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輪專題復習 體系通關強化一 第二關課件.ppt
《高考生物二輪專題復習 體系通關強化一 第二關課件.ppt》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高考生物二輪專題復習 體系通關強化一 第二關課件.ppt(7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通關(一) 突破選擇題11個高頻考點,1.是否包括核糖、脫氧核糖在內的所有的糖類都只由C、H、O三種元素構成?是否所有的糖類都可作為能源物質? 答案提示 所有糖類均只由C、H、O三種元素組成,核糖、脫氧核糖也不例外;并非所有糖類都可作為能源物質如核糖、脫氧核糖、纖維素等。 誤讀誤解 做題時最易將核糖、脫氧核糖與核糖核苷酸、脫氧核糖核苷酸混淆。,2.含有3個肽鍵的肽鏈叫做三肽嗎? 答案提示 含有3個肽鍵的肽鏈由4個氨基酸脫水縮合而成,叫做四肽。 誤讀誤解 不清楚多肽的命名原則而誤認為含有3個肽鍵的肽鏈就叫做三肽。其實多肽的命名是根據組成多肽的氨基酸的數目,而不是多肽中肽鍵的數目。,3.有機物的水解與氧化分解有何不同? 答案提示 凡是脫水縮合形成的有機物均可與水反應,并且水解不消耗也不產生ATP,只需水解酶即可;有機物氧化分解釋放能量,其中細胞內有機物氧化分解也就是細胞呼吸,其產物為CO2及其他物質并合成ATP。 誤讀誤解 不理解水解、氧化分解的實質而混淆二者,認為水解也產生ATP,也有的認為水解消耗ATP。,4.動物激素的受體一定位于靶細胞的膜表面嗎? 答案提示 不同的激素化學成分不同,大分子的激素(如胰島素、生長激素)受體位于靶細胞的膜表面,小分子的激素(如性激素)受體位于靶細胞內。 誤讀誤解 不理解激素分子大小與受體位置的關系,認為動物激素的受體一定位于靶細胞的膜表面。,5.就動物激素、植物激素、維生素、神經遞質、淋巴因子、抗體、酶而言,一定不是蛋白質,一定是蛋白質,一般不是蛋白質,一般是蛋白質的依次為哪些? 答案提示 抗體、淋巴因子一定是蛋白質,酶一般是蛋白質(只有極少數的酶是RNA),植物激素、維生素一定不是蛋白質,神經遞質一般不是蛋白質,動物激素有些是蛋白質有些不是蛋白質。 誤讀誤解 做題時往往錯將動植物激素及神經遞質視作蛋白質,事實上,它們都是微量高效的“有機物”。,6.觀察分析下圖,思考下列問題: (1)圖中無膜(或無磷脂)的細胞器有哪些?無核酸、有核酸但無“T”的細胞器有哪些? 答案提示 ⑤核糖體無膜,①高爾基體和③內質網無核酸,⑤核糖體只有RNA無DNA(無“T”)。,(2)圖中可合成有機物的細胞器有哪些? 答案提示 ①②③④⑤ 誤讀誤解 只想到④葉綠體可合成糖類,⑤可合成蛋白質(多肽),忽略了高爾基體可合成纖維素,內質網可合成脂質,尤其易忽略線粒體不僅能分解有機物,也能合成“ATP(三磷酸腺苷)”、“DNA”、“RNA”等有機物,1.動物紅細胞都無線粒體,都不能進行有氧呼吸?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能否進行細胞呼吸?能否產生CO2?能否完成主動運輸? 答案提示 只有哺乳動物的成熟的紅細胞才無線粒體,不能進行有氧呼吸,其他生物的紅細胞(如蛙的紅細胞、雞的紅細胞)均含線粒體,可進行有氧呼吸;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可進行無氧呼吸,故可放出能量,但其產物為乳酸,不產生CO2,可進行諸如吸收K+的主動運輸。 誤讀誤解 誤認為所有動物的“紅細胞”都等同于“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或誤認為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無線粒體,不能進行細胞呼吸或不能釋放能量。,2.