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第二課詩兩首1課件新人教版.ppt
《高中語文第二課詩兩首1課件新人教版.ppt》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高中語文第二課詩兩首1課件新人教版.ppt(6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一)詩歌鑒賞迷神引宋晁補(bǔ)之貶玉溪,對江山作黯黯青山紅日暮,浩浩大江東注。余霞散綺①,向煙波路。使人愁,長安遠(yuǎn),在何處?幾點漁燈小,迷近塢。一片客帆低,傍前浦②。暗想平生,自悔儒冠誤。覺阮③途窮,歸心阻。斷魂素月,一千里,傷平楚④。怪竹枝歌,聲聲怨,為誰苦?猿鳥一時啼,驚島嶼。燭暗不成眠,聽津鼓。,【簡介】《迷神引》,詞牌名。雙調(diào),九十七或九十八字,仄韻。《調(diào)律》謂此調(diào)多三字,最為凄咽。晁補(bǔ)之(1053—1110)字無咎,號歸來子,濟(jì)州巨野(今屬山東)人。神宗元豐二年(1079)進(jìn)士。哲宗朝,累遷著作佐郎,后因事遭貶謫?;兆诹ⅲ瑥?fù)召為著作郎,官至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兼國史編修、實錄檢討官。與秦觀、黃庭堅、張耒齊名。為“蘇門四學(xué)士”之一。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注解】①綺:錦緞。②浦:水濱,臨水近岸之地。③阮:指三國魏詩人阮籍。阮籍有《詠懷》詩八十余首,表現(xiàn)憂時嗟生、途窮命蹇的感嘆。這里詞人以阮籍自居。④平楚:楚,叢木也。登高望遠(yuǎn),見木林如平地,故云“平楚”,猶言平林。,【故事】晁補(bǔ)之在哲宗親政后,因坐元黨籍,被貶監(jiān)處州、信州(在今江西上饒市)酒稅。這首詞作于貶信州時。小序中“江”指信江,源出玉山縣懷玉山。詞中通過從日暮到夜晚江邊景物的描述,表現(xiàn)了作者遭到貶謫與羈旅生活的哀愁和寂寞。青山漸漸黯淡起來,紅日已經(jīng)西沉。浩浩大江,不舍晝夜,向東奔流。天上余留的云霞像散開的錦緞,飄向煙波浩渺、一片空茫的水盡頭。汴京越來越遙遠(yuǎn)了,不知在哪里?使人憂愁。幾點漁船燈火,閃閃爍爍,細(xì)小而微弱,把近岸的船塢照得迷迷。我乘坐的帆船漸漸把桅桿低低落下,慢慢靠近了前面的水濱。,暗暗想到我的生平,勤奮讀書,忠心為國,卻遭這樣的貶謫,真懊悔被讀書做官所誤。覺得自己而今和阮籍一樣,施展宏圖抱負(fù)不可能了。可又羈于謫宦,想歸隱又受到阻擋。眼望一片使人斷魂的皎潔月色,灑落在一望千里,令人傷心憂郁的平林之上,我心不禁悲痛。再聽到如泣如訴的竹枝歌,悠悠傳來,聲聲都是怨恨,不知是為誰痛苦?突然一聲猿啼,一聲鳥叫,似乎驚動了水上島嶼。燭光搖搖晃晃,昏暗迷蒙,我終夜不能成眠,只好臥聽渡口傳來的更鼓聲了。,(二)古文品讀韓信,漢之大將也。少時嘗為人戲侮,謂之曰:“汝雖長大,好帶刀劍,中情怯耳。能死,刺我;不能,出我胯下?!毙畔虮娂?xì)視,俯出其人胯下。一市皆笑之,以為怯?!裴炗诔窍?,諸母漂,有一母見信饑,飯信,竟漂數(shù)十日。信喜,謂漂母曰:“吾必有以重報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孫而進(jìn)食,豈望報乎!”(節(jié)選自《漢書韓信傳》),(1)汝雖長大,好帶刀劍,中情怯耳。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諸母漂,有一母見信饑,飯信,竟漂數(shù)十日。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孫而進(jìn)食,豈望報乎?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譯文:你雖然身材高大,喜歡佩帶刀劍,其實心里面很怯懦。(2)譯文:有數(shù)位老人在漂洗衣服,有一個婦人看見韓信饑餓,就給他飯吃,竟然一連洗衣送飯幾十天。(3)譯文:大丈夫不能自己養(yǎng)活自己,我是同情你才送你飯吃,難道指望你回報嗎?