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計時雙基練24“百家爭鳴”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doc
《2019-2020年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計時雙基練24“百家爭鳴”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計時雙基練24“百家爭鳴”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doc(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2020年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計時雙基練24“百家爭鳴”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 1.(xx武漢模擬)“暴其民甚,則身弒國亡;不甚,則身危國削”。這一主張屬于(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解析 從材料中的“暴其民甚,則身弒國亡”可以看出這一主張反對暴政。這應屬于儒家的思想主張。 答案 A 2.(xx湖南長郡中學模擬)戰(zhàn)國末年,呂不韋認為:“老聃貴柔,孔子貴仁,墨翟貴廉,關尹貴清……”又說:“一則治,異則亂。”乃“使其客人人著所聞,集論以為八覽、六論、十二紀”,撰成《呂氏春秋》。材料表明呂不韋是想 ( ) A.強化君主專制統(tǒng)治 B.禮樂與法治并舉 C.融合諸子百家思想 D.強調思想文化專制 解析 據(jù)材料關鍵信息“老聃……孔子……墨翟”“一則治,異則亂”分析,呂不韋認為道家、儒家和墨家各有特點,融合諸子百家思想,實現(xiàn)思想上的統(tǒng)一,才能為政治上的統(tǒng)一服務,反之則會導致動亂。A、B、D在材料中沒有體現(xiàn),故答案為C。 答案 C 3.(xx衡水中學模擬)春秋時,魯君的女兒,有一個嫁給宋國,稱為宋伯姬。一天晚上,宋國失火,伯姬說:“婦人夜出,必待傅姆(傅姆是老年的男女侍從)?!备的凡恢?,不肯下堂,遂被火燒而死。這一做法( ) A.受“三綱五?!钡挠绊? B.是封建禮教對婦女的毒害 C.是被儒家所推崇的貞節(jié)之舉 D.受宋明理學的影響 解析 從題干時間可以排除A、B、D三項,“三綱五常”是西漢儒學家董仲舒提出的;春秋時期還不是我國的封建社會時期,也就談不上受封建禮教的影響了。正確答案為C。 答案 C 4.《韓非子》載:“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有好惡,故賞罰可用,故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由此可見,韓非子認為“治天下”應重在依靠 ( ) A.人情關系 B.倫理道德 C.法治建設 D.禮樂秩序 解析 本題考查法家思想。由題干信息“故賞罰可用,故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說明作者主張立法以治天下。韓非子屬于法家代表人物,法家提出法治思想,故C正確。 答案 C 5.某思想家認為:“威勢之可以禁暴,而厚德之不足以止亂?!毕铝醒哉撝?,與該思想屬于同一學派的是( ) A.“巧者勞而智者憂,無能者無所求” B.“夫萬民之從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 C.“權者,君之所獨制也,人主失守則?!? D.“視人之國,若視其國;視人之家,若視其家;視人之身,若視其身” 解析 本題考查從材料中獲取信息和分析判斷問題能力。據(jù)題干可知,材料強調的是“威勢”,反映的是法家思想。逐項分析可知,A是道家思想;B強調教化,是儒家思想;C強調君主權威,是法家思想;D是墨家思想,故選C。 答案 C 6.(xx安徽六校模擬)下圖是一幅“光盤”行動的宣傳畫,下列人物會對該畫大力宣傳的是 ( ) A.老子 B.孔子 C.荀子 D.墨子 解析 “光盤”行動的宣傳畫體現(xiàn)的是節(jié)儉、不浪費。這與墨家主張相同。 答案 D 7.(xx湖北武漢市高三調研)春秋戰(zhàn)國時期,有人提出:“不教而誅,則刑繁而邪不勝。教而不誅,則奸民不懲。誅而不賞,則勤厲之民不勸。誅賞而不類,則下疑俗險而百姓不一?!边@個人最可能是(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韓非子 解析 本題考查戰(zhàn)國時期荀子的思想。材料的大意是:(對百姓的錯誤)不教育就直接懲罰,那么刑罰雖多,犯罪仍然不能制止。光教育而不懲罰,那壞人就得不到警戒。光懲罰而不獎勵,那勤勉的人就得不到鼓勵。懲罰和賞賜沒有法規(guī)依據(jù),那么百姓就會生疑,習俗就會變壞,百姓也不能齊心。