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下冊 第六單元教案 新人教版.doc
《八年級語文下冊 第六單元教案 新人教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八年級語文下冊 第六單元教案 新人教版.doc(2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1 《莊子》二則 知識與技能 1.積累常用的文言詞語,豐富文言知識。 2.了解《莊子》及莊子生平、思想。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落實“讀”在文言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2.在思考、討論的基礎上明確莊子的思想和主張。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拓寬閱讀視野,增加對傳統(tǒng)文化經典的了解,提高文化品位,能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 重點 文言詞語積累,準確翻譯課文。 難點 體會莊子的語言特色,理解兩則故事的寓意。 朗讀法、討論法 多媒體課件 2課時 北冥有魚 春秋戰(zhàn)國時期,群雄割據,風起云涌;賢哲奔走,百家爭鳴。聚徒講義,著書立說,遂有蔚為大觀的諸子散文。《論語》平實質樸、循循善誘;《孟子》筆力雄健,鏗鏘有力;《荀子》行文氣魄雄渾;《老子》哲思清遠深邃;《墨子》質樸;《莊子》恣肆……讓我們一起走近莊子,感受先生的大智與幽默。 莊子(約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名周,戰(zhàn)國時宋國蒙人,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莊子生活在一個社會矛盾極其尖銳的時代,做過漆園吏。他不滿現實,不與統(tǒng)治階級合作,據傳楚王曾以千金相邀為相,被其拒絕。莊子對后人的影響主要是《莊子》一書。 《莊子》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其文汪洋恣肆,想象豐富,氣勢壯闊,具有浪漫主義的藝術風格?!肚f子》共33篇,分內篇、外篇、雜篇。內篇7篇為莊子所作,外篇15篇和雜篇11篇一般認為是其門人和后學者的偽作。莊子的想象力極為豐富,語言運用自如,靈活多變,能把一些微妙難言的哲理說得引人入勝。魯迅先生稱贊“其文則汪洋捭闔,儀態(tài)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漢文學史綱》)?!肚f子》不僅是一本哲學名作,更是文學、審美學上的寓言杰作典范。對中國文學、審美的發(fā)展有著不可分割的深遠影響。郭沫若也評價說:“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國古代哲人中,實在是絕無僅有?!?《莊子與魯迅》)因而他的作品被人稱之為“文學的哲學,哲學的文學”。 1.讀課文,基礎積累。 學習古文應該反復誦讀,以致成誦。請同學們挺直腰板,捧起課本,自由地、大聲地朗讀文章,注意讀準字音和停頓。 (1)給加點字注音。 北冥(mnɡ) 鯤鵬(kūn) 摶(tun) 遷徙(xǐ) 齊諧(xi) 正色邪(y) (2)借助課文和注釋工具書,并結合上下文語境解釋下列加點字詞: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 (北海) 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 (振奮,文中指用力鼓動翅膀) 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 (海水運動) 《齊諧》者,志怪者也?!?記載怪異的事物) 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旋風) 去以六月息者也?!?離開;風) 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山野中的霧氣,奔騰如野馬) 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 (湛藍色;盡頭) 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這樣;罷了) (3)通假字 北冥有魚 (“冥”同“溟”,海) 其正色邪 (“邪”同“耶”,語氣詞,呢、嗎) (4)詞類活用 志怪者也。 (怪:形容詞作名詞,怪異的事物) 南冥者,天池也?!?天:名詞作形容詞,天然的) 2.翻譯重點句子。 (1)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 振翅飛翔起來,它的翅膀就像掛在天邊的云彩。 (2)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 這只鳥,海水運動就將遷往南海。 (3)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大鵬遷徙到南海的時候,用翅膀拍打水面,激起的波濤浪花有三千里,它乘著旋風盤旋至九萬里的高空,它是憑借著六月的大風離開的。 (4)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 天色湛藍,是它真正的顏色嗎?還是因為天空高遠而看不到盡頭呢? 1.文章標題為“北冥有魚”,后來怎么又寫鳥了? 鳥是由魚變化而來的,鯤的體積有幾千里,變成鳥后,鳥的背部不知有幾千里。說明莊子想象力豐富。 2.大鵬的形象如何呢?作者又是怎樣描寫這一形象的呢? 鯤鵬形體碩大無比,變化神奇莫測,奮飛時氣勢壯美。 從體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動范圍大(長度:從北海到南海;高度:九萬里)四個方面極寫鯤鵬形象磅礴壯觀。用夸張的手法描述鯤鵬,“不知幾千里也”言其形,“若垂天之云”言其翼,“北冥”“南冥”“九萬里”言其活動天地,極言鯤鵬形體之大、變化之神奇,飛騰時氣勢之壯觀,一開頭就向我們展示了一幅雄奇壯麗的畫卷。 3.賞析句子:“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此句運用豐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張,描寫了鯤鵬振翼拍水,盤旋飛向九萬里高空的形象,這一形象能激發(fā)人的豪情壯志,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擊”“摶”等字傳神,生動,讓人產生豐富的想象和聯(lián)想。 4.在莊子的作品中,往往借用寓言故事說理,使文章生動活潑,寓意雋永,感染力強。《北冥有魚》一文的寓意是什么? 文章借鯤鵬的寓言展開想象和聯(lián)想。說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條件,它們的活動都是有所憑借的。 5.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條件,那么人對事物的認識有沒有局限呢? “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翻譯為:天色湛藍,是它真正的顏色嗎?