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下冊 第三單元教案 新人教版.doc
《八年級語文下冊 第三單元教案 新人教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八年級語文下冊 第三單元教案 新人教版.doc(2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9 桃花源記 知識與技能 1.積累一些常見的文言詞語。 2.熟讀并背誦全文。 過程與方法 把握本文虛景實寫、實中有虛的寫作手法,要求學生運用想象探究故事中的某些細節(jié),培養(yǎng)其想象力和探究能力,逐步提高對文學作品的鑒賞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肯定陶淵明對理想社會的大膽追求,激發(fā)學生向著更高更遠的理想勇往直前。 2.引導學生感受桃花源優(yōu)美的環(huán)境,淳樸的人情,和平安定、豐衣足食的生活,民主平等、其樂融融的人際關系。 重點 理解積累一些文言實詞。理解文章的敘事線索。 難點 理解文章故事曲折回環(huán)、懸念迭起、引人入勝的寫法。 1.自主探究式學習。 2.誦讀法。 多媒體課件、投影儀。 2課時 同學們,晉朝有個文學家名叫陶淵明,在他生活的年代,人民飽受戰(zhàn)爭頻繁、顛沛流離之苦。于是,這位頗具正義感的文學家在他的《桃花源記》中描寫了一個與世隔絕的、不遭戰(zhàn)禍的安樂而又美好的地方?,F在讓我們一起跟著他到這個世外桃源去看看。 陶淵明生于東晉末朝,出身于沒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時頗有壯志,博學能文,任性不羈。當時社會動亂不安,他有志不得施展。他做過小官,由于不滿官場的丑惡,棄官回鄉(xiāng),這時他四十一歲,從此過著“躬耕自資”的隱居生活。此后,憂憤、饑寒、勞累、羸疾一起折磨著他,直到六十三歲去世。后人稱他為靖節(jié)先生。 他所作的詩文,內容大多描寫農村生活,表現了優(yōu)美的自然風光,抒發(fā)了他熱愛田園生活,樂于和農民來往和不愿與統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樂天知命、消極遁世的因素。他的作品一反當時華而不實的文風,明朗清新,質樸自然,善于抓住客觀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幾筆傳神地表現它的形象。寫作風格簡潔含蓄而富有韻味,對后代作家有較大的影響。 1.陶淵明生活的時代正值晉宋易代之際,東晉王朝極端腐敗,統治集團生活荒淫,內部互相傾軋,軍閥連年混戰(zhàn),賦稅徭役繁重,人民生活日益苦難。陶淵明對現實社會異常不滿,但他又無法改變,只好借助創(chuàng)作來抒寫情懷,描繪一個美好的境界,來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與美好情趣。 2.關于陶淵明的《桃花源詩》。 《桃花源記》是《桃花源詩》的小序,詩和序的內容是一致的,序又可以看成是對詩的說明。序用客觀記敘的方法,有人物、環(huán)境和故事情節(jié)。詩則直接表達作者對桃花源這個理想社會的向往,以記敘為主,兼有抒情和議論。 1.學生快速默讀課文一遍,教師提出學習目標,注意朗讀要求。 2.指導朗讀: 要求: (1)讀準字音,停頓分明,不讀破句。 (2)帶著感情,聲音洪亮,讀出韻律。 (具體是:第1自然段讀出平緩的語氣,第2自然段讀出探險及釋然、驚訝的語氣,第3自然段讀出熱情和驚嘆的語氣,第4、5自然段讀出感慨的語氣。) 3.學生找出文中自己認為很難翻譯的句子,教師點撥,其他學生解答。 問題探討: 1.漁人是怎么發(fā)現桃花源的?(用文中原句回答)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 “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2.作者怎樣描寫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用文中原句回答) “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3.作者怎樣描寫桃花源的生活環(huán)境的?(用文中原句回答)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4.作者怎樣描寫桃花源人的熱情好客的?(用文中原句回答) “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薄坝嗳烁鲝脱又疗浼遥猿鼍剖??!? 5.桃源人見漁人為什么“乃大驚”? 寫出桃源人對陌生人的驚異,顯示桃源與世隔絕的久遠。 6.漁人“一一為具言所聞”,桃源人為什么“皆嘆惋”? 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動亂、黑暗而嘆惋,為桃源外的人沒有過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嘆惋。 7.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不希望外人來打擾這里的生活。也為下文再尋桃源不得埋下伏筆。 8.漁人出桃源時,“處處志之”,為什么再往時,“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使人覺得桃源是一個似有而無、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虛構的。 1.文章是以什么為線索來安排材料的?說出文中表現漁人行蹤的詞語。 2.據此線索,課文可以劃分為幾個層次? 1.請用簡潔的語言復述課文的主要內容。文章以什么為線索?分為哪幾個部分來敘述?(展示課件) 全文以漁人的行蹤為線索,按漁人的行蹤的不同地點分五部分:發(fā)現桃花源—進入桃花源—訪問桃花源—離開桃花源—再尋桃花源 2.其中重點是寫哪些部分?主要描寫了桃花源的什么? 第二、三兩部分。描寫了桃花源優(yōu)美的環(huán)境,淳樸的人情,和平安定、豐衣足食的生活,民主平等、其樂融融的人際關系。(請兩位同學分別朗讀這兩個自然段) 3.文中的桃花源是個什么樣的地方? 桃花源是個風景優(yōu)美、民風淳樸、寧靜安樂的理想社會。 全文以武陵漁人進出桃源的行蹤為線索,把發(fā)現桃源的經過、在桃源的所見所聞所歷、離開桃源后再尋桃源的情形都貫串起來。故事曲折回環(huán),虛構了一個與黑暗現實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廣大人民渴盼能有一個和平環(huán)境的愿望。 桃花源記 層層設疑,懸念迭生。 為了把桃花源寫成一個似有若無的仙境,作者采用了層層設疑的寫法。因此,開頭雖然交代了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和地點,但并未確切指出年代和地名;主人公也只說他是個漁人,不署姓名。