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青島版科學三上《哪杯水多》教學實錄與評析.doc
《2019-2020年青島版科學三上《哪杯水多》教學實錄與評析.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青島版科學三上《哪杯水多》教學實錄與評析.doc(1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2020年青島版科學三上《哪杯水多》教學實錄與評析 執(zhí)教: 萬振華 評析: 馬洪偉 課前游戲 教師出示三支筆,只露出三只筆的上方(長短不齊),讓學生猜哪支筆最長,哪支筆最短?再露出筆的下方(長短不齊),再讓學生猜哪支筆最長,哪支筆最短?引起學生爭論,找出解決的辦法。 師:看來呀!要進行比較必須在同一標準下才能完成。像剛才我們把筆放在一個平面上,用其中的一支筆做標準,一看就知道了結果。我們用尺子量,尺子就是一個標準。因此我們不管做什么比較都要有一個標準,在統(tǒng)一的標準下才能進行比較。 我們的游戲就做到這兒,好嗎?下面我們可以上課了嗎? 評:表面上是一個游戲,實際上是通過游戲讓學生明白:不論做什么比較都要有一個標準,為后續(xù)學習做鋪墊。 一、從學生生活經(jīng)驗導入 師:你們在家都做家務活嗎? 生:做。 師:都做哪些家務活? 生:幫媽媽刷碗,掃地。 師:噢!真勤快。 生:幫爸爸擦皮鞋,擦地板。 師:噢!真是一個孝順的好孩子。 生:…… 師:還有這么多同學舉手呀?是不是你們都在家里幫爸爸、媽媽干家務活呀? 生:是。 師:看來大家都是愛勞動、孝順父母的好孩子。老師鄰居家有一個和大家一樣大的孩子,叫小明,他也是一個孝順父母的好孩子,他每天早晨都早早地起床為爸爸、媽媽和自己沖杯奶。這天早晨,他沖了這樣的三杯奶。(出示課件:三杯牛奶,三個杯子相同,而其中的奶量不同。) 師:大家猜猜看小明會把哪杯奶給爸爸,哪杯奶給媽媽,哪杯奶給自己呢? 生:我猜小明會把3號奶給媽媽,2號給小明,1號給爸爸。 師:你能說說為什么嗎? 生:因為媽媽整天上班工作,回家還要做家務,很辛苦,所以最多的奶給媽媽;爸爸雖然也工作,但是回家不做家務,所以要喝比媽媽少一點;小明還小,喝最少的奶。 評:從學生分牛奶的方法上可以折射出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但是不論學生怎樣分牛奶,都離不開哪杯奶多,哪杯奶少的問題,這就是教師在選擇問題時的獨到之處,一箭雙雕,由三杯奶的多少,自然而然的引出了本課要研究的中心問題:哪杯水多? 師:噢,這是你的觀點。還有不同的分法嗎? 生:我認為應該把1號杯分給爸爸,2號給媽媽,3號給小明。 師:能說說你的理由嗎? 生:我認為小明正在長身體,最需要加強營養(yǎng),所以要喝最多的奶,爸爸在外邊干活很累,也需要補充營養(yǎng),所以應該喝1號杯里的奶,媽媽不喜歡喝奶,可以喝最少的。 師:噢!這是你的想法??磥硌剑〈蠹叶纪獍炎疃嗟哪探o最需要的人,大家一下子就能猜出來哪杯奶多,哪杯奶少,那我這里有三杯水,(出示課件:三杯水,三個杯子相同,而其中的水量不同)你能一下子就猜出來哪杯水多,哪杯水少嗎? 生:能! 師:好!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研究的“哪杯水多,那杯水少”的問題。 二、在教師指導下的自主探究 師:好,你來猜? 生:3號最多,2號最少。 師:你是根據(jù)什么來判斷的? 生:因為3號杯水高。 師:這里我們把水在杯子里的高度叫做“水位”。除了水位高,還有別的條件嗎? 生:杯子是一樣的。 師:加上這個條件,我們來看,在杯子是相同的條件下,是不是水位高的水多。大家同意這個看法嗎?(同意)看來大家的看法非常一致,在杯子相同的條件下,水位高的水就多。我這里還有三杯水,你還能猜出哪杯水多,哪杯水少嗎?(出示課件:三杯水,杯子的粗細不同,水位相同) 生:1號杯子水最多,2號杯子水最少。 師:你是根據(jù)什么來判斷的? 生:因為1號杯子寬。 師:對于杯子,我們還是用粗細來描述比較好,也就是說杯子粗的水多。還有別的條件么? 師:好,你來補充。 生:水位是一樣的。 師:加上這個條件,我們來看,在水位相同的條件下,杯子粗的水就多。