還是因為天空高遠而看不到盡頭呢?說明人對事物的認識是有局限的。 推己及彼,莊子給出確定的結論,鵬鳥和人們一樣,并不能弄清天的本色,鵬鳥認識也是有局限的啊。 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莊子和孔子一樣,同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智者。但莊子與孔子的思想截然不同,今天讓我們再一次走近莊子,感受他的機智、博學、善辯和藝術家的風貌。 莊子與惠子的友情 莊子與惠子,由于性格的差異導致了不同的基本立場,進而導致兩種對立的思路——一個超然物外,但又返回事物本身來觀賞其美;一個走向獨我論,即每個人無論如何不會知道第三者的心靈狀態(tài)。 莊子與惠子由于基本觀點的差異,在討論問題時,便經?;ハ嗵Ц?,而挨棒子的,好像總是惠子。在《逍遙游》中,莊子笑惠子“拙于用大”;《德充符》上也說惠子:“你勞費精力……自鳴得意于堅白之論。”這些批評,莊子都是站在自己的哲學觀點上,而他最大的用意,則在于借惠子來抒發(fā)己意。 他們兩人,在現實生活上固然有距離,在學術觀念上也相對立,但在情誼上,惠子卻是莊子生平唯一的摯友。這從惠子死后,莊子的一節(jié)紀念詞上可以看出: 莊子送葬,經過惠子的墳墓,回頭對跟隨他的人說:“楚國郢人捏白土,鼻尖上濺到一滴如蠅翼般大的污泥,他請匠石替他削掉。匠石揮動斧頭,呼呼作響,隨手劈下去,把那小滴的泥點完全削去,而鼻子沒有受到絲毫損傷,郢人站著面不改色。宋元君聽說這件事,把匠石找來說:‘替我試試看?!呈f:‘我以前能削,但是我的對手早已經死了!’自從先生去世,我沒有對手了,我沒有談論的對象了!”(《徐無鬼》) 惠子死后,莊子再也找不到可以對談的人了。在這短短的寓言中,流露出純厚真摯之情。能設出這個妙趣的寓言,來譬喻他和死者的友誼,如此神來之筆,非莊子莫能為之。 1.讀課文,基礎積累。 (1)借助課文注釋和工具書解釋下列加點字詞。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疑問代詞,怎么) 是魚之樂也(這) 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完全,肯定是) 請循其本(追溯話題本原) (2)多媒體顯示課文參考譯文。要求學生與自己的譯文對照,找出錯誤的地方,并思考譯錯的原因。 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莊子與惠施在濠水的橋上游玩。莊子說:“白魚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閑自得,這是魚的快樂啊。”惠施說:“你不是魚,怎么知道魚的快樂呢?”莊子說:“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魚的快樂呢?”惠施說:“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來就不是魚,你不知道魚的快樂,是可以完全肯定的!”莊子說:“請從我們最初的話題說起。你說‘你哪兒知道魚快樂’的話,說明你已經知道我知道魚快樂而在問我。我是在濠水的橋上知道的?!? 2.在疏通文意的基礎上再讀課文,注意停頓,讀出人物對話的語氣和表現性格。 “鰷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從容,悠閑,語速要慢)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稍快,讀出急于反駁的樣子)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巧辯,機智,從容)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肯定,毫無爭辯) “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充滿智慧,善辯) 1.莊子與惠子二人辯論的問題是什么? 莊子是否知道魚的快樂。 2.惠子憑什么可以確定莊子不知道魚是快樂的呢?他的依據是什么? 理由一:惠子說莊子不是魚,所以不知道魚的快樂。 理由二:惠子不了解莊子,不知道莊子的想法。 3.惠子的思想有什么特點呢? 像數學證明題一樣,層層推理,講究邏輯。對于事物有一種尋根究底的認知態(tài)度,重在知識的探討。 4.莊子堅持認為“出游從容”的魚兒很快樂,表現了他怎樣的心境? 莊子認為魚“樂”,其實是他愉悅心境的投射與外化。 5.你認為在莊子和惠子的辯論中,誰是勝者? (1)從形式上來看,莊子占了上風。因為莊子說了后惠子就沒有話來反駁了。結尾處,在惠子巧妙地援引莊子的反駁建立起符合邏輯的推理后,莊子似乎應該無言以對而就此認輸了,可是他卻又返回爭論的起始,借偷換概念而避重就輕地將惠子的發(fā)難化解了。(所謂偷換概念,指他把惠子說的“安知”,解釋成“哪里知道”或“怎樣知道”,而惠子的本意卻是“怎么(能)知道”。) (2)從邏輯上看,惠子是勝者。前面說過,莊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才在爭論中得以維持自己最初的判斷,而這種做法顯然是有悖于邏輯判斷規(guī)則的,屬于強詞奪理。所以說,惠子才是勝者。 6.從二人辯論的語言來看惠子和莊子最大的區(qū)別是什么? 惠子注重邏輯分析,從科學角度看世界;莊子注重觀賞和移情同感,從美的角度、詩意的角度看世界。 如果說惠子帶有邏輯家的個性,那么莊子則具有藝術家的風貌。 莊子心境曠達,視榮華富貴如敝履,他有著高雅的生活情趣?!跺羞b游》想象神奇,表達了莊子追求自由的思想境界;《秋水》一文所宣揚的是莊子一貫的思想:即一切順其自然。莊子鄙視功名富貴,追求快樂自由,他的思想雖有消極虛無的一面,但其根本目標卻在于要使人的生活和精神達到一種不為外物所束縛、所統(tǒng)治的絕對自由獨立的境界。多少年來,莊子思想曾給亂世中飽經滄桑的心靈以莫大的安慰,即使在物質文明高度發(fā)達的今天讀來,也猶如撲面而來的清風一般,清爽怡人。 《北冥有魚》借助鯤鵬的寓言故事,說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條件,他們的活動都是有所憑借的,也表達了莊子對美好事物的追求。 《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這篇寓言,通過莊子、惠子的辯論告訴我們要追求快樂自由和詩意的生活。 《北冥有魚》運用比喻和夸張的手法,想象神奇,意象雄奇,文風恣肆。 《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輕松閑適,詩意盎然。一力辯,一巧辯;一求真,一尚美;一拘泥,一超然;讓人讀后會心一笑而沉思良久。 《〈莊子〉二則》文章雖短,但內容及文章的主旨有些不好懂,所以我在教授這兩則時,以積累文字詞語,疏通文意為主。這當然也是學生學習文言文的關鍵步驟。在學生理解課文沒有困難的基礎上,再引導學生欣賞莊子的語言特色,論辯技巧,以及他的思想主張,以達到循序漸進、潛移默化的效果。 22 《禮記》二則 知識與技能 了解《禮記》相關知識,理解重點文言詞語,熟讀并背誦課文。 過程與方法 1.在反復誦讀中,讀出韻味,讀出文意,能當堂成誦。 2.