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二年級語文專項復習部分《古詩文》(配湘教版).doc
《2019-2020年二年級語文專項復習部分《古詩文》(配湘教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二年級語文專項復習部分《古詩文》(配湘教版).doc(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2020年二年級語文專項復習部分《古詩文》(配湘教版) 一、解釋帶點的詞,說說詩句的意思。 1、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2、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3、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二、填空。 1、《鄉(xiāng)村四月》是 代詩人 寫的,詩的前兩句的意思是: 。“川”: “山原”: “子規(guī)”: 。后兩句的意思是說: 2、《村居》這首詩描寫了詩人居住在鄉(xiāng)村時見到的 的景象和放學后孩子們放 的情景。全詩字里行間透出詩人對春天來臨的 和 之情。 3、《登鸛雀樓》是唐代詩人 登上鸛雀樓時寫的。前兩句寫所見,“ ”寫遠景,寫山,寫的是登樓望見的景色。“ ”寫近景,寫水寫得景象壯觀,氣勢磅礴。前兩句的意思是說: 。詩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蹦芊从持挥姓镜酶?,才能 看得遠的道理。 后兩句的意思是: 。 三、選擇。 (一)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边@句詩的意思是 ( )。 A. 想要把景物看到盡頭,就要再登上一層樓。 B. 想要看到一千里地方的景物,就要再登上一層樓。 C. 想要把很遠很遠地方的景物都看到,就要再登上一層樓。 (二)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 ( )。 A.松下這個人問童子,說師父采藥去了。 B.松下向隱者的小弟子詢問他師父的去向,小弟子說他師父采藥材去了。 C.詩人在山林中的一棵松樹下,向隱者的小弟子詢問他師父的去向。小弟子說他師父采藥材去了。 四、選詞填空。 師父 童子 詩人 ( ?。┧上聠柾?, ( ?。┭詭煵伤幦?。 ( ?。┲辉诖松街校? ( ?。┰粕畈恢?。 五、我會連線。 (一) 賈島 《鄉(xiāng)村四月》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高 鼎 《 登鸛雀樓》 鄉(xiāng)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翁卷 《尋 隱 者 不 遇》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王之渙 《 村居》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二) 白日依山盡, 子規(guī)聲里雨如煙。 綠遍山原白滿川, 黃河入海流。 松下問童子, 拂堤楊柳醉春煙。 草長鶯飛二月天, 言師采藥去。 六、先想象,再寫話。 古人說“詩中有畫”。你能將《村居》想象成一幅畫嗎?先畫一畫,再寫下來。 古詩文專項【專項復習】答案 一.1.散學:放學。紙鳶:風箏。詩句的意思是:孩子們放學回來的早,趁著刮起的東風,放起了風箏。 2. 窮:盡,使達到極點。更:再。詩句的意思是:想看得更遠,看到目力所能達到的地方,就要站得更高些。 3. 云深:指山上云霧繚繞。詩句的意思是:就在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霧繚繞,不知道他的行蹤。 二.1.宋 翁卷 一條小河流淌在碧綠的山間,山坡原野草木茂盛,一片蔥蘢,而稻田里的水色與天光相輝映,滿目亮白,細雨在微風中如煙似霧,杜鵑在聲聲啼叫。 平地 原野和山陵 杜鵑鳥 采桑養(yǎng)蠶和插稻秧,是關系著衣和食的兩大農事,現(xiàn)在正是忙季,家家戶戶都在忙碌不停。 2.春天 放風箏 喜悅 贊美 3.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 遙望一輪落日向著樓前一望無際、連綿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視野的盡頭冉冉而沒。目送流經樓前下方的黃河奔騰咆哮、滾滾南來,又在遠處折而東向,流歸大海。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想看得更遠,看到目力所能達到的地方,就要站得更高些。 三.(一)C (二)C 四.詩人 童子 師父 童子 五.(一)△ △ △ (二)△ △ △ △ △ △ △ △ △ △ △ △ △ △ △ △ △ 六.略。 附送: 2019-2020年二年級語文專項復習部分《古詩文》(配蘇教版) 一、給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打“√”。 1、風景舊曾諳。