接著寫桃花林奇景,似為人間所有,又似為人間所無,又不說出它的確切地點。寫桃花林的通道更為奇特,洞口小而“仿佛若有光”,路“極狹”而可“通人”,正是“洞天福地”的景象。待到漁人進入桃花源后,眼前出現的又是一幅活生生的人間生活的圖景??墒?,后來漁人出而復尋,本已做好的標記卻又全部消失,桃花源似乎又成了一個虛無縹緲的世界,無跡可尋。最后再虛寫一筆,說高士劉子驥“欣然規(guī)往”,給好奇的讀者帶來一點希望,但劉子驥又“未果”而“病終”。這樣一來,桃花源就真的成為“千古之謎”了。這種層層設疑的寫法,表達了作者希望在現實中看到一個理想社會的思想感情,也能激發(fā)讀者的興趣。 《桃花源記》是一篇非常優(yōu)美的文章,即使文言基礎不太好的學生讀起來也不會有多大困難。對于文言文課文,理解文章字句的意思還是首位。為了讓學生在感受文章語言美、意境美的同時又能識記理解文章的字句,我還是使用一貫的方法:多讀,多思考。 本課的教學中,我一方面注意了文言文基礎的夯實:字詞的讀音、詞語的理解、朗讀停頓等,成為教學的一個重點,以避免學生學習文言文頭重腳輕的現象。另一方面,在內容的理解、主題的挖掘、語言的特色理解等方面,也都做了較精到的啟發(fā)引導,從而使學生能夠在文中汲取更多的營養(yǎng)。 10 小石潭記 知識與技能 能正確朗讀課文,疏通文意,提高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學習對景物入微地觀察并抓住特點寫景,借景抒情的寫法,提高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理解作者在貶謫期間孤獨悲涼的心境。 重點 學習對景物入微地觀察并抓住特點寫景,借景抒情的寫法,提高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 難點 理解作者在貶謫期間孤獨悲涼的心境,以及寄托于山水間的情感。 朗讀法、品讀法、討論法、關聯法。 課文朗讀磁帶、多媒體課件。 2課時 柳宗元生活在政治腐敗、階級矛盾尖銳、社會危機四伏的中唐時期。唐順宗時,代表中小地主階級利益的以王叔文為首的革新派執(zhí)政,他們在政治上作了一系列的改革,史稱“永貞革新”。當時柳宗元33歲,任禮部員外郎,也積極參與了這一革新運動。但是在保守勢力的瘋狂反撲下,順宗退位,革新變法隨之失敗。憲宗即位后,對革新派進行了殘酷的迫害,革新派人物相繼遭到殘殺和貶謫。柳宗元被貶為永州司馬。當時,柳宗元政治地位下降,又身居荒僻落后的地區(qū),因此他的心中非常抑郁,寫下了《小石潭記》。通過精細、生動的景物描寫,表現了他憂傷、凄苦的心情。 柳宗元(773-819年),字子厚,河東(現在山西永濟西)人,唐代文學家。世稱“柳河東”。因官終柳州刺史,又稱“柳柳州”。與韓愈共同倡導唐代古文運動,并稱為“韓柳”,“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語言簡練,在文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著有《柳河東集》。 1.課文題解 《小石潭記》是柳宗元《永州八記》中的第四篇?!坝洝笔枪糯囊环N文體,主要是記載事物,往往通過記事、記物、寫景、記人來抒發(fā)作者的感情或見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2.寫作背景 公元805年,柳宗元與劉禹錫等人參加主張革新的王叔文集團,柳宗元任禮部員外郎,為革新派主要成員之一。這次革新僅146天,即遭宦官和舊官僚的聯合反對而慘敗。王叔文被殺,柳宗元被貶為永州司馬。他在永州歷時10年,由于對政治和人民生活的深切體驗,他的思想和創(chuàng)作有了很大發(fā)展,寫了許多優(yōu)秀散文和詩歌。著名的《捕蛇者說》《永州八記》《三戒》等,均為這一時期所作。 1.教師播放課文朗讀磁帶,學生初步感知文章的整體內容。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理清文章的脈絡。 發(fā)現小潭(聞聲——見形)——潭中景物(水、石、樹、魚)——小潭源流(溪身——岸勢)——潭中氛圍(氣氛、感受)。 3.教師介紹文章的背景知識。 1.重要詞語的解釋。 水尤清冽(清冽:清涼) 皆若空游無所依(依:依托,依靠) 日光下澈(下澈:向下直射入水底) 斗折蛇行(斗:像北斗星一樣;蛇:像蛇一樣) 岸勢犬牙差互(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齒那樣交錯不齊) 四面竹樹環(huán)合(環(huán)合:環(huán)繞合抱) 2.一詞多義。 (1)以: 全石以為底:用。 卷石底以出:用法相當于“而”。 以其境過清:因為。 (2)為: 全石以為底:做。 為坻,為嶼:成為。 (3)而: 潭西南而望:連接狀語與謂語,連詞。 乃記之而去:連接兩個動詞,連詞。 隸而從者:連接兩個動詞,連詞。 (4)見: 下見小潭:顯現,呈現。 明滅可見:看見。 (5)可: 潭中魚可百許頭:大約。 明滅可見:可以。 (6)清: 下見小潭,水尤清冽:清澈。 以其境過清:凄清。 (7)差: 參差披拂:長短不齊。 其岸勢犬牙差互:交錯。 3.詞類活用。 (1)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向西,名詞作狀語,表示動作的方向。 (2)下見小潭:下,向下,名詞作狀語,表示方向。 (3)斗折蛇行:斗,像北斗七星一樣。蛇,名詞作狀語,像蛇一樣。 (4)心樂之:樂,動詞的意動用法,以……為樂。 (5)日光下澈:下,名詞作狀語,向下。 (6)犬牙差互:犬牙,名詞作狀語,像狗的牙齒一樣。 (7)凄神寒骨:凄,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凄涼。寒,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寒冷。 4.重要句子的翻譯。 (1)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 砍倒竹子,開辟出一條道路(走過去),發(fā)現下面有一個小水潭,潭水格外清涼。 (2)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 陽光直射到水底,魚兒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頭上。靜靜地一動不動,忽然間向遠處游走,來來往往輕快敏捷。 (3)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向小石潭西南方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長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 (4)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 我坐在小石潭邊上,四面被竹子樹木環(huán)繞合抱著,寂靜寥落,空無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涼,寒氣透骨,幽靜深遠,彌漫著憂傷的氣息。 