了解類比說理的方法,認識“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明白教與學互相促進的道理,認識到實踐的重要性。 2.樹立遠大的理想,為人類造福,做一個真正的社會人。 重點 能對照注釋翻譯課文,引導學生把握“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 難點 1.了解類比說理的方法,明白教與學互相促進的道理。 2.聯(lián)系《桃花源記》中所描繪的社會生活,與文中“大同”社會相比,看有無相似之處。 朗讀法、討論法與點撥法相結合。 多媒體課件 2課時 雖有嘉肴 半部《論語》治天下,一幀《禮記》譽千秋?;蛟S同學們對《禮記》不甚了解,但《禮記》中的名言卻常常在我們的耳畔回響:“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告訴我們要勤于鉆研;“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啟迪我們要做好規(guī)劃,有的放矢;“茍利國家,不求富貴”教育我們要有為國為民的情懷……可見,《禮記》影響之深廣。 今天,就讓我們親近《禮記》,領悟為學之道。 《禮記》,又名《小戴禮記》,儒家經典著作之一,是秦漢以前各種禮儀著作的選集。相傳為西漢戴圣編纂。它與《周禮》《禮儀》合稱“三禮”。 《禮記》的內容主要是記載和論述先秦的漢民族禮制、禮儀,解釋儀禮,記錄孔子和弟子的問答,記述修身做人的準則。 《雖有嘉肴》節(jié)選自《學記》?!秾W記》是中國教育史上第一篇系統(tǒng)性的教育學論文。據郭沫若考證,《學記》作者為孟子的弟子樂正克?!秾W記》對教育作用、教育目的、學校制度、教育內容、教學原則、教學方法以至師生關系、教師問題等方面,都做了比較系統(tǒng)而精辟的概括和理論的闡述。 齊誦讀 1.生讀課文,給難字注音,劃分朗讀節(jié)奏。 2.出示課件,認讀,把握節(jié)奏。 (1)讀準字音 嘉肴(yo) 弗食(f) 自強(qiǎng) 教學相長(zhǎng) 兌命(yu) 學學半(xio)(xu) (2)把握節(jié)奏 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秲睹吩唬骸皩W/學半?!逼?此之謂乎! 3.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合作探究,解決字詞句問題。 (1)解釋下列加點字詞的意思。 ①雖有嘉肴 (嘉:美好; 肴:用魚、肉做的菜。) ②弗食,不知其旨也 (食:吃) ③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 (至道:最好的道理;善:好處。) ④是故學然后知不足 (是故:因此,所以) ⑤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反:反思;自強:自我勉勵。) ⑥故曰:教學相長也 (長:促進) ⑦其此之謂乎 (其:表示推測語氣;此之謂乎: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此……之謂乎”是一種固定句式,通常翻譯為“大概說的就是……吧?!? (2)古今異義詞。 雖有嘉肴(古義:即使 今義:雖然) 弗食,不知其旨也(古義:主旨 今義:味美) 教然后知困(古義:困惑 今義:困難) 學學半(古義:教 今義:學習) (3) 翻譯下列句子。 ①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 即使做好了一桌美味的菜肴,如果不親自品嘗,就永遠不會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如果不去學習,就永遠不知道它的好處。 ②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因此只有學習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學以后才能知道有困惑的地方。 ③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 知道自己不足,然后才能自己反省;知道自己有困惑的地方,然后才能自我勉勵。 4.口頭翻譯全文,師生一起矯正。 1.文章開頭作者為什么要從“雖有嘉肴”寫起? 從“嘉肴”寫起,是為了由“嘉肴”“至道”引出下文對教與學關系的論述,有“嘉肴”“至道”作類比,教與學的關系就淺顯易懂了,這種說理的方法叫做“類比推理”。 (類比推理是根據兩個或兩類對象有部分屬性相同,從而推出它們的其他屬性也相同的推理。) 2.從學習的角度,“教學相長”可以給我們怎樣的啟示?試結合學習經驗,談談你的看法。 只有學習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學以后才能知道有理解不了的地方。教和學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教師和學生之間應該互相學習,互相促進,共同提高。 3.“教學相長”與“學學半”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是什么?兩者之間是什么關系? 相同點:兩者都強調了“教”是學習、進步和提升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不同點:前者是從教和學兩個方面來說明教和學的關系:二者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共同提高的,說得直接全面,是作者要表達的主要觀點。后者則只從教的角度來說明,將學的部分暗含其中,說得含蓄委婉,是對前者的補充論證。 二者關系:前者是全文的觀點,后者是引用論據來補充強調觀點的,二者并非并列關系,而是主從關系。 4.本文主要論述了什么道理?作者是怎么論述的? 本文主要論述了教學相長的道理。本文在論述時先以“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作比,繼而引入“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 進而又從教與學兩個方面加以說明,最后歸結到“教學相長”這個結論。 學是第一位的,不學,則無法獲得知識,也無法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就沒有完善自己的機會。 “教學相長”還意味著學習中的互動和交流。有時候,可以采用教的方式學習。比如,嘗試把自己的理解講給同桌聽,看看他的反應。如果他能明白,可能表明你確實理解透徹了;如果他仍有疑惑,可能表明你的理解中存在漏洞或缺陷,這時候就可以“知困”而“自強”。 本文論述了學習要重視實踐的重要性,要求把明白了的道理付諸行動,通過行動來證明道理是否正確,即實踐出真知。另一方面,論述了教學相長的道理。 本文說理邏輯嚴密,條理分明。多使用對偶句,讀來朗朗上口,節(jié)奏感強。 雖有嘉肴 學習本身是一種實踐活動,必須用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來對待,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把明白了的道理付諸行動,通過行動來證明道理的正確。 由此,我想到了教學活動。其實教學本身是一個雙邊活動,沒有教師的引導,學生不可能高效迅捷地獲取知識;沒有學生的積極參與,教師的教學活動便不得施展,事倍功半。