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版高中生物 第3章 生物群體的動態(tài)平衡 第2節(jié) 群落的相對穩(wěn)定 第2課時學案 北師大版必修3.doc
《2018-2019版高中生物 第3章 生物群體的動態(tài)平衡 第2節(jié) 群落的相對穩(wěn)定 第2課時學案 北師大版必修3.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8-2019版高中生物 第3章 生物群體的動態(tài)平衡 第2節(jié) 群落的相對穩(wěn)定 第2課時學案 北師大版必修3.doc(1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第2課時 群落的演替 [目標導讀] 1.結合教材P84實驗,分析魚缸中群落的變化,理解群落演替的概念及內(nèi)涵。2.結合圖3-21至圖3-25,了解群落演替的兩種類型及其過程。3.結合P86思考與討論,學會分析影響群落演替的因素。 [重難點擊] 群落演替的兩種類型及其過程。 一 群落演替的概念 群落是一個運動著的體系,處于不斷的發(fā)展變化之中,即群落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進行著演替。試通過魚缸中群落的變化,總結群落演替的概念。 1.實驗:魚缸中群落的變化 (1)方法步驟 ①投放養(yǎng)料和生物:按3∶1向魚缸中加入稻草(或麥秸)液和池塘水至容積的2/3。 ②放置魚缸:將魚缸置于一個不受干擾,并且沒有陽光直射的安全地方放兩天。 ③取樣檢查:分別從三個層次取樣檢查。 a.用滴管從魚缸中水體的表層采樣,制成裝片,用顯微鏡觀察,記錄觀察到的生物種類,并數(shù)出樣本中每一種生物的數(shù)目。 b.用取自靠近缸壁的中層的樣本,重復步驟a。 c.用取自缸底水體的樣本,重復步驟a。 ④繼續(xù)放置魚缸:繼續(xù)放置一周后,重復步驟a~c。 (2)思考討論 ①稻草液與池塘水在實驗中起什么作用? 答案 稻草液的作用是提供營養(yǎng)物質,池塘水中有小生物個體。 ②什么因素會影響這個群落的變化? 答案 溫度、光照、營養(yǎng)物質等。 ③要想全面地了解群落的變化,還應該怎么辦? 答案 做幾個相同的魚缸,但是放置環(huán)境不同,投放養(yǎng)料不同,比較不同魚缸中生物種類的變化。 (3)結果分析:實驗中,兩次觀察所看到的生物種類和數(shù)量是不相同的,也就是說群落是不斷發(fā)生變化的。 2.群落演替的概念 在一定地域內(nèi),群落隨時間而變化,由一種類型轉變成另一種類型的過程,稱為群落的演替。 歸納提煉 群落演替的原因 (1)環(huán)境不斷變化,為群落中某些物種提供繁殖條件,而對另一些物種的生存產(chǎn)生不利影響。 (2)植物本身不斷進行繁殖、遷徙。 (3)植物之間直接或間接地相互作用,使它們之間不斷相互影響,種間關系不斷產(chǎn)生變化。 (4)在群落的種類組成中,新的植物分類單位(如種、亞種、生態(tài)型)不斷產(chǎn)生。 (5)人類活動的影響。人類活動通常是有意識、有目的地進行,因此人類對群落演替的影響遠遠超過其他因素。 活學活用 1.在寒溫帶地區(qū),一場大火使某地的森林大面積燒毀。在以后漫長時間內(nèi),在原林地上依次形成了雜草地、白樺為主的闊葉林、云杉為主的針葉林,這種現(xiàn)象稱為( ) A.物種進化 B.外來物種入侵 C.群落演替 D.垂直結構 答案 C 解析 火災過后的森林經(jīng)過漫長的時間,最終形成了云杉為主的針葉林,此過程為次級演替。二 群落演替的類型 根據(jù)發(fā)生的情況,將群落的演替分為初級演替和次級演替兩種類型。 1.初級演替 光裸的巖地經(jīng)過一個漫長而艱難的過程,最終會演替出森林。閱讀教材P84~86內(nèi)容,回答下面的問題。 (1)從一個原始的巖石地區(qū)形成一個森林群落,大致要經(jīng)歷以下幾個階段:地衣階段→苔蘚階段→草本植物階段→灌木階段→森林階段。 (2)原始的巖石地區(qū)不具有植物群落生存的基本條件以及原有植物的種子和可繁殖的營養(yǎng)體,像這樣,從原始的巖石地區(qū)開始的群落演替就為初級演替。 (3)請思考: ①地衣能在光裸的巖石上首先定居,它們可微微地潛入巖石的內(nèi)部,借助于地衣分泌的代謝酸和地衣死后所產(chǎn)生的腐殖酸的作用,可加速巖石風化為土壤的過程。 ②地衣階段為苔蘚的生長提供了怎樣的基礎?為什么苔蘚能夠取代地衣? 答案 通過地衣分泌有機酸加速巖石風化形成土壤,并積累了有機物,這為苔蘚的生長提供了條件。