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學派游戲理論PPT課件
《精神分析學派游戲理論PPT課件》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精神分析學派游戲理論PPT課件(31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精神分析學派游戲理論,1,目錄,,2,概述,時間,綁定的親情號,智能網綁定單位,思想基礎,代表人物,3,弗洛伊德游戲思想,思想基礎,4,觀點,1.游戲的動機是唯樂原則,,2.游戲的時期是短暫的,5,埃里克森的掌握理論,思想基礎 埃里克森從積極方面發(fā)展了弗洛伊德的觀點,游戲不僅是自我的機能,也是一種身體的過程和社會性過程同步的企圖,游戲可以降低焦慮,使愿望得到補償性滿足。,,游戲的心理社會發(fā)展順序,,6,,游戲與人格發(fā)展相聯系,7,,游戲中存在性別差異,8,蒙尼格和宣泄理論,思想基礎 弗洛伊德關于游戲的論述中,包含游戲是敵意或報復沖動的宣泄思想。蒙尼格發(fā)展了這一思想,他強調游戲的益處在于宣泄和降低焦慮。,觀點 他認為人身上天生存在著一種本能的攻擊性驅力,在哪里被否定,就會在那里形成病癥。游戲正是這種發(fā)泄的合法途徑。兒童玩攻擊性或侵犯性游戲可降低其攻擊性行為。,9,相關研究推翻這一結論 1.攻擊性玩具刺激并提高了攻擊性行為 費奇貝克 2.攻擊性行為是后天習得的,而非天生的 班杜拉,10,伯勒的角色扮演,思想基礎 兒童在游戲中扮演的角色,一直是精神分析學派感興趣的問題。傳統心理學家認為,兒童扮演的游戲是由模仿的本能所決定。而弗洛伊德認為,沒必要假設這種模仿本能,如果沒有情感內驅力也就沒有模仿。愛戴、尊敬、羨慕/嫉妒、憤怒、畏懼、敵視 伯勒分析兒童在游戲中常選擇的特殊角色和人物并討論背后動機,豐富發(fā)展了弗洛伊德的思想。,11,兒童扮演的角色主要有一下三類,,12,兒童游戲結構隨心理性欲發(fā)展變化階段,雙擊添加標題文字,,,,,,伯勒從發(fā)展的角度描述兒童心理性欲發(fā)展階段中兒童游戲的結構變化,。每一階段心理性欲發(fā)展的矛盾沖突不同,游戲內容也不同。,13,精神分析學派游戲理論評析,貢獻,注意兒童心理發(fā)展階段性。重視游戲的動機,對人們重視模仿性游戲及象征性游戲、角色扮演等有促進作用。,游戲中兒童的沖動和欲望隨年齡段的變化而變化,同時自身人格也在發(fā)展,引起研究人格發(fā)展心理學家的注意,其研究的深入反過來促進兒童游戲的研究。,重視兒童早期健康,重視兒童早期的發(fā)展與教育,強調游戲可以發(fā)泄兒童受壓抑的沖動,使兒童保持快樂情緒,促進健康人格發(fā)展。,14,,局限性,,標題,15,皮亞杰的認知發(fā)展游戲理論,16,皮亞杰的認知發(fā)展階段理論 皮亞杰認為, 兒童的發(fā)展是由同化 — 順應的過程完成的。 2 同化, 是指在某種 情境中,兒童使用他已經獲得的圖式或技能從事并完成活動 順應,是兒童為了完成某種目標而嘗試新的圖式和技能。,17,二 皮亞杰的認知發(fā)展游戲理論 (一)游戲的認知本質和功能 游戲的認知本質 ? 游戲只是智力活動的一個方面,正如想象之于思維的關系一樣。 ? 游戲是同化大于順應。一種圖式或活動是模仿還是游戲,取決于同化和順應在圖式或活動中所占的比例,不平衡,順應大于同化,同化大于順應,18,? 兒童游戲時,并不發(fā)展新的認知結構(順應),而是努力使自己的經驗適合于先前存在的結構(同化)。 ? 游戲的發(fā)展水平與兒童智力發(fā)展水平相適應,在智力發(fā)展的不同階段,游戲的類型不同。,19,2 游戲的功能 ? 對新的剛剛出現的、不完善的心理機能進行練習、鞏固,使它得到豐富與發(fā)展; ? 幫助兒童解決情感沖突,實現在現實生活中不能實現的愿望,20,(二)兒童游戲的類型與發(fā)生發(fā)展1 兒童游戲活動的類型,,,,,,,,,,,,,,,,,,0----2歲,2-----7歲,7----12歲,練習性游戲,象征性游戲,規(guī)則游戲,21,① 練習性游戲 主要發(fā)生于感知運動時期(0-2歲),它是對剛剛學會的但還不熟練的動作技能的練習,具有重復性。