就像《師說》中說的那樣“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只是“聞道有先后,術業(yè)有專攻”而已,就讓我們共同學習吧。 大道之行也 同學們,在xx年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了“中國夢”這一偉大構想。其實在兩千多年前,我們的孔圣人就提出了一種社會模式,他稱之為大同社會。那么大同社會到底是怎樣一種社會呢?它具有什么特征呢?今天我們就走進選自《禮記》的《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選自《禮記-禮運》。春秋戰(zhàn)國時期,諸侯爭霸,人民流離失所;周王室日漸衰微,禮崩樂壞?!笆俊彼綄W興起,形成了許多思想流派,出現了“百家爭鳴”的現象,各個學派都提出自己的治國理念和主張,儒家提出了“上下有分,等級有序;尊賢禮士,君仁臣義;君民同樂,輕斂薄賦”的政見主張,以實現“大同”的理想社會?!按笸鄙鐣粌H僅是儒家治國理想,更是我國幾千年來的夢想。 1.自由朗讀課文,積累文言詞句。 (1)掌握以下文言實詞。(多媒體投影) ①大道之行也(施行) ②選賢與能(同“舉”) ③講信修睦(培養(yǎng)) ④故人不獨親其親(故,所以。獨,單獨。親,以……為親) ⑤矜(guān,同“鰥”,老而無妻的人) ⑥皆有所養(yǎng)(供養(yǎng)) ⑦男有分(fn,職分,職守) ⑧貨惡其棄于地也(憎恨) ⑨不必藏于己(私藏) ⑩謀閉而不興(興起) ?盜竊亂賊而不作(亂賊,指作亂害人的事。作,興起) ?故外戶而不閉(戶:門。閉:關閉,插門) (2)翻譯句子。 ①大道之行也。 在大道施行的時候。 ②天下為公。 天下是公共的。 ③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 人們不只是敬愛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愛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終其天年,中年人能為社會效力,幼童能順利地成長。 2.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讀出課文節(jié)奏。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 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3.感知文章整體內容。 第一層(“大道之行也……講信修睦”):對“大同”社會的綱領性說明。 第二層(“故人不獨親其親……不必為己”):闡述“大同”社會基本特征。 第三層(“是故謀閉而不興……是謂大同”):總結全文。指出“大同”社會的美好。 1.再讀課文,注意文中停頓: (1)第一層:首句“大道之行也”用提頓語氣讀,表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內涵;“天下”三句用分列語氣讀。 (2)第二層:本層全用排偶句式,共有四組,每組后當作一頓,要讀出層次感。有些字有統(tǒng)領作用,如“故人不獨……”中,“人”統(tǒng)領以下兩句,“使老有所終……”中,“使”統(tǒng)領以下四句,其后均當作一頓。最后一組談“貨”“力”觀念,此兩字后亦當作一頓。 (3)第三層:“是故”用承上作結的語氣讀?!爸\閉而不興”中“閉”屬下讀?!岸婚]”一語后停頓可稍長。末句是全文結論,要讀得字字分明、語氣肯定。 2.如何理解文中提出的概念:“大道”“大同”“大道之行也”? (1)大道,指儒家推行的上古時代的政治制度。 (2)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會或人類社會的最高階段。 (3)大道之行也,是指執(zhí)政者施行大道,則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會。 3.“大同”社會的根本特征是什么? 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4.本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說明“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的? 課文第二層有三句話,三句話可以歸納為三個方面: (1)滿足生存需要,人人都能得到全社會的關愛?!安华氂H其親,不獨子其子”,把奉養(yǎng)父母、撫育兒女的心意擴大到其他人身上;“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各個年齡段的人或者說人一生中的各個階段都能受到應有的照顧,得到合適的安排;“矜、寡、孤、獨、廢疾者”這五種需要特別關愛的人都能得到應有的生活保障。 (2)滿足發(fā)展的需要,人人都能安居樂業(yè)?!坝蟹帧本褪怯蟹€(wěn)定的職業(yè),能安心工作;“有歸”就是男女婚配及時,有和樂的家庭。 (3)滿足精神愉悅的需要,貨盡其用,人盡其力?!柏洂浩錀売诘匾玻槐夭赜诩骸笔钦f人們珍惜勞動產品,但毫無自私自利之心;“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說人們在共同勞動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為恥,都能盡心竭力去工作,工作著并快樂著,把共同勞動看作是分享快樂。 5.任何想象都是植根于現實土壤的,文中有無當時現實社會的影子? 文章第三層選擇了一種特殊的總括方式,拿現實社會跟理想的“大同”社會作對比,從而順理成章地指出,現實社會中諸多現象如搞陰謀、盜竊財物、作亂等在“大同”社會中將不復存在,代之而興的將是一個“外戶而不閉”的和平、安定的局面。這其中已經折射出現實社會的真實情形:社會變亂紛呈,動蕩不安;爾虞我詐,人人自危;盜賊橫行,混亂不堪。 6.遷移探究 (開放性題目,分組討論,在對比中思考,在思考中復習。) (1)“大同”社會跟陶淵明所描繪的“世外桃源”有沒有相似的地方? “世外桃源”的境界顯然是根據“大同”社會的體制構想出來的,是藝術地再現“大同”社會的生活風貌。啟發(fā)學生透過“桃源”中的生活現象來認識這個社會,例如從“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因為受到全社會的關愛,生活極其幸福,這就是“大同”社會中“老有所終”“幼有所長”了(由此推知矜、寡、孤、獨、廢疾者也同樣受到社會的照顧)。 (2)孔子的“大同”社會的理想實現了嗎?21世紀的中國社會,是“大同”社會嗎? 學生聯(lián)系歷史知識和現實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深入探究,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教師不要隨意評判,應以表揚鼓勵為主。 (3)請說一段話描繪你心目中的理想社會。 重在激發(fā)學生進行大膽新奇的聯(lián)想和想象,營造一種暢游理想未來的熱烈氣氛。 本文通過對理想中的社會特征的描述,闡明了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表達了作者對這個理想社會的向往,同時,也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1.