比較肌肉細胞內線粒體、人體成熟的紅細胞ATP的產生量與O2濃度的關系曲線?,誤讀誤解 讀題不細,忽略“線粒體”關鍵信息,而習慣性畫出如右曲線;沒有注意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的特殊性,而畫成其他走勢。,答案提示,3.探究溫度和pH對酶活性的影響實驗時,能否先將酶和底物混合后再分別放置在不同條件下處理? 答案提示 不能。二者混合后立即發(fā)生反應,從而導致實驗誤差。 誤讀誤解 未能夠充分理解酶的高效性,而將酶和底物混合后再分別放置在不同條件下處理。,4.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分離原理? 答案提示 提取時用無水乙醇,因綠葉中色素能溶于無水乙醇;分離時利用層析液用紙層析法,因綠葉中色素在層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解度大的隨層析液在濾紙上擴散得快,反之,擴散得慢。 誤讀誤解 沒細品教材本實驗的原理,混淆“提取”和“分離”,錯將無水乙醇的“提取”作用,視作“分離”作用。,5.右圖所示a、b植物適宜條件下光照強度與CO2吸收量的關系,思考: (1)對于a植物,A、B、C三點含義分別是什么?,答案提示 A點表示呼吸強度。B點表示光補償點,此光強時光合強度等于呼吸強度。C點橫坐標表示光飽和點,此光強時光合強度達到最大;縱坐標表示光飽和時對應的凈光合強度,即最大凈光合強度。 誤讀誤解 不清楚縱坐標含義,錯誤認為縱坐標表示實際光合速率,從而不知道三點含義,尤其是以為B點時光合強度為零。,(2)將a植物放置在缺鎂培養(yǎng)液中培養(yǎng),A、B、C三點的移動情況如何? 答案提示 A點不移動,B點右移,C點左下移。 誤讀誤解 主要是不理解A、B、C三點含義,導致移動方向判斷錯誤,事實上,若光合強度被削弱,則補償點右移,飽和點(C點)向左下移,反之,則B點左移,C點右上移。,(3)AB段、C點后限制光合強度的環(huán)境因素分別是什么? 答案提示 AB段限制因素是光照強度,C點后是CO2濃度、溫度等(內部因素是酶和色素等)。 誤讀誤解 不會分析思路,曲線平緩前限制因素是橫坐標,最高點以及最高點之后限制因素是除橫坐標外的其他因素。,(4)a、b植物哪個更有可能是陰生植物? 答案提示 b植物。 誤讀誤解 對陰生植物和陽生植物的區(qū)別不理解,導致分辨不清。陰生植物在弱光下正常生長,陽生植物在強光下正常生長,所以陰生植物的光補償點和飽和點均低,陽生植物的光補償點高。,6. 原核生物能否發(fā)生如圖所有過程?若能發(fā)生,其場所是否也在細胞器中?,答案提示 原核生物無線粒體、葉綠體,能發(fā)生題圖所示的光合作用與有氧呼吸過程,只是所有過程均不發(fā)生于細胞器中。 誤讀誤解 誤認為原核生物無葉綠體,不能進行光合作用,無線粒體,不能進行有氧呼吸。,1.下面為有絲分裂過程圖,觀察分析思考:,(1)細胞內DNA、染色體數目加倍和減半的原因及發(fā)生時期? 答案提示 DNA加倍是因為①間期DNA的復制,染色體加倍是因為④后期著絲點分裂,DNA和染色體減半均是因為⑤末期細胞的一分為二。 誤讀誤解 不理解DNA和染色體加倍的原因,而誤認為間期復制后DNA加倍,染色體也加倍,后期著絲點分裂染色體加倍了,DNA也加倍了;讀題時忽略研究的是一個細胞內數量的變化,故DNA和染色體的減半不是發(fā)生在后期,而是末期。,(2)染色單體形成和消失的原因及存在染色單體的時期? 答案提示 染色單體形成是因為①間期染色體的復制,染色單體消失是因為④后期著絲點的分裂。一般粗略認為存在染色單體的時期為②前期和③中期。 誤讀誤解 對染色單體形成原因和消失原因理解分析不到位導致不清楚哪些時期存在染色單體。,(3)有絲分裂過程是否遵循孟德爾定律?可發(fā)生的可遺傳變異類型? 答案提示 不遵循孟德爾定律,可發(fā)生的可遺傳變異有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 誤讀誤解 對遺傳和變異的本質理解不透,導致曲解。