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物理總復習 第15課 動能定理及其應用練習.doc
《2019版高考物理總復習 第15課 動能定理及其應用練習.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2019版高考物理總復習 第15課 動能定理及其應用練習.doc(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第15課 動能定理及其應用 1. 動能、動能定理的理解 a.速度、合力與動能的關(guān)系 (1)(2017淮安模擬,6分)關(guān)于物體的動能,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物體速度變化,其動能一定變化 B.物體所受的合力不為零,其動能一定變化 C.物體的動能變化,其運動狀態(tài)一定發(fā)生改變 D.物體的速度變化越大,其動能一定變化也越大 答案:C 解析:若速度的方向變化而大小不變,則其動能不變化,故A項錯誤。物體所受合力不為零,只要速度大小不變,其動能就不變化,如勻速圓周運動中,物體所受合力不為零,但速度大小始終不變,動能不變,故B項錯誤。物體動能變化,其速度一定發(fā)生變化,故運動狀態(tài)改變,故C項正確。例如豎直上拋運動中物體經(jīng)過同一點(非最高點)時的速度變化量要大于其到達最高點的速度變化量,但在該點時的動能變化量為0,小于從該點到達最高點時的動能變化量,故D項錯誤。 b.合力做功對動能的影響 (2)(2018匯編,6分)下列對動能定理的理解,正確的是( ) A.物體具有動能是由于力對物體做了功 B.物體在合力作用下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則動能在一段過程中變化量一定不為零 C.在某個過程中,外力做的總功等于各個力單獨做功的絕對值之和 D.如果物體所受的合力為零,那么物體的動能變化量為零 答案:D 解析:物體運動就會有動能,與有無外力做功沒有關(guān)系,故A項錯誤。豎直上拋運動是一種勻變速直線運動,在上升和下降階段經(jīng)過同一位置時動能相等,動能在這段過程中的變化量為零,故B項錯誤。外力做的總功等于各個力單獨做功的代數(shù)和,故C項錯誤。物體所受合力為零,則合力不做功,物體動能變化量為零,故D項正確。 2.動能定理的應用 a.利用動能定理求直線運動中的各類參數(shù) (3)(多選)(2016浙江理綜,6分)如圖所示為一滑草場,某條滑道由上下兩段高均為h,與水平面傾角分別為45和37的滑道組成,滑草車與草地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質(zhì)量為m的載人滑草車從坡頂由靜止開始自由下滑,經(jīng)過上、下兩段滑道后,最后恰好靜止于滑道的底端(不計滑草車在兩段滑道交接處的能量損失,sin 37=0.6,cos 37=0.8)。則( ) A.動摩擦因數(shù)μ= B.載人滑草車最大速度為 C.載人滑草車克服摩擦力做功為mgh D.載人滑草車在下段滑道上的加速度大小為g 答案:AB 解析:作出滑道簡化示意圖,如圖所示,從A處到C處的過程中,根據(jù)動能定理有(mgsin θ1-μmgcos θ1)+(mgsin θ2-μmgcos θ2)=0,解得μ=,故A項正確。到B處時載人滑草車速度最大,從A處到B處的過程中,根據(jù)動能定理有(mgsin θ1-μmgcos θ1)=mv,解得vm=,故B項正確。從A處到C處的過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重力勢能減少量2mgh,故C項錯誤。在下段滑道上的加速度大小a==g,故D項錯誤。 b.動能定理在平拋、圓周運動中的應用 (4)(2015全國Ⅰ,6分)如圖,一半徑為R、粗糙程度處處相同的半圓形軌道豎直固定放置,直徑POQ水平。一質(zhì)量為m的質(zhì)點自P點上方高度R處由靜止開始下落,恰好從P點進入軌道。