大家同意嗎?(同意)我們能不能用實驗的方法來驗證一下?(好) 師:前面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當杯子大小相同時,我們看水位的高低就知道水的多少,現(xiàn)在我們拿三個同樣大小的杯子,再把屏幕上的三杯水請到這里來,大家看是不是?(教師拿出與課件上基本相同的三杯水讓學生看,學生看后明白是課件中展示的)現(xiàn)在我們分別把他們倒在這三個大小相同杯子里,請大家觀察一下哪杯多,哪杯水少? 生:1號杯子水最多,2號杯子水最少。 師:還真是和大家先前說的一樣!這樣看來,當杯子里的水位相同時,杯子粗的水就多。 評:哪杯水多,哪杯水少的問題,對于學生并不陌生,同學們在自己的生活中早就有這種概念,教師設計這個環(huán)節(jié)的目的主要是要激活學生的原有知識儲備,讓學生從自己熟悉的事物中尋找規(guī)律,提高學生進行科學探究的興趣。在此基礎上,把孩子的語言“翻譯”成科學的語言,為實現(xiàn)下一步的探究和討論鋪平道路。與此同時學生明白了任何一個科學的結論都要通過科學實驗來驗證的道理。 師:看來,任何一個科學的結論都要通過實驗驗證,才能判斷他是否正確。這次,我給每個小組的桌上都準備了三杯水。大家趕緊觀察一下,再猜猜看哪杯水多,哪杯水少? 生:1號多,3號少。 生:3號多,1號少。 生:2號多,3號少。 生:3號和1號一樣多。 …… 師:有的說1號杯子里的水最多,有的說2號杯子里的水最多,有的說2號杯子和3號杯子的水一樣多,為什么會有這么多不同的答案呢?看來,大家的意見不統(tǒng)一了?想一想,問題出在哪里? 生:杯子的大小不一樣了。 生:水位的高低也不一樣了。 師:我們用眼睛無法準確地判斷了,那么我們能不能想個辦法呢?小組討論一下! 評:教師順水推舟一問,如一石激起千層浪,激起學生進一步探究的欲望,而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正是進行下一步實驗的關鍵,讓大家一起想辦法,既解決了學生自己胡推測、憑空亂猜的弊端,又避免了耽誤課堂時間,能更好的掌握實驗研究的切入點,同時又培養(yǎng)了學生善于合作的習慣,可謂一舉兩得。 師:剛才我看見大家討論得非常熱烈,一定有好辦法了,誰能說說你們的方法? 生:我們小組想用一個杯子、一把尺子來判斷,把這三個容器里的水,一個一個倒入這個杯子里,量一下水位的高度就知道了。 師:噢!你們小組的這個方法不錯!等一會兒你們就用這個方法來實驗,好嗎? 生:我們組想用大小相同的三個杯子來判斷,就是把三個不同容器里的水分別倒入三個相同的杯子里,一看就知道哪杯水多,哪杯水少了。 師:嗯,這個方法就是我們一開始用的方法,杯子相同,看水位的高度,剛學的方法就用上了,不錯,學以致用。等會兒你們就用這個方法試一試。 師:噢!你們還有?你來說說。 生:我們組想用稱重量的方法,哪杯水最重,就最多。 師:這個方法很特別,你們是怎么想出來的? 生:我爸爸在市場上買酒,我看見他每次都用稱稱,重的酒就多,輕的酒就少,所以…… 師:看來你很注意觀察生活,是個有心人,你們就用這個方法實驗好嗎? 師:看來大家的辦法還真不少,其實這些方法都是測量的方法。下面各個小組可以用你們自己想出的方法進行實驗,也可以用其他小組想出的方法試一試,在實驗時,如果你又發(fā)現(xiàn)了新方法,也可以試一試?我這里給大家準備了實驗時你們可能用到的器材,如果哪個小組需要的話,小組長過來拿。 師:大家注意看,桌上的器材都是什么做的,噢,玻璃,那么在實驗時我們應該注意什么? 生:應該小心,注意安全,不要把儀器 弄壞了,劃破手指。 生:要輕拿輕放。 生:不要把杯子里的水灑出來,這樣得 出的結論就不準確了。 師:連這個你都想到了,非常好!請坐。 師:老師也想給大家提個建議,在實驗時,小組同學要注意團結合作,特別是要注意,不要把三杯水弄混了,那樣你就無法進行比較了。老師說明白了嗎?下面開始實驗吧! 評:孩子們的探究,往往就探究而探究,表現(xiàn)在,動手之前缺乏思考,缺乏對動手目的的思考。所以我們認為,培養(yǎng)孩子們思考著動手探究很重要,思考成熟了,方向和目的也就明確了。只有這樣的科學探究才是更有效的。 (小組實驗開始,教師巡回指導。