其實孟德爾定律研究的是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上的基因的行為,所以有絲分裂過程不遵循該定律;基因重組發(fā)生在減數分裂過程中,有絲分裂過程不會發(fā)生。,(4)若某生物2N=24,則可形成幾個四分體? 答案提示 0個 誤讀誤解 只顧及由2N=24推導四分體數目,完全忽略有絲分裂過程壓根就無聯(lián)會、形成四分體、四分體分開等減數分裂所特有的行為。,2.細胞免疫中靶細胞的裂解是細胞凋亡還是細胞壞死? 答案提示 效應T細胞使得靶細胞的裂解屬于細胞凋亡,但病原體感染使得細胞裂解屬細胞壞死。 誤讀誤解 不清楚做題時如何區(qū)分二者。二者的本質區(qū)別是是否受基因控制,前者強調“受基因控制的、主動的、程序性或編程性死亡”,后者則強調“受不利因素影響被動的死亡”。一般可根據是否對機體有利進行區(qū)分,有利的為細胞凋亡,不利的為細胞壞死。,3.細胞具有差異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答案提示 不同個體的細胞有差異的根本原因是基因不同;同一個體的不同細胞有差異的原因是基因的選擇性表達,直接原因都是因為細胞所含的蛋白質不同。 誤讀誤解 理解不深入、思維不縝密導致不能夠區(qū)分開“不同個體的不同細胞”和“同一個體的不同細胞”,以及“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1.分析某二倍體生物(2n)的減數分裂,思考下列問題: (1)染色體、DNA的數量變化情況如何? 答案提示 染色體:2n→n→2n→n,DNA:2n→4n→2n→n。 誤讀誤解 不清楚染色體、DNA數量變化的原因及發(fā)生時期而錯答。減Ⅱ后期著絲點分裂染色體暫時加倍,間期DNA復制數目加倍,兩次連續(xù)分裂使細胞內染色體和DNA數連續(xù)兩次減半。,(2)二倍體生物減數分裂中存在同源染色體、染色單體的分別是哪些時期? 答案提示 存在同源染色體的時期:減Ⅰ前的間期、減Ⅰ。存在染色單體的時期:減Ⅰ前的間期,減Ⅰ,減Ⅱ的前期和中期。 誤讀誤解 不理解同源染色體概念以及染色單體形成和消失的原因而錯答。,(3)根據減數分裂的圖像,如何區(qū)分個體的雌雄? 答案提示 減Ⅰ后期細胞質不均分為雌,均分為雄;減Ⅱ后期不均分為雌,均分為雄或雌。 誤讀誤解 主要是減Ⅱ后期均分誤認為只是次級精母細胞,其實也可能是第一極體。,(4)減數分裂與孟德爾遺傳定律有何聯(lián)系? 答案提示 基因的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均發(fā)生于減Ⅰ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導致等位基因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導致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誤讀誤解 不理解基因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而出現錯誤,尤其是將自由組合誤認為是雌雄配子的隨機結合。,(5)減數分裂與可遺傳變異有何聯(lián)系? 答案提示 減數分裂過程中可以發(fā)生基因突變、基因重組和染色體變異。 誤讀誤解 主要是對基因重組不理解,基因重組是減數分裂特有的變異方式,它發(fā)生在減Ⅰ的前期和后期。,2.下列物質①~⑥中圈出的部分指代的物質相同的是? 答案提示 ①與④相同、⑤與⑥相同。 誤讀誤解 應按照先整體后局部進行區(qū)分,①~⑥整體分別為ATP、脫氧核苷酸、DNA、RNA、ATP、核糖核苷酸,則①與④圈出部分均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⑤與⑥圈出部分均為腺苷。