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化學一輪訓練案 課題15 電離平衡、pH計算、中和滴定.doc
《2019-2020年高考化學一輪訓練案 課題15 電離平衡、pH計算、中和滴定.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考化學一輪訓練案 課題15 電離平衡、pH計算、中和滴定.doc(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2020年高考化學一輪訓練案 課題15 電離平衡、pH計算、中和滴定 1.在0.1molL-1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電離平衡CH3COOHCH3COO-+H+,對于該平衡,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加入水時,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B.加入少量NaOH固體,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C.加入少量0.1molL-1HCl溶液,溶液中c(H+)減小 D.加入少量CH3COONa固體,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2.已知下面三個數(shù)據(jù):①7.210-4、②2.610-4、③4.910-10分別是三種酸的電離平衡常數(shù),若已知這三種酸可發(fā)生如下反應:NaCN+HNO2=HCN+NaNO2 NaCN+HF==HCN+NaF NaNO2+HF==HNO2+NaF 由此可判斷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 HF的電離常數(shù)是① B. HNO2的電離常數(shù)是① C. HCN的電離常數(shù)是② D. HNO2的電離常數(shù)是③ 3.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 A. c(H+)=110-7mol/L的溶液 B. pH=pOH 的溶液 C. pH=14-pOH 的溶液 D. 由等體積、等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一元酸跟氫氧化鈉溶液混合后所形成的溶液 4.25℃時,水的電離達到平衡:H2OH++OH- DH>0,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動,c(OH-)降低 B.向水中加入少量固體硫酸氫鈉,c(H+)增大,KW不變 C.向水中加入少量CH3COOH,平衡正向移動,c(H+)增大 D.將水加熱,KW增大,pH不變 5.某學生的實驗報告所列出的下列數(shù)據(jù)中合理的是( ) A.用10mL量筒量取7.13mL稀鹽酸 B.用托盤天平稱量25.20g NaCl C.用廣泛pH試紙測得某溶液的pH為2.3 D.用25mL滴定管做中和滴定時,用去某濃度的堿溶液21.70mL 6.把0.05 mol NaOH固體分別加入到100 mL下列液體中,溶液的導電能力變化最小的( ) A.自來水 B.0.5 molL-1鹽酸 C.0.5 molL-1CH3COOH溶液 D.0.5 molL-1KCl溶液 7.用水稀釋0.1mol/L氨水時,溶液中隨著水量的增加而減小的是( ) A.c(OH—)/c(NH3H2O) B.c(NH3H2O)/ c(OH—) C.c(OH—) D.n(NH4+) 8.使0.1mol/LNaHCO3溶液中c(H+)、c(CO32-)、c(HCO3-)都減少,方法是( ) A.通入二氧化碳氣體 B.加入氫氧化鈉固體 C.通入氯化氫氣體 D.加入飽和石灰水溶液 9. 25℃時,把1mL0.1mol/L的H2SO4溶液加入蒸餾水中,制成200mL溶液,稀釋后的H2SO4中,由水自身電離產(chǎn)生的c(H+)最接近 ( ) A. 1.010-13mol/L B. 1.010-3mol/L C. 1.010-7mol/L D. 1.010-11mol/L 103.在由水電離產(chǎn)生的c(H+)=1.010-12 molL-1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離子組是( ) A. NH+4、Ba2+、Cl-、NO3- B. Cl-、SO42-、Na+、K+ C. SO42-、NO3-、Fe2+、Mg2+ D. Na+、K+、ClO-、I- 11.某探究小組在某溫度下測定溶液pH時發(fā)現(xiàn),0.01mol/LNaOH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c(H+)c(OH-)=10-22,則該探究小組在該溫度下測得0.01mol/L的 NaOH溶液的pH應為 ( ) A.13 B.12 C.11 D.10 12.將pH為5的硫酸稀釋500倍,稀釋后溶液中c(SO42—)和c(H+)之比約為( )。 A.1:1 B.1:2 C.1:10 D.10:1 13.