【點撥】(1)“長大”指身材高大;“中情怯”指心里面很怯懦。(2)母:婦人;“漂”指漂洗衣服;“飯”為名詞活用為動詞;“數(shù)十日”指幾十天。,(2009年全國卷Ⅰ)補(bǔ)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兩題任選一題作答:如果兩題都答,則按第一小題計分。)(5分)(1)路漫漫其修遠(yuǎn)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屈原《離騷》)親賢臣,遠(yuǎn)小人________________;親小人,遠(yuǎn)賢臣,________。(諸葛亮《出師表》)但見悲鳥號古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愁空山。(李白《蜀道難》),(2)自我徂爾,三歲食貧。淇水湯湯,________________。女也不爽,________。士也罔極,________________。(《詩經(jīng)氓》)子曰:“溫故而知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論語為政》)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滕王閣序》),【答案】(1)吾將上下而求索此先漢所以興隆也此后漢所以傾頹也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guī)啼夜月(2)漸車帷裳士貳其行二三其德可以為師矣落霞與孤鷺齊飛,1.反復(fù)誦讀,感受詩的形式美和音樂美。2.深刻理解兩首詩的意象及表現(xiàn)手法,領(lǐng)悟作品的內(nèi)涵。3.體會詩人對自由天性的追求,從側(cè)面了解“五四”以來的時代精神。,1.讀準(zhǔn)字音,2.解釋詞語彷徨:走來走去,猶疑不決,不知往哪個方向去。寂寥:書寂靜;空曠。彳?。鹤咦咄M5臉幼?。凄清:形容清冷;凄涼。凄婉:哀傷;(聲音)悲哀而婉轉(zhuǎn)。頹圮:坍塌,毀壞。漫溯:漫,不受拘束,隨便。溯:逆著水流的方向走。斑斕:書燦爛多彩。,3.走近作者戴望舒(1905~1950),筆名有戴夢鷗、江恩、艾昂甫等。浙江杭縣(今余杭)人,現(xiàn)代詩人。1925年入上海震旦大學(xué)學(xué)習(xí)法文,開始受到法國象征派的影響。1926年參加共青團(tuán)。1928年后成為水沫社和其后的《現(xiàn)代》雜志的作者之一,創(chuàng)作現(xiàn)代派詩歌。1929年4月,第一本詩集《我底記憶》出版,其中《雨巷》成為傳誦一時的名作,他因此被稱為“雨巷詩人”。1932年后留學(xué)法國、西班牙。1938年赴香港,主編《星島日報》副刊。1941年底香港淪陷,被日軍以抗日罪名下獄,在獄中保持了民族氣節(jié),寫下了《獄中題壁》、《我用殘損的手掌》、《心愿》、《等待》等詩篇。,次年春被營救出獄??箲?zhàn)勝利后回上海教書,1949年春北上至解放區(qū)。建國后,在新聞總署從事編譯工作。不久在北京病逝。詩集有《我底記憶》、《望舒草》、《望舒詩稿》和《災(zāi)難的歲月》。早期詩歌多寫個人的孤寂心境,感傷氣息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響,意象朦朧、含蓄。后期詩歌表現(xiàn)了熱愛祖國、憎恨侵略者的強(qiáng)烈感情和對美好未來的熱烈向往,詩風(fēng)顯得明朗、誠摯。,徐志摩(1897~1931),筆名云中鶴、南湖。出生于浙江海寧縣硤石鎮(zhèn)一個富商家庭?,F(xiàn)代詩人、散文家。1918年至1922年,先后曾留學(xué)美國、英國,學(xué)習(xí)銀行學(xué)、政治經(jīng)濟(jì)學(xué),獲碩士學(xué)位。1921年開始寫詩。1922年回國,歷任北京大學(xué)、清華大學(xué)教授。1923年新月社在北京成立,他是主要成員之一。徐志摩的詩、散文以及藝術(shù)觀,受英國浪漫主義影響較深,注重意境創(chuàng)造與音律和諧。其思想核心是資產(chǎn)階級個人主義,因而被稱作是“浪漫瀟灑的資產(chǎn)階級詩人”。