開始各個小組長都上“實驗器材超市”拿了量筒進行實驗(但是不知道量筒叫什么),有的組拿了三個量筒,一比就知道了哪杯水多,哪杯水少。有的組只拿了一個量筒,分別把三杯水倒進量筒里,并且有人記數(shù),最后確定數(shù)大的水最多。并大聲說:老師我們知道了,3號杯水最多,2號杯水最少。 有的組用量筒測量完了以后,就聽見有同學說:再用其他方法試一試,組長再上去拿小酒杯量一量。還有的組說:拿那個小桶和稱來試一試。噢!老師還是3號杯水最多,2號杯水最少。學生紛紛向老師報告使用了多種方法。) 師:請大家坐好,剛才我看到大家各個都像小科學家一樣在研究,真的是很投入,那么你們研究的結果是什么?哪個小組能來交流一下? 生:我們小組通過實驗得出3號杯水最多,2號杯水最少。 師:能說說你們是怎么做的嗎? 生:我們組用了3種方法。 師:哪個小組還用了和他們不一樣的方法?來,交流一下。 生:我們小組還用了稱的方法…… 生:我們還用做記號的方法…… 師:剛才我們用了這么多方法來實驗,你們的結果都是一樣的嗎? 生:一樣! 師:看來要判斷哪杯水多哪杯水少,可以用很多方法,不過,要想準確的知道一杯水到底有多少,就要進行準確的測量。剛才看到有的小組用了這個特別的儀器(教師順手拿起學生用過的量筒),大家知道它叫什么? 生:不知道。 師:我來告訴大家,它叫量筒,是用來測量液體體積的儀器,現(xiàn)在每個小組的小組長上來拿一個回去。 (小組長上來個拿一個量筒) 師:現(xiàn)在每個組都有一個量筒,請大家仔細觀察,看量筒上有什么? 生:有橫杠。 生:有橫線。 師:還有什么? 生:有數(shù)字。 師:除了這兩樣,還有什么? 生:字母ml。 師ml表示毫升,毫升是表示液體體積的單位;也就是當水位與20這條長線一樣時,我們就說水的體積是20毫升。同學們再觀察一下,量筒上每兩個數(shù)字之間相差多少?有幾個小格?算一算一個小格是多少毫升? 生:相差20毫升,一個小格是2毫升。 師:這個量筒最大的數(shù)是多少? 生:250毫升。 師:說明這個量筒最多能量250毫升的水,多于250毫升就要選擇再大一點的量筒。 師:最小的數(shù)是多少? 生:20毫升。 師:說明這個量筒所量的液體最少不能低于20毫升,如果少于20毫升就要選擇小一點的量筒。 師:現(xiàn)在我們認識了量筒,那么你知道量筒倒上水是什么樣子嗎?請看屏幕。(出示課件)請大家仔細觀察,看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生:水面是凹下去的。 師:那我們在讀數(shù)的時候應該看凹面的上部還是底部? 生:看底部。 生:不對,看上部。 師:到底怎么讀呢?我們來看正確的讀法。(出示課件,課件上展示正確的讀數(shù)方法)大家看,讀數(shù)時視線要與水面的最低處相平,這樣讀出的數(shù)才是最準確的,在今后的實驗中要注意這個問題。 評:科學實驗儀器一般都是老師來介紹的,但是本課教師讓學生自己觀察、發(fā)現(xiàn)儀器的結構并猜測儀器的使用方法,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探究教學路子,并讓學生在發(fā)現(xiàn)和猜想中體驗探究的樂趣。 師:那么,量筒怎么用呢?誰能說說? 生:把水倒在量筒里就行了。 生:還要看刻度。 師:量筒到底怎么用呢?我們來看一看量筒的正確使用方。(課件展示如下: 1)拿到量筒后首先要看一下量筒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測量液體時,首先要把量筒放在一個平面上,放平穩(wěn);然后再把杯子里的水口對口地倒進量筒里,不要把水灑在外面,如果灑了測的數(shù)就不準了;當量筒里的水面靜止后開始讀數(shù)。讀數(shù)時,視線要與液面最低處相平,這樣讀出的數(shù)才是準確的。) 師:現(xiàn)在,我們知道了量筒的使用方法,下面我們來測量一下這杯水有多少毫升?請小組長馬上上來拿一杯回去測一測,看看有多少? 生:匯報結果。 生:41毫升。 生:40毫升。 生:40毫升。 39毫升…… 師:我告訴大家一個秘密,其實我給大家的都是40毫升的水。請量的不是40毫升的小組找找原因。 生:我們在讀數(shù)時視線沒有和水面的最低處相平。 生:我們在往量筒里倒水的時灑出來一些。 