對室溫下pH相同、體積相同的氨水和氫氧化鈉溶液分別采取下列措施,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 A.加入適量的氯化銨晶體后,兩溶液的pH均堿小 B.溫度下降10oC,兩溶液的pH均不變 C.用鹽酸中和,消耗的鹽酸體積相同 D.分別加水稀釋10倍,兩溶液的pH仍相等 14.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中和10mL 0.1molL-1 醋酸與中和100mL 0.01molL-1 醋酸所需同種堿溶液的量不同 B. pH=3的酸溶液和pH=11的堿溶液等體積相混合后,溶液的pH=7 C.體積相等, pH相等的鹽酸和硫酸溶液中, n(H+)相等 D.pH=3的乙酸溶液的c(H+)與pH=11的氨水溶液的c(OH- )相等 15.下列實驗中,直接采用沾有水滴的儀器,對實驗結(jié)果沒有影響的是( ) A.氨的噴泉實驗:燒瓶 B.實驗室制取氧氣:試管 C.中和滴定:錐形瓶 D.中和滴定:滴定管 16.用0.1032 mol/L的鹽酸測未知濃度的NaOH溶液,下列有關實驗操作中的說法錯誤的是( ) A.主要儀器用有:酸式滴定管、堿式滴定管、錐形瓶、燒杯、滴定管夾 B.實驗中滴定管裝液前先用蒸餾水洗,然后用待裝溶液潤洗2-3次 C.在進行滴定操作時,左手控制滴定管玻璃旋塞,右手握錐形瓶 D.標有“20℃ 25mL”堿式滴定管量取25mLNaOH溶液時。液面調(diào)到0刻度,把堿式滴定管內(nèi)液體全部放入錐形瓶中。w.w.w.k.s.5.u.c.o.m 17.用已知濃度酸滴定未知濃度堿時,下列操作會導致實驗結(jié)果偏低的是( ) ①滴定終點讀數(shù)時,仰視滴定管的刻度,其他操作正確 ②堿式滴定管用蒸餾水洗后,未用待測液潤洗 ③配制堿液時,稱量的固體吸潮 ④滴定前尖嘴中氣泡未排除即進行滴定,滴定后尖嘴無氣泡 ⑤滴定中不慎將錐形瓶內(nèi)液體搖出少量于瓶外 A. ①③④ B. ②⑤ C. ②③⑤ D. ①③ 18.常溫、常壓下,飽和CO2水溶液的pH為3.9,則可推斷用標準鹽酸滴定NaHCO3水溶液時,適宜選用的指示劑以及滴定至終點時顏色變化的情況是( ) A.石蕊,由藍變紅 B.甲基橙,由黃變橙 C.酚酞,紅色褪去 D.甲基橙,由橙色變黃 19.用已知濃度的鹽酸來測定某Na2CO3溶液的濃度,若配制Na2CO3溶液時所用的Na2CO3固體中分別含有①NaOH ②NaCl ③NaHCO3 ④K2CO3雜質(zhì)時,所測結(jié)果偏低的是( ) A.僅① B.僅② C.僅③④ D.僅②③④ 20.25℃時,有pH=12 的NaOH溶液 100 mL,欲將其pH變?yōu)?1,可分別采取下列四種措施(溶液混合時忽略體積變化) (1)若加入水,則應加入的體積是 mL; (2)若加入pH=10的NaOH溶液,則應加入的體積是 mL; (3)若加入pH=2的HCl溶液,則應加入的體積是 mL; 21.某燒堿樣品含有少量不與酸作用的雜質(zhì),為了測定其純度,進行以下滴定操作:A.用250 mL的容量瓶配制250 mL燒堿溶液; B.用移液管移取25 mL燒堿溶液于錐形瓶中并滴加幾滴酚酞做指示劑; C.在天平上準確稱取燒堿樣品W g,在燒杯中用蒸餾水溶解; D.將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c mol/L的標準硫酸溶液裝入酸式滴定管,調(diào)整液面記下開始讀數(shù)V1 mL; E.在錐形瓶下墊一張白紙,滴定至紅色剛好消失,且半分鐘內(nèi)溶液顏色不恢復為止,記下讀數(shù)V2 mL。就此實驗完成下列填空: (1)正確操作步驟的順序是:(用編號字母填寫) → → →D→ 。 (2)觀察滴定管里液面的高度時應注意: 。 (3)E步驟的操作中在錐形瓶下墊一張白紙的作用是 。 (4)D步驟的操作中液面應調(diào)節(jié)到 ,尖嘴部分應 。 (5)某學生實驗時把錐形瓶用燒堿樣品洗滌,使測定的濃度偏高還是偏低? 原因是 。 (6)該燒堿樣品純度的計算式為 。 22.有pH均為2的鹽酸、硫酸、醋酸三瓶溶液: (1)設三種溶液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依次為c1、c2、c3,則其關系是: (用“>、<、=”表示,下同) (2)取同體積的三種酸分別加蒸餾水稀釋到pH=6,需水的體積依次為V1、V2、V3,則其關系是: 。 (3)完全中和體積和物質(zhì)的量濃度均相同的三份NaOH溶液時,需三種酸的體積依次為V1、V2、V3,則其關系是 。 (4)取同體積的酸的溶液分別加入足量的鋅粉,反應開始放出H2的速率依次為a1、a2、a3,則其關系是 ;反應過程中放出H2的速率依次為b1、b2、b3,則其關系是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2020年高考化學一輪訓練案 課題15 電離平衡、pH計算、中和滴定 2019 2020 年高 化學 一輪 訓練 課題 15 電離 平衡 pH 計算 中和 滴定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820124.com/p-3164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