而苔蘚生長后,由于其植株高于地衣,能獲得更多的陽光,處于優(yōu)勢地位,其結果是逐漸取代了地衣。 ③經(jīng)過生物與環(huán)境、生物與生物之間的相互作用、相互影響,逐漸演替為森林。在森林階段,還能否找到地衣、苔蘚、草本植物、灌木嗎? 答案 能,群落演替中一些種群取代另外的一些種群,指的是優(yōu)勢取代,而非取而代之。 ④從地衣階段演替到森林階段,群落的結構由簡單到復雜,總生產(chǎn)量和有機物的總量在不斷增加。 2.次級演替 下圖是在棄耕的農(nóng)田上發(fā)生的群落演替過程,據(jù)圖思考: (1)其演替的過程:棄耕的農(nóng)田→一年生雜草→樹木幼苗→森林。 (2)由圖說明:當環(huán)境條件改變或人為干擾引起原有群落一定程度的破壞后,在新的環(huán)境條件下發(fā)生的演替,稱為次級演替。 3.思考 (1)動物在該過程中,是否也發(fā)生了類似植物的演替過程? 答案 是。動物隨著植物種類的變化而變化。 (2)兩種演替相比,次級演替的速度較快,原因是保留了土壤等基本條件,以及原有植物的種子和可繁殖的營養(yǎng)體。 (3)兩種演替中,次生群落具有較大的可塑性和不穩(wěn)定性。因此,在次生群落開發(fā)利用時,要特別注意觀察群落演替的情況,使群落向著有利于人類的方向發(fā)展。 小貼士 (1)并非所有的演替都能形成森林,一般來說,在氣候適宜的環(huán)境中,無論是初級演替還是次級演替都可形成森林,但在干旱的荒漠地區(qū),由于受到水分的限制,群落的演替就很難形成森林,只發(fā)展到草本植物階段或灌木階段。 (2)一般群落的演替都是越來越復雜,但有些演替可能會變得簡單,例如荒漠化。 歸納提煉 比較群落的兩種演替 類型 內(nèi)容 初級演替 次級演替 起點 原先從沒有過植被或原來存在過植被但被徹底消滅了 原有群落環(huán)境,只是失去了原有植被,但原有土壤條件基本保留 時間 經(jīng)歷的時間長 經(jīng)歷的時間短 速度 緩慢 較快 時間與速度的差異分析 所依托的基質和環(huán)境極為貧瘠和嚴酷 所依托的基質和環(huán)境比較肥沃和溫和,且可能存在原有群落毀滅后留下來的大量有機質和繁殖體 影響因素 自然因素 人類活動較為關鍵 實例 沙丘、火山巖、冰川泥上的演替 火災后的草原、過量砍伐的森林、棄耕農(nóng)田上的演替 活學活用 2.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 (1)在自然界里,群落的演替是普遍現(xiàn)象,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 ) (2)群落演替是生物與生物間相互作用的結果,其方向和速度與物理環(huán)境無關( ) (3)沙丘、火山巖上進行的演替是初級演替,冰川泥、棄耕的農(nóng)田上進行的演替是次級演替( ) (4)初級演替進行緩慢,次級演替出現(xiàn)和發(fā)展得較快( ) (5)初級演替形成的群落內(nèi)無競爭現(xiàn)象,次級演替形成的群落內(nèi)競爭明顯( ) (6)初級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級演替很難形成森林( ) (7)大多數(shù)群落演替的總趨勢是:物種多樣性的增加和群落穩(wěn)定性的提高( ) 答案 (1)√ (2) (3) (4)√ (5) (6) (7)√ 解析 (2)群落演替是生物與生物間、生物與環(huán)境間相互作用的結果。(3)在冰川泥上進行的演替是初級演替。(5)初級演替和次級演替形成的群落都有明顯的競爭。(6)演替能否形成森林,是與當?shù)氐沫h(huán)境條件有關的,與演替類型無關。 三 頂級群落 群落演替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會使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發(fā)生改變。 1.群落演替的趨勢 (1)自然條件下,群落演替的一般趨勢是:生物種類越來越多;群落的結構越來越復雜;穩(wěn)定性越來越強。 (2)群落演替能一直無休止地進行下去嗎? 答案 不能。一般說來,當一個群落演替到同環(huán)境處于平衡狀態(tài)的時候,演替就不再進行了。 (3)經(jīng)過一系列的演替過程,最終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群落,稱為頂級群落。不同條件下的群落演替形成的頂級群落相同嗎?請舉例說明。 答案 不同。如在溫度適宜、雨量充沛的地區(qū)可以演替到森林階段;而在寒冷干旱的地區(qū),只能演替到草原或苔原,很難形成森林。 2.