結構嚴謹,說理透徹。 文章第一層首先對“大同”社會進行綱領性說明,然后從三個方面闡述了“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最后總括并定名為“大同”。全面具體地展現了古人關于人類美好社會的構想。 2.闡述道理,條理清晰。 文章在闡明“大同”社會政治綱領的內容時,按邏輯關系,由政權歸屬談到政權所屬的條件,最后談到在德才兼?zhèn)涞念I導者的管理下,所呈現出的誠信、和睦、平等、和諧的人際關系。在闡明之后,很自然地闡述了在這些綱領維護下的“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分三個方面展開,從物質生活談到了理想觀念。既全面又條理清晰地反映了作者的思路。 3.運用排比,突出氣勢。 本文語言氣勢強盛,一氣貫注,具有無可辯駁的力量。文章通過運用排比手法來做到這一點。如“使老有所終……幼有所長”等語句,句式整齊,節(jié)奏分明,增強了語勢。 大道之行也 從軍事的角度我認為:戰(zhàn)場是瞬息萬變的,課堂也是瞬息萬變。因為人是戰(zhàn)爭和課堂的主導者,所以如戰(zhàn)爭的雙方一樣,學生的學情變化是不以人的意志為前提的,這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地調節(jié)學生學習的情緒,及時加以引導。再好的教學案需要實戰(zhàn)檢驗才可以判定它的優(yōu)劣。 23 馬 說 知識與技能 1.了解作者及文體特征。 2.理解短文所闡明的深刻道理,充分領悟作者的情懷,認識這種情懷產生的社會背景。 過程與方法 1.加強朗讀訓練,培養(yǎng)文言文的語感,疏通詞句,翻譯課文,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 2.體會本文托物寓意的寫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認識封建社會統(tǒng)治階級不識人才、埋沒人才的昏庸愚妄。 2.引導學生認識當今時代的優(yōu)越環(huán)境,努力學習,使自己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才。 重點 1.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體會本文托物寓意的寫法,理解伯樂和千里馬的寓意以及二者之間的關系。 難點 體會本文簡練、含蓄的語言特點;引導學生理解文章表達的情感。 1.朗讀教學法。 2.討論點撥法。 3.拓展延伸法。 課文朗讀磁帶、多媒體課件。 2課時 戰(zhàn)國時,楚國有一個叫汗明的人到春申君那里毛遂自薦。他對春申君說:“您聽說過千里馬嗎?有一匹千里馬,年齡已經很大了。有一天,它拉著鹽車上太行山,蹄子蹬直,膝蓋彎曲,尾巴下垂,皮膚潰爛,汗水四濺,因為它實在拉不動了。這時伯樂遇上了它,愛憐地撫摸它,為它哭泣,脫下衣服蓋在它身上。于是,千里馬俯身噴氣,仰頭嘶鳴,聲音直沖云霄。這是為什么呢?就因為它看到伯樂了解自己?。∪缃裎冶焕г诘胤缴弦呀浐芫昧?,難道您就不想舉薦我,讓我像千里馬一樣,為您仰天嘶鳴嗎?” 故事中受困的千里馬因遇到伯樂而煥發(fā)了青春?,F在,我們一塊來學習韓愈的《馬說》,它將告訴我們,伯樂對于千里馬是多么的重要!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陽(現在河南孟州)人,祖籍昌黎,世稱韓昌黎。謚號文,又稱韓文公。唐朝文學家。他反對六朝以來的駢偶文風,提倡散體,與柳宗元同為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并稱“韓柳”。其散文在繼承先秦、兩漢古文的基礎上,加以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他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昌黎先生集》《馬說》《師說》《祭十二郎文》《與孟東野書》《送董邵南游河北序》等,都是很有名的文章。 題解 “說”是古代的一種議論體裁,用以陳述作者對社會上某些問題的觀點,寫法十分靈活,但講究文采,具有“煒曄而譎誑”的特點,跟現在的雜文大致相近。本文以“馬”為說的對象,是指借寫馬的遭遇來抒發(fā)自己對社會的看法。 1.聽課文朗讀音頻,初步感知文章的內容。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把握文章的內容和作者抒發(fā)的情感。 朗讀時要注意語句的停頓。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1.重點詞語的理解。 (1)祗:只,僅。 (2)辱:受到屈辱。 (3)駢:并列。 (4)是:這。 (5)能:才能。 (6)見:同“現”,表現。 (7)且:尚且。 (8)等:相等。 (9)安:怎么能 (10)臨:面對。 2.一詞多義。 (1)故雖有名馬(即使) 雖有千里之能(雖然) (2)不以千里稱也(用) 策之不以其道(按照) (3)食之不能盡其材(同“飼”,喂) 食不飽(吃) (4)其真無馬邪(表示加強詰問語氣) 其真不知馬也(指代他們) 食之不能盡其材(指代千里馬) (5)策之不以其道(鞭打) 執(zhí)策而臨之(馬鞭) (6)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夠) 雖有千里之能(才能) 3.通假字的解釋。 (1)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同“飼”,喂養(yǎng)。) (2)食之不能盡其材(同“才”,才能。) (3)才美不外見(同“現”,表現。) (4)其真無馬邪(同“耶”,嗎。) 4.難句翻譯。 (1)一食或盡粟一石。 一頓有時能吃盡十斗糧食。 (2)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它(千里馬)鳴叫卻不能通曉它的意思。 (3)駢死于槽櫪之間。 (和普通的馬)成批地死在馬槽里。 (4)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想要和平常的馬一樣尚且辦不到。 (5)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難道真的沒有千里馬嗎?恐怕是他們真的不識千里馬??! 5.學生結合注釋和老師講解的內容,翻譯全文(略)。 6.第1自然段文字說明了什么? 伯樂對千里馬命運的決定作用。 7.課文中作者寫“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是為了強調什么? 強調了伯樂的重要——伯樂能識馬,如果不被伯樂識別,千里馬就會被埋沒。 8.第2自然段說明了什么? 分析千里馬被埋沒的原因,進一步說明,千里馬沒有遇到伯樂,無法施展才華。 9.文中哪些句子可以體現千里馬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 “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10.第3自然段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不是天下無千里馬,而是人不識千里馬。 