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數(shù)學總復(fù)習 第一編 教材知識梳理篇 第4章 圖形的初步認識與三角形 第12講 相交線與平行線(精講)練習.doc
《中考數(shù)學總復(fù)習 第一編 教材知識梳理篇 第4章 圖形的初步認識與三角形 第12講 相交線與平行線(精講)練習.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中考數(shù)學總復(fù)習 第一編 教材知識梳理篇 第4章 圖形的初步認識與三角形 第12講 相交線與平行線(精講)練習.doc(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第四章 圖形的初步認識與三角形 第十二講 相交線與平行線 宜賓中考考情與預(yù)測 宜賓考題感知與試做 1.(xx宜賓中考)如圖,直線a、b被第三條直線c所截,如果a∥b,∠1=70,那么∠3的度數(shù)是 70?。? (第1題圖)(第2題圖) (第3題圖) 2.(xx宜賓中考)如圖,直線a∥b,∠1=45,∠2=30,則∠P= 75?。? 3.(xx宜賓中考)如圖,已知∠1=∠2=∠3=59,則∠4= 121 W. 4.(xx宜賓中考)在?ABCD中,若∠BAD與∠CDA的平分線交于點E,則△AED的形狀是( B ) A.銳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鈍角三角形 D.不能確定 宜賓中考考點梳理 線段、直線、射線 1.線段 (1)線段的直觀形象是拉直的一段線. (2)基本事實:兩點之間,線段最短. (3)兩點之間線段的長度,就是這兩點之間的距離. (4)線段的和與差:如圖①,已知兩條線段a和b,且a>b,在直線l上畫線段AB=a,BC=b,則線段AC就是線段a與b的和,即AC= a+b . 如圖②,在直線l上畫線段AB=a,在AB上畫線段AD=b,則線段DB就是線段a與b的差,即DB=a-b. (5)線段的中點:如圖③,線段AB上的一點M,把線段AB分成兩條線段AM與MB.如果AM=MB,那么點M就叫做線段AB的中點,此時有 AM?。組B=AB,AB=2AM=2MB. 2.直線 (1)把線段向兩方無限延伸所形成的圖形是直線. (2)基本事實:經(jīng)過兩點有一條直線,并且只有一條直線.即兩點確定一條直線. (3)性質(zhì):兩條直線相交只有一個交點. 3.射線:把線段向一方無限延伸所形成的圖形是射線. 角及角的平分線 4.角 (1)分類 分類 銳角 直角 鈍角 平角 周角 度數(shù) 0<α<90 90 90<α<180 180 360 (2)周角、平角、直角之間的關(guān)系與角度換算 1周角=2平角=4直角=360, 1平角=2直角=180,1直角=90; 1=60′,1′=60″,1′=,1″=′. 5.角的平分線 從一個角的頂點引出一條射線,把這個角分成兩個相等的角,這條射線叫做這個角的平分線. 6.余角、補角 (1)余角:兩個角的和等于 90 (直角),就說這兩個角互為余角,簡稱互余. (2)補角:兩個角的和等于 180?。ㄆ浇牵驼f這兩個角互為補角,簡稱互補. (3)性質(zhì):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同角或等角的補角相等. 相交線 7.三線八角(如圖,直線a、b被直線c所截) (1)同位角有:∠1與 ∠5 ,∠2與∠6,∠4與∠8,∠3與∠7; (2)內(nèi)錯角有:∠2與 ∠8 ,∠3與∠5; (3)同旁內(nèi)角有:∠3與∠8,∠2與 ∠5 ; (4)對頂角有:∠1=∠3,∠2=∠4,∠5=∠7, ∠6= ∠8?。? 垂線及其性質(zhì) 8.垂線 (1)定義:當兩條直線相交所構(gòu)成的四個角中有一個角為直角時,其他三個角也都成為直角,此時,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它們的交點叫做垂足,其中一條直線叫做另一條直線的垂線. (2)基本事實:在同一平面內(nèi),過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垂直. (3)性質(zhì):在連結(jié)直線外一點與直線上各點的線段中,垂線段(連結(jié)直線外一點與垂足形成的線段)最短. 9.點到直線的距離:從直線外一點到這條直線的垂線段的長度,叫做點到直線的距離. 平行線 平行線 的定義 在同一平面內(nèi) 不相交 的兩條直線叫做平行線 基本事實 (平行公理) 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 一條 直線與這條直線平行 平行公理 的推論 如果兩條直線都和第三條直線平行,那么這兩條直線也互相 平行 平行線 的判定 (1)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基本事實); (2)內(nèi)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3)同旁內(nèi)角互補,兩直線平行 平行線 的性質(zhì) (1)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2)兩直線平行,內(nèi)錯角相等; (3)兩直線平行,同旁內(nèi)角互補 平行線之 間的距離 定義 兩條直線平行,其中一條直線上的任一點到另一條直線的 距離 ,叫做這兩條平行線之間的距離 性質(zhì) 平行線之間的距離處處 相等 1.如圖,點P到直線l的距離是( B ) A.線段PA的長度 B.線段PB的長度 C.線段PC的長度 D.線段PD的長度 (第1題圖) ?。ǖ?題圖) 2.如圖,直線a、b被c所截,則∠1與∠2是( B?。? A.同位角 B.內(nèi)錯角 C.同旁內(nèi)角 D.鄰補角 3.如圖,已知l1∥l2,直線l與l1、l2相交于C、D兩點,把一塊含30角的三角尺按如圖位置擺放.