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三語文二輪復習 專題七 文言文閱讀(二)專題強化卷(含解析).doc
《2019屆高三語文二輪復習 專題七 文言文閱讀(二)專題強化卷(含解析).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2019屆高三語文二輪復習 專題七 文言文閱讀(二)專題強化卷(含解析).doc(2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文言文閱讀 (二) 考點16 斷句 5顆星 考點17 篩選信息 5顆星 考試時間:150分鐘 滿分:100分 說明:請將題目的正確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上 一、文言文閱讀 1.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劉喬,字仲彥,南陽人也。少為秘書郎,建威將軍王戎引為參軍。伐吳之役,戎使喬與參軍羅尚濟江,破武昌,還授滎陽令,遷太子洗馬。以誅楊駿功,賜爵關(guān)中侯,拜尚書右丞。豫誅賈謐,封安眾男,累遷散騎常侍。齊王冏為大司馬,初,嵇紹為冏所重,每下階迎之。喬言于冏曰:“裴、張之誅,朝臣畏憚孫秀,故不敢不受財物。嵇紹今何所逼忌,故畜裴家車牛、張家奴婢邪?樂彥輔來,公未嘗下床,何獨加敬于紹?”冏乃止。頃之,遷御史中丞。冏腹心董艾勢傾朝廷,百僚莫敢忤旨。喬二旬之中,奏劾艾罪釁者六。艾諷尚書右丞茍晞免喬官。張昌之亂,喬出為威遠將軍、豫州刺史,與荊州刺史劉弘共討昌?;莸畚餍议L安,東海王越承制轉(zhuǎn)喬安北將軍、冀州刺史,以范陽王虓領(lǐng)豫州刺史。喬以虓非天子命,不受代,發(fā)兵距之。潁川太守劉輿昵于虓,喬上尚書列輿罪惡。河間王颙得喬所上,乃宣詔使鎮(zhèn)南將軍劉弘、征東大將軍劉準、平南將軍彭城王釋與喬并力攻虓于許昌。輿弟琨率眾救虓,未至而虓敗,虓乃與琨俱奔河北。未幾,琨率突騎五千濟河攻喬,喬劫琨父蕃,以檻車載之,據(jù)考城以距虓,眾不敵而潰。喬復收散卒,屯于平氏,河間王颙進喬鎮(zhèn)東將軍、假節(jié),以其長子祐為東郡太守,又遣劉弘、劉準、彭城王釋等率兵援喬。東海王越移檄天下帥甲士三萬將入關(guān)迎大駕軍次于蕭喬懼遣子祐距越于蕭縣之靈壁劉琨分兵自滎陽率兵迎越,遇祐,眾潰見殺。喬眾遂散,與五百騎奔平氏。帝還洛陽,大赦,越復表喬為太傅軍諮祭酒。越薨,復以喬為都督豫州諸軍事、鎮(zhèn)東將軍、豫州刺史。卒于官,時年六十三。 (節(jié)選自《晉書列傳第三十一》) 1.下列對文中加框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東海王越移檄天下/帥甲士三萬/將入關(guān)迎大駕/軍次于蕭/喬懼遣子祐/距越于蕭縣之靈壁/ B.東海王越移檄天下/帥甲士三萬/將入關(guān)迎大駕/軍次于蕭/喬懼/遣子祐距越于蕭縣之靈壁/ C.東海王越移檄/天下帥甲士三萬/將入關(guān)迎大駕/軍次于蕭/喬懼遣子祐/距越于蕭縣之靈壁/ D.東海王越移檄/天下帥甲士三萬/將入關(guān)迎大駕/軍次于蕭/喬懼/遣子祐距越于蕭縣之靈壁/ 2.下列對文中加粗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太子洗馬是太子侍從官,平時負責管理宮廷馬匹,太子出行時充任先導。 B.領(lǐng)指在本職之外另兼較低職位,范陽王是諸侯,兼任豫州刺史,故稱領(lǐng)。 C.假節(jié)即借用符節(jié),持節(jié)者大都鎮(zhèn)守一方,戰(zhàn)時可以斬殺違犯軍令的人。 D.祭酒有首席、主管意,后指年高德劭、舉足輕重的人,軍諮祭酒即軍中首席幕僚。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劉喬初入仕途,屢次建立功勛。他參加滅吳之戰(zhàn),攻下武昌,參與誅殺楊駿,協(xié)助除掉賈謐,因而多次升遷,獲封勛爵,官至散騎常侍。 B.劉喬不懼權(quán)貴,敢于直言諫阻。齊王司馬冏十分器重嵇紹,經(jīng)常走下殿階迎接,劉喬認為司馬冏不該如此謙卑,當面質(zhì)問加以阻止。 C.劉喬反對矯詔,起兵聯(lián)合抗擊。司馬越調(diào)動劉喬和司馬虓的官職,劉喬認為這不是皇帝旨意,聯(lián)合司馬颙等人發(fā)兵許昌,進攻司馬虓。 D.劉喬爭雄兵敗,晚年仍獲重用。司馬越領(lǐng)兵三萬入關(guān)迎駕,打敗劉喬,護送惠帝還都洛陽,直到司馬越死后,劉喬才再次獲得朝廷重用。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冏腹心董艾勢傾朝廷,百僚莫敢忤旨。喬二旬之中,奏劾艾罪釁者六。 ②喬劫琨父蕃,以檻車載之,據(jù)考城以距虓,眾不敵而潰。 2.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賈生名誼,洛陽人也。年十八,以能誦詩屬書聞于郡中。