群落演替的影響因素:群落演替除了受到溫度、降水等氣候因素影響外,人類活動也對群落演替有著重要的影響。 3.面對各種干擾,群落都有自我維持能力,這種自我維持也稱群落穩(wěn)定性,包括對干擾的抵抗能力和復原能力兩個方面。如果一個群落能夠抵抗住干擾,那么就不會發(fā)生演替。如果一個群落具有復原能力,那么在受到干擾后,它就會借助于演替過程恢復穩(wěn)定的平衡。 歸納提煉 群落演替的特點 (1)群落演替是群落組成向著一定方向、具有一定規(guī)律、隨時間而變化的有序過程,具有可預見性或可測性。 (2)群落演替是生物和環(huán)境反復相互作用,在時間和空間上不可逆的變化。 (3)群落演替的結果是最終達到一個相對穩(wěn)定狀態(tài),物種多樣性增加,總生產(chǎn)量增加,凈生產(chǎn)量逐漸降低,群落有機總量增加。 (4)群落演替的終點為頂級群落。 活學活用 3.云杉是優(yōu)良的木材樹種,是我國西部和西南部高山針葉林中的一個主要森林群落類型。如圖是一個云杉林群落被砍伐后所發(fā)生的幾個變化階段示意圖。 (1)“采伐消退”過程說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復生”過程對于生物群落的變化來說屬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云杉林被采伐后所發(fā)生的變化方向和速度是受許多因素影響的,其中,來自群落內(nèi)部的因素有____________,來自外界環(huán)境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各舉兩例) (4)新生的云杉林和采伐前的云杉林不完全一樣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人類活動對群落演替的影響 (2)次級演替 (3)種子的數(shù)量和散布、生物的繁殖 人類活動、氣候變化 (4)演替過程中環(huán)境條件會發(fā)生變化,而且易受人類活動的影響 當堂檢測 1.下圖表示某地云杉林的形成過程。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該群落的演替屬于初級演替,群落結構越來越復雜 B.人類活動不改變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C.該群落演替是群落內(nèi)部因素和外界環(huán)境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D.在⑤云杉林群落中有明顯的垂直結構,沒有水平結構 答案 C 解析 該群落的演替應是次級演替;人類活動改變了演替的方向和速度;在⑤云杉林群落中有明顯的垂直結構,同時也有水平結構。 2. 詩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所描繪的景象變遷,可視為( ) A.群落的初級演替 B.種群的初級演替 C.群落的次級演替 D.種群的次級演替 答案 C 解析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詩句原有的含義是指:小草很堅強,就算草原被火燒盡了,到春天一樣生長起來。通過詩句的含義可知,小草不是一種生物,并且小草的有無影響動物和微生物,因此此處發(fā)生了群落的演替;并且原有植被雖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條件基本保留,甚至還保留了植物的種子或其他繁殖體,因此發(fā)生了群落的次級演替。 3.下圖表示兩種群落演替的類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a(chǎn)處可表示發(fā)生特大火災原有生物徹底滅絕 B.b處可表示火山爆發(fā)形成火山巖 C.甲、乙演替的起點均具備基本的土壤條件 D.如果時間允許,甲、乙都會形成森林 答案 B 解析 由圖分析可知,甲表示次級演替,乙表示初級演替,a處遭受破壞但是物種多樣性并未降到0,即原有生物沒有徹底滅絕;而b處所遭受的破壞導致物種多樣性降為0,即原有生物徹底滅絕,可表示火山爆發(fā);初級演替的起點不具備基本的土壤條件;群落演替最終能否形成森林不是時間問題,而是取決于氣候條件。 4.根據(jù)群落演替的理論,在光裸的巖地上經(jīng)過一定的時間,最終就會演替出森林。請據(jù)此回答問題: (1)光裸的巖地上最終演替出森林,其過程大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衣首先在裸巖上定居。