,3.下圖①②③表示了真核細胞中遺傳信息的傳遞方向,請思考。,(1)圖示①過程發(fā)生于何類細胞的何種時期?②③過程呢? (2)圖中③過程進行的方向是由a→b還是由b→a? (3)圖中4個核糖體均與mRNA結合,其意義何在?它們合成的肽鏈氨基酸序列是否相同?這些肽鏈是否具有生物學活性? 答案提示 (1)圖示①發(fā)生于具有分裂能力的細胞中,其發(fā)生時期為分裂間期。②③過程發(fā)生于活細胞的整個生命過程。 (2)圖中③過程進行的方向是由a→b。 (3)多個核糖體均與mRNA結合可提高翻譯效率,它們合成的肽鏈氨基酸序列均相同,因為mRNA上密碼子序列決定氨基酸序列,mRNA相同時,氨基酸序列也相同。真核細胞中從核糖體中合成的肽鏈必須經過內質網等的加工形成特定空間結構,方可具有生物活性。,4.下圖為某生物體內具有連續(xù)性的部分細胞分裂圖,請思考: 甲圖所處時期之前可形成幾個四分體?乙的名稱是什么?丙可能為極體嗎?丁可能為卵細胞嗎?,答案提示 甲圖之前不會形成四分體(0個),乙的名稱為初級卵母細胞,丙為次級卵母細胞,丁為第二極體,不是卵細胞。 誤讀誤解 一是只顧及細胞中染色體數目與形態(tài),忽視染色體來源(即顏色),忽略了有絲分裂無聯(lián)會行為,不形成四分體;二是只顧及生殖細胞中染色體數目,忽視圖乙初級卵母細胞不均等分裂時進入“大頭”的染色體形態(tài)及來源,應為長白與短黑,且忽略了只有“大頭”的細胞才能產出卵細胞(注:進行減數分裂圖像分析時除關注染色體數目、大小、形態(tài)外務必關注“顏色”,不同顏色代表父方與母方,同源染色體雖然形態(tài)、大小相同,但必須是不同顏色,這是界定其與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所形成的兩染色體的重要依據)。,1.某植物種群,AA占30%,Aa占60%,aa占10%,其中aa無繁殖能力,求自交、自由交配所得子代中aa概率?,誤讀誤解 誤解有二:一是忽略aa無繁殖能力,二是不能區(qū)分自交和自由交配(自交有2種情況:AA自交和Aa自交,而自由交配有四種情況:AAAA、AAAa、AaAA、AaAa。),2.“男孩患病與患病男孩”有何不同? 答案提示 男?。交疾〉哪泻?男孩,病男=患病的男孩/孩子。 誤讀誤解 不能夠區(qū)分二者的研究范圍不同,男病是“男孩”中的病男,病男是“孩子”中的病男。,3.豌豆人工雜交操作步驟是什么? 答案提示 豌豆是自花傳粉、閉花受粉植物,自然狀態(tài)下只能自交,要實現雜交需要(花蕾期)去雄→套袋→(成熟期)人工授粉→再套袋。 誤讀誤解 一是忽略應在花蕾期去雄,二是忽略人工授粉前和后均要套袋,以防其他花粉的干擾。,4.性染色體存在于何種生物何種細胞? 答案提示 性染色體存在于某些雌雄異體生物的所有正常細胞中。 誤讀誤解 一是誤認為雌雄異體生物都存在性染色體,其實性別不是性染色體決定的雌雄異體生物不含性染色體,如蜜蜂;二是誤認為性染色體只存在于有性生殖細胞中,其實雌雄異體且含性染色體的生物的所有正常細胞都含有性染色體。,5.同源染色體的相同位置上一定是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一定能夠自由組合? 答案提示 同源染色體的相同位置上是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能夠自由組合,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不能夠自由組合。 誤讀誤解 思維不縝密而誤認為同源染色體相同位置上一定是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一定能夠自由組合。,1.DNA分子中堿基對的增添、缺失、替換是否都會導致基因突變? 