1931年11月19日,他從南京飛往北京,在山東濟(jì)南開山遇難,年僅35歲。徐志摩一生留有四部詩集,即《志摩的詩》《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集》?!对賱e康橋》作于1928年11月,收在《猛虎集》中。,4.了解背景《雨巷》產(chǎn)生在1927年夏天,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最黑暗的時代。反動派對革命者的血腥屠殺,造成了籠罩全國的白色恐怖。原來熱烈響應(yīng)革命的青年,一下子從火的高潮墮入了夜的深淵。他們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們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們在失望中渴求著新的希望的出現(xiàn),在陰霾中盼望飄起絢麗的彩虹?!队晗铩肪褪且徊糠诌M(jìn)步青年這種心境的反映。,《再別康橋》的寫作時間和緣起有幾種說法。一種說法是,1920年徐志摩遠(yuǎn)渡重洋,從美國到英國研究文學(xué),在倫敦劍橋大學(xué),他以一個特別生的資格,隨意選科聽課,度過了一年多真正悠閑自在的日子。據(jù)他后來回憶,這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在風(fēng)景秀麗的康河兩岸,他仰臥在有星星黃花點綴的蔥綠草坪上,或看書,或看天上的行云。有時到碧波蕩漾的康河里劃船。他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懷抱里,臨到他要離開倫敦的前夕,在一個美麗的黃昏,他在康橋上漫步,流連忘返,寫下了這首詩。,另一種說法是,此詩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歐游的歸國途中。時間是1928年11月6日,地點是中國海上。7月底的一個夏天,他在英國哲學(xué)家羅素家里逗留一夜之后,事先誰也沒通知,一個人悄悄來到康橋找他的英國朋友。遺憾的是他所熟悉的英國朋友一個也不在,只有他所熟悉的康橋,在那里靜靜地等待他,一幕幕過去的生活圖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現(xiàn)……由于他當(dāng)時比較忙,又趕著要去會見另一位英國朋友,故未把這次感情的活動記錄下來。直到他乘船離開馬賽的歸國途中,面對洶涌的大海和遼闊的天空,才展紙執(zhí)筆,記下了這次重返康橋的切身感受。,5.開闊視野(1)現(xiàn)代詩派這個詩派得名于施蟄存主編的《現(xiàn)代》文學(xué)月刊。圍繞這個刊物并且創(chuàng)作詩歌風(fēng)格相似的一群新人,被稱為現(xiàn)代詩派。20世紀(jì)30年代中期是這個詩派的鼎盛時期。這個詩派并非西方現(xiàn)代派詩歌的簡單移入,它實際上是對象征詩派與新月詩派變革性的繼承與發(fā)展,因而以戴望舒為代表的現(xiàn)代詩派具有自己獨特的藝術(shù)風(fēng)格?,F(xiàn)代詩派的詩藝核心是象征主義。,(2)新格律詩派亦稱新月詩派,是活躍于20世紀(jì)20、30年代的一個詩歌流派。它發(fā)端于胡適、徐志摩等人1923年在北京成立的新月社,形成于聞一多、徐志摩1926年4月在北京《晨報》副刊上創(chuàng)辦的《詩鐫》。該流派的總目標(biāo)就是提倡和實驗新格律化。其代表人物是聞一多、徐志摩。新格律詩最突出的特征是講求三美,即:音樂的美(音節(jié));繪畫的美(詞藻);建筑的美(節(jié)的勻稱和句的均齊),本課設(shè)計兩課時第一課時(雨巷),1.吃透文本第一節(jié),寫出詩中的“我”是一位沉醉于感情追求的青年,常常孤身一人彷徨在江南悠長的雨巷,等待著“一個丁香一樣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第二節(jié),詩人用丁香比喻姑娘,這位姑娘是詩人心中朦朧的理想和追求,代表了詩人陷入人生苦悶時,對未來渺茫的憧憬。