吳廷尉為河南守,聞其秀才,召置門下,甚幸愛。孝文皇帝初立,聞河南守吳公治平為天下第一,故與李斯同邑而常學事焉,乃征為廷尉。廷尉乃言賈生年少,頗通諸子百家之書。文帝召以為博士。 是時賈生年二十余,最為少。每詔令議下,諸老先生不能言,賈生盡為之對,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諸生于是乃以為能不及也。孝文帝說之,超遷,一歲中至太中大夫。 賈生以為漢興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當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興禮樂,乃悉草具其事儀法,色尚黃,數(shù)用五,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謙讓未遑也。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國,其說皆自賈生發(fā)之。于是天子議以為賈生任公卿之位。絳、灌、東陽侯、馮敬之屬盡害之,乃短賈生曰:“洛陽之人,年少初學,專欲擅權(quán),紛亂諸事?!庇谑翘熳雍笠嗍柚?不用其議,乃以賈生為長沙王太傅。 賈生既辭往行,聞長沙卑濕,自以壽不得長,又以謫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為賦以吊屈原。賈生為長沙王太傅三年,有鸮飛入賈生舍,止于坐隅。楚人命鸮曰“鵩”。賈生既已謫居長沙,長沙卑濕,自以為壽不得長,傷悼之,乃為賦以自廣。 后歲余,賈生征見。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問鬼神之本。賈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狀。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罷,曰:“吾久不見賈生,自以為過之,今不及也。”居頃之,拜賈生為梁懷王太傅。 梁懷王,文帝之少子,愛,而好書,故令賈生傅之。居數(shù)年懷王騎墮馬而死無后賈生自傷為傅無狀哭泣歲余亦死賈生之死時年三十三矣。 (選自《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1.用(/)給文中加框的一段話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居數(shù)年/懷王騎墮馬而死/無后/賈生自傷/為傅無狀哭泣/歲余亦死/賈生之死時年三十三矣 B.居數(shù)年/懷王騎/墮馬而死無后/賈生自傷/為傅無狀/哭泣/歲余亦死/賈生之死時年三十三矣 C.居數(shù)年/懷王騎/墮馬而死/無后/賈生自傷為傅無狀/哭泣歲余/亦死/賈生之死時年三十三矣 D.居數(shù)年/懷王騎/墮馬而死/無后/賈生自傷/為傅無狀哭泣/歲余亦死/賈生之死時年三十三矣 2.下列對文中加粗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秀才”,別稱茂才,原指才之秀者。漢代科舉考試中,院試合格的生員叫“秀才”,屬士大夫中的最基層。 B.“博士”,古為官名。秦漢時是掌管書籍文典、通曉史事的官職,后成為學術(shù)上專通一經(jīng)或精通一藝、從事教授生徒的官職。 C.“公卿”,“三公九卿”的簡稱,夏朝始設,周代沿襲,“公”即是周代封爵之首,“卿”是古時高級長官或爵位的稱謂。 D.“太傅”,古代職官。始于西周,為國王的輔佐大臣與皇帝老師,掌管禮法的制定和頒行,三公之一;漢以后各朝代都有設置,但多為虛銜。 3.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吳廷尉擔任河南郡守時,就非常器重賈誼,擔任廷尉后,就推薦賈誼,認為他年輕有才,能精通諸子百家的學問,于是漢文帝征召賈誼為博士。 B.賈誼在漢文帝剛剛即位時就專想攬權(quán),更改各項法令,讓諸侯必須到封地去上任。于是文帝下令把賈誼提撥到公卿大臣的位置上,但卻也招來了各方嫉妒。 C.文帝有感于鬼神之事,就向賈誼詢問鬼神的本原。賈誼周詳?shù)刂v述了所以會有鬼神之事的種種情形。到半夜時分,文帝已聽得很入神,不知不覺地在座席上向賈誼面前移動。 D.文帝好長時間沒見賈誼,自認為能超過他,交談后感慨還是不如他。過了不久,文帝任命賈誼為梁懷王太傅。梁懷王是漢文帝的小兒子,受文帝寵愛,又喜歡讀書,因此才讓賈誼當他的老師。 4.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諸生于是乃以為能不及也。孝文帝說之,超遷,一歲中至太中大夫。 ②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3.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題。 韋世康,京兆杜陵人也。世為關(guān)右著姓。祖旭,魏南幽州刺史。父夐,隱居不仕,魏、周二代,十征不出,號為逍遙公。