答案提示 若堿基對的變化發(fā)生在基因內部則導致基因突變,若發(fā)生在非基因片段則不導致基因突變。 誤讀誤解 對教材中基因突變概念斷章取義,認為只要是DNA中堿基對的變化就是基因突變,其實后面還有一句“引起基因結構的改變”。,2.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缺失”與基因突變中“缺失”有何不同? 答案提示 前者是染色體中某一片段的“缺失”,導致染色體上基因數目的減少;后者是染色體中某一位點上基因內部若干堿基對的“缺失”,染色體上基因數目不改變。(注:若述及“DNA分子片段斷裂”也屬染色體結構變異) 誤讀誤解 片面認為基因在染色體上,基因中“缺失”堿基對就應該是染色體結構變異,其實變化只要是發(fā)生在“基因內部”就屬于基因突變。,3.染色體結構變異中“易位”與基因重組中“交叉互換”有何不同? 答案提示 “易位”發(fā)生于非同源染色體之間,而“交叉互換”發(fā)生于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 誤讀誤解 二者雖然都是染色體片段的互換,但是沒有弄清互換的兩條染色體的關系不同。,4.遺傳病患者一定攜帶致病基因,先天性疾病都是遺傳??? 答案提示 遺傳病患者不一定攜帶致病基因,如21三體綜合征、貓叫綜合征等染色體異常遺傳病。只有遺傳物質發(fā)生變化時,才可稱之為遺傳病,否則即使先天患病,也不可稱作遺傳病。 誤讀誤解 思考問題不深入,膚淺認為只要是遺傳病就一定攜帶致病基因,且認為先天性疾病就是遺傳病,確認遺傳病的唯一依據是遺傳物質是否變化,而不是依據患病時間。,5.果蠅(2n=8)的一個染色體組、基因組分別含幾條染色體?小麥(6n=42)呢? 答案提示 果蠅:4和5;小麥:7和7。 誤讀誤解 二者有關系,但不是一回事。有性染色體的生物,在對應的染色體數量上,基因組=染色體組+1;無性染色體的生物,基因組=染色體組。此外,無性別分化的生物肯定無性染色體,有性別分化的生物也未必有性染色體,如蜂、蟻。,6.下圖所示屬何類變異? 答案提示 1′屬缺失,2′屬重復。 誤讀誤解 誤認為如圖所示的變異為“易位”,其實,易位應為一條染色體的片段移接到另一條“非同源染色體”上,而本題題圖中a移動是從染色體移至與之互為同源染色體的染色體上,從而導致后者(2′)含a的片段重復。,7.長期使用農藥,害蟲抗藥性增強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提示 使用農藥前,害蟲中已存在抗藥性差異,農藥的使用導致抗藥性弱的被淘汰,抗藥性強的積累加強,從而害蟲群體抗藥性增強。 誤讀誤解 不理解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認為農藥誘導害蟲產生抗藥性突變,其實抗藥性突變在使用農藥前就存在,農藥只是起選擇作用。,1.植物激素、動物激素有何異同? 答案提示 共同點:都是微量高效、具有調節(jié)作用的有機物;不同點:動物激素是由動物體特定的器官產生的,植物激素是由植物體的一定部位產生的。 誤讀誤解 認為“特定的器官”與“一定的部位”沒有區(qū)別,其實二者不同。比如動物激素腎上腺素由特定的器官——腎上腺產生,植物激素生長素由一定的部位——幼芽、幼葉、幼根、發(fā)育的種子等產生。,2.單側光影響胚芽鞘尖端生長素的產生嗎? 答案提示 單側光不影響生長素的產生,只是影響胚芽鞘尖端生長素的橫向運輸。 誤讀誤解 理解不到位,總是認為單側光既影響胚芽鞘尖端的生長素運輸,也影響其合成。,3.無子西瓜、無子番茄的培育方法及原理相同嗎? 答案提示 無子西瓜是用人工誘導染色體變異的方法獲得的三倍體無子果實,無子番茄是用一定濃度的生長素處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蕊獲得的無子果實;前者遺傳物質發(fā)生了改變,無子性狀可以遺傳,后者遺傳物質沒有改變,無子性狀不可遺傳。 