質(zhì)點滑到軌道最低點N時,對軌道的壓力為4mg,g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用W表示質(zhì)點從P點運動到N點的過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則( ) A.W=mgR,質(zhì)點恰好可以到達Q點 B.W>mgR,質(zhì)點不能到達Q點 C.W=mgR,質(zhì)點到達Q點后,繼續(xù)上升一段距離 D.W<mgR,質(zhì)點到達Q點后,繼續(xù)上升一段距離 答案:C 解析:根據(jù)動能定理得P點動能EkP=mgR,經(jīng)過N點時,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和向心力公式有4mg-mg=m,所以N點動能為EkN=,從P點到N點根據(jù)動能定理有mgR- W=-mgR,即克服摩擦力做功W=。質(zhì)點運動過程,半徑方向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即FN-mgcos θ=ma=m(θ為半徑與豎直方向的夾角),根據(jù)左右對稱,在同一高度處,由于摩擦力做功導致在右邊圓形軌道中的速度變小,軌道彈力變小,滑動摩擦力Ff=μFN變小,所以摩擦力做功變小,從N到Q,根據(jù)動能定理,Q點動能EkQ=-mgR-W′=-W′,由于W′<,所以Q點速度仍然沒有減小到0,會繼續(xù)向上運動一段距離,故C項正確,A項、B項、D項均錯誤。 c.多過程中的動能定理 (5)(2016全國Ⅰ,18分)如圖,一輕彈簧原長為2R,其一端固定在傾角為37的固定直軌道AC的底端A處,另一端位于直軌道上B處,彈簧處于自然狀態(tài)。直軌道與一半徑為R的光滑圓弧軌道相切于C點,AC=7R,A、B、C、D均在同一豎直平面內(nèi)。質(zhì)量為m的小物塊P自C點由靜止開始下滑,最低到達E點(未畫出)。隨后P沿軌道被彈回,最高到達F點,AF=4R。已知P與直軌道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取sin 37=,cos 37=) ①求P第一次運動到B點時速度的大小。 ②求P運動到E點時彈簧的彈性勢能。 ③改變物塊P的質(zhì)量,將P推至E點,從靜止開始釋放。已知P自圓弧軌道的最高點D處水平飛出后,恰好通過G點。G點在C點左下方,與C點水平相距R、豎直相距R。求P運動到D點時速度的大小和改變后P的質(zhì)量。 答案:?、?(4分)?、趍gR(6分)?、?5分) m(3分) 解析:①根據(jù)題意知,B、C之間的距離l為 l=7R-2R(1分) 設(shè)P到達B點時的速度為vB,根據(jù)動能定理有 mglsin 37-μmglcos 37=mv(2分) 聯(lián)立解得vB=2(1分) ②P到達E點時速度為零,設(shè)此時彈簧的彈性勢能為Ep,BE=x,P由B點運動到E點的過程中,根據(jù)動能定理有 mgxsin 37-μmgxcos 37-Ep=0-mv(2分) E、F之間的距離l1為 l1=4R-2R+x(1分) P到達E點后反彈,從E點運動到F點的過程中,根據(jù)動能定理有 Ep-mgl1sin 37-μmgl1cos 37=0(2分) 聯(lián)立解得x=R Ep=mgR(1分) ③設(shè)改變后P的質(zhì)量為m1,D點與G點的水平距離x1和豎直距離y1分別為 x1=R-Rsin 37(1分) y1=R+R+Rcos 37(1分) 設(shè)P在D點的速度為vD,由D點運動到G點的時間為t。 根據(jù)平拋運動規(guī)律有 y1=gt2(1分) x1=vDt(1分) 聯(lián)立解得 vD=(1分) 設(shè)P在C點速度的大小為vC,在P由C運動到D的過程中根據(jù)動能定理有 -m1g(R+Rcos 37)=m1v-m1v(1分) P由E點運動到C點的過程中,同理,根據(jù)動能定理有 Ep-m1g(x+5R)sin 37-μm1g(x+5R)cos 37=m1v(1分) 聯(lián)立解得 m1=m(1分) 3.動能定理與圖像結(jié)合分析問題 a.動能定理與v-t圖像結(jié)合分析問題 (6)(2017吉林二模,6分)A、B兩物體放在同一水平面上,受到大小相同的水平力F的作用,各自從靜止開始運動。經(jīng)過時間t0,撤去作用在A物體上的外力F;經(jīng)過時間4t0,撤去作用在B物體上的外力F。兩物體運動的v-t圖像如圖所示,則A、B兩物體( ) A.A、B兩物體的質(zhì)量之比為3∶5 B.A、B兩物體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之比為2∶1 C.