世康幼而沉敏,有器度。年十歲,州辟主簿。在魏,弱冠為直寢,封漢安縣公,尚(與皇帝家女兒匹配)周文帝女襄樂公主,授儀同三司。后仕周,從武帝平齊,授司州總管長史。于時東夏初定,百姓未安,世康綏撫之,士民咸悅。 尉迥之作亂也,高祖憂之,謂世康曰:“汾、絳舊是周、齊分界,因此亂階,恐生搖動。今以委公,善為吾守?!币蚴诮{州刺史,以雅望鎮(zhèn)之,闔境清肅。 世康性恬素好古,不以得喪干懷。在州嘗慨然有止足之志,與子弟書曰:“吾生因緒馀①,夙沾纓弁,驅(qū)馳不已,四紀于茲。以不貪而為寶,處膏脂而莫潤。如斯之事,頗為時悉。今耄雖未及壯年已謝眼暗更劇不見細書足疾彌增非可趨走。祿豈須多,防滿則退,年不待暮,有疾便辭。況娘春秋已高,溫清宜奉,晨昏有闕,罪在我躬。意欲上聞,乞遵養(yǎng)禮,未訪汝等,故遣此及。興言遠慕,感咽難勝。”諸弟報以事恐難遂,于是乃止。 在任數(shù)年,有惠政,奏課連最,擢為禮部尚書。世康寡嗜欲,不慕貴勢,未嘗以位望矜物。聞人之善,若己有之,亦不顯人過咎,以求名譽。四年,丁母憂去職。末期,起令視事。世康固請,乞終私制,上不準。嘗因休暇,謂子弟曰:“吾聞功遂身退,古人常道。今年將耳順,志在懸車,汝輩以為云何?”子福嗣答曰:“大人澡身浴德,名立官成,盈滿之戒,先哲所重。欲追蹤二疏②,伏奉尊命?!焙笠蚴萄?世康再拜陳讓曰:“臣無尺寸之功,位亞臺鉉。今犬馬齒濆,不益明時,恐先朝露,無以塞責。愿乞骸骨,退避賢能?!鄙显?“朕夙夜庶幾,求賢若渴,冀與公共治天下,以致太平。今之所請,深乖本望,縱令筋骨衰謝,猶屈公臥治一隅?!币蚨霭萸G州總管。 十七年,卒于州,時年六十七。上聞而痛惜之,贈賻甚厚。贈大將軍,謚曰文。 注:①緒馀:后代②二疏:指漢朝兩位主動辭官的叔侄疏廣與疏受。 1.下列文句中,加框部分斷句正確的一組是( ) A.今耄雖未及/壯年已謝/眼暗更劇/不見細書/足疾彌增/非可趨走 B.今耄雖未及壯年/已謝/眼暗更劇,不見/細書足疾彌增/非可趨走 C.今耄雖未及/壯年已謝/眼暗更劇,不見/細書足疾彌增/非可趨走 D.今耄雖未及壯年/已謝/眼暗更劇/不見細書/足疾彌增/非可趨走 2.下面全屬于韋世康“寡嗜欲”的一組是( ) ①以雅望鎮(zhèn)之,闔境清肅 ②夙沾瓔弁,驅(qū)馳不已 ③性恬素好古,不以得喪干懷 ④以不貪而為寶,處膏脂而莫潤 ⑤祿豈須多,防滿則退 ⑥恐先朝露,無以塞責 A.①②③ B.②③⑥ C.③④⑥ D.①④⑥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一項是( ) A.北魏時韋世康封為漢安縣公被授為儀同三司之職,并隨周武帝平定北齊,授為司州總管長史,得到周文帝女兒襄樂公主的賞識。 B.尉遲迥造反時,擔任北周丞相的隋高祖授予韋世康眾人,做絳州刺史,鎮(zhèn)守汾州、絳州,因為汾、絳為周、齊分界,常有暴亂,會動搖國家穩(wěn)定。 C.韋世康曾寫信對他的子弟們說,他的家族在朝廷為官,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四代之久了,皆以不貪為寶,身處富庶之地而一無所取。 D.韋世康在任多年,政治清明,奏請和賦稅政績都是最好,他不仰慕權(quán)貴,也不以顯示他人的過失來求取名譽,后來因為母親年老而離職。 4.翻譯文中劃線句子。 ①因授絳州刺史,以雅望鎮(zhèn)之,闔境清肅。 ②年將耳順,志在懸車,汝輩以為云何? 4.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路隋,字南式,其先出陽平。父泌,字安期,通《五經(jīng)》,端亮寡言,以孝悌聞。建中末,為長安尉。德宗出奉天①,棄妻子奔行在,扈狩梁州,排亂軍以出,再中流矢,裂裳濡血。以策說渾瑊,召置幕府。東討李懷光, 奏署副元帥判官。從瑊會盟平?jīng)?為吐蕃所執(zhí),死焉。 時隋嬰孺,以恩授八品官。逮長,知父執(zhí)吐蕃,日夜號泣,坐必西向,不食肉。母告以貌類泌者,終身不引鏡。 貞元末,吐蕃請和,隋三上疏宜許,不報。舉明經(jīng),授潤州參軍事。李锜欲困辱之,使知市事,隋怡然坐肆,不為屈。韋夏卿高其節(jié),辟置東都幕府。元和中,吐蕃款塞,隋五上疏請修好,冀得泌還。詔可。遣祠部郎中徐復報聘,而泌以喪至,帝愍惻,贈絳州刺史.官為治喪。 服除,擢隋左補闕、史館修撰,以鯁亮稱。穆宗立,與韋處厚并擢侍講學士,再遷中書舍人、翰林學士。每除制出,以金幣來謝者,隋卻之曰:“公事而當私貺邪?”文宗嗣位,以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監(jiān)修國史。初, 韓愈撰《順宗實錄》,書禁中事為切直,宦豎不喜,訾其非實,帝詔隋刊正。隋建言:“衛(wèi)尉卿周居巢、諫議大夫王彥威、給事中李固言、史官蘇景胤皆上言改修非是。夫史冊者,褒勸所在,匹夫美惡尚不可誣,況人君乎? 議者至引雋不疑、第五倫為比,以蔽聰明。臣宗閔、臣僧孺謂史官李漢、蔣系皆愈之婿,不可參撰,俾臣得下筆。臣謂不然且愈所書已非自出元和以來相循逮今雖漢等以嫌無害公誼請條示甚謬誤者付史官刊定?!庇性t擿貞元、永貞間數(shù)事為失實,余不復改,漢等亦不罷。 進門下侍郎、弘文館大學士。