練習性游戲的驅力不是外加的,游戲動作本身就是一種強化因素,“動”即快樂。 ② 象征性游戲(2-7歲) ? 2歲以后發(fā)生的游戲類型。它與練習性游戲的不同之處在于它帶有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獨特的嬉戲性象征結構。 ? 在象征性游戲的嬉戲性表征結構中,“象征物”與“被象征化之物”之間的聯合完全是主觀的,幼兒完全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愿望而把它們人為地聯結在一起,22,③ 規(guī)則游戲(7-12歲) 發(fā)生于具體運算時期。規(guī)則游戲是至少有兩個人共同參與的并結成一種互補關系、按照一定的規(guī)則進行的、具有競賽性的游戲活動。,23,2 兒童游戲的發(fā)生與發(fā)展 ① 感知運動時期游戲的發(fā)生、發(fā)展 第一階段(出生后的第一個月):基本都是遺傳性圖式,主客體混沌一片,同化和順應也是混合的、沒有區(qū)別的。在這個時期,既沒有游戲,也沒有模仿。 第二階段(2—4、5個月):也叫初級循環(huán)反應階段。重復某一動作,行為的重復和模式化表明動作正在同化作用中,并開始形成動作的結構。循環(huán)反應的發(fā)生標志著心理活動的發(fā)生。循環(huán)反應本身是一種適應環(huán)境的探究而不是游戲。但是循環(huán)反應延續(xù)下去就可能變成游戲。 第三階段(4、5—6個月):也叫二級循環(huán)反應。有目的的動作形成時期。,24,第四階段 (9—12個月):也叫二級圖式的協調階段。把已有的圖式運用到新的情景中去,動作更加靈活和協調。認知的發(fā)展為嬰兒把一系列動作聯合起來進行游戲創(chuàng)造了條件。 “儀式化”現象(嬰兒只是通過簡單的再認性姿態(tài)表示對物體用途和意義的理解) 第五階段(1-1.5歲):也叫三級循環(huán)反應階段。為了好玩重復新的組合動作而不管這些動作有沒有實際效用。 第六階段(1.5—2歲):游戲開始發(fā)生質變,出現了象征性圖式。象征性游戲的出現,標志著表征思維的出現。,25,26,② 自我中心的表征活動時期游戲的發(fā)展 2—7歲幼兒的認知發(fā)展進入了以自我為中心的表征活動時期。在這一時期嬰兒開始學習運用表象和語言進行思維活動。但是,他們還不能很好地做到這一點,因為語言符號系統是社會約定俗成的,他們還不能很好地理解和運用它。于是,幼兒創(chuàng)造了自己的符號系統,即象征性游戲。,27,28,29,三 皮亞杰游戲理論的意義,,,積極方面,消極方面,,,開拓了從兒童認知發(fā)展的角度考察兒童游戲的新的途徑, 成為20世紀60年代以后游戲與兒童認知發(fā)展關系研究的直接催化劑。 豐富了人們對于兒童游戲認知發(fā)展價值的認識,只是試圖從游戲這一側面說明兒童認知發(fā)展的特征;只看到認知發(fā)展對于 兒童游戲的影響而沒有看到游戲對于認知發(fā)展的積極作用; 在關于兒童游戲的動機和機能問題上,皮亞杰的看法和弗洛伊德的觀點 不無相似之處,他們都把“兒童世界”與“成人世界”看成是對立、 沖突的“兩個世界”,注重游戲幫助兒童處理情感問題的價值。,30,四 啟示,,兒童的游戲與認知活動是協調的,與學習也是相輔相成的,為幼兒教育的游戲化提供了理論依據,游戲的發(fā)展與智力發(fā)展階段相適應,31,-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精神分析 學派 游戲 理論 PPT 課件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820124.com/p-391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