①ān ②yīn ③n 2、隨風潛入夜。①qin ②qiǎn 3、報得三春暉。①de ②d ③děi 4、春眠不覺曉。①ju ②jio 二、給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解釋,用序號填空。 1、春眠不覺曉。( ) ①天亮 ②曉得 ③早晨 2、處處聞啼鳥。( ) ①用鼻子聞氣味 ②聽見 3、當春乃發(fā)生。( ) ①就 ②奶奶 4、春來江水綠如藍。( ) ①藍色 ②藍天 ③藍草 5、日出江花紅勝火。( ) ①勝利 ②勝過,超過 ③優(yōu)美的 6、誰言寸草心。( ) ①說的話,語言 ②說,講 三、寫出加點字的反義詞。 1、潤物細無聲。( ) ( ) 2、夜來風雨聲。( ) 3、花落知多少。( ) 4、風景舊曾諳。( ) 5、意恐遲遲歸。( ) 四、把相應的詩句和解釋連線。 當春乃發(fā)生 不知道花兒落下了多少。 處處聞啼鳥 春雨伴隨春風,在夜間悄悄灑落。 隨風潛入夜 春天一到雨就立刻下了起來。 花落知多少 到處都聽到鳥兒清脆悅耳的叫聲。 日出江花紅勝火 這美麗的風景,曾經是多么熟悉,多么了解。 意恐遲遲歸 日出時,江邊紅花比火還紅艷。 風景舊曾諳 (母親)擔心兒子走后遲遲不能回來。 五、填空。 1、《春雨》是( )朝詩人( )所作,抒發(fā)了詩人( )之情。詩中把春雨稱為“好雨”是因為( )。 2、讀了《春曉》這首詩,我仿佛在( )(季節(jié))的( )(時間),聽到了( )。 3、《游子吟》這首詩是()代詩人()寫的?!笆种芯€”、“密密縫”充分體現(xiàn)了母親對子女的();“意恐遲遲歸”寫出了母親();最后兩句,用寸草比喻(),用陽光比喻()。全詩表達了詩人對慈母的()之情。 作者細致地刻畫了( ),表達了詩人對( )的心情。 4、《春曉》的作者是( )代的( )。 5、《憶江南》的作者是( )。作者通過對( )春天景色的描寫,抒發(fā)了作者( )之情。 6、《春曉》和《春雨》都是描寫( )(季節(jié))的古詩。 六、根據(jù)要求寫古詩。 1、默寫《春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寫春天的詩還有很多,選一首寫下來。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寫山水風光的古詩詞還有很多,我至少能寫出一首來。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大膽想象,練習寫作。 學了《春雨》后,我們知道了這場雨真是及時雨??!它滋潤了萬物。小朋友們知道了春雨都到過哪些地方嗎?給這些地方帶來了什么變化? 春雨落到(柳枝)上,柳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雨灑到( )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雨落在( )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雨滴在( )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雨淋在( )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活學活用。 1、一回回送行,一天天守望,母親的牽掛如歲月般綿長,這偉大的母愛,不禁會讓我們想到詩句 。 2、人們常用杜甫的“ ” 一句詩來形容老師對學生默默無聞的培育,潛移默化的熏陶。 3、春天,漫步在江邊,看到鮮花盛開,江水清澈見底,你會不由自主吟誦起詩句“ ?!? 答案 一、1、①ān 2、①qin 3、②d 4、①ju 二、1、① 2、② 3、① 4、③ 5、② 6、② 三、1、粗 有2、去3、升4、新5、早 四、當春乃發(fā)生 不知道花兒落下了多少。 處處聞啼鳥 春雨伴隨春風,在夜間悄悄灑落。 隨風潛入夜 春天一到雨就立刻下了起來。 花落知多少 到處都聽到鳥兒清脆悅耳的叫聲。 日出江花紅勝火 這美麗的風景,曾經是多么熟悉,多么了解。 意恐遲遲歸 日出時,江邊紅花比火還紅艷。 風景舊曾諳 (母親)擔心兒子走后遲遲不能回來。 五、1、唐 杜甫 對春雨的喜愛 這場雨在莊稼正需要的時候下的,很及時 2、春天 早晨 鳥的叫聲3、唐 孟郊 關愛 對孩子的牽掛 游子 母親的愛 感恩 4、唐 孟浩然 5、白居易 江南 對江南景色的贊美和喜愛6、春天 七、飄起了柔軟的長發(fā) 桃花 桃花張開了笑臉 小河 小河唱起了歡樂的歌 小草 小草睜開了眼睛 小樹 小樹抽出了新芽 八、1、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輝 2、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3、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古詩文 2019 2020 年級 語文 專項 復習 部分 配湘教版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820124.com/p-5577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