久之,辭疾,不聽,冊拜太子太師。明年病卒,年六十。 (節(jié)選自《新唐書?路隋傳》,有刪改) 【注】①德宗出奉天:指唐德宗因?qū)傧卤兌椒钐?今陜西乾縣)避難。 1.下列對文加框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臣謂不然/且愈所書已非/自出元和以來/相循逮今/雖漢等以嫌/無害公誼/請條示甚謬誤者/ 付史官刊定 B.臣謂不然/且愈所書已非/自出元和以來/相循逮今/雖漢等以嫌/無害公誼/請條示/甚謬誤者付史官刊定 C.臣謂不然/且愈所書已非自出/元和以來/相循逮今/雖漢等以嫌無害公誼/請條示甚謬誤者/付史官刊定 D.臣謂不然/且愈所書已非自出/元和以來/相循逮今/雖漢等以嫌/無害公誼/請條示/甚謬誤者付史官刊定 2.下列對文中加粗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扈狩,大臣隨從皇帝外出打獵,文中指的是路泌跟隨德宗皇帝到梁州去視察。 B.幕府,軍中將帥處理事務的地方,也泛指衙署;幕府中聘用的人員稱為幕僚。 C.明經(jīng),原義是通曉經(jīng)學,后來成為科舉考試的重要科目,主要考査儒家經(jīng)義。 D.服除,服指喪服,古人在守喪期間要穿喪服,守喪期滿后脫掉喪服稱為服除。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路隋為人至孝,對父感情很深。他的父親路泌跟隨渾域在平?jīng)鰰?被吐蕃扣留后死在那里, 路隋從母親口中得知自己長得很像父親,終身都不照鏡子。 B.路隋堅守氣節(jié),不畏上官困辱。他在擔任潤州參軍事時,受到了上司李锜的刁難.被派去管理市場,他安然坐在集市中處理事務,堅決不向李锜屈服。 C.路隋為官清廉,不收他人財物。他擔任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等職時,每次朝廷授官的詔令出來,有人向他贈送財物,他都以公事不受私贈為由拒絕了。 D.路隋實事求是,修史態(tài)度嚴謹。他監(jiān)修國史時, 有人提出《順宗實錄》內(nèi)容不實,他一方面為作者韓愈辯護,一方面根據(jù)事實指出錯誤并作了修正。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遣祠部郎中徐復報聘,而泌以喪至,帝愍惻,贈絳州刺史,官為治喪。 (2)夫史冊者,褒勸所在,匹夫美惡尚不可誣,況人君乎? 5.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王結(jié),字儀伯,易州定興人。結(jié)生而聰穎,讀書數(shù)行俱下,終身不忘。嘗從太史董樸受經(jīng),年二十余,游京師,上執(zhí)政書,陳時政八事,宰相不能盡用之。時仁宗在潛邸,或薦結(jié)充宿衛(wèi),乃集歷代君臣行事善惡可為鑒戒者,日陳于前,仁宗嘉納焉。大德十一年,以結(jié)為典牧太監(jiān),近侍以俳優(yōu)進,結(jié)言:“昔唐莊宗好此,卒致禍敗,殿下方育德春宮,視聽宜謹。”仁宗優(yōu)納之。出為順德路總管,教民務農(nóng)興學、孝親弟長、戢奸禁暴。屬邑巨鹿沙河有唐魏征、宋璟墓,乃祠二公于學,表其言論風旨,以厲多士。改東昌路,境有黃河故道,而會通堤遏其下流,夏月潦水,壞民麥禾。結(jié)疏為斗門以泄之,民獲耕治之利。至治二年,參議中書省事。時拜住為丞相結(jié)言為相之道當正己以正君正君以正天下除惡不可猶豫猶豫恐生它變服用不可奢僭奢僭則害及于身丞相是其言。未幾,除吏部尚書,薦名士宋本、韓鏞等十余人。 泰定元年春,廷試進士,以結(jié)充讀卷官。遷集賢侍讀學士、中奉大夫。是歲,詔結(jié)知經(jīng)筵,扈從上都。結(jié)援引古訓,證時政之失,冀帝有所感悟。中宮聞之,亦召結(jié)等進講,結(jié)以故事辭。 元統(tǒng)元年,中宮命僧尼于慈福殿作佛事,已而殿災,結(jié)言僧尼褻瀆,當坐罪。左丞相疾革,家人請釋重囚禳之,結(jié)極陳其不可。先時,有罪者,北人則徙廣海,南人則徙遼東,去家萬里,往往道死。結(jié)請更其法,移鄉(xiāng)者止千里外,改過聽還其鄉(xiāng),因著為令。至元元年,詔復入翰林,養(yǎng)疾不能應詔。二年正月二十八日卒,年六十有二。 (節(jié)選自《元史?列傳六十五》) 1.下列對文中加框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時拜住為丞相/結(jié)言/為相之道當正己/以正君/正君以正天下/除惡不可猶豫/猶豫恐生它變/服用不可奢僭/奢僭則害/及于身丞相是其言/ B.時拜住為丞相/結(jié)言/為相之道/當正己以正君/正君以正天下/除惡不可猶豫/猶豫恐生它變/服用不可奢僭/奢僭則害及于身/丞相是其言/ C.時拜住為丞相/結(jié)言為相之道/當正己以正君/正君以正天下/除惡不可猶豫/猶豫恐生它變/服用不可奢僭/奢僭則害/及于身丞相是其言/ D.時拜住為丞相/結(jié)言為相之道/當正己以正君/正君以正天下/除惡不可/猶豫猶豫/恐生它變/服用不可/奢僭奢僭/則害及于身/丞相是其言/ 2.