在0~2t0時間間隔內(nèi),合外力對A、B兩物體做功之比為5∶3 D.在0~4t0時間間隔內(nèi),水平力F對A、B兩物體做功之比為2∶1 答案:C 解析:根據(jù)圖像可知,A物體在力F和滑動摩擦力作用下運動,力F作用時間t0,故F作用的位移s1=2v0t0=v0t0,滑動摩擦力f1作用全過程,全過程的位移s′1=2v03t0=3v0t0。根據(jù)動能定理可得Fs1-f1s′1=0,解得=3f1。同理可得F與B所受滑動摩擦力f2的關(guān)系為F=f2,故=。在減速運動過程中,由滑動摩擦力提供加速度,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有 =,=,故有=,可得==,故A項錯誤。根據(jù)減速運動過程中由滑動摩擦力提供加速度,對A有a′A===μ1g=,對B有a′B===μ2g=,二式聯(lián)立得μ1=μ2,故B項錯誤。0~2t0時間內(nèi),根據(jù)動能定理可知合力做功之比等于末動能之比,即m1v∶m2v=5∶3,故C項正確。根據(jù)功的公式可知W=FL,則F做功之比為W1∶W2=Ft0∶F4t0=1∶2,故D項錯誤。 b.動能定理與F-x圖像結(jié)合分析問題 (7)(2016浙江學業(yè)考試,13分)如圖(a)所示,長為4 m的水平軌道AB與半徑為R=0.6 m的豎直半圓弧軌道BC在B處相連接,有一質(zhì)量為1 kg的滑塊(大小不計),從A處由靜止開始受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F(xiàn)的大小隨位移變化關(guān)系如圖(b)所示,滑塊與AB間動摩擦因數(shù)為0.25,與BC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未知,取g=10 m/s2。求: ①滑塊到達B處時的速度大??; ②滑塊在水平軌道AB上運動前2 m過程中所需的時間; ③若滑塊到達B點時撤去力F,滑塊沿半圓弧軌道內(nèi)側(cè)上滑,并恰好能達到最高點C,則滑塊在半圓軌道上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是多少。 答案:①2 m/s(3分)?、?s(5分) ③5 J(5分) 解析:①滑塊從A到B的過程中,根據(jù)動能定理有 F1x1-F2x2-μmgx=mv(2分) 解得vB=2 m/s(1分) ②前2 m滑塊受到拉力的作用,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有 F1-μmg=ma1(2分) 根據(jù)運動學公式有x1=a1t(2分) 聯(lián)立以上二式,解得t1= s(1分) ③滑塊恰好能到達C點 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有mg=m(2分) 滑塊從B點到C點的過程中,根據(jù)動能定理有 W-mg2R=mv-mv(2分) 聯(lián)立以上二式,解得W=-5 J,即克服摩擦力做功為5 J(1分)- 1.請仔細閱讀文檔,確保文檔完整性,對于不預覽、不比對內(nèi)容而直接下載帶來的問題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載的文檔,不會出現(xiàn)我們的網(wǎng)址水印。
- 3、該文檔所得收入(下載+內(nèi)容+預覽)歸上傳者、原創(chuàng)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檔原作者,請點此認領(lǐng)!既往收益都歸您。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9.9 積分
下載 |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shè)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quán)。
- 關(guān) 鍵 詞:
- 2019版高考物理總復習 第15課 動能定理及其應用練習 2019 高考 物理 復習 15 動能 定理 及其 應用 練習
鏈接地址:http://www.820124.com/p-3907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