,我們看到了一個痛苦、孤獨和絕望的海子,他依舊熱愛自己的鄉(xiāng)村和麥地,義無反顧。 海子,這個麥地的守望者,用自己的生命和鮮血完成了最后的寫作,而他對麥地的守望姿勢也成為讀者心中永恒的風景。 合作探究 【問題】曾卓在詩中寫道,“當我年輕的時候”,“遙望六十歲,像遙望/一個遠在異國的港口”,寫盡了年輕人的好奇與想象。那么,青春年少的我們何妨不也做一次“六十年后再相聚”的暢想呢? 導思:“六十年后再相聚”的暢想活動,不僅可以在對人生藍圖的描繪中擴展大家的想象力,還可以在對歲月滄桑的遙望中使大家感受到生命的寶貴,進而能練習口才,同時也能增進大家的友誼。 探究:第一步,熟讀曾卓的詩歌《我遙望……》,體味詩中蘊涵的詩人的人生感喟。 第二步,到圖書館或網(wǎng)絡上查閱“中國當代詩歌發(fā)展簡史”的資料和作者的相關資料,感知信息,準備課堂交流。 第三步,分組討論、交流各自對《我遙望……》詩的理解,尤其是“遙望六十歲,像遙望/一個遠在異國的港口”的內涵。 第四步,在探究詩歌內涵的基礎上,發(fā)動同學們積極參與,暢談人生。 第五步,可以口頭闡述,也可以寫成書面發(fā)言材料分組交流。各組選代表在全班同學面前交流對人生的看法及對未來歲月的暢想。 第六步,(拓展探究)了解并運用必要的創(chuàng)作方法、技巧,嘗試創(chuàng)作一首新詩。-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2020年高中語文 中國當代詩二首名師導航 語文版必修1 2019 2020 年高 語文 中國當代 詩二首 名師 導航 語文版 必修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820124.com/p-2660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