11.本段中通過哪些語言來體現飼馬者的淺薄愚妄?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 12.本段中哪句話點明了全文的中心? “其真不知馬也”這個結句,點明了中心。 上節(jié)課中,我們一起梳理了文章的主要內容,讓我們看到了千里馬因為沒有伯樂而只能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作者為什么要寫沒有被伯樂發(fā)現的千里馬呢?讓我們一起繼續(xù)走進課文,深入探究。 1.課文開篇就說“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你們認為到底是先有千里馬,還是先有伯樂呢,為什么? 先有馬,再有對馬的認識,就一般馬而言應該是這樣的。然而對千里馬來說,就應該先有伯樂。因為如果人無法將千里馬與普通的馬區(qū)別開來,那千里馬就等于是普通的馬。 2.“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在文中有何作用?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在《馬說》中起論點的作用,下文都是從反面論述千里馬被埋沒的原因。 3.“策之”“食之”“鳴之”是什么句式?有何作用? 排比句式??偫ú蛔R馬者不按照千里馬的特性來對待它。 4.當“千里馬”被埋沒時,它的遭遇怎樣呢?請從文中找出相關的句子回答。 “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5.俗話說,不平則鳴。韓愈為何要替一匹馬的不公遭遇鳴不平呢?這豈不是小題大做?你們怎么理解呢? 韓愈是以此諷喻當時的統(tǒng)治者。“千里馬”在這里也指人才,而“伯樂”則是賞識人才的人,“食馬者”比喻不能識別人才、重用人才的統(tǒng)治者。 這里作者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抒發(fā)了自己的懷才不遇,并非小題大做。 6.關于“托物寓意”寫法的理解。 本文采用了托物寓意的寫法,這種寫法賦所托之物以某種象征意義,含蓄地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本文以千里馬喻賢才,以千里馬不遇伯樂喻賢才難遇明主。這種寫法的顯著特點是寓深刻的道理于具體的形象之中,曲折、深沉、含蓄,能充分激發(fā)人們的想象。 7.本文通過描寫千里馬的遭遇,表達韓愈怎樣的感情? 表達作者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憤懣之情。 8.你知道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心態(tài)嗎? 仕途坎坷,多次被貶,懷才不遇,生不逢時。 9.細讀全文,體會每段最后一句話所表達的感情。 第1自然段末句“不以千里稱也”,表達出作者對名馬受屈、埋沒的不幸遭遇無限惋惜、慨嘆,語氣極為低沉。 第2自然段最后說“安求其能千里也”,運用了反詰的句式,表達了滿腔的憤激不平。 第3自然段寫道:“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薄皢韬簟焙竺嬗昧烁袊@號,是對那些一無見識卻又妄自論斷者發(fā)出的悲嘆?!捌湔鏌o馬邪?”是對上述錯誤結論的反詰,有咄咄逼人之勢?!捌湔娌恢R也?!闭嫣岢雠c對方截然相反的結論,字字鏗鏘,凝聚著對妄言無馬者的抨擊與鄙視,直抒郁結已久的不滿情緒。 10.體會本文嚴謹的論證結構。 在結構方面,本文脈絡清晰,絲絲入扣,全文圍繞“其真不知馬也”這一中心層層推論。 第1自然段,首先表明作者的基本觀點:“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笨梢砸暈榭偩V,旨在強調伯樂對于千里馬的決定性作用,懇切希望統(tǒng)治者能識別人才,重用人才。然后宕開一筆,指出“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既從反面說明了基本觀點,又深刻地揭露了現實問題,這是本文的中心議題,繼而水到渠成地敘寫千里馬被屈辱、埋沒的不幸遭遇,作者懷才不遇的苦衷隱含其中。 第2自然段寫千里馬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而不能展其才華,揭露問題的實質——“伯樂不常有”?!鞍睬笃淠芮Ю镆??”之反詰,吐盡心中的憤懣與不平。 第3自然段盡數統(tǒng)治者的種種愚妄淺薄,令人切齒;進而引發(fā)感慨,揭示中心?!捌湔鏌o馬邪?”一問,如箭在弦上,蓄勢待發(fā);“其真不知馬也?!币淮?,如泰山壓頂,直搗黃龍。全文一氣呵成,酣暢淋漓。 11.引導學生體會本文語言簡練、含蓄的特點。 托物寓意的寫法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寓深刻的道理于具體形象之中,言在此而意在彼,有咫尺論萬里之勢。 文章語言簡練,三個“也”字舉足輕重。七個“不”字別有韻味?!笆巢伙枺Σ蛔?,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七個“不”字如江河直下,將“食馬者”的平庸淺薄寫得淋漓盡致。 12.作者在本文中所提的看法,哪些是可取的?哪些是不可取的?面對韓愈你想說什么? 就一般而論,提出要有伯樂來識別名馬、培養(yǎng)千里馬,即要有知賢識才的人來挑選、薦拔人才,這個觀點是正確的。然而,本文所流露出強烈的個人情緒,感嘆自己懷才不遇,期待像伯樂那樣的賢君來賞識、提拔自己,把希望寄托在封建統(tǒng)治者身上,這是不可取的。 13.讀了本文后,你受到了什么教育? 閱讀本文的現實教育意義:讀了本文能認識到舊社會、封建統(tǒng)治者埋沒、扼殺人才的可惡,深感生在今天新社會的幸福。我們應當珍惜今天的幸福,要努力磨煉自己,使自己成為建設社會主義祖國的有用之才。 14.假如你就是一匹千里馬,卻暫時不被重用,你會怎么做呢? 韓愈認為“伯樂”決定了“千里馬”的命運,這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未免絕對。我們要主動地去爭取,像毛遂一樣的自薦,方可把握住自己的命運。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提出論點,說明伯樂對千里馬命運的決定作用。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揭示千里馬“被埋沒”的真正原因。 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點明中心,對食馬者的無知進行痛斥。 本文屬于“說”這種體裁,與現在的雜文相似。本文總體上可歸納為以下幾個特點: 1.托物寓意,結構精巧。 文章以托物寓意的寫法,將能發(fā)現、賞識、重用人才的人比作“伯樂”,將愚妄淺薄的統(tǒng)治者比作“食馬者”,將人才比作“千里馬”,集中闡述了封建社會中人才被埋沒的原因,對統(tǒng)治者摧殘和埋沒人才的現象進行了猛烈的抨擊。表達了自己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憤懣之情。 2.條理清晰,中心突出。 全文圍繞著“不知馬”這一中心逐層展開論述。