第三節(jié),詩人在這一節(jié)中進(jìn)一步刻畫丁香姑娘的形象,在寂寥的雨巷,“我”期待的姑娘同“我”一樣彷徨而又迷茫。,第四節(jié),在“我”的長久的期待中,姑娘終于來了,“她靜默地走近”。但“一個丁香一樣的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太息一般的眼光”“像夢一般的凄婉迷?!保f明這只不過是詩人理想中一個飄忽朦朧的幻想而已。第五、六節(jié),這兩節(jié)寫這位丁香般的姑娘剛在“我”期待的夢幻中出現(xiàn),走近,旋而又“在雨的哀曲里”夢幻般地消失。最后一節(jié),跟第一節(jié)呼應(yīng),寫出“我”在“姑娘”消失后繼續(xù)彷徨追求,表達(dá)了詩人追求美好理想的信念是徒勞的,但詩人仍在彷徨中繼續(xù)追求。,2.疑難探究(1)作者為什么希望逢著一個“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與詩人一樣,有著憂愁,更利于作者借她抒發(fā)自己的情感。(2)詩的第一節(jié)在全詩中有何作用?第一節(jié)為全詩創(chuàng)設(shè)了低沉、凄婉的感情氛圍,定下了全詩的感情基調(diào)。(3)“丁香”象征著什么?詩人用三個句式一致的句子有什么表達(dá)效果?“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寫出了“丁香一樣的”姑娘美麗的外表、芬芳的氣味,象征著詩人理想的美好、高潔。,這一節(jié)中詩人用了三個句式一致的句子,整齊有致,讀來朗朗上口。增強(qiáng)了全詩的音樂感,加深了詩人對彷徨和幻滅心境的表現(xiàn)力。,(4)“她飄過/像夢一般的,/像夢一般的凄婉迷茫?!边@句詩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如何理解?本體是“她飄過”的情狀,喻體是“夢”。夢的特點是虛無縹渺,似有實無。而這位“丁香姑娘”本來只存在于詩人的幻覺中,使用“夢”喻其情狀,十分貼切。,(5)結(jié)合詩的最后兩節(jié),分析一下本詩的象征意味。這是一個富于濃重的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在這里,詩人把當(dāng)時的黑暗而沉悶的社會現(xiàn)實暗喻為悠長狹窄而寂寥的“雨巷”。這里沒有聲音,沒有歡樂,沒有陽光。而詩人自己,就是在這樣的雨巷中彷徨的孤獨者。他在孤寂中懷著一個美好希望,希望有一種美好的理想出現(xiàn)在自己面前。詩人筆下的“丁香一樣的”姑娘,就是這種美好理想的象征。然而詩人知道,這美好的理想是很難出現(xiàn)的。她和自己一樣充滿了愁苦和惆悵,而且又是倏忽即逝,像夢一樣從身邊飄過去了。留下來的,只有詩人自己依然在黑暗的現(xiàn)實中彷徨,和那無法實現(xiàn)的夢一般飄然而逝的希望!,(6)怎樣理解和欣賞《雨巷》中的兩個主要意象?《雨巷》中有兩個意象非常美。一是雨巷。梅雨季節(jié),江南的小巷陰沉潮濕,兩邊是寂靜的人家,間或有人匆匆走過。這一意象具有很強(qiáng)的視覺效果,給人豐富的想象空間。我們可以把它“虛化”為一條“追求之路”,懷著渺茫希望的“我”在雨巷里徘徊不前,讓人不禁發(fā)問,“我”期待著什么?二是丁香。丁香是古典詩詞里常見的意象。丁香花常見的有白色、紫色兩種,外形單薄細(xì)弱,往往用來代表孤高、美麗和憂愁。詩人將這種美賦予“丁香一樣的姑娘”,姑娘即丁香,丁香即姑娘。丁香可以象征詩人心中的理想,這種理想是高潔、美麗的。但這種理想即如丁香姑娘一樣稍縱即逝,不可把握,給人暫時的安慰,留下的卻是永久的懷戀和無限的惆悵。,(7)《雨巷》一詩中重疊和反復(fù)手法的運用有怎樣的表達(dá)效果?《雨巷》這首詩音調(diào)和諧,節(jié)奏舒緩。全詩七節(jié),每節(jié)六行,每行雖然長短不一,有的一句一行,有的一句撐成幾行,但詩句的停頓卻很有規(guī)律.詩句中多處運用重疊和反復(fù)的手法,如“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像我一樣/像我一樣的/默默行著”“像夢一般的,/像夢一般的凄婉迷?!薄6孜矁晒?jié),除“逢著”換“飄過”外,其他語句完全相同。