同時,地衣分泌的有機酸腐蝕了堅硬的巖石表面,加速了巖石風化成____________的過程。 (3)各種昆蟲及其他小動物開始進入生物群落的階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地衣階段與苔蘚階段相比,土壤中的有機物含量較多的是__________,微生物種類較多的是______________。 (5)在以上演替的各階段中,達到相對穩(wěn)定的階段是________。 A.地衣階段和苔蘚階段 B.草本植物階段和灌木階段 C.灌木階段和森林階段 D.森林階段 答案 (1)地衣階段→苔蘚階段→草本植物階段→灌木階段→森林階段 (2)土壤 (3)草本植物階段 (4)苔蘚階段 苔蘚階段 (5)D 40分鐘課時作業(yè) [學考達標] 知識點一 群落演替的概念 1.下列有關群落演替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群落中一些生物消失了,另一些生物來占據(jù)它們的空間,就屬于演替 B.光裸的巖石上最先出現(xiàn)的是地衣 C.在棄耕的農(nóng)田上不可能形成樹林 D.不論在什么條件下,群落的演替都能形成樹林 答案 B 解析 在群落的發(fā)展變化過程中,一些物種的種群消失了,另一些物種的種群隨之而興起,最后這個群落會達到一個穩(wěn)定階段。這時原來的群落就被新的群落取代了,這就是群落的演替,這里的代替并不完全是取代,更多的應該理解為優(yōu)勢上的替代,故A錯;如果在干旱的荒漠地區(qū),群落的演替很難形成樹林,但如果氣候適宜,棄耕的農(nóng)田就會演替成樹林,故C、D兩項錯誤。 2.我國大力治理荒漠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如圖為某地的荒漠經(jīng)多年治理的變化情況,這種變化可稱為( ) A.群落的抵抗力 B.群落的穩(wěn)定性 C.群落的多樣性 D.群落的演替 答案 D 解析 據(jù)圖分析,圖中第一張照片是荒漠,第二張照片是草地,第三張照片是樹林,表示了群落演替,即指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群代替另一個群落的過程。 知識點二 群落演替的類型 3.下列有關生物群落演替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群落演替主要有初級演替和次級演替兩種類型,火災后的草原、森林、冰川泥上進行的演替都屬于次級演替 B.演替過程中由草本植物階段漸變?yōu)楣嗄倦A段,主要原因是灌木較為高大,能獲得更多陽光 C.群落發(fā)展變化過程中,一個群落被另一個群落代替的過程,就是群落演替 D.次生群落的可塑性和不穩(wěn)定性較大 答案 A 解析 冰川泥上進行的演替屬于初級演替。 4.下列關于棄耕農(nóng)田和裸巖上的演替,說法正確的是( ) A.棄耕農(nóng)田上的演替為初級演替 B.裸巖上的演替為次級演替 C.這兩種演替過程完全相同 D.這兩種演替過程不完全相同 答案 D 解析 棄耕農(nóng)田上的演替為次級演替,裸巖上的演替為初級演替,這兩種演替過程不完全相同。 5.某島嶼由海底火山噴發(fā)形成,現(xiàn)已成為旅游勝地,島上植被茂盛,風景優(yōu)美。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該島嶼不同地段物種組成上的差異是群落水平結構的體現(xiàn) B.該島嶼形成后最初進行的群落演替屬于次級演替 C.旅游可能使島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進行 D.該島嶼一定發(fā)生過漫長的群落演替過程 答案 B 解析 該島嶼不同地段物種組成上的差異是群落水平結構的體現(xiàn),故A項正確;該島嶼由海底火山噴發(fā)形成,其最初演替屬于初級演替,故B錯誤;旅游時因人類活動的影響可能改變?nèi)郝溲萏娴乃俣龋蔆正確;該島嶼上發(fā)生的初級演替為漫長的演替過程,故D項正確。 知識點三 群落演替的趨勢和影響因素 6.群落演替的總趨勢是( ) A.物種多樣性的增加和群落穩(wěn)定性的提高 B.物種多樣性的減少和群落穩(wěn)定性的降低 C.物種多樣性的增加和群落穩(wěn)定性的降低 D.物種多樣性的減少和群落穩(wěn)定性的提高 答案 A 解析 群落演替是指群落隨時間而變化,由一種類型轉變成另一種類型的過程。雖然演替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大致都要經(jīng)過由裸地到森林階段。物種的數(shù)量由少到多,群落的結構和種類組成由簡單到復雜。 