下列對文中加粗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太史,官名。史官之長,秦稱太史令,漢屬太常,魏晉以后太師僅掌管推算歷法。 B.俳憂,古代以樂舞諧戲為業(yè)的藝人,其表演以科諢為特色,兼音樂、戲劇、歌舞。 C.廷試,殿試、御試,科舉制度中皇帝對會試錄取的舉人在殿廷上親發(fā)策問的考試。 D.經(jīng)筵,是指漢唐以來帝王為講經(jīng)論史而特設的御前講席,為宋、元、明、清沿襲。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王結(jié)自幼聰穎,過目不忘。他曾跟隨太史董樸學習經(jīng)書。二十多歲時,游學京師時,向宰相尚書,陳述了有關(guān)時政的八件事務,但未被全部采用。 B.王結(jié)借古諷今,直言勸諫。大德十一年擔任典牧太監(jiān)時,曾經(jīng)勸諫仁宗莫學當年唐莊宗寵幸藝人而招來禍敗,宜視聽謹慎,仁宗高興地接受了意見。 C.王結(jié)為官注重教化,為民解憂。在學校修魏征、宋璟墓二公祠,表彰他們的言論風度,以此勸勉士人。在東昌路時疏通會通堤河道,使百姓獲耕種之利。 D.王結(jié)為官公正,寬嚴相濟?;屎笊嵩谫n福殿做佛事,不久殿遭火災,王結(jié)說僧尼輕慢該判罪,左丞相也難逃罪責;還請求更改關(guān)于流放囚犯的法令。 4.把下列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或薦結(jié)充宿衛(wèi),乃集歷代君臣行事善惡可為鑒戒者,日陳于前,仁宗嘉納焉。 ②結(jié)請更其法,移鄉(xiāng)者止千里外,改過聽還其鄉(xiāng),因著為令。 6.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王栩,字宏肱,并州晉陽人。少治兵家。天寶中,授翊衛(wèi)尉,摧才兼文武科,出為辰州刺史。大歷中,擢容管經(jīng)略使。夷酋梁崇牽號“平南都統(tǒng)”,與別帥覃問合,又與西原賊張侯、夏永更誘嘯,因陷城邑.遂據(jù)容州。前經(jīng)略使陳仁琦等皆僑治藤、梧。翔至,言于眾曰:“我,容州刺史,安可客治它所?必得容乃止。”即出私財募士,有功者許署吏,于是人自奮。不數(shù)月,斬賊帥歐陽珪。因至廣州,請節(jié)度使李勉出兵并力,勉不許,曰:“容陷賊久,獠方強,今速攻,只自敗耳。”栩曰:“大夫即不出師,愿下書州縣,陽言以兵為助,冀藉此聲,成萬一功。”勉許諾。栩乃移書義、藤二州刺史,約皆進討,引兵三千與賊鏖戰(zhàn),日數(shù)遇。勉檄止之,輒匿不發(fā),戰(zhàn)愈力,卒破賊,禽崇牽,悉復容州故地。 捷書聞,詔更置順州,以定余亂。翱凡百余戰(zhàn),禽首領(lǐng)七十,覃問遁去。復遣將李定等分討西原,平郁林等諸州。累兼御史中丞、招討處置使。會哥舒晃反翊命宴悉師援廣州問因合眾乘間來襲翊設伏擊之生禽問嶺表平代宗遣使慰勞賜第京師。 時吐蕃入寇,郭子儀悉河中兵乘邊,召鉬為河中少尹,領(lǐng)節(jié)度后務。悍將凌正數(shù)干法不逞,約其徒夜斬關(guān)逐栩。栩覺之,陰亂漏刻,以差其期,眾驚,不敢發(fā)。俄禽正誅之,一軍悔息。 歷汾州刺史,為振武軍使綏、銀等州留后。入拜京兆尹。會起涇原兵討李希烈,次浐水,京兆主供擬,饔敗肉腐,眾怒曰:“食是而討賊乎?”遂叛。詡挺身走奉天,拜太子詹事。德宗還都,再遷大理卿,出為福建觀察使。徙東都留守,既至,開田二十余屯,修器械,皆良金壽革,練士卒,號令精明。俄而吳少誠叛,獨東畿為有備,關(guān)東賴之。貞元十八年卒,繒尚書右仆射,謚曰肅。 (選自《新唐書?王翗傳》,有刪改) 1.下列對文中加框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會哥舒晃反翊/命宴悉師援廣州/問因合眾/乘間來襲/翊設伏擊之/生禽問/嶺表平/代宗遣使慰勞/賜第京師 B.會哥舒晃反/翊命宴悉師援廣州/問因合眾/乘間來襲/翊設伏擊之/生禽問/嶺表平/代宗遣使慰勞/賜第京師 C.會哥舒晃反/翊命宴悉師援廣州/問因合眾乘間來襲/栩設伏擊之/生禽問/嶺表平/代宗遣使/慰勞賜第京師 D.會哥舒晃反/翊命宴悉師援廣州/問因合眾乘間來襲/翊設伏擊之/生禽問/嶺表平/代宗遣使慰勞/ 賜第京師 2.下列對文中加粗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天寶”是年號。年號是中國封建王朝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漢武帝首創(chuàng),之后每位皇帝只有一個年號。 B.“再遷”指再次提升官職。“遷”在古代指調(diào)動官職,包括升級、降級、平級轉(zhuǎn)調(diào)三種情況。 C.“留守”是官職名稱,隋唐以后,皇帝出巡或親征時指定親王或大臣為京城留守,其陪京和行都也常設留守,由地方行政長官兼任。 D.“關(guān)東”指函谷關(guān)以東地區(qū),這種中國古代傳統(tǒng)意義上的指稱由秦漢時期開始,與自明朝開始稱山海關(guān)以東為“關(guān)東”不同。 