詩句的重疊反復(fù),構(gòu)成聲音和感情的回環(huán)往復(fù),強(qiáng)化了節(jié)奏,增強(qiáng)了詩歌的抒情色彩。全詩每節(jié)第3、6行押韻,一韻到底,保證了音韻的和諧一致,使詩從頭到尾保持了一種鮮明的音樂效果。,(8)詩中的“丁香姑娘”到底是實寫還是虛寫?觀點一:此詩不是某些人所說的表達(dá)“詩人對革命失敗的苦悶與追求”的“政治”化了的詩歌,它就是一首情詩。詩中的“丁香姑娘”即使沒有從詩人身邊經(jīng)過,也至少從詩人的幻覺中經(jīng)過,應(yīng)該是實指,絕不是什么“理想的象征”。詩人此時已22歲,為愛情寫詩,難道不正常嗎?,觀點二:這位姑娘既實又虛。詩人似乎有著滿腹的心事,無限的煩憂,但又不愿明說,或者是根本說不出來。詩人似乎在期待什么,追求什么,而期待和追求的目標(biāo)又顯得那樣遙遠(yuǎn)而渺茫。“她”出現(xiàn)了,這或許是在幻覺中,或許是真的,但“她”的出現(xiàn)與逝去是那樣的快,一剎那間擦肩而過,消失在前方。詩人只有自怨自艾,自悲自嘆。詩中的“姑娘”,我們可以認(rèn)為,是詩人心中期待已久的美麗、高尚且憂郁的姑娘。,3.隨堂練習(xí)1.能否將第四節(jié)“她飄過/像夢一般的,/像夢一般的凄婉迷茫”中的“飄”字改為“走”字?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不能。因為這個姑娘不是真實存在的,是作者想象出來的,想象中的人物是沒有“重量”的;且“飄”字與后面的“夢”字構(gòu)成了最佳組合??傊?,“飄”字生動地描寫出了詩人幻想中的“丁香姑娘”飄忽朦朧的特點。所以,詩中有三處用“飄”字描寫這位姑娘的行動。,2.第六節(jié)描寫這位姑娘逐漸消失時用了個狀語“在雨的哀曲里”,可否將這個短語去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不可去掉。“雨的哀曲”是這個悲劇的背景音樂,有力地烘托了凄迷悲涼的氣氛。這個悲劇是美麗的“丁香姑娘”從顏色到芬芳、從眼光到惆悵一樣一樣地在詩人眼前無情地消失,這個音樂恰如其分地表達(dá)了詩人此刻內(nèi)心無以言表的悲哀??傊?,這個“雨的哀曲”烘托了氣氛,渲染了詩人的心情,不可去掉。,3.詩中寫這位姑娘的眼光時,兩次用到了“太息”這個定語,這有什么好處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這的確是個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這位姑娘的眼光為什么像在“太息”呢?也許是為詩人的憂郁嘆息,也許是為她自己的惆悵嘆息,也許是為雨巷頹墻嘆息,也許是為這個時代嘆息,甚至,可以理解為詩人通過姑娘的眼光為國家的命運而發(fā)出嘆息。,4.詩人期待的“丁香姑娘”為什么這么快就消散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因為詩人只是與她邂逅在雨巷,素昧平生,她自然沒有理由留下來,離開詩人是理所當(dāng)然的。(2)因為這個“丁香姑娘”本來就是詩人幻想中的形象,她根本就沒有存在過。如果說她存在過,也只是在作者的意念中一瞬間存在過。所以,她必須很快消失。,(3)我們品這種抒懷詩,不宜只從其“情節(jié)”上入手,還應(yīng)結(jié)合當(dāng)時的社會環(huán)境,作為一個進(jìn)步青年,詩人在二十世紀(jì)二十年代處于迷茫狀態(tài),不知路在何方,詩中那個“丁香一樣的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正是作者朦朧又美好理想的象征。盡管她那么美好,但與環(huán)境又相沖突,所以她只能像一縷薄煙,一出現(xiàn)便消失。這也形象的表現(xiàn)了詩人當(dāng)時矛盾的心情。,5.詩人夢中的“丁香姑娘”為何消失在雨巷盡頭的“頹圮的籬墻”,而不是在別的什么地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這里的“頹圮的籬墻”也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分析,一是它和其它意象共同構(gòu)成了這首詩特殊的意境:迷蒙凄婉又蕭條;二是也可以把它看作詩人所處時代的象征,而且正是這個時代才促使詩人希望遇到“丁香姑娘”。