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生物 第五章 第23課時 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物質循環(huán)課時作業(yè) 新人教版必修3.doc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第五章 第23課時 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物質循環(huán)課時作業(yè) 新人教版必修3.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中生物 第五章 第23課時 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物質循環(huán)課時作業(yè) 新人教版必修3.doc(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第五章 第23課時 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物質循環(huán)課時作業(yè) 新人教版必修3 【目標導航】 1.以碳循環(huán)為例,分析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物質循環(huán)。2.嘗試探究土壤中微生物的分解作用。3.說明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huán)的關系。4.關注碳循環(huán)平衡失調與溫室效應的關系。 一、碳循環(huán) 1.循環(huán)形式:在生物群落與無機環(huán)境之間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進行。 2.過程圖解 3.特點:具有全球性、循環(huán)性。 4.溫室效應 (1)形成原因:化學燃料短時間內大量燃燒使大氣中CO2含量迅速增加,打破了生物圈碳循環(huán)的平衡。 (2)危害:加快極地和高山冰川的融化,導致海平面上升,進而對人類和其他許多生物的生存構成威脅。 二、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物質循環(huán) 物質:組成生物體的C、H、O、N、P、S等元素 含義 循環(huán)途徑:無機環(huán)境生物群落 物質 范圍:生物圈 循環(huán) 循環(huán)流動 特點 具有全球性,因此又叫生物地球化學循環(huán)) 三、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huán)的關系 1.二者是同時進行的,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2.相互關系 四、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1.案例1 (1)實驗假設:微生物能分解落葉使之腐爛。 (2)實驗設計:實驗組:對土壤高溫處理;對照組:對土壤不做任何處理。 2.案例2 (1)實驗假設:微生物能分解淀粉。 (2)實驗設計:實驗組:A燒杯中加入30 mL土壤浸出液; 對照組:B燒杯中加入30_mL蒸餾水。 知識點一 對物質循環(huán)概念的理解 1.下列關于物質循環(huán)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物質循環(huán)指的是構成生物體的各種化合物在生物群落和無機環(huán)境之間的循環(huán)過程 B.碳在生物群落和無機環(huán)境之間的循環(huán)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進行的 C.碳循環(huán)具有全球性 D.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能夠隨大氣環(huán)流在全球范圍內流動 答案 A 解析 物質循環(huán)是指構成物質的元素在生物群落和無機環(huán)境間的循環(huán)過程,它們具有全球性的特點。 2.關于碳循環(huán)的敘述錯誤的是( ) A.不依賴于水 B.需要能量驅動 C.產生溫室氣體 D.具有全球性 答案 A 解析 碳在無機環(huán)境與生物群落之間的循環(huán)是以CO2的形式進行的。大氣中的CO2通過生產者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需要水的參與)轉變成有機物進入生物群落,然后通過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營養(yǎng)結構——食物鏈和食物網進入各營養(yǎng)級(該過程伴隨著能量流動);同時各營養(yǎng)級的呼吸作用、分解者分解有機物都能產生CO2,再返回到大氣中(化學燃料的燃燒也產生CO2返回到大氣中),大氣中的CO2濃度增加,產生溫室效應;碳循環(huán)具有全球性。 知識點二 碳循環(huán)過程及特點 3.如圖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環(huán)過程,其中A、B、C表示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不同成分,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③過程代表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A、B分別代表消費者和生產者 C.⑦是溫室效應的主要原因 D.疏松土壤可以加快⑤過程 答案 D 解析 與大氣中CO2有雙向關系的為生產者(B),而B、C共同指向的(A)為分解者,C為消費者,③為植物呼吸作用產生CO2返回大氣的過程,⑥過程為化學燃料燃燒,是造成溫室效應的主要原因,⑤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疏松土壤能提供充足的O2會促進此過程。 4.如圖表示某生態(tài)系統(tǒng)(部分)的組成及物質和能量流動情況(禿鷲以動物尸體為食),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 ) A.M代表光能,N代表熱能,P代表無機鹽、CO2 B.