5.學生結合注釋和老師講解的內容,翻譯全文。 6.作者是怎樣發(fā)現小石潭的?請用譯文回答。 隔著茂密的竹林,聽到了水聲,好像身上佩帶的珮環(huán)碰撞發(fā)出的清脆聲音,我的心情也高興起來。 7.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樣的? 一整塊石頭作為潭底,靠近岸邊,有一圈從潭底周圍突出水面的石頭,成為坻、嶼、巖各種不同的形狀。 8.游魚和潭水有什么特點? 潭中的魚大約有一百來條,都好像在空中游動,沒有什么依靠似的。陽光直照到水底,魚的影子印在石上,靜止不動;忽然向遠處游走了,速度很快。 9.作者是怎樣描寫潭上景物的? 潭的四面被竹子和樹木環(huán)繞著,寂靜寥落,空無一人,使得心情凄涼,寒氣透骨,感到深沉的悲哀。 10.課文是按游覽的順序來寫,條理十分清楚,請說說本文寫作思路。 發(fā)現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氛圍 上節(jié)課,我們疏通了文章的內容,理清了文章的思路,隨著作者來到了小石潭邊。作者給我們描繪的小石潭是什么樣的呢?貶謫于此的作者,面對小石潭又是怎樣的一種心境呢?帶著這些問題,我們繼續(xù)深入課文。 1.第1自然段描寫了哪些景物?作者寫發(fā)現小石潭的經過,用了哪些準確的動詞?有什么作用? 寫了篁竹、水聲、小潭和潭邊的青樹、藤蔓。用“隔”“聞”“伐”“取”“見”等動詞,寫出了發(fā)現小石潭的經過,同時也點出小石潭位于人跡罕至的荒僻幽靜之處。為下文寫環(huán)境的“寂寥無人”“其境過清”埋下伏筆。 2.本段寫景用了什么寫法? 用的是先聞其聲,后見其形,移步換景的寫法。作者不是停留在一點上看,而是向前走去,引導我們看到不同的景物,很像一部山水風光影片。 發(fā)現小潭 篁竹——水聲——小潭——青樹——翠蔓 隔——聞——伐——取——見 移步換景的寫法 3.第2自然段寫了哪些景物,用的是什么寫法? 描寫了潭水、游魚;用的是類似特寫鏡頭的寫法。 4.潭水有什么特點?作者是怎樣描寫的? 清澈。作者從游魚、陽光、影子等角度描寫潭水。通過具體景物,用靜止和活動的畫面來寫,不做一點抽象的說明,整段話沒有一個字寫到水,只是描繪出一幅畫面,但又無處不在寫水:魚兒在水里游,就像在空中游動沒有依靠一樣。這就寫出了水的清,清到仿佛透明的程度。太陽光照下來,魚兒的影子都落在潭底的石頭上了,這就更顯出了水的清澈。這里雖然沒有正面寫水,可是通過對魚兒、日光和影子這些具體東西的描繪,逼真地寫出了水清。就像畫家在畫風的時候,用樹枝飄向一邊表示風一樣,是一種形象化的表現手法。這種描寫景物的方法叫側面描寫。 5.我們再看看,作者是怎樣寫魚的?這段描寫滲透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作者采用動、靜相結合的方法,先描出生動的畫面,再加上擬人化的手法。先寫魚兒呆呆地一動不動,“佁然”就是呆呆的樣子。潭底石頭上印著清晰的魚影兒,這是靜止的畫面,忽然,一些魚飛快地竄往遠處,一會兒游到這兒,一會兒游到那兒,非常活躍,這是活動的畫面。這些魚兒,又好像跟游人有著同樣的快樂,這是作者把自己快樂的心情加到魚兒身上,好像魚兒也像人那樣會感到快樂似的。 6.第3自然段描寫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身岸勢的什么特點來描寫?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抓住溪身的曲折、蜿蜒,岸勢的參差不齊來寫的,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小溪,就溪身說,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樣曲折,這是靜止的;就溪水說,作者形容它像蛇行那樣曲折,這是動態(tài)的。這里用了兩個比喻,一靜一動來描寫小溪,準確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 7.如何理解小溪的“明滅可見”? 因為小溪是那樣曲折,所以望過去一段看得見,一段看不見??吹靡姷囊欢嗡娣从持旃庠朴?,所以明亮;看不見的一段光亮就滅了。一明一滅,非常精確地寫出了作者所看到的景物特征。 8.第4自然段寫作者在潭上所見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寫了小石潭中怎樣的氣氛?反映了作者怎樣的心情? 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氣氛。作者極力描寫小石潭的幽靜,這種幽靜甚至浸透到人的心靈里去,把景物跟心情結合起來,寫出一種境界。在這種境界里,透露出作者貶居生活孤凄悲涼的心境。這是作者被排擠、受迫害的身世遭遇的反映,我們可以從中體會到封建社會中被迫害的進步文人的痛苦心情。 9.文章前面寫“心樂之”,后面又寫“悄愴幽邃”,一樂一憂似難相容,該如何理解這一矛盾? 樂是憂的另一種表現形式。柳宗元參與改革,失敗被貶,心中憤懣難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調,而寄情山水正是為了擺脫這種抑郁的心情;但這種歡樂畢竟是暫時的,一經凄清環(huán)境的觸發(fā),憂傷悲涼的心情又會流露出來。 10.人(作者)與自然(游魚、小石潭)的關系。 這是一篇充滿詩情畫意的山水游記。作者在描繪自然景物時,著力渲染了凄寒幽邃的氣氛,借景抒發(fā)自己在寂寞處境中悲涼凄苦的情感,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11.游魚和潭水有什么關系? 寫魚的數量、形態(tài)(靜、動)可以看得清,看是寫魚,實是寫水的澄澈透明。游魚與潭水相互映襯的寫法,收到了很好的藝術效果。 12.游魚跟人有什么關系? 寫游魚“似與游者相樂”實是寫人看到游魚而樂,從中我們可以聯想到作者的歡悅心情。文中由情入景、由景及情的寫法是這篇散文的一個突出特色,值得我們揣摩。 13.朗讀課文,體會文章中寫景的優(yōu)美文字。 (1)“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 坻、嶼、嵁、巖,形狀各異,寫出了潭的奇特可愛。 (2)“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三句描寫潭邊景物?!懊山j搖綴”觀察入微,刻畫精確。 (3)“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 特寫游魚,游魚空游無依,實則旁襯水清。 (4)“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寫魚的情態(tài)?!皝倘弧薄皞m爾”“翕忽”寫得惟妙惟肖?!皹贰弊謱戶~,也是寫人的心境。 (5)“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明、滅,描寫溪水因岸勢曲折而時隱時現的狀態(tài),寫得真切、形象。 (6)“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筆意飄渺,引人遐想,“其岸”“其源”補述出“望”的對象。 (7)“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凄”“寒”“悄愴”,寫出了作者獨特的感受。 14.作者是如何運用多種技巧細致描寫事物的? (1)先聲奪人: 如第1自然段,寫小石潭的出現,采用了先聲奪人的手法,如“隔篁竹,聞水聲”,用“鳴珮環(huán)”的比喻形容水聲悅耳,用“心樂之”的主觀感受引起讀者的興趣,然后寫“伐竹取道,下見小潭”,就十分令人神往。 (2)抓特點,用比喻: 寫潭的構造形態(tài),緊緊抓住特點來寫,先挑出“全石以為底”,從而照應了“水尤清冽”一語,然后用比喻“為坻,為嶼,為嵁,為巖”,寫石底卷出水面的形狀,給讀者以鮮明印象。 (3)正面描寫: 寫岸上景物,則采用了正面描寫的方法,“青”“翠”寫顏色,“蒙絡搖綴”寫形貌,“參差披拂”寫動態(tài),寥寥數語,寫得宛如圖畫。 (4)正面、側面相呼應: 第2自然段寫潭中的游魚,文字不多,卻極其精彩?!敖匀艨沼螣o所依”一句,既正面寫出游魚的自由自在,又側面表現了潭水的清澈透明。 (5)對比描寫: 為了突出魚的生動活潑,作者巧妙地把“佁然不動”和“俶爾遠逝,往來翕忽”兩種情態(tài)加以對比,靜動相對,尤能顯出魚的活潑。 (6)擬人: “似與游人相樂”,采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更把游魚的神態(tài)寫活了。 15.文章結尾部分感情基調為何與前不同?為何讓人有低沉之感? 柳宗元是在政治上失意遭貶的情況下寫這篇文章的,被貶永州之后,他的憂憤之情更難以排遣,這種特定的思想感情,自然要反映、滲透在他的作品之中。因此,小石潭那竹樹環(huán)合的境界,別人身臨其境也許會感幽美宜人、流連忘返,而對他來說則是“凄神寒骨,悄愴幽邃”,認為不可久居?!缎∈队洝方Y尾部分的感情基調的低沉,原因就在這里。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寫小石潭的出現、潭的結構特點及周圍景物。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寫潭中游魚。 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寫潭水的源流。 第四部分(第4~5自然段):寫潭中的氣氛及作者游覽感受,交代同游者。 1.描繪景物的手法。 在第1自然段,作者采用的是“移步換景”的寫法,在移動變換中引導我們看到不同的景物,很像一部山水風光影片,具有極強的動態(tài)的畫面感。在第2自然段作者描寫潭水、游魚,采用了“定點特寫”的寫法。這是這篇游記當中寫得最精彩的部分。 2.善于運用比喻,善于抓住景物的特征。 柳宗元十分善于觀察各種山水的形態(tài),抓住各種不同山水的特色,假如說山水也有個性的話,他就能夠抓住山水的個性把它生動地刻畫出來。如:第3自然段“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痹谔渡希蛭髂厦嫱^去,看見通到潭里來的小溪像北斗七星那樣曲折,像蛇在游動,一段亮,一段暗。小溪兩岸像狗的牙齒那樣參差不齊,望不到小溪的源頭。這里寫小溪,就溪身說,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樣曲折,這是靜止的;就溪水說,作者形容它像蛇行那樣曲折,這是動態(tài)的。用了這兩個比喻,一靜一動來描寫小溪。再望過去,又用了一個比喻,說溪身的兩岸像狗的牙齒那樣參差不齊。正因為比喻用得好,所以才能夠很精練地刻畫出事物的形象來。 3.情景交融。 柳宗元的山水游記之所以寫得好,還因為他不像一般人游山玩水那樣,浮光掠影,只得到一點浮泛的印象。他是把自己的性格、遭遇都寫到山水中去,對山水確實有深切的觀察體會,確實深有所感。這樣才能夠創(chuàng)造出新的境界,寫出情景相生的游記來。 在課堂上,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學習的主人,教師不能過多干預。這堂課,我改變了以往教師講解學生聽的方式,在學習形式上我設計了“誦讀式感悟”“亮點探究式欣賞”和“獨立式仿寫”。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在互相交流中輕松學習,學有所得。在這堂課中,令人驚喜的是,學生對學文言文有了興趣,尤其是在相互討論、切磋、共同探究中,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究精神得到了充分的展示。11 核舟記 知識與技能 積累一些文言詞語、句式。 過程與方法 1.學習掌握本文說明和描繪相結合的筆法。 2.理清文章的整體思路,探明主體部分的說明順序。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了解我國古代藝人高超的雕刻技藝,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的感情。 重點 了解我國古代藝人高超的雕刻技藝。 難點 理解文章說明語言的簡潔、周密、生動。 發(fā)現法、探究法、點評法。 有關核舟的圖片。 2課時 同學們,在我國古代,有這樣一艘小船,船上有5個人,8扇窗,船篷、船槳、爐子、水壺、書籍、畫卷、念珠各一件,還刻有對聯、題名和篆字圖章,一共有34個字。而這艘內容如此豐富的小船,竟然是由一枚核桃雕刻而成的,你們說神奇不神奇?這就是微雕藝術?!逗酥塾洝肪褪墙榻B這件工藝美術品的文章,屬于介紹事物的說明文,選自《虞初新志》。文中詳細地記述了王叔遠這位民間微雕藝術家的精湛技藝。 魏學洢(約1596一約1625年),字子敬,明末浙江嘉善(今浙江嘉興)人,散文家。他好學善文,一生沒做官。其父魏大中曾任吏部官史,因上疏彈劾當時掌握朝政的閹黨頭子魏忠賢,被捕入獄,遭暗害。魏學洢扶柩還鄉(xiāng),悲憤而死。著有《茅檐集》。 結合書下注釋理解文意。 1.認真讀書下注釋,自己理解。 2.分小組翻譯。 3.各組代表分段翻譯。 4.教師重點講解。 1.重點詞語的理解。 (1)徑寸之木(徑:直徑) (2)罔不因勢象形(罔不:無不、全都。因:順著、就著。象:模仿) (3)嘗貽余核舟一(貽:贈) (4)八分有奇(奇:零數、余數) (5)清風徐來,水波不興(徐:慢慢地。興:起) (6)如有所語(語:說話) (7)其兩膝相比者(比:靠近) (8)絕類彌勒(類:像) (9)矯首昂視(矯:舉) (10)其船背稍夷(夷:平) (11)鉤畫了了(了了:清楚明白) 2.通假字。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有”同“又”,用來連接整數和零數) 左手倚一衡木(“衡”同“橫”,橫著) 虞山王毅叔遠甫刻(“甫”通“父”,男子美稱,多附于字之后) 3.古今異義。 高可二黍許(古義:大約。今義:可能、可是) 曾不盈寸(古義:竟然。今義:曾經) 雕欄相望焉(古義:對著。今義:向遠處看) 神情與蘇、黃不屬(古義:類似。今義:屬于)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古義:零數、余數。今義:單的,不成對的(跟“偶”相對)] 4.