3.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王翊屢經(jīng)戰(zhàn)陣,功勛卓著。王翊收復容州促使朝廷另建順州,收復失地過程中他親歷百余次戰(zhàn)斗, 擒獲叛軍首領(lǐng)七十人,分兵討伐西原后平定郁林等州的叛亂。 B.王翊為官一方,奮發(fā)有為。赴容州任職時,王翊恰逢當?shù)厥最I(lǐng)梁崇牽和別帥覃問等人作亂,在李勉不支持的情況下,他努力作戰(zhàn)捉拿梁崇牽,一舉收復容州。 C.王翊為人機智,執(zhí)法嚴明。郭子儀帶領(lǐng)軍隊防守邊境時,王翊任河中少尹,管理后方軍政事務,他略施小計就破壞了凌正的叛亂,將凌正繩之以法后全軍肅然。 D.王翊忠于朝廷,忠于職守。涇原兵作亂時王翊脫身逃到奉天,任東都留守時開荒屯田、修治器械、訓練部隊,為后來朝廷抗拒吳少誠叛亂做出重要貢獻。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大夫即不出師,愿下書州縣,陽言以兵為助,冀藉此聲,成萬一功。 (2)翊覺之,陰亂漏刻,以差其期,眾驚,不敢發(fā)。 7.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謝弘微,陳郡陽夏人也。父思,武昌太守。從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無后,以弘微為嗣。弘微本名密,犯所繼內(nèi)諱,故以字行。童幼時精神端審時然后言所繼叔父混名知人見而異之謂思曰此兒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弘微家素貧儉,而所繼豐泰,唯受書數(shù)千卷,遣財?shù)撝?一不關(guān)豫?;祜L格高峻,少所交納,唯與族子靈運、瞻、曜、弘微并以文義賞會。嘗共宴處,居在烏衣巷,故謂之烏衣之游。瞻等才辭辯富,弘微每以約言服之,混特所敬貴,號約微子。義熙八年,混以劉毅黨見誅,妻晉陵公主以混家事委之弘微。弘微經(jīng)紀生業(yè),事若在公,一錢尺帛出入,皆有文簿。高祖受命,晉陵公主降為東鄉(xiāng)君。自混亡,至是九載,而室宇修整,倉廩充盈,門徒業(yè)使,不異平日,田疇墾辟,有加于舊,中外姻親,道俗義舊,入門莫不嘆息,或為之涕流,感弘微之義也,性嚴正,舉止必循禮度,事繼親之黨,恭謹過常。太祖鎮(zhèn)江陵,弘微為文學。母憂去職。居喪以孝稱,服闋逾年,菜蔬不改。兄曜歷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卒。弘微蔬食積時,哀戚過禮,服雖除,猶不啖魚肉。弘微少孤,事兄如父,兄弟友穆之至,舉世莫及也。弘微口不言人短長,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論,弘微常以它語亂之。九年,東鄉(xiāng)君薨,資財鉅萬,園宅十余所,奴僮猶有數(shù)百人。弘微一無所取,自以私祿營葬。曰:“親戚爭財,為鄙之甚。今分多共少,不至有乏,身死之后,豈復見關(guān)?!笔?卒,時年四十二,上甚痛惜之,使二衛(wèi)千人營畢葬事,追贈太常。 (節(jié)選自《宋書謝弘微傳》) 1.下列對文中加框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童幼時/精神端審/時然后言/所繼叔父混名知人/見而異之/謂思曰/此兒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B.童幼時/精神端審/時然后言所繼叔父/混名知人/見而異之/謂思曰/此兒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C.童幼時/精神端審/時然后言所繼叔父/混名知人/見而異之/謂思曰/此兒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D.童幼時/精神端審/時然后言/所繼叔父混名知人/見而異之/謂思曰/此兒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2.下列對文中加粗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會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 B.姻親,指由于婚姻關(guān)系結(jié)成的親戚,它與血親有同有異,只是血親中的一部分。 C.母憂是指母親的喪事,古代官員遭逢父母去世時,按照規(guī)定需要離職居家守喪。 D.私祿中的“祿”指俸祿,即古代官員的薪水,這里強調(diào)未用東鄉(xiāng)君家錢財營葬。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弘微出繼從叔,一心只愛讀書。他是陳郡陽夏人,從叔謝峻將他作為后嗣。