誤讀誤解 不理解二者獲得的過程、原理而不能分辨開,尤其是認為無子番茄遺傳物質也發(fā)生了改變。,4.生長素的極性運輸受單側光、重力、離心力等影響嗎? 答案提示 生長素的極性運輸是由植物體的遺傳性決定的,不受單側光、重力、離心力等影響。 誤讀誤解 不理解生長素的極性運輸是由遺傳特性決定的,認為橫放、倒放、失重條件下生長素就不能極性運輸了。,5.如圖所示,甲胚芽鞘給予單側光照,乙胚芽鞘置于暗箱中,甲、乙生長狀況如何? 答案提示 甲、乙均直立生長。,誤讀誤解 受思維定勢干擾,誤認為甲胚芽鞘受單側光照射生長素會分布不均勻,從而導致生長不均勻,出現彎向光源生長,其實甲被去除尖端,喪失了感光部位的甲不再接受單側光刺激,其生長狀況應與乙相同。,6.激素實現調節(ji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案提示 基因組在一定時間和空間上程序性表達的結果。 誤讀誤解 沒有摸清答題的技巧,其實凡是回答根本性原因的,一般情況下都要從基因上考慮,激素的調節(jié)也不例外。,7.促進果實發(fā)育、成熟、脫落的植物激素分別是什么? 促進種子萌發(fā)、打破休眠及延長休眠期的植物激素? 答案提示 促進果實“發(fā)育”的植物激素為生長素和赤霉素,促進果實“成熟”的激素為乙烯,促進果實脫落的植物激素為脫落酸,打破種子休眠促進種子萌發(fā)的為赤霉素、細胞分裂素,延長種子休眠期的植物激素為脫落酸。 誤讀誤解 混淆果實“發(fā)育”與“成熟”,其實兩者不可等同,前者強調果實由小長大,后者則重點強調長大后的成熟過程(如綠蘋果變成紅蘋果)。,1.下丘腦在人體穩(wěn)態(tài)調節(jié)中的作用? 答案提示 ①血糖、體溫、水鹽平衡調節(jié)中樞,②細胞外液滲透壓感受器,③合成分泌抗利尿激素、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等。 誤讀誤解 下丘腦是激素、神經調節(jié)的樞紐,要全面掌握它在穩(wěn)態(tài)調節(jié)中的作用,尤其是容易誤解認為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腦釋放的,還可能誤將下丘腦視作渴覺中樞或冷覺、熱覺產生場所——其實,所有感覺均產生于大腦皮層中。,2.不能夠飼喂(口服)的激素有哪些? 答案提示 蛋白質(或多肽)類激素會被消化酶分解失效而不能飼喂(口服),如下丘腦分泌的促激素釋放激素、抗利尿激素,垂體分泌的促激素、生長激素,胰島分泌的胰島素、胰高血糖素等。 誤讀誤解 不理解飼喂、注射與激素成分的關系,大分子的激素只能夠注射,小分子的激素既可注射,也可飼喂。,3.激素分泌后只運輸到靶細胞對嗎? 答案提示 激素分泌后彌散進入血液,隨血液運輸到全身各處;因只有靶細胞才具有與該激素識別的受體,故只作用于而不是只運輸給靶細胞。 誤讀誤解 對激素分泌、運輸、作用的過程及機理不理解導致混淆。,4.免疫細胞?淋巴細胞?能識別抗原的免疫細胞?能特異性識別抗原的免疫細胞? 答案提示 免疫細胞有①吞噬細胞、②B細胞、③T細胞、④漿細胞、⑤效應T細胞、⑥記憶細胞,其中能識別抗原的有①②③⑤⑥,能特異性識別抗原的有②③⑤⑥。④是唯一的不具識別抗原作用的免疫細胞,此外,吞噬細胞屬免疫細胞,但不屬淋巴細胞。 誤讀誤解 對漿細胞、效應T細胞發(fā)揮免疫效應的機理不理解,誤認為漿細胞能識別抗原、效應T細胞不能識別抗原。,5.瘦素可參與糖、脂肪等代謝調節(jié)使體重減輕,如圖所示瘦素作用于下丘腦相關神經元調節(jié)攝食行為的部分途徑,圖中共有幾條反射???,答案提示 0條。 誤讀誤解 誤認為只要有傳導路線即存在反射弧,從而將圖示看作2條或更多條反射弧。事實上,反射弧是完成反射的結構基礎,其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與效應器。圖中所示僅表示了由下丘腦傳至大腦皮層產生飽食感或饑餓(攝食)感的“上傳”過程,并不表示相關“反射應答”過程,故不存在完整反射弧。 