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 dwg后綴的文件為CAD圖,可編輯,無水印,高清圖,,壓縮包內文檔可直接點開預覽,需要原稿請自助充值下載,請見壓縮包內的文件,所見才能所得,下載可得到【資源目錄】下的所有文件哦--有疑問可咨詢QQ:1304139763 或 414951605
南京理工大學泰州科技學院
畢業(yè)設計(論文)外文資料翻譯
系 部: 機械工程系
專 業(yè): 機械工程及自動化
姓 名: 鄭銘
學 號: 05010152
(用外文寫)
外文出處: Semi-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for hydraulic shovel
附 件: 1.外文資料翻譯譯文;2.外文原文。
指導教師評語:
簽名:
年 月 日
注:請將該封面與附件裝訂成冊。
附件1:外文資料翻譯譯文
液壓挖掘機的半自動控制系統(tǒng)
1.引言
液壓挖掘機,被看作一個大型鉸接式機器人,是一種工程機械。使用這臺機器挖掘和裝載作業(yè)需要一個高水平的技能,即便是熟練的司機也會產生相當大的疲勞。另一方面,隨著操作者年齡增大,熟練司機的數(shù)量因而也將會減少。這種局勢要求必須開發(fā)出一種讓任何人都能容易操控的液壓挖掘機[1-5]。
液壓挖掘機之所以要求較高的操作技能,其理由如下。
1.液壓挖掘機的操作,至少有兩個操作手柄必須同時操作和調整。
2.操作手柄的運動方向與臂桿組件的運動方向不同。
例如,在液壓挖掘機的水平動作,我們必須同時操控三個操作手柄(動臂,斗柄,鏟斗)使鏟斗的頂部沿著水平面(圖1)運動。在這種情況下,操作手柄的操作表明了執(zhí)行元件的運動方向,但是這種方向與運動方向不同。
如果司機只要操控一個操作桿,而其它自由桿臂自由自動操作,操作變得很容易。這就是所謂的半自動控制系統(tǒng)。
當我們開發(fā)這個半自動化控制系統(tǒng),這兩個技術問題必須得到解決。
1. 我們必須使用普通控制閥自動控制。
2. 我們必須補償液壓挖掘機動態(tài)特性提高精度控制。
我們已經制定了一個控制算法來解決這些技術問題,通過在液壓挖掘機上試驗證實了該控制算法的作用。而且我們已采用這種控制算法,設計出了液壓挖掘機的半自動控制系統(tǒng)。具體闡述如下。
2.液壓挖掘機的模型
為了研究控制算法,我們必須分析液壓挖掘機的數(shù)學模型。液壓挖掘機的動臂、斗柄、鏟斗都是由液壓力驅動,其模型如圖2所示。模型的具體描述如下。
2.1 動態(tài)模型[6]
假定每一臂桿組件都是剛體,由拉格朗日運動方程可得以下表達式: 其中
g是重力加速度;θi鉸接點角度;τi是提供的扭矩;li組件的長度;lgi轉軸中心到重心之距;mi組件的質量;Ii是重心處的轉動慣量(下標i=1-3;依次表示動臂,斗柄,鏟斗)。
2.2 挖掘機模型
每一臂桿組件都是由液壓缸驅動,液壓缸的流量是滑閥控制的,如圖3所示。我們可以假設如下:
1.液壓閥的開度與閥芯的位移成比例。
2.是否漏油。
3.液壓油流經液壓管道時無壓力損失。
4.液壓缸的頂部與桿的兩側同樣都是有效區(qū)域。
在這個問題上,對于每一臂桿組件,從液壓缸的壓力流量特性可得出以下方程:
當
時;