新家比原來家庭富有,但他只是接受數(shù)千卷書籍,其余財物全不留意。 B.弘微簡言服眾,此舉受到重視。他參與集會,常與子弟們詩文唱和,住在烏衣巷,稱為烏衣之游;又極有文才口才,受到叔父謝混賞識,稱為微子。 C.弘微為人審慎,治業(yè)井井有條。謝混去世以后,他掌管產(chǎn)業(yè),猶如替公家辦事,賬目分明;九年以后,多個方面得到很大發(fā)展,人們見后無不感嘆。 D.弘微事兄如父,臨財清正廉潔。他對謝曜感情極深,謝曜去世,他哀戚過禮,除孝后仍不食葷腥。東鄉(xiāng)君死,留下巨萬資財、園宅,他一無所取。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性嚴正,舉止必循禮度,事繼親之黨,恭謹過常。 參考答案 一、文言文閱讀 1.答案:1.B; 2.A; 3.D; 4.①司馬冏的心腹董艾在朝廷極有權(quán)勢,百官無人敢違背他的旨意.劉喬在二十天內(nèi),六次上奏彈劫董艾的罪過. ②劉喬劫持了劉琨的父親劉蕃,用囚禁犯人的柵欄車載著劉蕃,據(jù)守考城來抵抗司馬虓,劉喬的士卒不敵對手而潰敗. 解析:1.斷句的前提是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人名、地名、官職名、文言虛詞、句子結(jié)構(gòu)等斷句 2.洗馬即先馬,即在馬前做先導,沒有“管理宮廷馬匹”的職責。 3.惠帝還都洛陽大赦天下后,司馬越就上表舉薦劉喬,劉喬在司馬越去世之前已獲得朝廷重用。 【參考譯文】 劉喬,字仲彥,南陽人。年輕時擔任秘書即,建威將軍王戎引他為參軍。討伐吳國的戰(zhàn)役中,王戎派劉喬和參軍羅尚渡過長江,攻陷武昌,回來后任滎陽令,升任太子洗馬。因誅殺楊駿有功,賜爵關(guān)內(nèi)侯,任尚書右丞。參與誅殺賈謐,封爵安眾男,多次升官至散騎常侍。齊王司馬囧擔任大司馬,起初,嵇紹受到司馬囧的器重,司馬囧常走下殿階迎接嵇紹。劉喬對司馬囧說:“裴頠、張華遭到誅殺,朝臣都畏懼孫秀,所以不敢不接受財物。嵇紹現(xiàn)在對朝廷有什么威逼禁忌,而專門畜養(yǎng)裴家車牛、張家奴牌呢?樂彥輔來,您都不曾離開坐位,為什么偏偏對嵇紹敬意有加呢?”司馬囧于是停止了這一舉動。不久,劉喬調(diào)任御史中丞。司馬囧的心腹董艾在朝廷極有權(quán)勢,百官無人敢違背他的旨意。劉喬在二十天內(nèi),六次上奏彈勤董艾的罪過。董艾暗示尚書右丞茍晞罷免了劉喬的官職。張昌叛亂時,劉喬出任威遠將軍、豫州刺史,與荊州刺史劉弘共同征討張昌。惠帝西至長安,東海王司馬越秉承皇帝旨意調(diào)任劉喬為安北將軍、冀州刺史,派范陽王司馬虓兼任豫州刺史。劉喬認為任用司馬虓并非天子詔命,不接受司馬虓代理豫州刺史一事,起兵抵拒。潁川太守劉輿與司馬虓親近,劉喬上書尚書省列舉劉輿的罪惡。河間王司馬顒得到劉喬上書,就宣布詔命派鎮(zhèn)南將軍劉弘、征東將軍劉準、平南將軍彭城王司馬釋與劉喬共同在許昌攻打司馬虓。劉輿之弟劉琨帶領(lǐng)軍隊解救司馬虓,援軍未至而司馬虓已敗北,司馬虓就與劉琨一同逃向河北。過了不久,劉琨帶領(lǐng)五千名精銳的騎兵渡河攻打劉喬,劉喬劫持了劉琨的父親劉蕃,用囚禁犯人的柵欄車載著劉蕃,據(jù)守考城以抵杭司馬虓,劉喬的士卒不敵對手而潰敗。劉喬又收攏散兵,在平氏縣屯兵。河間王司馬顒進升劉喬為鎮(zhèn)東將軍、假節(jié),任他的長子劉祜為鎮(zhèn)東太守,又派劉弘、劉準、彭城王司馬釋等率兵增援劉喬。東海王司馬越向天下轉(zhuǎn)發(fā)檄文,帶領(lǐng)三萬士兵,將要入關(guān)迎接皇上,大軍駐扎在蕭縣,劉喬感到畏懼,派其子劉祜在蕭縣的靈璧抵抗司馬越。劉琨分兵從滎陽帶領(lǐng)軍隊接應司馬越,與劉祜遭遇,劉祜士卒潰散遭到殺害。劉喬的軍隊也隨即潰散,帶著五百個騎兵奔向平氏。元帝返回洛陽,大赦天下,司馬越又上表請求讓劉喬擔任太傅軍諮祭酒。司馬越去世后,元帝又任劉喬為都督豫州諸軍事、鎮(zhèn)東將軍、豫州刺史。劉喬死于官任,當時六十三歲。 4.【參考譯文】 劉喬,字仲彥,南陽人.年輕時擔任秘書即,建威將軍王戎引他為參軍.討伐吳國的戰(zhàn)役中,王戎派劉喬和參軍羅尚渡過長江,攻陷武昌,回來后任滎陽令,升任太子洗馬.因誅殺楊駿有功,賜爵關(guān)內(nèi)侯,任尚書右丞.參與誅殺賈謐,封爵安眾男,多次升官至散騎常侍.齊王司馬囧擔任大司馬,起初,嵇紹受到司馬囧的器重,司馬囧常走下殿階迎接嵇紹.劉喬對司馬囧說:“裴頠、張華遭到誅殺,朝臣都畏懼孫秀,所以不敢不接受財物.嵇紹現(xiàn)在對朝廷有什么威逼禁忌,而專門畜養(yǎng)裴家車牛、張家奴牌呢?樂彥輔來,您都不曾離開坐位,為什么偏偏對嵇紹敬意有加呢?”司馬囧于是停止了這一舉動.不久,劉喬調(diào)任御史中丞.司馬囧的心腹董艾在朝廷極有權(quán)勢,百官無人敢違背他的旨意.劉喬在二十天內(nèi),六次上奏彈勤董艾的罪過,董艾暗示尚書右丞茍晞罷免了劉喬的官職.張昌叛亂時,劉喬出任威遠將軍、豫州刺史,與荊州刺史劉弘共同征討張昌.惠帝西至長安,東海王司馬越秉承皇帝旨意調(diào)任劉喬為安北將軍、冀州刺史,派范陽王司馬虓兼任豫州刺史.劉喬認為任用司馬虓并非天子詔命,不接受司馬虓代理豫州刺史一事,起兵抵拒.