一詞多義。 奇 為 端 可 5.詞類活用。 中軒敞者為艙,箬篷覆之(名詞作狀語,表示動作行為所用的工具,是“用箬篷”的意思) 石青糝之(“石青”,名詞作狀語,是“用石青”的意思;“糝”,原意是煮熟的米粒,這里作動詞,是用顏料涂的意思) 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名詞作動詞,是“戴著高高的帽子”的意思) 居右者椎髻仰面(名詞作動詞,是“梳著椎形發(fā)髻”的意思) 6.重點句子翻譯。 (1)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tài)。 全都是就著(材料原來的)樣子刻成(各種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態(tài)。 (2)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 他們的相互靠近兩膝,各自隱藏在手卷下邊的衣褶里。 (3)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 那人眼睛正視著(茶爐),神色平靜,好像在聽茶水燒開了沒有的樣子。 7.這是一篇說明文,是作者在全面而又精細的觀察基礎上寫成的,作者是抓住哪一特征來寫的?(找出文中的一個詞) “奇巧”一詞,指材料微小,工藝精細,題材生動,構思巧妙。 8.作者是以什么順序來說明“核舟”的?可分幾部分? “總—分—總”結構。分三部分。 上節(jié)課我們通讀了課文,大致了解了作者和寫作背景,這堂課讓我們進一步理解課文。 1.課文如此細致地介紹核舟這件雕刻品的藝術形象,說明了什么? 說明雕刻家構思的巧妙,贊美他的高超技藝,也顯示出我國古代工藝美術的卓越成就。 2.題目“核舟記”的“記”是不是記敘? 這是一篇介紹事物的說明文。題目中的“記”在這里是描述、摹寫的意思。文章全面而如實地描述了雕刻在核舟上的人和物,活靈活現,使人能領會神奇的雕刻藝術。 3.課文分說部分不是按從頭到尾的順序,而是按船的中部、船頭、船尾、船背的順序描述“核舟”上的景物。作者從船的中部寫起,有什么好處? 先寫船中間的船艙部分,敘述它的窗子數量、位置,特別點明右窗扇上刻的是蘇軾的《后赤壁賦》中“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兩句,左扇刻的是《赤壁賦》中“清風徐來,水波不興”兩句,和第l自然段末句的“大蘇泛赤壁”相照應,突出了雕刻的主題。 4.請三個同學在黑板上畫出蘇東坡、黃魯直以及佛印三人所處位置示意圖,并用自己的話描述他們各自的神態(tài)。 圖略。船頭坐著三個人,中間那個頭戴著高帽、長滿絡腮胡子的是蘇東坡。佛印和尚在右邊,黃魯直在左邊。蘇、黃兩人在一起共看一卷書畫橫幅,東坡右手拿著畫幅的一頭,左手撫著魯直的脊背。魯直左手拿著畫幅的另一頭,右手指著畫幅,好像在談論什么似的。東坡露出了右腳,魯直露出了左腳,身子都略微傾側著。他們另外兩只膝蓋靠在一起,隱藏在畫幅下邊的衣褶中。佛印和尚的模樣很像彌勒佛,敞開胸懷,露出兩個乳頭,抬頭仰望上空,他那神態(tài)跟蘇、黃兩人不相類似。他的右腿直伸著,右臂支撐在船舷上,而他的左膝豎起,掛著念珠的左臂就靠在左膝上:那些念珠簡直可以一粒粒清清楚楚地數出來。 5.展示核舟船尾部分,請學生用自己的話描述兩舟子的動作和神情。 船尾橫放著一支船槳,槳的左右各有一個船夫。右邊的船夫梳著椎形發(fā)髻,仰著臉,左手靠在一根橫木上,右手扳著右腳趾,好像在拉長聲音喊著。左邊的船夫右手握著蒲葵扇,左手撫著爐子,爐子上有只水壺,那船夫眼睛正視著茶爐,神色平靜,好像在聽茶水燒開了沒有的樣子。 課文介紹王叔遠雕刻核舟的高超技藝,反映了我國古代雕刻藝術的偉大成就。小小的一枚核桃,不僅被精雕成小船,而且舟外令人贊嘆地安置了如此多的內容,這充分證明了我們的民族是一個富有智慧的民族。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總述王叔遠的雕刻技藝之高超,引出“核舟”主題——大蘇泛赤壁。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詳細具體地介紹“核舟”的內外形狀、結構布局和人物情態(tài)特點(空間順序)。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對“核舟”總結、評價。 1.結構精致。 文章的結構是說明文中最常見的總—分—總的結構形式。它以“核舟”各部分的空間位置和物、人的主次為說明順序,有詳有略地對“核舟”進行了具體、細致的描述和說明。再加上準確、簡練、極富表現力的語言,充分展示出這件明代巧奪天工的藝術珍品的特點,同時表達了作者對“核舟”和它的制作者的熱情贊美和高度評價。 2.順序獨特。 文章寫核舟的正面是按照“中間(船艙)—船頭—船尾”的順序。這樣寫的好處是:蘇、黃、佛印三位泛舟者所在的船頭是核舟的主體部分,而船艙就是背景部分,先寫背景,不僅可以引人入勝,還可以使讀者初步領略這個環(huán)境中的特殊氛圍。船尾那兩個舟子顯然是用來烘托船頭三位游者的,所以最后寫,這樣顯得主次分明。 本文的顯著特點是:作者在完整而深刻地理解雕刻藝術構思的基礎上,合理安排材料,運用簡練生動的文字再現了“核舟”的形象。掌握這個特點,是成功實施教學的關鍵。本堂課我運用自主創(chuàng)新課堂模式進行教學。我注重有效指導和學生間的相互指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自主拓展。同時,我根據大綱對文言文提出的要求,對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理解讓學生進行整理分類,有助于學生發(fā)現規(guī)律,掌握文言語言積累的方法,為今后更好地進行自主學習文言文打下良好的基礎。 12 《詩經》二首 知識與技能 1.積累與《詩經》有關的知識及賦、比、興的藝術手法。 2.培養(yǎng)學生比較閱讀的思維模式。 過程與方法 1.在反復朗讀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學會把握詩的節(jié)奏與語感。 2.采用比較閱讀鑒賞的方式,對兩首詩進行解讀。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正確地認識古代勞動人民對美好愛情的追求和向往。 重點 1.掌握《詩經》中的賦、比、興的藝術手法。 2.運用比較朗讀的方式,對課文進行賞析。 難點 品味詩的語言,體會詩歌的意境美、節(jié)奏美。 反復誦讀法、引導點撥法、比較閱讀法。 多媒體課件、配樂朗讀音頻。 2課時 我國是有著五千多年文明的泱泱大國,在這個國度里有數不盡的文人墨客、讀不完的詩詞曲賦。今天,我們將在璀璨如星的詩的長河中,擷來一顆遙遠但又明亮的星斗——《詩經》,一同欣賞那雍容典雅、古老質樸的獨特魅力。 《論語》曰:“不學詩,無以言。”可見《詩經》的重要性。下面請同學們談一談你所掌握的有關《詩經》方面的知識。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錄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間產生的詩歌作品305篇,當時稱為《詩》,又稱“詩三百”。