,6.第六節(jié)寫那位姑娘消失時,用了這樣的詩句:“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顏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悵?!睘槭裁床徽f“消散了她的顏色、芬芳、眼光和惆悵”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這樣一件件地分開來寫,才能更好的表達(dá)出詩人對“丁香姑娘”無情消逝的嗟嘆和無奈之情,同時也更好地突出了美好事物在眼前消亡所帶來的悲劇美。,第二課時(《再別康橋》),1.吃透文本第一節(jié):詩人不愿驚動他心愛的母校,不愿打破這里的寧靜與和諧,只想悄悄地與康橋作依依惜別。第二節(jié):寫了岸邊柳樹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出詩人無限歡喜和眷戀的感情。夕陽照射下的柳枝,鍍上了一層嫵媚的金色。那金色的枝條隨風(fēng)輕輕搖擺,影子倒映在水中,像一位美艷的新娘。這波光里的艷影在水中蕩漾,也在詩人的心頭蕩漾。第三節(jié):寫了康河的水草。綠油油的水草在柔波中招搖,仿佛在向詩人招手示意。在這仙境般的地方,詩人受到感染,情愿做一條水草,感受康河清波的愛撫。,第四節(jié):寫榆陰下的清潭。那榆樹濃陰覆蓋著的清泉倒映著天上的彩虹,可以想像那五彩斑斕的景色充滿了多么醇厚的詩意。第五節(jié):詩人感情達(dá)到了高潮。詩人似乎已經(jīng)忘記了他要離別康橋而去了。他撐著一桿長篙,泛舟到青草更青處去尋他“彩虹似的夢”。到晚上歸來時,水波與星光交相暉映,詩人情不自禁地要“在星輝斑斕里”放聲高歌。詩人的快樂到達(dá)頂點。,第六節(jié):詩人由幻想回到現(xiàn)實。想到今晚要和康橋離別,情緒低落下來,消失了的夢境無法追回,他已不能放歌,只能讓悄悄作別離的笙簫,在沉默中體味別離的惆悵。詩境依舊復(fù)歸和沉浸于寂然。就連青草叢中的夏蟲似乎也體會到了離別之情,也為他保持沉默。往日歡愉的康橋,今晚也沉默了,一切的一切都因詩人的離去而沉默了。第七節(jié):呼應(yīng)開頭。詩人悄悄地走了,“不帶走一片云彩”,康橋卻在詩人心中,揮之不去。,2.疑難探究(1)開頭連用三個“輕輕的”,有什么作用?連用三個“輕輕的”,實寫只身悄悄來到和離開康橋時的情景,同時透露了難分難舍的離情,并且以輕微跳躍的節(jié)奏,烘托出了緩步飄然而去的形象,給全詩定下了抒情的基調(diào)。(2)作者為什么將“金柳”比喻成“新娘”?柳枝下垂,隨風(fēng)輕舞,如新娘身著金色的婚紗,娉娉裊裊,艷麗多姿,包含著詩人對母校的摯愛。,(3)“招搖”一詞有何妙處?“招搖”二字,用了擬人的手法,生動地寫出康橋?qū)υ娙说臍g迎態(tài)度。作者認(rèn)為母校的一草一木對他都有感情,也表達(dá)了他對母校全方位的愛。(4)作者為什么說是“彩虹似的夢”?蘊含著怎樣的思想感情?“彩虹似的夢”美麗而朦朧,“虹”和“夢”,奇異的意象,寫出了潭水的靜美。這里的“夢”是對上節(jié)中的“夢”加以引申,是對過去留學(xué)生活的真實寫照,暗含了對逝去的康橋生活的無限留戀之情。,(5)從“那河畔的金柳”到“尋夢?”這幾個詩節(jié)描繪了作者重見的康橋風(fēng)光,滿蘊著詩人久別重逢的喜悅,這種喜悅與詩歌惜別的主題是否矛盾?并不矛盾??禈虻纳罱o詩人留下了美好的回憶,這次重見,詩人內(nèi)心的喜悅可想而知。所以他用快樂的筆調(diào)描繪了美好的意象。但為什么歡樂的時光總是如此短暫,相見緊接著的便是離別,喜悅之后的失落與感傷更添凄涼。,(6)如何理解“悄悄是別離的笙簫”這句詩?這句話,詩人匠心獨運,將“悄悄”比作“別離的笙簫”,化靜為動,化虛為實,化無形為有形,化無聲為有聲,具有很好的審美效果。也準(zhǔn)確體現(xiàn)了詩人的離愁別緒。(7)最后一節(jié)有什么作用?