7.人類活動對演替的影響是( ) A.人類活動會加速演替的速度 B.人類活動會延緩演替的進行 C.人類活動往往會使演替偏離其自然的方向 D.人類活動會降低群落的物種多樣性 答案 C 解析 在自然狀態(tài)下,群落的演替會沿著自身的規(guī)律,在外界環(huán)境的變化下,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而如果有了人類的干預則會加速或者減緩演替的速度,對于群落的物種多樣性的影響也應該是兩方面的。 [高考提能] 8.南方某農(nóng)田棄耕后,很快就會長滿一年生的雜草,后來又出現(xiàn)灌木。圖中曲線b、c表示該群落中植物物種數(shù)或個體數(shù)的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曲線a表示該群落所含能量的變化,曲線b表示植物物種數(shù) B.從草本階段演替到灌木階段,動物種類基本不會發(fā)生變化 C.在人為干擾情況下,將來不可能演替至森林階段 D.草本階段最易遭受外來物種的入侵而使占優(yōu)勢的物種發(fā)生變化 答案 D 解析 從草本階段演替到灌木階段,植物物種數(shù)(曲線c)及群落所含能量增多(曲線a),但個體數(shù)減少(曲線b)。演替過程中植物種類發(fā)生變化,會使相應的動物種類發(fā)生改變。如果人為地植樹造林,可能會加快群落的演替,使其更早地演替至森林階段。草本階段抵抗力較弱,容易受到外來物種的入侵。 9.從光裸的巖地上演替出森林的過程中,由草本植物階段演替到灌木階段所需的時間相對較短,原因是( ) ①草本植物階段,土壤中有機物較豐富,通氣性好?、诠嗄靖蛋l(fā)達,吸水能力強?、酃嗄靖叽?,具更強的獲得陽光的能力 ④灌木階段,群落內(nèi)競爭激烈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答案 A 解析 從裸巖到森林的演替過程中,草本植物階段,土壤中有機物越來越豐富,使得土壤的透氣性越來越好,為灌木的生長創(chuàng)造了條件。灌木根系發(fā)達且比草本植物高大,所以在與草本植物的競爭中優(yōu)勢明顯,很快就能成為優(yōu)勢種。 10.下圖表示兩個群落演替過程中物種多樣性的變化,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甲可表示森林在火災后進行的演替 B.甲的演替速度比乙快、歷時短 C.甲中①、②處的物種組成相同 D.人類的活動往往影響到甲、乙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答案 C 解析 題圖中甲曲線表示次級演替,乙曲線表示初級演替,次級演替速度比初級演替的速度快、歷時短;火災后森林上進行的演替為次級演替,但火災前的物種與火災后演替產(chǎn)生的物種不一定相同;當氣候條件適宜時,次級演替和初級演替均可演替成森林。 11.某山區(qū)實施退耕還林之后,群落經(jīng)過數(shù)十年的演替發(fā)展為樹林。下圖中曲線甲、乙、丙分別表示群落演替的三個連續(xù)階段中優(yōu)勢植物種群的數(shù)量變化情況。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實施退耕還林等措施之后,可增大部分野生動植物種群的環(huán)境容納量 B.曲線甲、乙、丙對應的物種之間為競爭關系,第3階段群落具有明顯的垂直分層現(xiàn)象 C.演替中后一階段優(yōu)勢物種的興起,一般會造成前一階段優(yōu)勢物種的消亡 D.該過程中,群落的物種生物種類會逐漸增多 答案 C 解析 群落演替是指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群落被另一個群落代替的過程,在此過程中群落的總生產(chǎn)量增加,有機物總量增加,生物種類越來越多,在演替過程中,后一階段優(yōu)勢物種的興起,一般不會造成前一階段優(yōu)勢物種的消亡,而是取代其優(yōu)勢地位。 12.某地實施退耕還林多年后,原有耕地變?yōu)榱值???蒲腥藛T對林地植被的種群密度進行了調查,發(fā)現(xiàn)陽坡和陰坡植被差異明顯。對陽坡的物種生態(tài)位重疊(即兩個物種在同一資源狀態(tài)上的相遇頻率,見表中數(shù)據(jù))變化進行分析,其結果如下: 種名 山桃 丁香 油松 刺槐 山桃 1 丁香 0.124 1 油松 0.125 0.834 1 刺槐 0.148 0.761 0.884 1 (1)耕地逐漸過渡為林地的過程屬于____________。 (2)在調查該林地山桃的種群密度時應采用________法。 (3)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陽坡群落物種中競爭最激烈的是______________。造成陽坡和陰坡植被差異明顯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群落演替(或“次級演替”) (2)樣方 (3)油松和刺槐 陽光 解析 (1)耕地上發(fā)生的演替屬于次級演替。(2)調查植物種群密度所用的方法是樣方法。(3)兩種生物重疊越大說明它們之間的資源競爭就越激烈,分析表可知油松和刺槐的重疊度最大,即油松和刺槐的競爭最激烈;陽坡和陰坡的主要區(qū)別是陽光。 13.有一片長有馬尾松和山毛櫸的針、闊混交林,逐年對兩個樹種的存有量進行統(tǒng)計,馬尾松和山毛櫸存有量的比值記作C,做出曲線如圖所示。請據(jù)圖回答: (1)兩個樹種處于競爭狀態(tài)的年份段是________。 (2)兩個樹種處于平衡狀態(tài)的年份段是________。 (3)在a年的優(yōu)勢種是______________,在d年的優(yōu)勢種是____________。排除氣候條件的變化,造成這一變化的重要原因可能是隨著前一種群的繁盛,逐步改變了當?shù)氐腳_______,使之反而適合后一種群的生存需要。 (4)以上說明,生物群落__________________,它是一個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fā)展變化的動態(tài)系統(tǒng)。在群落的發(fā)展變化過程中,一些物種的種群________了,另一些物種的種群隨之而__________,最后,這個群落會達到一個穩(wěn)定的階段。 答案 (1)0~e (2)b~c (3)馬尾松 山毛櫸 環(huán)境 (4)不是一成不變的 消失 興起 解析 生物群落是由不同的種群組成的。由于環(huán)境條件等各種因素的變化,種群在不斷地發(fā)生變化,使生物群落也發(fā)生變化。對于生活在同一環(huán)境中的具有競爭關系的馬尾松和山毛櫸的存有量來說,其比值C>1,則馬尾松占優(yōu)勢;C<1,山毛櫸占優(yōu)勢;C=1,則兩樹種處于動態(tài)平衡之中。 [個性拓展] 14.探究水體中原生動物群落演替的過程如下: ①取適量的干稻草加水煮沸,冷卻至室溫后,在大燒杯中加入3/4容積的干稻草溶液,取一滴溶液制成臨時裝片,放在顯微鏡下觀察,將觀察結果記錄下來。然后將此燒杯放置在一個不受干擾、沒有陽光直射的地方,讓它滋生大量的細菌。 ②放置3天后,用池塘水加滿燒杯,混合后,取水樣用顯微鏡進行檢查。對照原生動物的圖譜,識別你觀察到的每一種生物,同時估計一下你的樣本中每種生物的相對密度,將觀察結果記錄下來。 ③每隔3天,用滴管分別取燒杯表層、靠近燒杯側壁的表層以下、燒杯底的水樣用顯微鏡進行檢查。對照原生動物的圖譜,識別你觀察到的每一種生物,同時估計一下你的樣本中每一種生物的相對密度,將觀察結果記錄下來。 ④當你觀察到原生動物的種類和數(shù)量發(fā)生明顯變化時,可結束實驗,然后在老師的指導下,回收溶液。 ⑤分析數(shù)據(jù),得出結論。 請分析回答: (1)什么因素會影響這個群落的演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觀察到的這些生物來自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請你預測一下,燒杯中的群落將如何演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有機物、溫度、酸堿度、水質等 (2)主要來自加入的池塘水,也可能來自空氣的傳播 (3)原生動物消亡 解析 群落中的有機物、溫度、酸堿度、水質等都會影響到群落的演替;能觀察到的生物主要來自加入的池塘水,也可能來自空氣的傳播;隨著水體中有機物的消耗,異養(yǎng)型的原生動物數(shù)量會越來越少,最后趨于消亡。-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8-2019版高中生物 第3章 生物群體的動態(tài)平衡 第2節(jié) 群落的相對穩(wěn)定 第2課時學案 北師大版必修3 2018 2019 高中生物 生物 群體 動態(tài)平衡 群落 相對 穩(wěn)定 課時 北師大 必修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820124.com/p-5492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