到了漢代,被尊為儒家經典,才定名為《詩經》?!对娊洝钒大w裁分為“風”“雅”“頌”三類?!对娊洝酚捎趦热葚S富,在思想和藝術上有高度成就,在中國以至世界文化史都有重要地位。 1.文學知識。 《詩經》大約成書于春秋中期,起初叫做《詩》,孔子曾多次提到這個名稱,如:“《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論語為政》)“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于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論語子路》)司馬遷用的也是這個名稱,如:“《詩》三百篇,大抵賢圣發(fā)憤之所為作也?!?《史記太史公自序》)后來改稱《詩經》,是由于漢武帝以《詩》《書》《禮》《易》《春秋》為五經的緣故。 2.背景知識。 《關雎》是《風》之始也,也是《詩經》第一篇。古人把它冠于三百篇之首,說明對它評價很高?!妒酚浲馄菔兰摇吩浻浭稣f:“《易》基乾坤,《詩》始《關雎》?!稌访览褰怠驄D之際,人道之大倫也?!笨鬃诱f:“《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其聲、情、文、義俱佳,足以為《風》之始,三百篇之冠。 3.《〈詩經〉二首》詩意散譯。 關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關關鳴叫的雎鳩鳥兒,在水中的綠洲和鳴歌唱。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那婀娜窈窕的少女,是少年心中美好的配偶。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參差不齊的荇菜,左右撈啊,撈荇菜。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那婀娜窈窕的少女,是少年夢里美好的追求。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窈窕的少女難以追求,夢醒倩影仍在心頭。 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思悠悠,思悠悠,唉!輾轉反側睡不著。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 參差不齊的荇菜,左右采啊,采荇菜。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那美麗窈窕的少女,彈琴鼓瑟對她表示親近。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 參差不齊的荇菜,左右摘啊,摘荇菜。 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那美麗窈窕的少女,敲鐘擊鼓使她快樂。 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浩蕩的蘆葦,莽莽蒼蒼,晶瑩的露珠,化作白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我所愛的人兒,在河水的那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 若要逆流而上去尋她,道路艱險而且漫長。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若要順流而下去找她,飄然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搖曳起伏的蘆葦密而繁,蘆葦上的露珠呀,還閃著銀光。 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我所心愛的人兒,在水那邊高高的岸上。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 若要逆流而上去尋她,十里山川千里岡。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若要順流而下去找她,飄然宛在水中灘。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茂盛鮮明的蘆葦,蒼蒼莽莽,岸邊的露水尚未干爽。 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我所心愛的人兒,在那遙遠的水邊。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 若要逆流而上去尋她,向右迂曲,道路漫長。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若要順流而下去找她,飄然宛在水中洲。 《關雎》 1.學生聽錄音配樂朗讀,正音。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教師作誦讀指導。 教師提示:第一章雎鳩和鳴于河之洲上,比喻淑女是君子的好配偶。這一章的佳處,在于舒緩平正之音,并以音調領起全篇,形成全詩的基調。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統攝全章。第二章、第三章中的“求”字是全篇的中心,寫深切的思慕和求而不得的憂思。聲調亦迫促,與前后平緩之音有別。第四章、第五章寫求而得之的喜悅。曰“友”曰“樂”,用字有輕重、深淺不同,應讀出興奮和快樂之情。 3.教師范讀,為感悟理解課文創(chuàng)設氛圍。 4.學生結合注釋,譯讀全詩。 教師提示:詩歌重在想象、聯想,對于字面意思不必字字落實,可以疏其大意而不求甚解,但重點字詞、關鍵字詞要落實。 5.學生齊讀,放錄音。再聽一次,感受詩歌的韻律和節(jié)奏。 《蒹葭》 1.多媒體顯示畫面,讓學生感受畫面之美。 金秋之季,拂曉之時,蘆花泛白。清露為霜,瑟瑟秋風,葦叢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煙波萬頃;空中霧靄迷蒙,彎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目。此時,一位癡情的戀者,躑躅水畔,他熱烈而急切地追尋著心上的戀人。那戀人好像在水一方,但一水盈盈,河道阻隔。“伊人”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他徘徊往復,心醉神迷,內心痛苦不可言狀。 2.教師播放示范朗讀磁帶,學生聽讀入境,體味感情。 3.學生自由朗讀全詩。教師提醒學生注意把握感情分寸,讀出凄迷之景、惆悵之情。 4.放錄音,學生復聽一次,糾正自己朗讀中的錯誤,教師可同時出示投影,檢查字詞掌握情況。 5.學生結合注釋,譯讀全詩。 教師提示:詩歌重在吟誦、品味。在譯詩時,要運用聯想、想象,在頭腦中浮現此情此景。 《關雎》 1.教師提問:這首詩講了一個什么故事?