師:能找出失敗的原因,這點很好。下次實驗時只要注意了,就一定能成功。 評:讓學生對自己的研究實驗過程進行反思,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探究精神的體現(xiàn),也是對學生進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教育的一種途徑。 三、拓展延伸,體驗成功 師:經(jīng)過剛才的測量我們知道了40毫升的水是這么多,那么根據(jù)這40毫升的水,大家先估計一下,桌上杯子里的水大約有多少?(發(fā)實驗報告)并把估計的數(shù)字填在實驗報告上,再用量筒進行測量,看一看你估計得是否準確? (學生有的估計是120毫升,有的估計是110毫升,有的估計是105毫升……經(jīng)過量筒測量后,有的組發(fā)現(xiàn)自己估算的和測量的差距很大,有的估算的和測量的很相近。 對第二杯水的估算,各小組有了第一次的經(jīng)驗顯得比較謹慎,小組成員各抒己見,并通過協(xié)商確定估算結果,估算的結果和測量的結果相比差距較小,也比較準確了。) 師:剛才我們用量筒準確地測量出每杯水的體積是多少,實際上在實驗室里還有許多測量液體體積的儀器,大家知道嗎?噢!不知道。不知道沒關系,我來告訴大家。這個叫量杯……(教師邊出示實物邊介紹)那么,除了這些實驗室里用的測量液體體積的儀器外,在日常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測量液體體積的工具? 生:家里的水表。 師:通過水表你能知道什么? 生:家里每月用水的多少。 生:打針的針管上面有刻度,可以知道打多少藥。 生:奶瓶上有刻度。 師:為什么要有刻度? 生:有了刻度可以知道小孩喝了多少奶。 生:有的藥瓶上有刻度,就像我們喝的咳嗽糖漿…… 生:汽車上的油表和水表…… 四、課后延伸: 師:大家知道的真不少。同學們善于觀察生活,這可是個好習慣。只要我們認真觀察思考了,你就會發(fā)現(xiàn)許多科學知識。既然測量液體的體積在我們的生活中應用得這么廣泛,大家想不想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測量工具? 生:想。 師:大家看,這是老師自己做的量筒,如果大家也想做一個,請同學們課后研究研究,自己也做一個,可以用它來測一測自己買的飲料夠不夠數(shù)?自己喝的一杯水到底有多少?好不好?下課! 威海市環(huán)翠區(qū)望島小學 威海市環(huán)翠區(qū)教研中心 附送: 2019-2020年青島版科學三上《哪杯水多》教案 教材簡析: 本課是青島出版社三年級上冊第單元的第一課《哪杯水多》的第二課時。 它是結合生活中很多地方需要比較液體的多少,但是人的感覺常常不準確,所以為了精確地測量就需要借助一些儀器,量筒、量杯就是測量液體多少的儀器之一。 教材從兩方面進行:首先從形狀不同而且裝水也不同的容器,“哪個容器里裝的水多,哪個容器里裝的水少”用比較的方法入手,通過引導學生經(jīng)歷猜想、制定實驗方案、運用各種方案進行比較、收集整理事實、思考加工得出結論,最后交流研究成果的過程,然后引出量筒這一測量工具,比較認識水體積的多少。 教學理念: 一、以探究為核心 親身經(jīng)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在這堂課中主要安排了兩個活動“用各種方法比較水的多少”、“用量筒測量水的多少”,為學生提供了充分的探究時間和機會。 二、學生是學習的主體 在教學活動中注意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設計解決問題的方案,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注重實驗探究的開放性 1、材料的開放性:課前讓學生準備能裝水的容器,老師也為學生準備了各種材料,在探究活動中根據(jù)需要領取材料。 2、實驗方法的開放性: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方案,然后各組交流、互相補充、完善實驗方法,最后按照自己的方案進行活動。 