開始指出唯伯樂知馬,而“伯樂不常有”,所以千里馬之“不以千里稱”是具有必然性的;中間從“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說到千里馬的“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全文連用十一個“不”字,說明“不知”所造成的惡果,揭示了問題的實質;然后痛斥食馬者的淺薄愚妄,由此導出全文的結句“其真不知馬也”,點明了中心。 馬 說 韓 愈 伯樂不常有 不以千里稱也(無限痛惜) 食馬者無知 安求其能千里也(憤怒譴責) 天下無馬 其真不知馬也(深刻嘲諷) 古人云:“書讀百遍,其意自見”“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倍颊f明了誦讀的重要性。尤其是對古詩文教學,必須首先讓學生在初步理解文意的基礎上,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調,反復地朗讀,再理解,再朗讀,在這個過程中使學生充分調動自己的內心情感去體味作者與作品的深意,最終實現對作品深刻的感悟。24 唐詩二首 知識與技能 1.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詩歌, 理解詩的內容。 2.感受唐詩的韻律美,體會作者的情感。 過程與方法 在誦讀的基礎上,借助相關工具書,學會鑒賞詩歌,領會詩歌所表達的中心。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會詩人推己及人、憂國憂民的情懷;培養(yǎng)關心他人、愛國愛民的優(yōu)秀品德。 重點 1.朗讀品味詩歌描繪的意境,體會憂國憂民的情懷。 2.領會人物形象,把握詩歌所表達的中心。 難點 對重點詞句的賞析理解,理解對比手法的作用,并把這種理解反饋到誦讀之中。 誦讀討論,師生互動,共同探究。 多媒體課件 2課時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文章憎命達”,無數膾炙人口的傳世之作,恰恰是作者苦難生活和悲慘命運的產物。對詩人杜甫來說,更是這樣。他一生中,幾乎沒有享受過一天好日子。那是公元760年春天,杜甫求親告友,費盡周折,好不容易在成都浣花溪畔蓋起了一座茅屋,暫時結束了輾轉飄零的流浪生活,總算有了一個棲身之所。但是,老天好像故意要跟他作對似的,到了八月,一陣秋風掀去了屋頂上的茅草,大雨淋漓而至。詩人長夜難眠,感慨萬千,寫下了一首千古傳誦的不朽之作——《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秋風吹破了自己的茅屋,肯定是一件讓人不愉快的事,可詩人卻要歌詩一首,這是為什么呢?這首詩寫了什么內容?又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讓我們一同走進“茅屋”,用心聆聽詩人的心聲。 杜甫(712-770),字子美,號“少陵野老”,祖籍襄陽,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義)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后人稱為“詩圣”,他的詩被稱為“詩史”。他創(chuàng)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 1.教師范讀課文,提醒學生,注意領會這首詩的思想感情。 2.學生一起朗讀。 (1)注意重點詞語的正確讀音。 三重茅(chng) 風怒號(ho) 掛罥(jun) 塘坳(o) 俄頃(qǐng) 布衾(qīn) 廣廈(sh) 喪亂(sāng) 突兀(w) 見此屋(xin) 大庇(b) (2)把握詩歌的節(jié)奏及韻律。 示例: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3.學生先互相練讀、評讀,挑選優(yōu)秀展示朗讀。 4.自由誦讀課文,邊讀邊想象畫面,感受文中的意象的作用。 1.研讀第一節(jié)。 (1)第一節(jié)寫什么內容?能否用四個字概括出來? 秋風破屋。 (2)哪些動詞渲染了風的威力? 卷、飛、渡、灑、掛、罥、飄轉。 (3)這節(ji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心情? 痛惜。 2.研讀第二節(jié)。 (1)這節(jié)寫了什么內容?用四個字概括出來。 群童抱茅。 (2)群童為何抱茅? 本身也是窮孩子,用茅草蓋屋或回家當柴燒。當然也不排除調皮成分,但是也有更深層原因——譬如社會現實。杜甫與其說生孩子們的氣,倒不如說生社會的氣,恨動亂社會造成人民貧困、災難。 (3)“歸來倚杖自嘆息”,他嘆息什么? 一嘆自己之苦,茅屋被吹破,接下來的日子怎么過呢;二嘆周圍的人苦——還有很多像自己一樣窮苦的人;三嘆戰(zhàn)亂給人民造成的痛苦。 3.研讀第三節(jié)。 (1)請概括這節(jié)內容。 長夜沾濕、長夜難眠。 (2)“長夜”僅指詩人筆下這凄風苦雨的秋夜嗎? “長夜”明指當時的苦雨長夜,暗喻當時動蕩艱苦的時局。床頭屋漏,雨腳如麻,渲染了暗淡愁慘的氛圍,也烘托了詩人愁苦暗淡的心境。 (3)這節(jié)寫出了詩人怎樣的感情,怎樣的愿望? 憂國憂民。詩人從眼前長夜沾濕的痛苦生活,想到飽經磨難的千千萬萬的窮苦百姓,從風雨飄搖中的個人茅屋想到連年戰(zhàn)亂中的整個國家。推己及人,由家到國。甚至為了天下蒼生、為了國家社稷,甘愿犧牲自己,這是何等恢弘的氣度,何等博大的襟懷,何等崇高的思想境界!杜甫的這首詩之所以光焰萬丈,千古不朽,原因就在于此。 4.你能說出杜甫其他有關愛國的詩句嗎? 如:①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②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③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 偉大的詩人,總是把自己的命運與民族、國家的命運聯(lián)系在一起,與之同呼吸,共命運。著名文學批評家別林斯基說過:“任何偉大的詩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們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扎根于社會和歷史的土壤,他們是社會、時代、人類的器官和代表?!倍鸥υ谶@首詩里不是單純地寫自身之苦,而是通過個人的不幸來反映時代的不幸。在這狂風暴雨無情襲擊的秋夜,詩人推己及人、憂國憂民的思想躍然紙上,深深地打動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其實,具有這種偉大思想的又何止杜甫一人呢?從“哀民生之多艱”的屈原,到杜甫之后“愿天下無饑寒”的白居易,從“先憂后樂”的范仲淹,到“位卑未敢忘憂國”的陸游,從“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顧炎武,到“我自橫刀向天笑”的譚嗣同,從“我以我血薦軒轅”的魯迅,到“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周恩來,中國千千萬萬的知識分子,一直秉承了這樣一個優(yōu)良傳統(tǒng)。他們以天下為己念,執(zhí)著追求著最高尚最完美的理想,正是這種思想,這種傳統(tǒng),使我們看到人性的閃光,看到了民族的未來,看到了人類的希望!