由此可知,此人主張人性本惡、教育和刑罰兼用,這符合荀子的思想,C項正確。孔子主張“為政以德”、孟子主張人性本善、韓非子主張嚴刑峻法,A、B、D三項均可以排除。 答案 C 8.(xx肇慶模擬)夏曾佑指出:“漢武帝以后獨尊儒術之動機,非有契于仁義恭儉,實視儒術為最便于專制之教耳?!比逍g哪些思想迎合了漢武帝的專制需要( ) ①仁義恭儉?、凇熬龣嗌袷凇薄、邸疤烊烁袘? ④“三綱五?!?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據(jù)題干材料及限定語“迎合了漢武帝的專制需要”,遷移所學分析,②為皇權專制提供了神學理論依據(jù),④強調維護封建等級秩序,故②④迎合了漢武帝專制的需要,選C。據(jù)材料信息“非有契于仁義恭儉”排除①;③限制了君主的行為,排除。 答案 C 9.(xx如皋中學模擬)孟子說:“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為諸侯,得乎諸侯為大夫。”董仲舒提出“君權神授”“大一統(tǒng)”的思想。兩者思想主張的共同點是 ( ) A.主張民貴君輕 B.維護統(tǒng)治秩序 C.強調層層分封 D.體現(xiàn)以德治民 解析 孟子主張民貴君輕,順應民意,董仲舒主張實行思想“大一統(tǒng)”,共同目的是維護統(tǒng)治秩序,故選B。A是孟子主張;C、D題干未體現(xiàn)。 答案 B 10.孟子說:“君有大過則諫,反覆之而不聽,則易位(另立新君)。”而董仲舒說:“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毕鄬τ诿献樱偈娴闹鲝? ( ) A.否認絕對服從專制君主 B.強調對君主暴政的制約 C.修改了儒家君臣關系理念 D.適應了爭霸戰(zhàn)爭的需要 解析 對比分析,可知題干后半句反映了董仲舒主張“天人感應”和“君權神授”理論,這相比于孟子主張有所發(fā)展,故選C。A、B體現(xiàn)了孟子的主張;D反映的是戰(zhàn)國時期的法家思想,故排除。 答案 C 11.有史學家認為:漢武帝時,儒學家開始使儒學走上了宗教化的道路,成為“儒教”。“儒家內部出現(xiàn)了第一個神學家”。這種觀點認為 ( ) A.漢武帝發(fā)展完善了儒家思想 B.漢代經學神秘化趨勢明顯 C.董仲舒徹底否定了先秦儒學 D.漢代儒學家重視考據(jù)、訓詁 解析 解答關鍵是理解題干的含義,題干主要敘述了漢武帝時儒學逐漸神秘化、宗教化的趨勢,故選B。據(jù)所學知識可知,漢代董仲舒繼承先秦儒學思想,發(fā)展了儒學,故A、C、D表述錯誤。 答案 B 12.(xx西安質檢)董仲舒說:“(人)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為善也。……天生民性,有善質而未能善,于是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毕旅嬲f法中,最符合材料本意的是 ( ) A.在孔子“仁”的思想基礎上提出了“天人感應” B.在孟子人性論的基礎上提出了“君權神授” C.在荀子人性論的基礎上創(chuàng)立“天人合一”思想 D.主張“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解析 “善出性中”反映了孟子的人性論,抓住題干中的“于是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這句話,結合董仲舒的思想觀點可知題干前半句是為“君權神授”的提出作鋪墊,故選B。 答案 B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2小題,第13題26分,第14題26分,共52分) 13.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儒家學說的道德準則和文學、思想方面的遺產,主要由孔子的經過后代人修改和潤色的教誨組成。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論語》 材料二 君有大過則諫,反覆之而不聽,則易位?!暢既缤两?,則臣視君如寇仇。 ——《孟子》 材料三 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君為臣綱。 ——《春秋繁露》 (1)據(jù)材料一、二,指出孔子和孟子對君臣關系的主張。(6分) (2)材料三的作者是誰?材料三是怎樣“修改和潤色”儒家學說中君臣關系的?(8分) (3)結合所學知識,分別指出先秦、西漢儒學地位發(fā)生的主要變化。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其變化的主要原因,并指出儒學對中國傳統(tǒng)社會發(fā)展的影響。(12分) 解析 第(1)題,根據(jù)材料一、二主要內容歸納概括,兩則材料體現(xiàn)了君臣、父子之間的等級名分關系。第(2)題,第一問,根據(jù)材料內容和《春秋繁露》分析,應是董仲舒。第二問,根據(jù)材料的意思從“君權神授”的角度回答。