若∠1=130,則∠2= 20?。? (第3題圖) (第4題圖) 4.(xx河南中考)如圖,直線AB、CD相交于點O,EO⊥AB于點O,∠EOD=50,則∠BOC的度數(shù)為 140 . 5.若一個角的補角是這個角的余角的3倍,則這個角為 45 度. 中考典題精講精練 線段的有關(guān)概念及計算 【典例1】已知線段AB=8 cm,點C是直線AB上一點,BC=2 cm,若M是AB的中點,N是BC的中點,則線段MN的長度為 5 cm或3 cm W. 【解析】根據(jù)線段中點的性質(zhì),可求BM、BN的長,根據(jù)線段的和差,可得答案. 余角和補角的概念 【典例2】一個角的補角比這個角的余角的2倍還多40,則這個角的度數(shù)為 40 W. 【解析】設(shè)這個角為x,分別表示出它的余角和補角,根據(jù)題意列出方程,解之即可得到這個角的度數(shù). 相交線中的有關(guān)概念和計算 【典例3】 如圖,直線AB、CD相交于點O,OA平分∠EOC. (1)若∠EOC=80,則∠BOD的度數(shù)為 40??; (2)若∠EOC=∠EOD,則∠BOD的度數(shù)為 45 W. 【解析】(1)根據(jù)角的平分線的定義得到∠AOC=∠EOC,然后根據(jù)對頂角相等可得結(jié)果; (2)先設(shè)∠EOC=x,∠EOD=x,根據(jù)平角的定義得x+x=180,解得x=90,則∠EOC=90,然后與(1)的計算方法一樣求得結(jié)果. 平行線的判定與性質(zhì) 命題規(guī)律:平行線的判定與性質(zhì)近幾年考查頻率高,考查的題型有選擇題和填空題,主要考查根據(jù)平行線的性質(zhì)求角度,一般多與三角形的內(nèi)角和定理或內(nèi)外角關(guān)系相結(jié)合考查. 【典例4】(xx宜賓中考)如圖,一個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板的兩個頂點放在一個矩形的對邊上,若∠1=25,則∠2= 115 . 【解析】本題考查平行線的性質(zhì),根據(jù)三角板的已知角及“兩直線平行,內(nèi)錯角相等”可得答案. 【典例5】如圖,AB∥CD,∠1∶∠2∶∠3=1∶2∶3,求證:BA平分∠EBF. 【解析】根據(jù)題意可以設(shè)∠1、∠2、∠3分別為x、2x、3x,由同旁內(nèi)角互補可得到∠1和∠2的度數(shù),從而可求得∠EBA的度數(shù),由此可得結(jié)論.【解答】證明:由題意設(shè)∠1、∠2、∠3分別為x、2x、3x.∵AB∥CD,∴2x+3x=180.解得x=36.∴∠1=36,∠2=72.∵∠EBG=180,∴∠EBA=180-(∠1+∠2)=72,∴∠2=∠EBA,∴BA平分∠EBF. 1.如圖,點C、D是線段AB上的兩點,點D是線段AC的中點.若AB=10 cm,BC=4 cm,則線段DB的長等于( D?。? A.2 cm B.3 cm C.6 cm D.7 cm 2.已知線段AB=8 cm,在直線AB上畫線段BC,使BC=3 cm,則線段AC的長為 11或5 cm. 3.(xx白銀中考)若一個角為65,則它的補角的度數(shù)為( C?。? A.25 B.35 C.115 D.125 4.如圖,直線AB與CD相交于點O,OE平分∠BOC,∠AOD=110,則∠AOE的度數(shù)為 125 W. 5.(1)如圖1,已知∠ABC,射線ED∥BA,過點E作∠DEF=∠ABC,說明BC∥EF的理由; (2)如圖2,已知∠ABC,射線ED∥BA,∠ABC+∠DEF=180.判斷直線BC與直線EF的位置關(guān)系,并說明理由; (3)根據(jù)以上探究,你發(fā)現(xiàn)了一個什么結(jié)論?請你寫出來; (4)如圖3,已知AC⊥BC,CD⊥AB,DE⊥AC,HF⊥AB,若∠1=48,試求∠2的度數(shù). 圖1 圖2 圖3 解:(1)∵ED∥BA,∴∠B=∠DOC. ∵∠DEF=∠ABC,∴∠DOC=∠DEF, ∴BC∥EF; (2)BC∥EF.理由:∵ED∥BA,∴∠B=∠BOE. ∵∠ABC+∠DEF=180,∴∠BOE+∠DEF=180,∴BC∥EF; (3)由(1)(2)可得結(jié)論:若兩個角相等或互補且它們的一邊互相平行,則它們的另一邊也互相平行; (4)∵AC⊥BC,DE⊥AC,∴DE∥BC, ∴∠DCB=∠1=48. ∵CD⊥AB,HF⊥AB,∴CD∥HF, ∴∠2=180-∠DCB=132.- 1.請仔細閱讀文檔,確保文檔完整性,對于不預(yù)覽、不比對內(nèi)容而直接下載帶來的問題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載的文檔,不會出現(xiàn)我們的網(wǎng)址水印。
- 3、該文檔所得收入(下載+內(nèi)容+預(yù)覽)歸上傳者、原創(chuàng)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檔原作者,請點此認領(lǐng)!既往收益都歸您。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9.9 積分
下載 |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shè)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quán)。
- 關(guān) 鍵 詞:
- 中考數(shù)學總復(fù)習 第一編 教材知識梳理篇 第4章 圖形的初步認識與三角形 第12講 相交線與平行線精講練習 中考 數(shù)學 復(fù)習 第一 教材 知識 梳理 圖形 初步 認識 三角形 12 相交 平行線 練習
鏈接地址:http://www.820124.com/p-3373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