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寧愿“吾廬獨破”受凍至死,也要得到“廣廈千萬間”,使“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表現了詩人推己及人、舍己為人的高尚品格和憂國憂民的情感。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杜甫 秋風破屋 痛惜 群童抱茅 痛心 長夜沾濕 痛苦、難眠 祈求廣廈——憂國憂民、無私奉獻(舍己為人) 賣炭翁 xx年春季《人民的民義》電視劇被各電視臺熱播,這再一次說明把握時代脈搏,反映人民心聲的作品往往會受到人民的歡迎。在唐朝就有一位詩人提出“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意思是創(chuàng)作文章、詩歌要緊跟時代,反映現實生活。這位詩人就是白居易,他寫的《賣炭翁》就是“合為時而著”的詩歌。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劉禹錫并稱“劉白”。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這首詩是白居易《新樂府》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作于元和四年(809)。詩人有自注云:“《賣炭翁》,苦宮市也”,說明了詩的主旨:一是指百姓苦于宮市的巧取豪奪;二是指宦官的惡行,敗壞了宮市之名,毀了皇家的聲譽。既為民生叫屈,又為皇上擔憂?!皩m”指皇宮,“市”是買的意思。自唐德宗貞元(785-805)末年起,宮中日用所需,不再經官府承辦,由太監(jiān)直接向民間“采購”,謂之“宮市”,又稱“白望”(言使人于市中左右望,白取其物)。太監(jiān)常率爪牙在長安東市、西市和熱鬧街坊,以低價強購貨物,甚至不給分文,還勒索進奉的“門戶錢”及“腳價錢”,百姓深受其害。韓愈《順宗實錄》一語道破:“名為宮市,其實奪之?!? 自由朗讀詩歌,整體感知詩歌。 1.注音讀準下列字音。 伐薪(xīn) 兩鬢(bn) 碾冰轍(niǎn) 翩翩(piān) 叱牛(ch) 兩騎(j) 系向(j) 2.有節(jié)奏地朗讀詩歌,看看詩中主要寫了哪些內容? 燒炭—運炭—賣炭 3.具體說說這首詩在內容上,可分為幾層意思? 有三層。 第一層,由開頭至“心憂炭賤愿天寒”句,交代賣炭翁生活的艱辛和愿望。 第二層,自“夜來城外一尺雪”至“市南門外泥中歇”,描述他進城賣炭。 第三層,自“翩翩兩騎來是誰”至結尾,寫炭被無情掠奪。 1.開頭一句交代賣炭翁伐薪燒炭的地點在哪里?為什么要這樣交代? 地點是在長安城南的終南山上。也為下文埋下伏筆,說明路遠,下雪天的山路必然難行。 2.“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從什么角度刻畫賣炭翁?為什么這樣寫? 外貌。著重從顏色加以點染,“滿面塵灰”指臉上的顏色,“蒼蒼”(灰白色)指頭發(fā)耳邊鬢角的顏色?!盁熁鹕薄笆负凇闭f明燒炭艱辛。 這樣寫形象逼真地刻畫了老人悲苦的形象,表現老人燒炭的艱辛,說明炭的來之不易。 3.“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有什么特點? 先自問,后自答,說明老人艱辛燒炭,為的只是維持活下去的最低水準——“身上衣裳口中食”,即溫飽而已。 4.“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边@句從什么角度刻畫賣炭翁? 心理。老翁身上“衣正單”,“衣單”總該盼天氣暖和吧,可老人卻“愿天寒”,希望天更冷些。因為老人知道:天暖,炭就賤了;天寒,炭價就會更高一些。為了炭價高一點,他寧愿自己受凍。這種矛盾反常的心理活動,深刻地揭示了賣炭老人的悲慘處境。 5.品讀:“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碾冰轍?!? (1)“一尺雪”說明什么? 雪大,路必難行。 (2)這兩句又是從什么角度來寫賣炭翁的? 動作。 (3)“衣正單”的老人為什么要在最嚴寒的拂曉就“駕炭車”而行呢? 說明老人滿懷希望,想賣個好價錢,實現“衣食”的愿望,賣炭心切。 (4)“碾冰轍”說明了什么? 說明冰凍路滑道難走,車速必然很慢。 6.“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边@一句哪幾個字寫出了運炭的艱辛? “困”“饑”“歇”三個字進一步形象地、準確地寫出了運炭的艱辛。燒炭難,運炭也難,這一車炭來得多么不容易?。? 7.“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這兩句有何特點? 先用設問句引出了兩個人,然后作者通過對他們衣著(“黃衣”“白衫”)的描寫,點明來者的身份,原來是宮使和他的爪牙。由遠及近,通過一問一答,勾勒出宮使飛揚跋扈的形象。 8.從“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中找出描寫他們行動的動詞,這些動作說明了什么? 動詞有“把”“稱”“叱”“牽”。從這些描述中,形象逼真地寫出了他們蠻橫無理的強盜行徑。 9.理解 “一車炭,千余斤,宮使驅將惜不得”兩句中加點的詞語。 “千余斤”,言炭的數量之多,暗示賣炭翁付出的血汗之多。 “惜不得”寫出了賣炭翁忍氣吞聲、無可奈何的心態(tài),也說明他是處在受壓迫受剝削的無力反抗的地位。 10.千余斤的炭換回來的是什么呢?讀后你有什么體會? “半匹紅紗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值”?!?半匹”“一丈”極言其少,與“千余斤”的炭形成強烈的反差。再說這些無用的紗、綾對賣炭翁來說,既不能充饑,又不能遮體。賣炭翁一年的辛苦就這樣付諸東流,滿懷的希望就這樣成了泡影。 宮使奪走賣炭翁的豈只是一車炭!而是奪走了老人生活的希望,剝奪了他生活的權利。 這一切都是誰造成的?可怕的宮市制度! 11.文章多處使用了對比,既有賣炭翁自身的對比,又有賣炭翁與宮使的對比,請從文章中找出這些句子,并說說各自的作用。 (1)“衣正單”與“愿天寒”對比,寫出賣炭翁買衣食的迫切心情。 (2)“牛困人饑”與“翩翩兩騎”對比,反襯出勞動者與宮使爪牙們境遇的懸殊。 (3)“一車炭千余斤”與“半匹紅紗一丈綾”對比,寫出宮使掠奪的殘酷。 通過記敘一個賣炭老翁辛苦勞動所得最終被宮使掠奪一空的遭遇,揭露了宮市的罪惡和統(tǒng)治階級的殘暴,同時也表現了作者對下層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 1.含蓄有力,發(fā)人深思。 這首詩從頭至尾一百多字,截取賣炭翁的一次遭遇加以具體描述,將賣炭翁的悲苦命運清晰地展現在讀者眼前,將宮使的霸道欺壓行徑暴露在文章之中,作者不加議論,但對統(tǒng)治者的鞭撻,對人民的同-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八年級語文下冊 第六單元教案 新人教版 年級 語文 下冊 第六 單元 教案 新人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820124.com/p-3355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