注:只形成感覺未完成反射。,6.神經細胞K+外流、Na+內流的跨膜運輸方式是什么? 答案提示 均是協(xié)助擴散。 誤讀誤解 片面認為離子跨膜運輸就是主動運輸,其實K+外流、Na+內流均是順濃度梯度的協(xié)助擴散,不消耗ATP。,1.“魚”、“鳥”、“樹”屬于種群嗎?屬于群落嗎? 答案提示 種群是一定自然區(qū)域內同種生物所有個體的總和,而三者均不是由一個物種組成的,故均不屬于種群;對于群落應為一定自然區(qū)域中所有生物種群總和,三者尚不構成“所有生物”不足以構成群落。 誤讀誤解 一是不理解種群的概念,二是不清楚“魚”、“鳥”、“樹”是不是由一種生物組成,從而導致錯誤。,2.物種、種群有何關系? 答案提示 一個物種一般分布在不同的自然區(qū)域而形成若干個不同的種群,一個種群中的生物屬于同一物種。 誤讀誤解 理不清二者的概念的內涵與外延,認為一個物種就是一個種群。,3.觀察教材中的“J”型和“S”型曲線模型,思考: (1)“J”型曲線的增長率、增長速率如何變化? 答案提示 “J”型曲線的增長率不變、增長速率持續(xù)增大。 (2)“S”型曲線的增長率、增長速率如何變化? 答案提示 “S”型曲線的增長率持續(xù)減小、增長速率先增大后減小。 誤讀誤解 不理解增長率、增長速率的含義而混淆不清。增長率是指一段時間內種群數量增加的個體數占初始種群數量的百分比;增長速率是指單位時間內種群數量增加的個體數,即增長曲線的斜率。,4.增長率與λ有何關系? 答案提示 增長率=λ-1。 誤讀誤解 不理解增長率、λ的含義而認為增長率就是λ。,5.公園平整的草坪有沒有群落的垂直結構?竹林中的竹子高低不平、錯落有致是不是群落的垂直結構? 答案提示 前者有群落的垂直結構,后者不是群落的垂直結構。 誤讀誤解 受“平整”、“高低不平”誤導,認為前者沒有垂直結構,后者是垂直結構。草坪只是看似“平整”,其實草坪中的植物和動物仍然具有分層現象;竹子雖“高低不平”,但竹子屬于種群,自然不是群落的垂直結構。,1.細菌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可充當什么成分? 答案提示 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 誤讀誤解 誤解教材中“分解者主要包括細菌和真菌”的敘述,認為細菌都是分解者。其實,光合細菌和化能合成細菌屬生產者,寄生細菌、根瘤菌等屬消費者,腐生細菌屬分解者。,2.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抵抗力穩(wěn)定性與恢復力穩(wěn)定性的關系? 答案提示 一般是相反關系,但對于極其惡劣條件下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如沙漠、戈壁灘等),抵抗力穩(wěn)定性和恢復力穩(wěn)定性均較低。此外,若強調“同等程度的干擾”,則抵抗力穩(wěn)定性強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其恢復力穩(wěn)定性也強。 誤讀誤解 不理解這兩概念的真正內涵,忽略一些特例,簡單認為二者只是相反關系。,3.下圖表示兩種動物(其中一種是植食動物)利用食物的部分過程,分析思考以下問題:,(1)圖中A表示什么?A所含有的能量屬于哪一營養(yǎng)級的能量? 答案提示 植食動物的糞便,其中含有的能量屬于第一營養(yǎng)級。 誤讀誤解 許多同學望“糞便”而卻步,總認為動物的糞便就屬于該動物,其實糞便并沒有被該動物吸收同化,其含有的能量仍屬于上一營養(yǎng)級,可把糞便看作是上一營養(yǎng)級的遺體殘骸。,(2)圖中B表示什么? 答案提示 植食動物的呼吸散失量。 誤讀誤解 不理解第二營養(yǎng)級同化量的去向,其實它一部分被呼吸散失,一部分用于生長、發(fā)育、繁殖等,儲存在有機物中,即圖中②=B+③。