3、交流的開放性:學生充分地與教師、同學進行交流,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教師不把自己的意愿強加給學生,充分尊重學生的選擇。 4.對于3年級的小學生,注意教、扶、放的適當安排。放——在“用各種方法比較水的多少”時,充分發(fā)動學生的頭腦風暴,讓學生進行開放性思維;教、扶——在“用量筒測量水的多少”時,教師進行必要的規(guī)范性的指導。 教學目標: 1、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經(jīng)歷典型的科學探究過程:猜測——制定方案(包括實驗方法、材料選擇〈準備〉、小組分工合作等)——實驗—記錄—交流。根據(jù)假想答案,能提出進行簡單探究活動的大致思路。 2、知識與技能:能夠運用多種方法比較液體的多少,并明確必須使用同一標準。知道人的感覺常常不夠準確,于是科學需要借助儀器來測量。初步學會使用量筒,理解毫升的含義。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注重事實,敢于提出不同見解,樂于合作與交流培養(yǎng)自信心和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 教學重點 設計不同的方案探究哪杯水多。 教學難點 正確使用量筒測量水的多少。 教學材料:一杯水、一杯牛奶、二瓶水、量筒、記錄單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導入新課:水把大自然打扮得絢麗多彩,它就像乳汁一樣哺育著地球上的生命。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要來仔細地觀察一下水。 老師口渴了,想喝點冷開水,可我忘了我?guī)У倪@幾杯中那杯是水,怎么辦呢?。(出示兩個瓶子,一瓶是牛奶,一瓶是水)誰來告訴我哪一瓶是水呢? 學生回答并陳述理由。 【設計意圖】此處主要是讓學生運用上節(jié)課所學的水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組織學生在認識了水的基本性質后,再去探究比較水的體積的多少。讓學生從自己熟悉的事物中尋找規(guī)律,提高學生進行科學探究的興趣。 二、自主探究 (1)提出猜想 談話:(出示另一瓶水,兩個瓶子的高矮、粗細不同,水的高度也不同。)水還有哪些秘密呢?看!這兩瓶水中你覺得哪瓶水最多呢?(為了便于區(qū)別,瓶子上分別貼上標簽:1號和2號) 學生猜測。 【設計意圖】作為猜想的表達形式可以靈活多樣,當然在實際教學中,學生不可能列舉所有可能性,但是嘗試盡量讓學生說出所有可能性。 談話:看來同學們的觀點不太一致,究竟那杯水多呢?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討論討論、想想辦法,看看哪個小組的方法最好。(學生設計方案,教師巡視,參與小組活動。) (注: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與空間,鼓勵學生大膽的提出實驗方案,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聰明才智。) (可能會出現(xiàn)以下方法:1、都倒入相同大小的杯子中去進行比較;2、先將1號瓶中的水倒入一個大容器中,做個記號,再倒出,然后倒入2號瓶的水;3、倒入一個大容器中,分別做上記號;4、用彈簧稱去稱;5、比流速) 【設計意圖】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大膽猜想——設計實驗——動手操作——得出結論,探究意識得到培養(yǎng)。 (2)實驗驗證 提問:同學們想出辦法來了嗎?誰先來說說? (注:此處要讓學生在交流和討論中不斷彌補自己的不足,引發(fā)新的想法。并引導他們充分地說出自己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根據(jù)現(xiàn)有材料選擇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的能力。) 