請同學們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 (1)寫了一個男子對一位美麗少女的相思之情,想追而不得。(2)他日思夜想,輾轉反側,夜不能寐。(3)他做夢夢見彈琴奏瑟,迎娶這位姑娘。 2.浪漫的愛情往往離不開浪漫的場景,請找出文中寫景的句子。并發(fā)揮想象,用自己的語言描繪出來。 清清的河水,水波蕩漾。水中有座芳草萋萋的綠洲,綠洲之上一對魚鷹正在伸長脖頸一唱一和地關關鳴叫。河的兩岸長滿了蔥綠的荇菜,隨著微風參差搖擺。要采摘它們需要時左時右地努力。美麗的姑娘啊,要得到你的愛情,不也跟采摘荇萊一樣,要想盡辦法去接近! 3.作為一首愛情詩,它是如何抒發(fā)相思之情的?請具體分析。 第一章四句寫一個青年小伙子,見到河洲上一對水鳥的相親相愛,聽到它們一唱一和地鳴叫,自然引起自己的無限情思,何況他心目中正有著一位所愛的人呢!他向往著那位美麗賢淑的好姑娘,能夠成為自己理想的配偶。 第二、三章八句寫他日夜相思,須臾不能忘懷這位采荇菜的姑娘在水邊勞動時的窈窕身影。難耐的相思之苦已達到了長夜不眠的程度。 第四、五章八句突然出現了“琴瑟友之”“鐘鼓樂之”的歡快、熱鬧的場面。這不只是個戲劇性的轉變?;糜汕樯?,無疑這正是這位害相思之苦的男子對未來的設想,是他寤寐求其實現的愿望。 4.學生再讀《關雎》,同時在頭腦中再現主人公鮮明生動的形象。 《蒹葭》 教師提問: 1.詩人心中的戀人不知在何處,詩人尋找了幾處地方? 三處,“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 2.這些地方有什么特點?請分別用文中的一個字概括。 “長”“躋”“右”。 3.詩人面對如此曲折艱險的路,又是什么態(tài)度? “溯洄從之”“溯游從之”。 4.任選《蒹葭》中的一節(jié),用優(yōu)美的語言重現詩歌的意境。 示例:又是一個霜凝霧罩的清晨,我又來到水邊,那蒼蒼的蒹葭在微微曉風中,如一片白色的海。凝霜晨露消散在白霧之中。我心中的戀人啊,你究竟在哪里???我愿付出一生的時光,跋山涉水,來到你的身旁。 上節(jié)課,我們共同欣賞了《詩經》中兩首描寫美好愛情的詩歌,感受了主人公那種“求之不得”的“輾轉反側”和“溯洄從之”“溯游從之”的執(zhí)著。這節(jié)課,老師將帶領大家去探究這兩首詩藝術上的風格,領略古人對美的追求。 《關雎》 1.提問:本文在形式上有何特點? ①題目取自句首。②每句話都是四字。③語言幾乎相同,中間只變動幾個字。④這首詩采用了一些雙聲疊韻字。 教師小結:《詩經》的形式基本上是四言詩。章法上最具特色的一點是“重章疊詠”。所謂“重章疊詠”,是指一首詩的各章,不僅句數相等,而且語言幾乎完全相同,中間只變動幾個字,甚至只變動一兩個字,以重復歌詠的一種形式。 同時多媒體顯示: 《詩經》的這一突出特點,同樣與音樂曲調中有著密切的關系。我們知道,當人們產生了強烈的感情沖動的時候,“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往往喜歡從流行曲調中挑一支熟悉的,配上詞唱唱。而《詩經》的時代,流行于民間的曲調一般都比較短小。唱了一遍,常常感到興猶未盡,于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唱。如果許多人在一起,便一人唱,眾人和,直到唱痛快為止。每重唱一遍,只變翻少數詞語,最簡單。最容易傳唱,最便于記憶。當然也就最樂于為人們所采用了。 重章疊詠形式的運用,對深化意境、渲染氣氛、強化感情、突出主題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同時,它還有效地增強了詩歌的節(jié)奏感、音樂感,形成了一種回環(huán)往復的美,帶給人一種委婉而深長的韻味。 2.教師提問:本詩寫男子的一片情思,卻以“關關雎鳩”開頭,這種表現手法叫什么? (1)我認為是“興”,因為先說雎鳩,引起自己的相思之情。(2)我認為是“比”,因為雎鳩形影不離,詩中的男主人公把自己和幻想中的她比作一對。(3)我認為兩者兼而有之。 3.教師小結:前人對此有究屬賦比興何種手法的爭論。實際上就詩中這兩句來看,并不排斥是作者的實見之景,但對全詩來說,確也起著媒介、比喻、聯想,以至象征的作用。因此我們認為不必如此拘泥。 《蒹葭》 1.請同學們談談初讀詩歌的感受。 (1)生1:本文寫得朦朧縹緲,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 (2)生2:這首詩意境優(yōu)美,我特別喜歡秋天凄清悲涼的況味,和詩人惆悵失意的心情正好吻合。 (3)生3:我最佩服主人公不畏艱險、不屈不撓的精神,因為詩中幾次提到“溯洄從之,道阻且長”嘛! (4)生4:我覺得“伊人”應該是漂亮的、高潔的,又是時隱時現、閃爍不定的。 2.教師總結:看來本詩的確“言盡而意無窮”,給了我們無限豐富的想象、開拓、創(chuàng)造的空間。正是這種多重意境交相疊合的開放式結構,使這首言情之作成為極富張力、意蘊宏深、多姿多彩的詩的極品。 3.作品文字簡練,內容單純,但給人的美感卻非常豐富,能否用幾個詞來概括作品的美? 含蓄美、意境美、朦朧美。 4.具體賞析詩歌的美:教師把全班分為六個組,每兩組承擔一個方面的鑒賞任務。圍繞“含蓄美、意境美、朦朧美”展開討論交流。其中以一個組為主,另一個組補充、評價。 (1)“含蓄美”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文字簡約。以極精練文字建構一個十分廣闊的想象和品味的空間,這是該詩的一大長處。作品沒有直接抒情,沒有敘述這位戀人對心上人如何思念,而只寫了他左右求索,尋找戀人的行動,然而主人公那癡心的迷戀、刻骨的相思和失望的痛苦都通過動作形象而含蓄地表現出來。 形象可感。作品雖未刻意刻畫戀愛雙方的形象,但主人公的執(zhí)著、“伊人”的高潔我們可以清晰感知。 余音繞梁。詩只寫尋求之難,伊人“宛在”,便戛然而止,結果如何,給讀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這就是所謂“含不盡之意于言外”。 (2)“意境美”體現在多重疊合的架構: ①煙水迷離的景和主人公如醉如癡的情幻化而生,難分難解。 ②深秋一派蕭瑟的景象和主人公惆悵失意的心情渾然一體。 ③詩人的執(zhí)著追求和伊人宛在水中央,卻覓之無蹤的境界渾然為一。 ④“伊人”高潔而富有魅力的精神氣質,被蒹蒼露白、秋水澄明的景致烘托出來。 (3)“朦朧美”體現在寫法和模糊的意象: 作品沒有直敘心情,而是采用曲筆作寫意式的遠距離的勾勒。距離產生美感。主人公和伊人的身份、面目、空間位置都是模糊的,給人以霧里看花、若隱若現、朦朧縹緲之感。 5.教師小結:《蒹葭》詩的豐富美感,我們可以作多重解讀。正如《人間詞話》所說:“《詩蒹葭》一篇,最得風人深致?!? 6.和《關雎》相比較,《蒹葭》在內容和表現手法上有什么異同? 《關雎》一詩著重于“敘事”,我們從詩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小伙子從愛上“窈窕淑女”到追求她,追求不到又在幻想中得到她這樣一條線索?!遁筝纭分袇s沒有明確的故事,第一章就寫到主人公隔水遠望,苦苦追尋,伊人卻若即若離。第二章、第三章是第一章的反復詠嘆,突出追尋之路的艱險與漫長,渲染主人公感情的綿長持久,表現出主人公不能夠走近“伊人”,又永遠點亮希望的情感狀態(tài)。