,(3)用圖中的字母、序號或者文字表示能量②的最終去向。 答案提示 一是呼吸散失B;二是流入第三營養(yǎng)級⑥;三是流向分解者,即圖中的未獲取量、未攝入量和未同化量。 誤讀誤解 對教材能量流動的三幅過程圖理解不透徹,從而搞不清圖中各種量間的關系。,(4)用圖中的字母、序號或文字表示圖示兩營養(yǎng)級間的能量傳遞效率。 答案提示 ⑥/②100%。 誤讀誤解 不理解能量傳遞效率的含義,不理解圖中各字母、序號的含義和關系而答錯。,1.脂肪的鑒定是否一定要借助顯微鏡? 答案提示 不一定,因為脂肪的鑒定有兩個方案,可磨碎后在試管內鑒定,肉眼觀察即可,也可做切片借助顯微鏡觀察。,2.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有何區(qū)別? 答案提示 前者用無水乙醇提取法,原理是色素能夠溶于有機溶劑無水乙醇中;而后者用紙層析法,原理是色素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色素隨層析液在濾紙條上擴散得快;反之擴散得慢。,3.設置對照和平行重復實驗是為了實驗結果更精確,對嗎? 答案提示 不對,實驗結果的可信度和精確度是不同的,許多考生易誤認為增加對照或重復能使實驗結果更精確,分析如下: (1)設置對照和平行重復實驗的目的是提高實驗結果的可信度。 (2)縮小自變量的取值范圍并增加對照實驗的組數才能提高實驗結果的精確度。,4.分析下列相關實驗中的取材問題。 (1)在觀察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中為什么應注意觀察呈正方形的根尖分生區(qū)細胞? (2)在觀察減數分裂實驗中為什么不宜選擇動物的卵巢和植物的雌蕊? (3)為什么應選取成熟的植物細胞觀察質壁分離與復原實驗?,答案提示 (1)呈正方形的根尖分生區(qū)細胞分裂旺盛,而呈長方形的細胞可能是伸長區(qū)或成熟區(qū)的細胞,沒有分裂能力。 (2)因為雄配子的產生數量遠遠多于雌配子,更易觀察到減數分裂。 (3)因其含有中央大液泡。 注:根尖實驗:根尖分生區(qū)——有絲分裂、低溫誘導染色體加倍;伸長區(qū)——生長素伸長生長的靶細胞;根毛區(qū)——質壁分離實驗、礦質離子吸收、滲透吸水實驗等。,5.有關酶實驗設計、生長素實驗設計、動物激素調節(jié)生理實驗及遺傳學實驗中各應注意哪些關鍵點? 答案提示 (1)有關酶的實驗設計,應注意各步驟的順序,必須先調節(jié)相關條件(溫度、pH等)才能使反應物與酶相遇,還應注意在空白對照中加入“等量蒸餾水”。 (2)有關生長素的實驗設計中,應注意對胚芽鞘的生長狀況的描述:“向哪方彎曲生長”,“不彎曲不生長”,無子番茄培育時注意“去雄”、“套袋”、“一定濃度生長素類似物處理”。,(3)動物激素調節(jié)實驗中,甲狀腺激素生理功能的研究常用飼喂法、切除法、注射法,常用蝌蚪、小白鼠、小狗做實驗材料,在設計過程中常做甲狀腺激素含量增多、減少和不變三種處理;而胰島素、胰高血糖素的研究常用注射法,少見切除法,常用小白鼠做實驗材料,在設計過程中常做該激素含量增多和不變兩種處理。 (4)遺傳學植物雜交實驗:如果為兩性花(花中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植物雜交,則應注意“去雄”、“套袋”、“人工授粉”、“授粉后套袋”,如果為單性花(即有雄無雌或有雌無雄),則無須“去雄”但要“套袋”。,-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高考生物二輪專題復習 體系通關強化一 第二關課件 高考 生物 二輪 專題 復習 體系 通關 強化 第二 課件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820124.com/p-3144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