共有4條捕食食物鏈,禿鷲所占有的營養(yǎng)級最多 C.圖中狼與蚊子之間能量傳遞效率一般為10%~20% D.群落內部各營養(yǎng)級的生物量相對穩(wěn)定維持著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 答案 D 解析 具體分析如下: 群落中各物種的穩(wěn)態(tài)也就代表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相對穩(wěn)定。 知識點三 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5.為了了解土壤微生物能否分解農藥,并盡快得出實驗結論,有人用“敵草隆”(一種除草劑)進行實驗:取等量砂土分裝于相同的兩個容器中,a組高壓滅菌,b組不滅菌。下列有關事項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向a、b中噴入等量的“敵草隆”,再置于同一恒溫箱中培養(yǎng)相同時間 B.檢測“敵草隆”的消失情況,預計a的“敵草隆”全部消失,b的基本不變 C.只用砂土實驗效果比用幾種典型土壤混合后的好 D.再增加c組作為對照,不噴入“敵草隆”,其他處理與a、b組相同 答案 A 解析 實驗組為a組,對照組為b組,控制單一變量,故A正確。B項中的a應該是不變的,b可能會部分減少。C不正確,因為典型土壤中含微生物多,所以用幾種典型土壤混合后的最好。D項沒有必要再加一個對照組,和本實驗無關。 基礎落實 1.在碳循環(huán)中,使碳從無機環(huán)境進入生物群落的生理作用是( ) ①呼吸作用 ②光合作用?、蹟z食作用?、芑芎铣勺饔谩、菹趸饔谩、薹聪趸饔?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⑤⑥ 答案 C 解析 能夠將CO2轉化為有機物的生理作用是生產者的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故選C。 2.如圖是自然界中碳循環(huán)的示意圖,圖中的甲、乙、丙各代表( ) A.甲為生產者,乙為分解者,丙為消費者 B.甲為消費者,乙為分解者,丙為生產者 C.甲為分解者,乙為生產者,丙為消費者 D.甲為生產者,乙為消費者,丙為分解者 答案 A 解析 生產者既能固定CO2又能呼吸產生CO2,產生的CO2返回大氣,所以甲為生產者,而所有生物的遺體都會流向分解者,所以乙為分解者,丙為消費者。 3.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碳循環(huán)始終是與下列哪項結合在一起的(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水循環(huán) D.能量流動 答案 D 解析 物質循環(huán)和能量流動始終是結合在一起的。物質作為能量的載體,使能量沿食物鏈流動;能量作為動力,使物質能夠不斷地在生物群落與無機環(huán)境之間循環(huán)往返。 4.某同學完成了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的對照實驗,對照組要求( ) A.土壤不作處理,自然狀態(tài) B.土壤進行處理 C.排除土壤微生物的作用 D.盡可能避免改變土壤的理化性質 答案 A 解析 該探究實驗的自變量為土壤中是否含有微生物,對實驗組要處理為無微生物狀態(tài),而對照組則不作任何處理。 能力提升 5.當今地球上大氣的CO2濃度增高,由于溫室效應,地球溫度也有所升高,這將導致海平面上升等惡果。造成CO2濃度增高的原因是( ) A.自然因素破壞了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 B.人口劇烈增加,呼出的CO2增多 C.工業(yè)污染和自然資源的不合理利用 D.生產者同化CO2的效率低 答案 C 解析 大氣中CO2濃度過高的主要原因是工業(yè)污染和自然資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的。 6.下列哪項不屬于生物群落中的碳返回大氣的途徑( ) A.生物的呼吸作用 B.某些細菌的化能合成作用 C.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D.森林火災 答案 B 解析 生物群落中的碳返回大氣的途徑有動植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以及化學燃料的燃燒。硝化細菌等的化能合成作用是無機環(huán)境中的碳進入生物群落的途徑之一。 7.“氣候變暖將是一場災難”,關于這種說法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氣候變暖導致海平面上升,將給人類帶來無法估計的災難 B.為防止氣候變暖,人類要盡量減少CO2的排放量 C.為防止氣候變暖,人類要盡可能植樹造林,保護植被 D.海水溫度升高時,海水向大氣釋放的CO2將減少,有利于阻止氣溫升高 答案 D 解析 由于工業(yè)發(fā)展,煤、石油等化學燃料的燃燒及森林的亂砍濫伐,使大氣中CO2增多,導致氣候變暖。為防止氣候進一步變暖,我們應減少CO2的排放量,開發(fā)新的清潔能源,并大力植樹造林,綠化環(huán)境,加強植物的光合作用。D項中海水溫度升高,海水向大氣釋放的CO2將增多,不利于防止氣溫升高。 8.從物質循環(huán)的角度看,人體內的碳元素根本來源于( ) A.食物中的碳 B.大氣中CO2中的碳 C.燃料中的碳 D.非生物環(huán)境中的碳 答案 B 解析 生物體內的碳元素究其根源都是來自生產者從大氣中固定的CO2。 9.某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為證明某細菌對植物樹葉的分解作用,分別提出三種實驗方案。其共同之處是:將同一種樹的落葉分成甲、乙兩等份,實驗過程保持樹葉濕潤,其他實驗條件和步驟如下表所示。哪種實驗方案能達到目的( ) 序號 實驗處理 甲 乙 方案一 無菌條件 自然條件 方案二 先滅菌,再放于適宜條件下 自然條件 方案三 先滅菌,再放于適宜條件下 先滅菌,然后接種某種細菌,最后置于適宜條件下 A.方案一 B.方案二 C.方案三 D.三個方案都不能達到 答案 C 解析 欲證明樹葉的分解是由“某種細菌”所引起的,應先將樹葉滅菌排除其他微生物對實驗結果的干擾,同時應將滅菌后的樹葉分兩組,一組接種該細菌,另一組不接種,兩組均置于適宜條件下培養(yǎng),以便對此分析得出結論。 