你們的辦法可行嗎?這需要咱們親自動手試一試。 出示幾點溫馨提示:1)你們小組準備使用哪種實驗方法?需要什么材料呢?2)小組內的同學怎樣分工? 學生分組活動,教師參與其中。 談話:誰來說說你們的實驗結果? 學生交流實驗結果 【設計意圖】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大膽猜想——設計實驗——動手操作——得出結論,探究意識得到培養(yǎng)。 (3)反思猜想 提問:通過剛才猜測,對照實驗結果,你有什么想法呢? 學生回答。 (4)認識量筒 談話:同學們真是厲害!用自己的方法比較出了兩個瓶子里水的多少,現(xiàn)在我想知道其中一個瓶子里的水比另一個瓶子里的水多多少呢? 學生描述。 談話:大家用了各種方法來描述具體多了多少水,但是你們的標準或者單位統(tǒng)一嗎?(不)能不能用統(tǒng)一的標準來進行比較呢?看來這個問題難住大家了。要想知道多多少僅靠我們的眼睛是看不出來的,需要借助專用測量水的儀器,量筒就是測量液體多少的儀器之一。 出示:(量筒)量筒是玻璃儀器,我們在使用的時候一定要輕拿輕放。仔細觀察,比一比誰的發(fā)現(xiàn)多? 學生匯報。 小結:量筒壁上有刻度,刻度的單位是毫升,毫升就是通常用來表示液體的單位。在我們使用的量筒上,每一格刻度代表多少毫升?一次最多可以測量多少毫升的水? 提問: 我們應該怎樣讀數(shù)呢? 出示:量筒(老師示范) 注意,我們在將杯里水倒入量筒中時應將杯子和量筒傾斜,杯口靠杯口讓水流入量筒里,讀數(shù)時眼睛要與水現(xiàn)齊平。 談話:想不想試著用量筒測量這兩瓶水的多少呢?(想)記得把測量的結果寫在記錄單上。 各組匯報測量結果。 【設計意圖】在這一環(huán)節(jié)通過讓學生認識量筒、使用量筒,學生學會了用量筒測量的方法,知道了用量筒測量比用眼睛觀察更準確。培養(yǎng)了學生動手操作、主動探索的精神。 三、聯(lián)系實際,拓展延伸 1、介紹量杯。剛才我們用量筒準確地測量出每杯水的體積是多少,實際上在實驗室里還有許多測量液體體積的儀器,這叫量杯。 2、認識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測量液體的工具。那么,除了這些實驗室里用的測量液體體積的儀器外,在日常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測量液體體積的工具,(學生會說家里的水表、針管、奶瓶、杯子、藥瓶),為什么要有刻度?(知道用了多少水,打多少藥,喝了多少奶等) 3、自己動手制作一個量杯。大家知道的真不少。既然測量液體的體積在我們的生活中應用得這么廣泛,大家想不想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測量工具?(學生說想),請同學們課后研究研究,自己也做一個,可以用它來測一測自己買的飲料夠不夠數(shù)?自己喝的一杯水到底有多少? 【設計意圖】將課堂知識與生活實踐聯(lián)系起來,有利于訓練學生活學活用知識的能力,讓學生明白科學源于生活,科學探究不僅僅局限在課堂上,課外生活才是科學研究的廣闊天地。 四、全課小結: 1、師:學了本課你有什么收獲? 2、同學們我們還要學會用證據(jù)證明問題的科學方法。 五、板書設計 8 哪杯水多 量筒:一般用“毫升”做單位,用字母“ML”表示 六、思考和感悟 本節(jié)課中,學生自主設計實驗和親自實驗,進行主題探究,給了學生一個自由的空間,使學生的主體探究得以有效地進行,學生的聰明才智、創(chuàng)造性得到充分的發(fā)展。整節(jié)課閃現(xiàn)著思維的火花,充滿了生機與活力。學生主動探索、大膽創(chuàng)新的精神得到培養(yǎng)。-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哪杯水多 2019 2020 年青 科學 教學 實錄 評析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820124.com/p-5564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