其中,Ai是液壓缸的有效橫截面積;hi是液壓缸的長度;Xi是滑芯的位置;Psi是供給壓力;P1i是液壓缸的頂邊壓力;P2i是液壓缸的桿邊壓力;Vi是在液壓缸和管道的油量;Bi是滑閥的寬度;γ是油的密度;K是油分子的黏度;c是流量系數(shù)。
2.3 連桿關系
在圖1所示模型中,液壓缸長度改變率與桿臂的旋轉角速度的關系如下:
(1)動臂
(2)斗柄
(3)鏟斗
當 時,
2.4 扭矩關系
從2.3節(jié)的連桿關系可知,考慮到液壓缸的摩擦力,提供的扭矩τi如下
其中,Cci是粘滯摩擦系數(shù);Fi是液壓缸的動摩擦力。
2.5 滑閥的反應特性
滑閥動作對液壓挖掘機的控制特性產生會很大的影響。因而,假定滑閥相對參考輸入有以下的一階延遲。
其中,是滑芯位移的參考輸入;是時間常數(shù)。
3 角度控制系統(tǒng)
如圖4所示,θ角基本上由隨動參考輸入角θγ通過位置反饋來控制。為了獲得更精確的控制,非線性補償和狀態(tài)反饋均加入位置反饋中。以下我們將討論這些細節(jié)的算法如下。
3.1 非線性補償
在普通的自動控制系統(tǒng)中,常使用如伺服閥這一類新的控制裝置。在半自動控制系統(tǒng)中,為了實現(xiàn)自控與手控的協(xié)調,我們必須使用手動的主控閥。這一類閥中,閥芯的位移與閥的開度是非線性的關系。因此,自動控制操作中,利用這種關系,閥芯位移可由所要求的閥的開度反推出來。同時,非線性是可以補償?shù)模▓D5)。
3.2 狀態(tài)反饋
建立在第2節(jié)所討論的模型的基礎上,若動臂角度控制動態(tài)特性以一定的標準位置逼近而線性化(滑芯位移X 10,液壓缸壓力差P 110,動臂夾角 θ10),則該閉環(huán)傳遞函數(shù)為
其中,Kp是位置反饋增益系數(shù);
由于系統(tǒng)有較小的系數(shù)a1,所以反應是不穩(wěn)定的。例如,大型液壓挖掘機SK-16中。X10是0,給出的系數(shù)a0=2.710,a1=6.010,a2=1.210.加上加速度反饋放大系數(shù)Ka,因而閉環(huán)(圖4 的上環(huán))的傳遞函數(shù)就是
加入這個因素,系數(shù)S就變大,系統(tǒng)趨于穩(wěn)定??梢?,利用加速度反饋來提高反應特性效果明顯。
但是,一般很難精確的測出加速度。為了避免這個問題,改用液壓缸力反饋取代加速度反饋(圖4的下環(huán))。于是,液壓缸力由測出的缸內的壓力計算而濾掉其低頻部分[7,8]。這就是所謂的壓力反饋。
4 伺服控制系統(tǒng)
當一聯(lián)軸器是手動操控,而其它的聯(lián)軸器是因此而被隨動作控制時,這必須使用伺服控制系統(tǒng)。例如,如圖6所示,在反鏟水平動作控制中,動臂的控制是通過保持斗柄底部Z(由θ1與θ2計算所得)與Zr 的高度。為了獲得更精確的控制引入以下控制系統(tǒng)。
4.1 前饋控制
由圖1計算Z,可以得到
將方程(8)兩邊對時間求導,得到以下關系式,
右邊第一個式子看作是表達式(反饋部分)將替換成1,右邊第二個式子是表達式(前饋部分)計算當θ2手動地改變時,θ1的改變量。
實際上,用不同的△θ2值可確定1。通過調整改變前饋增益Kff,可實現(xiàn)最佳的前饋率。