10.下圖為生態(tài)系統(tǒng)碳循環(huán)示意圖,其中甲、乙、丙表示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三種成分。 請據圖回答: (1)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碳循環(huán)是指碳元素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間不斷循環(huán)的過程。 (2)X與甲中圖示生物類群的能量來源不同,X代表的生物為____________________;Y的細胞結構與丙中圖示生物不同,Y的細胞結構最主要的特點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氣中的CO2在甲中圖示的________處(在a~d中選擇)合成有機物;含碳有機物在甲中圖示的________處(在a~d中選擇)可以分解為CO2。 (4)在自然界物質循環(huán)中,對物質轉化不可缺少的是圖中哪兩類生物(用甲、乙、丙表示)?________。 (5)乙代表生態(tài)系統(tǒng)哪類成分?__________,該類成分體內是否都有線粒體?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生物群落與無機環(huán)境 (2)化能自養(yǎng)細菌(或硝化細菌等) 有核膜包圍的細胞核 (3)c a和b (4)甲和丙 (5)消費者 消費者不一定都含線粒體,如蛔蟲 解析 (1)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碳循環(huán)是指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無機環(huán)境之間的不斷循環(huán)過程。(2)X與甲為生產者,甲所示的生物類群因細胞中含有葉綠體,可進行光合作用,判斷為綠色植物,所利用的能量為光能。X與甲圖示生物類型不同,但同為自養(yǎng)型生物,所以X為能進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所表示的生物為化能自養(yǎng)細菌,如硝化細菌。丙所示結構為細菌,Y和丙同為分解者,但細胞結構不同,推斷Y的細胞結構為真核細胞,真核細胞不同于細菌的最主要特點是有核膜包圍的細胞核。(3)植物細胞中將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機物的細胞器為葉綠體,即c;將含碳有機物分解為二氧化碳的場所是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即a和b。(4)物質循環(huán)中,生產者可以實現由無機碳向有機碳轉化,而分解者可以將尸體、糞便中的有機碳轉化為無機碳。(5)乙代表消費者,消費者不一定都含線粒體,如厭氧生物—蛔蟲。 實驗拓展 11.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實驗假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用具及藥品:燒杯、紗布、玻璃棒、試管、酒精燈、水、蒸餾水、碘液、斐林試劑、淀粉糊等。 實驗步驟: (1)將取自農田、林地或花盆等處的土壤放入里面墊有厚紗布的燒杯中,加水攪拌,然后將紗布連同土壤一起取出。將留在燒杯中的土壤浸出液靜置一段時間備用。 (2)另取兩個燒杯,編號A、B,實驗操作填寫下表: 實驗步驟 燒杯A 燒杯B 一 二 (3)在室溫(20℃左右)下,放置7 d后,分別取A、B兩燒杯中的溶液20 mL,各放入兩試管A1、A2、B1、B2中。 (4) A1 A2 B1 B2 加入試劑 碘液 斐林試劑 碘液 斐林試劑 現象 A2、B2加試劑后進行水浴加熱(50℃~60℃,2 min) (5)觀察試管中溶液顏色變化,記錄實驗結果填入(4)表中。 實驗現象及結論: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結果分析: ① 上述實驗中實驗組和對照組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單一變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A1、B1兩試管加碘液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2、B2加斐林試劑是想驗證________________的存在,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實驗假設:土壤微生物對淀粉有分解作用(或土壤微生物對淀粉無分解作用) 實驗步驟:(2)一、2 mL淀粉糊 2 mL淀粉糊 二、30 mL土壤浸出液 30 mL蒸餾水 (5)實驗現象及結論:①若A1不變藍,B1變藍,A2出現磚紅色沉淀,B2不出現磚紅色沉淀,說明土壤微生物對淀粉有分解作用?、谌鬉1、B1均變藍,A2、B2均無磚紅色沉淀,則說明土壤微生物對淀粉無分解作用 結果分析:①燒杯A 燒杯B 土壤浸出液中的微生物 ②驗證淀粉是否被水解完全 是否有可溶性還原糖 斐林試劑與可溶性還原糖在50℃~60℃的水浴加熱條件下產生磚紅色沉淀 解析 實驗設計利用的原理是淀粉遇碘變藍,斐林試劑與可溶性還原糖(麥芽糖、果糖、葡萄糖等)在50℃~60℃水浴條件下加熱2 min,呈現磚紅色沉淀,本實驗為探究實驗,實驗現象與結論需要討論,實驗設計遵循單一變量的原則,實驗組為含有土壤浸出液的A組,B組為對照組。-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第五章 第23課時 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物質循環(huán)課時作業(yè) 新人教版必修3 2019 2020 年高 生物 第五 23 課時 生態(tài)系統(tǒng) 物質 循環(huán) 作業(yè) 新人 必修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820124.com/p-3214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