在結(jié)構(gòu)上與第一節(jié)呼應(yīng),收束全詩,雖然節(jié)奏相同,但以詞句的變換融入更多的不得不離去的哀愁?!扒那摹睂懗銎潆x去時的一絲孤寂,同時,用“不帶走一片云彩”這種夸張手法,表露詩人不愿驚動母校的赤子情懷。,(8)《再別康橋》的線索是什么?全詩表達(dá)了詩人怎樣的情感?全詩以離開康橋時的感情起伏為線索,抒發(fā)了對康橋依依惜別的深情。這是一首抒情詩,線索是離開康橋時的感情。本詩開頭連用三個“輕輕的”,透露出難分難舍的離情;接著選擇了三個最讓詩人流連的景物,充分表達(dá)了詩人對康橋的永久性依戀;又寫詩人不知不覺中進(jìn)入了夢鄉(xiāng),感情達(dá)到了高潮;最后的幻想回到了現(xiàn)實,顯得無比依戀和惆悵。,(9)能否把《再別康橋》第一節(jié)中的“輕輕的”和最后一節(jié)的“悄悄的”互換,為什么?不能互換?!拜p輕的”放在第一節(jié),為全詩定下輕靈、瀟灑的調(diào)子,為下文抒寫“彩虹似的夢”做鋪墊;而“悄悄的”放最后,與上節(jié)中的“沉默”相呼應(yīng)。開頭的“輕輕的”,重在表達(dá)來時動作的歡欣愉悅;結(jié)尾時的“悄悄的”,重在表達(dá)別時情感的黯然神傷。(10)怎樣理解《再別康橋》的畫面美、意象美和韻律美?①畫面美。詩人通過聯(lián)想和想象,運用絢麗的色彩,選用動作性很強(qiáng)的詞語,如“招搖”“蕩漾”“揉碎”等,描繪了一幅富有動感的康河尋夢圖。,②意象美。詩人告別的對象不是人,而是物,選用“金柳”“青荇”“潭水”“云彩”等意象,展現(xiàn)了康橋的秀麗風(fēng)光,給人帶來了視覺上的美的享受。③韻律美。全詩七節(jié),四行一節(jié),十分整齊;單行和雙行錯開一格排列,整齊中又有變化;每節(jié)押韻,逐節(jié)換韻。此外,“輕輕”“悄悄”等疊詞的反復(fù)運用,也增強(qiáng)了詩歌輕盈的節(jié)奏。詩人將一首離別詩寫得如此有情趣和美感,充分表現(xiàn)出對康橋愛的真切和深摯。,3.隨堂練習(xí)1.對《再別康橋》中的意象分析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A.“金柳”在微風(fēng)里輕輕搖擺,倒映在康河里,是那樣婀娜多姿,浸透了詩人無限的歡喜和眷戀的感情。B.幾聲浸透著淡淡哀愁的“笙簫”,沉默的“夏蟲”,沉默的“康橋”,烘托出一種夢幻般的惆悵氣氛。C.招搖的“青荇”,榆陰下的“潭水”,浸含著詩人對康橋無限的留戀之情,詩人還要到這里繼續(xù)學(xué)習(xí)。D.詩人借以寄情的物象有“云彩”“金柳”“青荇”“青草”“星輝”等,這些物象充滿色彩感,給讀者以視覺上的想象,同時也表達(dá)了詩人對康橋的一片深情。,【答案】C(“詩人還要到這里繼續(xù)學(xué)習(xí)”理解錯誤,抒發(fā)的是對康橋的喜愛、留戀之情。),2.對《再別康橋》的賞析,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A.全詩以離別康橋時感情起伏為線索,抒發(fā)了對康橋依依惜別的深情。B.這首詩以回環(huán)往復(fù)的結(jié)構(gòu)形式表達(dá)了詩人真摯的感情,創(chuàng)造了深邃的意境。C.這首詩完全遵循新格律詩派的建筑美、音樂美、繪畫美的“三美”主張D.這首詩意境優(yōu)美動人,詩人抓住“波光”“新娘”“星輝”等具體而生動的意象,勾勒出無比美麗的康河晚景?!敬鸢浮緿(“新娘”不是詩中的具體意象。),3.對《再別康橋》中詩句含義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A.第六節(jié)詩將“笙簫”和“悄悄”、“夏蟲”和“沉默”這些無法調(diào)和的事物聯(lián)系起來,意在表明詩人離情別緒的不可遏制。B.詩中寫柳樹倒映在康河中的情景,表達(dá)了詩人無限眷戀的情感。C.全詩開頭兩句中的“走了”和“來”相呼應(yīng),與標(biāo)題中的“再別”暗相扣合。D.第一節(jié)中連用了三個“輕輕的”,表現(xiàn)了詩人對康橋揮之不去的離情?!敬鸢浮緼,4.下列對《再別康橋》的賞析,錯誤的一項是()A.第三節(jié)寫康河里的水草隨微波起伏,仿佛在向詩人點頭致意,“招搖”二字寫出了康橋?qū)υ娙说臍g迎態(tài)度。