與《關雎》相比,《蒹葭》的情感韻味更濃郁。 在藝術手法上,《蒹葭》比《關雎》“興”的特點更加突出?!拜筝纭薄八焙汀耙寥恕钡男蜗蠼幌噍x映,渾然一體,用作起興的事物與所要描繪的對象形成一個完整的藝術世界。開頭寫秋天水邊蘆葦叢生的景象,這正是“托象以明義”,具有“起情”的作用。因為蘆葦叢生,又在天光水色的映照之下,必然會呈現出一種迷茫的境界,這就從一個側面顯示了詩的主人公心中的那個“朦朧的愛”的境界?!半鼥V”和“距離”正是這首詩的動人之處。 《關雎》 全詩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章)愛慕:一個男子在河邊遇到一位美麗的姑娘,于是萌發(fā)了愛慕之情。 第二部分(第二、三章)思念:男子對姑娘思念不止,以至夢寐以求,輾轉反側。 第三部分(第四、五章)愿望:表達了希望與姑娘成婚的美好愿望。 《蒹葭》 是“秦風”中的一首愛情詩。詩分三章,每章八句;首二句寫景,后六句抒情。全詩熔寫景、抒情于一爐。 《關雎》 寫一個男子對所愛慕的女子的思念和追求過程,寫了其求之不得的焦慮和幻想求而得之的喜悅,表現了追求愛情中的苦與樂,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對美好愛情的向往和追求。 《蒹葭》 通過對實景的描寫和對想象的描述,十分曲折動人地把一位癡情男子對心上人的相思之情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 《關雎》 這首流傳于春秋時期、記載在《詩經》中的民間愛情抒情詩,一直流傳了兩千多年,至今我們讀到它時仍感到那么純真自然、清新雅麗,散發(fā)著作品獨特的藝術魅力。 一、構思巧妙,精心刻畫人物內心世界。 同《詩經》中許多民歌一樣,《關雎》的選材也是來自那個時代的特定歷史環(huán)境和人文生活,具有十分鮮明的現實主義特色。特別是作者巧妙的構思,把世間男女愛情這一永恒的主題,表現得生動具體,獨具特色。通過雎鳩的結伴而行聯想到“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由對姑娘的“求之不得,寤寐思服”“輾轉反側”的愁苦心理到決心將美麗善良的姑娘娶過來,過上琴瑟、鐘鼓般和諧幸福的生活的憧憬,短短五節(jié),把青年男子的思念之情和復雜內心世界以及對美好愛情的大膽熱烈的追求,刻畫得淋漓盡致,栩栩如生。 二、語言形象生動,成功運用了比興手法。 古代詩論中講詩有“六義”,即風、雅、頌、賦、比、興。風、雅、頌是《詩經》中詩的分類,賦、比、興指詩的三種表現手法。所謂“賦”,是直敘其事;所謂“比”,就是比喻、比擬;所謂“興”,就是在詩的開頭用別的事物起興,以引出下面正文。比、興是構成形象思維和藝術形象的重要因素,成功運用比、興就能大大增強詩的形象性和藝術感染力。在《關雎》里,比興的用法就十分突出和獨具特色。一開頭詩中寫道:“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是多么貼切精彩的比興!是啊,“雎鳥”可以在水中相互嬉戲,一唱一和,人世間男女真誠相愛、互相傾慕又怎么能加以非議呢?這兩者有意義上的聯系,比興的運用使情景交融,人物形象更加可愛真實,也使詩句增添了不少的藝術特色。 三、形式鮮活質樸,增強作品的和諧美感。 《關雎》同《詩經》中許多優(yōu)秀作品一樣,不僅有積極的思想內容,在形式上也很有成就和特點,對于后代的詩歌有很大的影響。比如《關雎》在形式上是四言一句,保存了濃厚的民歌特色。語言自然明快、樸素和諧、活潑自由、不受拘束,讀起來朗朗上口,在文字的運用上更是用了雙聲、疊韻、疊字、反復等手法。如“關關”為疊字,“窈窕”是疊韻,“參差”“輾轉”是雙聲等。有的地方還活字活用,如分別采用“流”“采”“芼”三個不同的字,表現女子靈動、敏捷采摘荇菜的場面,使自然界的景色和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現得更加生動、鮮活。 《關雎》如同《詩經》中的許多作品一樣,凸現了現實主義的藝術特色,也體現了詩經四言詩隔句用韻的形式,語言生動形象,增強了全詩的音樂感、和諧美。 《蒹葭》 《詩經》是中華民族詩歌長河中的一顆最古老、最璀璨的明珠,秦風中的《蒹葭》是一首懷人之作。 全詩三章,意思大體相同。每章頭兩句寫景,表明已是深秋季節(jié)?!盀樗薄拔磿劇薄拔匆选?,暗示時間的推移,聯系下文,可見詩人對“伊人”的深情;每章后六句表現訪求“伊人”未遇的惆悵情緒。 這首雖是抒情詩,但環(huán)境描寫、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都很鮮明。從詩中的描述可以想見:在一個深秋的清晨,大地鋪著一層霜花,詩人透過一片茂密的蘆葦林,久久地凝視著河的對岸,那大概是他(她)意中人居住的地方。然而,這是可望不可即的。逆流而上吧,道路是那樣崎嶇而遙遠;順流而下吧,她(他)又仿佛在水的中央,同樣無法到那里。詩人只得無奈地面對流水,凝望癡想,直到太陽把晶瑩的露水曬干,流露出無限的彷徨失望的情緒。 這首詩三章復沓,借助環(huán)境描寫、氣氛渲染和滲透情感的敘說,畫面鮮明生動、情景交融,真切地表現出懷思戀人的惆悵之情。 《詩經》二首 關雎 表白愛情愿望傾心所思:窈窕淑女 強烈心愿:君子好逑 寤寐思念之苦 追慕之心:寤寐求之、深切思慕 相思之苦:輾轉反側、美好愿望 幻想愿望實現相會情形:琴瑟友之 結婚場面:鐘鼓樂之 蒹葭 懷念:蒹葭蒼蒼、伊人在水中央 相思:蒹葭萋萋、伊人在水中坻 幻覺:蒹葭采采、伊人在水中沚 《關雎》和《蒹葭》在內容、表現手法等藝術特色上都有相同之處,所以《關雎》擬重點講授,《蒹葭》則由教師設問引導,以學生自學領悟為主。在學習《關雎》基礎上進一步熟悉相應文學常識,有利于學生識記古代文言知識。 我在教學過程中,適時運用多媒體,有利于課堂上創(chuàng)設優(yōu)美意境,引導學生感受美的氛圍,特別是情景賞析中,對學生理解文章思想感情,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能將學生帶到優(yōu)美的詩境中。所選的圖畫音樂一定要輕柔歡快,讓人充滿憧憬。課堂教學中,為學生創(chuàng)設的情景尤為重要,有利于啟發(fā)學生的思維、撞擊學生情感的火花、陶冶學生的情操。寫作(三) 學寫讀后感 知識與技能 認真理解原文,把握要領,寫出自己的感受。 過程與方法 在朗讀中獲取感受,在寫作中具體、深化感受。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邊讀邊思考的習慣,從有益的書籍中獲得啟迪。 重點、難點 學習讀后感的一般寫法,結合實際表達自己的觀點。 1課時 一、新課導入 一篇詩文或一本著作(也包括一部影視作品),我們讀過(或看過)之后,總會-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八年級語文下冊 第三單元教案 新人教版 年級 語文 下冊 第三 單元 教案 新人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820124.com/p-5861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