第(3)題,第一問,根據(jù)儒學變化發(fā)展的主要史實回答;第二問要根據(jù)第一問中的地位進行總體的歸納和概括;第三問回答要言之有理,答之有據(jù)。 答案 (1)主張:孔子主張等級、名分、秩序;孟子認為君臣應該互相尊重。 (2)作者:董仲舒。 材料三:神化君權;臣子只有服從的義務。 (3)變化:先秦儒學只是諸子百家中的重要一家;西漢武帝時儒學開始確立獨尊地位。 原因:儒學因時而變,適應君主專制統(tǒng)治需要。影響:對中國社會政治、文化教育以及倫理道德都產生了深遠影響。 14.(xx南昌模擬)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 可學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謂之偽。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人群)爭則亂,亂則窮。先王惡其亂也,故制禮義以分之……使欲必不窮于物,物必不屈于欲,兩者相持而長,是禮之所起也。 隆禮貴義者其國治,簡禮賤義者其國亂。禮義生而制法度。法者,治之端也。隆禮至法則國有常。君者,國之隆也;父者,家之隆也。隆一而治,二而亂。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天有其時,地有其財,人有其治,夫是之謂能參。 ——《荀子》 材料二 漢興,江都相董仲舒亦大儒,作書美孫卿(即荀子)。 ——[西漢]劉向《荀子敘錄》 “荀卿則全是申、韓”“只一句‘性惡’,大本已失?!? ——《朱子語類》 材料三 荀子認為,禮在社會理想層面上的價值是建立社會等差秩序。禮的本意和功能是對人之放任的約束,是對等差秩序的遵守。這種價值取向將會在社會分化的態(tài)勢下,發(fā)揮其社會整合的功能。荀子的禮法價值觀雖然有以道德裹脅法律的傾向,但他明確指出了道德與法律的互動關系,充分認識到了道德在社會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另外,荀子還強調為政者的品德對于社會政治的決定性影響,要求處于政治實踐中的從政者首先要具備良好的道德品性。 ——高春花《荀子禮學思想及其現(xiàn)代價值》 材料四 一個成功的自由社會,在很大程度上將永遠是一個與傳統(tǒng)緊密相連并受傳統(tǒng)制約的社會?!瓪v經數(shù)代人的試驗和嘗試而達致的傳統(tǒng)或成就,包含著超過了任何個人所能擁有的豐富經驗。 ——[英]馮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 (1)概括材料一中荀子的主要觀點,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其觀點形成的主要背景。(8分) (2)根據(jù)材料二,指出荀子思想在西漢和南宋學術界的不同境遇。根據(jù)材料一、二和所學知識,簡析出現(xiàn)不同境遇的主要原因。(10分) (3)根據(jù)材料三、四,簡述荀子思想的現(xiàn)代價值。(8分) 解析 第(1)題,遷移荀子的思想觀點,緊扣材料一中的“人之性惡”“先王惡其亂也,故制禮義以分之……使欲必不窮于物,物必不屈于欲”“隆禮貴義者其國治”“天行有常”等關鍵語句,歸納答案。第(2)題,首先要讀懂材料二董仲舒與朱熹對荀子的態(tài)度,遷移西漢董仲舒改造儒學與南宋復興孔孟之道的理學興起的知識回答。第(3)題,根據(jù)材料三、四,結合今天構建和諧社會、法治社會等實際,遷移荀子思想中的合理成分回答。 答案 (1)主要觀點:人性本惡,通過學習而從善,禮是維護社會秩序、保證人群生存的制度;隆禮貴義,禮法并用,君主集權;天自有規(guī)律,認識它并運用它,造福社會。 主要背景:春秋戰(zhàn)國處于社會轉型時期;荀子廣泛吸收各家思想的精華。 (2)不同境遇:西漢推崇;南宋冷落。 主要原因:西漢吸取秦亡教訓;鞏固“大一統(tǒng)”社會的需要,荀子思想適合這一需要。南宋復興孔孟之道的理學興起和發(fā)展,其哲學出發(fā)點是人性本善。 (3)在社會分化和轉型時期,荀子約束人的放任行為,對整合并建立良好的社會秩序具有借鑒意義。荀子強調道德在法律施行和官僚政治中的作用,這一思想有助于當代健全法制建設和改善政府治理。-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2020年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計時雙基練24“百家爭鳴”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2019 2020 年高 歷史 一輪 復習 計時 雙基練 24 百家爭鳴 儒家思想 形成 罷黜百家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820124.com/p-3239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