B.全詩思想起伏變化,第一節(jié)至第四節(jié)低緩,第五、六節(jié)高昂,第七節(jié)又回到低緩。C.全詩講究色彩的運用和搭配,詩的每一節(jié)幾乎都可看成是一幅色彩鮮明、豐富的圖畫。D.此詩節(jié)律和諧,結(jié)構(gòu)整齊,給人音樂的波動感和旋律的美感。【答案】B,5.你怎樣理解“招搖”“甘心”二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招搖”一詞寫出了康橋?qū)υ娙说臍g迎態(tài)度,同時也描寫出了水草的生機(jī)和自由;“甘心”一詞深刻地寫出了詩人對康橋的永久眷戀。,6.《再別康橋》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試舉例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運用了比喻,如“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頂真,如“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擬人,如“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楚辭又稱為“賦”。原指戰(zhàn)國后期,以屈原為代表的楚國文人在楚國民歌基礎(chǔ)上創(chuàng)制的一種新的詩歌,比之《詩經(jīng)》,它的篇幅擴(kuò)大,句式較長,不采取回環(huán)復(fù)沓形式,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皶Z,作楚聲,紀(jì)楚地,名楚物?!庇袧夂竦牡胤教厣?。漢成帝時,劉向?qū)⑶颓蟪骷宜斡?、唐勒、景差以及西漢賈誼、淮南小山、東方朔、莊忌、王褒和他自己的辭賦匯為一集,共有十六篇,亦定名為《楚辭》。其中有些作家雖非楚人,但所仿作辭賦,卻有“其情其辭則楚”的特點。,《楚辭》作品中,以屈原所作的數(shù)量最多,質(zhì)量最高,他的《離騷》,是楚辭的代表作,后人因此又稱《楚辭》這種文體為“騷體”。文學(xué)史上常以“風(fēng)”、“騷”并稱,風(fēng)指《詩經(jīng)》,騷指《楚辭》。南齊沈約在《宋書謝靈運傳論》中,曾用“莫不同祖風(fēng)騷”一句,以概括漢魏以來詩歌的淵源。魯迅則認(rèn)為《楚辭》對后代的影響,“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 1.請仔細(xì)閱讀文檔,確保文檔完整性,對于不預(yù)覽、不比對內(nèi)容而直接下載帶來的問題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載的文檔,不會出現(xiàn)我們的網(wǎng)址水印。
- 3、該文檔所得收入(下載+內(nèi)容+預(yù)覽)歸上傳者、原創(chuàng)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檔原作者,請點此認(rèn)領(lǐng)!既往收益都?xì)w您。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14.9 積分
下載 |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biāo),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biāo)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shè)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quán)。
- 關(guān) 鍵 詞:
- 高中語文 第二 課詩兩首 課件 新人
鏈接地址:http://www.820124.com/p-3254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