采用測量斗柄操作手柄的位置(如角度)取代測斗柄的角速度,因為驅動斗柄的角速度與操作手柄的位置近似成比例。
4.2 根據(jù)位置自適應增益調度
類似液壓挖掘機的鉸接式機器人,其動態(tài)特性對位置非常敏感。因此,要在所有位置以恒定的增益穩(wěn)定的控制機器是困難的。為了解決這個難題,根據(jù)位置的自適應增益調度并入反饋環(huán)中(圖6)。如圖7所示,自適應放大系數(shù)(KZ或Kθ)作為函數(shù)的兩個變量,2和Z 、2表示斗柄的伸長量,Z是表示鏟斗的高度。
5 模擬實驗結論
反鏟水平動作控制的模擬實驗是將本文第4節(jié)所描述的控制算法用在本文第2節(jié)所討論的液壓挖掘機的模型上。(在SK-16大型液壓挖掘機進行模擬實驗。)圖8表示其中一組結果。控制系統(tǒng)啟動5秒以后,逐步加載擾動。圖9表示使用前饋控制能減少控制錯誤的產生。
6 半自動控制系統(tǒng)
建立在模擬實驗的基礎上,半自動控制系統(tǒng)已制造出來,應用在SK-16型挖掘機上試驗。通過現(xiàn)場試驗可驗證其操作性。這一節(jié)將討論該控制系統(tǒng)的結構與功能。
6.1 結構
圖10的例子中,控制系統(tǒng)由控制器、傳感器、人機接口和液壓系統(tǒng)組成。
控制器是采用16位的微處理器,能接收來自動臂、斗柄、鏟斗傳感器的角度輸入信號,控制每一操作手柄的位置,選擇相應的控制模式和計算其實際改變量,將來自放大器的信號以電信號形式輸出結果。液壓控制系統(tǒng)控制產生的液壓力與電磁比例閥的電信號成比例,主控閥的滑芯的位置控制流入液壓缸液壓油的流量。
為獲得高速度、高精度控制,在控制器上采用數(shù)字處理芯片,傳感器上使用高分辨率的磁編碼器。除此之外,在每一液壓缸上安裝壓力傳感器以便獲得壓力反饋信號。
以上處理后的數(shù)據(jù)都存在存儲器上,可以從通信端口中讀出。
6.2 控制功能
控制系統(tǒng)有三種控制模式,能根據(jù)操作桿
和選擇開關自動切換。其具體功能如下。
(1)反鏟水平動作模式:用水平反鏟切換開關,在手控斗柄推動操作中,系統(tǒng)自動的控制斗柄以及保持斗柄底部的水平運動。在這種情況下,當斗柄操作桿開始操控時,其參考位置是從地面到斗柄底部的高度。對動臂操作桿的手控操作能暫時中斷自動控制,因為手控操作的優(yōu)先級高于自動控制。
(2)鏟斗水平舉升模式:用鏟斗水平舉升切換開關,在手控動臂舉升操作中,系統(tǒng)自動控制鏟斗。保持鏟斗角度等于其剛開始舉升時角度以阻止原材料從鏟斗中泄漏。
(3)手控操作模式:當既沒有選擇反鏟水平動作模式,也沒有選擇鏟斗水平舉升模式時,動臂,斗柄,鏟斗都只能通過手動操作。
系統(tǒng)主要采用C語言編程來實現(xiàn)這些功能,以構建穩(wěn)定模組提高系統(tǒng)的運行穩(wěn)定性。
7 現(xiàn)場試驗結果與分析
通過對系統(tǒng)進行現(xiàn)場試驗,證實該系統(tǒng)能準確工作。核實本文第3、4節(jié)所闡述的控制算法的作用,如下所述。
7.1 單個組件的自動控制測試
對于動臂、斗柄、鏟斗每一組件,以±5o的梯度從最初始值開始改變其參考角度值,測量其反應,從而確定第3節(jié)所描述的控制算法的作用。
7.1.1 非線性補償?shù)淖饔?
圖11 表明動臂下降時的測試結果。因為電液系統(tǒng)存在不靈敏區(qū),當只有簡單的位置反饋而無補償時(圖11中的關)穩(wěn)態(tài)錯誤仍然存在。加入非線性補償后(圖11中的開)能減少這種錯誤的產生。
7.1.2 狀態(tài)反饋控制的作用
對于斗柄和鏟斗,只需位置反饋就可獲得穩(wěn)定響應,但是增加加速度或壓力反饋能提高響應速度。以動臂為例,僅只有位置反饋時,響應趨向不穩(wěn)定。加入加速度或壓力反饋后,響應的穩(wěn)定性得到改進。例如,圖12表示動臂下降時,采用壓力反饋補償時的測試結果。
7.2 反鏟水平控制測試
在不同的控制和操作位置下進行控制測驗,觀察其控制特性,同時確定最優(yōu)控制參數(shù)(如圖6所示的控制放大系數(shù))。
7.2.1 前饋控制作用
在只有位置反饋的情況下,增大放大系數(shù)Kp,減少△Z錯誤,引起系統(tǒng)不穩(wěn)定,導致系統(tǒng)延時,例如圖13所示的“關”,也就是Kp不能減小。采用第4.1節(jié)所描述的斗柄臂桿前饋控制能減少錯誤而不致于增大Kp。如圖示的“開”。
7.2.2 位置的補償作用
當反鏟處在上升位置或者反鏟動作完成時,反鏟水平動作趨于不穩(wěn)定。不穩(wěn)定振蕩可根據(jù)其位置改變放大系數(shù)Kp來消除,如第4.2節(jié)所討論的。圖14 表示其作用,表明反鏟在離地大約2米時水平動作結果。與不裝補償裝置的情況相比較,圖中的關表示不裝時,開的情況具有補償提供穩(wěn)定響應。
7.2.3 控制間隔的作用
關于控制操作的控制間隔的作用,研究結果如下:
1.當控制間隔設置在超過100ms時,不穩(wěn)定振蕩因運動的慣性隨位置而加劇。
2.當控制間隔低于50ms時,其控制操作不能作如此大提高。
因此,考慮到計算精度,控制系統(tǒng)選定控制間隔為50ms。
7.2.4 受載作用
利用控制系統(tǒng),使液壓挖掘機執(zhí)行實際挖掘動作,以研究其受載時的影響。在控制精度方面沒有發(fā)現(xiàn)與不加載荷時有很大的不同。
8 結論
本文表明狀態(tài)反饋與前饋控制組合可以精確控制液壓挖掘機。同時也表明非線性補償能使普通控制閥應用在自動控制系統(tǒng)中。使用這些控制技術,允許即使是不熟練的司機也能容易和準確地操控液壓挖掘機。
我們將這些控制技術應用在其它結構的機器上,如履帶式起重機,能使傳統(tǒng)結構的機器改進成為可讓任何人容易操控的機器。
參考文獻
[1] J. Chiba, T. Takeda, Automatic control in construction machines, Journal of SICE 21 8 1982 40–46.
[2] H. Nakamura, A. Matsuzaki, 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 machinery, Hitachi Review 57 3 1975 55–62.
[3] T. Nakano et al., Development of large hydraulic excavator,.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Technical Review 22 2 1985 42–51.
[4] T. Morita, Y. Sakawa, Modeling and control of power shovel, Transactions of SICE 22 1 1986 69–75.
[5] H. Araya et al.,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for hydraulic excavator, R&D Kobe Steel Engineering Reports 37 2 1987 74–78.
[6] P.K. Vaha, M.J. Skibniewski, Dynamic model of excavator, Journal of Aerospace Engineering 6 2 1990 April.
[7] H. Hanafusa, Design of electro-hydraulic servo system for articulated robot, Journal of the Japan Hydraulics and Pneumatics Society 13 7 1982 1–8.
[8] H.B. Kuntze et al., On the model-based control of a hydraulic large range robot, IFAC Robot Control 1991 207–212.
附件2:外文原文(復印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