潁川太守劉輿與司馬虓親近,劉喬上書尚書省列舉劉輿的罪惡.河間王司馬顒得到劉喬上書,就宣布詔命派鎮(zhèn)南將軍劉弘、征東將軍劉準、平南將軍彭城王司馬釋與劉喬共同在許昌攻打司馬虓.劉輿之弟劉琨帶領(lǐng)軍隊解救司馬虓,援軍未至而司馬虓已敗北,司馬虓就與劉琨一同逃向河北.過了不久,劉琨帶領(lǐng)五千名精銳的騎兵渡河攻打劉喬,劉喬劫持了劉琨的父親劉蕃,用囚禁犯人的柵欄車載著劉蕃,據(jù)守考城以抵杭司馬虓,劉喬的士卒不敵對手而潰敗.劉喬又收攏散兵,在平氏縣屯兵.河間王司馬顒進升劉喬為鎮(zhèn)東將軍、假節(jié),任他的長子劉祜為鎮(zhèn)東太守,又派劉弘、劉準、彭城王司馬釋等率兵增援.東海王司馬越向天下轉(zhuǎn)發(fā)檄文,帶領(lǐng)三萬士兵,將要入關(guān)迎接皇上,大軍駐扎在蕭縣,劉喬感到畏懼,派其子劉祜在蕭縣的靈璧抵抗司馬越.劉琨分兵從滎陽帶領(lǐng)軍隊接應司馬越,與劉祜遭遇,劉祜士卒潰散遭到殺害.劉喬的軍隊也隨即潰散,帶著五百個騎兵奔向平氏.元帝返回洛陽,大赦天下,司馬越又上表請求讓劉喬擔任太傅軍諮祭酒.司馬越去世后,元帝又任劉喬為都督豫州諸軍事、鎮(zhèn)東將軍、豫州刺史.劉喬死于官任,當時六十三歲. 2.答案:1.C; 2.A; 3.B; 4.①于是眾人(博士儒生)都覺得賈誼很有才能,自己比不上他。漢文帝也非常喜歡他,對他破格提拔,一年之內(nèi)就升任太中大夫。 ②巫醫(yī)樂師和各種工匠這些人,君子們不屑一提,現(xiàn)在他們的見識竟反而趕不上(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 解析:2.“秀才”是漢代薦舉人才的科目之一,漢代沒有科舉考試。 3.“專想攬權(quán)”是別人詆毀賈誼的;“議以為……”的意思是皇帝和大臣商議,打算把賈誼提撥到公卿大臣的位置,而非已經(jīng)下令提拔了。 4.【參考譯文】 賈生的名叫誼,是洛陽人。十八歲的時候,便以能賦詩作文而在全郡有名氣。吳廷尉當時是河南郡郡守,聽說賈誼是個了不起的人才,就把他羅致到自己門下,對他很賞識。孝文皇帝即位不久,了解到河南郡的吳郡守治理政事、安撫百姓在全國最有成績,過去又因與李斯是同鄉(xiāng)而常向李斯學習,就把他征召到朝廷擔任廷尉。吳廷尉便向皇帝推薦賈誼,說他很年輕,頗為通曉諸子百家的學說。于是,文帝便把賈誼召到朝廷任命為博士。 當時賈誼才二十歲出頭,在朝臣中是最年輕的。每當皇帝詔令臣下商議政事,各位老先生往往無言答對,而賈誼卻總是答得很完滿,人人都感到賈誼所講的,正是自己所要說的。于是,大家都認為自己的才能趕不上賈誼。文帝也很喜歡他,一年之內(nèi),就把他從博士破格提拔為太中大夫。 賈誼認為,從漢興到文帝經(jīng)過二十多年,天下已經(jīng)安定,朝野和睦,應當更定歷法,改變所崇尚的顏色,訂正法令制度,統(tǒng)一官名,大興禮樂,便詳細草擬了各項儀禮和辦法,建議崇尚黃色,遵用五行之說,重新確定官名,全部變更秦朝的法度。文帝剛剛即位,謙恭謹慎,一時還顧不上這些事。但一些律令的更定,以及在京城的諸侯回到封國,都是賈誼出的主意。因此,皇帝和大臣商議,打算把賈誼提撥到公卿大臣的位置。絳侯周勃、穎陰侯灌嬰、東陽侯張相如、御史大夫馮敬等人都嫉妒賈誼,便在皇帝面前詆毀賈誼說:“這個洛陽人,年輕沒有經(jīng)驗,專想攬權(quán),把許多事情都搞亂了?!币虼?皇帝從此也疏遠了賈誼,不再采納他的建議,并派他去作了長沙王吳差的太傅。 賈誼已經(jīng)辭別朝廷前往任所,聽說長沙地勢低洼,氣候潮濕,自認為壽命不會長久,又因為是被貶謫而去的,心情抑郁(不愉快)。在渡湘江的時候,作了一首賦,來憑吊屈原。賈誼擔任長沙王太傅的第三年,一次有一只鸮鳥飛進他的住宅,停在了座位旁邊。楚國人把鸮鳥叫做“服”。賈誼原本就是因為被貶來到長沙,地勢低洼又潮濕,所以自認為壽命不長,悲痛傷感,就寫下了一篇賦來自我安慰。 又過了一年多,賈誼被征召到京城晉見皇帝。正趕上文帝坐在宣室接受神的賜福。文帝因為有感于鬼神之事,便詢問鬼神的本源。賈誼就詳細說明了鬼神形成的情形。一直談到夜半,文帝不知不覺地在座席上向賈誼面前移動。談完之后,文帝說:“我好久不見賈生了,自以為超過了他,今天看來還是不如他?!边^了不久,就任命賈誼為梁懷王劉揖的太傅。 梁懷王是文帝喜愛的小兒子,好讀書,所以文帝讓賈誼做他的師傅。幾年以后,粱懷王騎馬時,從馬上跌下摔死了,沒有后代。賈誼認為自己這個老師沒有當好,很傷心,哭泣了一年多,也就死去了。賈誼死時只有三十三歲。 3.答案:1.A; 2.C; 3.B; 4.①于是授任絳州刺史,憑著素來的德望鎮(zhèn)守于此,全境安寧整肅. ②現(xiàn)在我年近六十,意想辭官回家閑居,你們認為如何? 解析:1.斷句的前提是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人名、地名、官職名、文言虛詞、句子結(jié)構(gòu)等斷句。 2.③說他為政公平廉潔,不徇私情。④說他舉薦提拔甚多,朝廷評價他廉平。⑥說兄弟們說他辭官的事恐怕難以如愿,他于是止息退隱的想法。 3.A娶了公主;C他在朝為官四十多年,因為他父親就沒有做過官。四紀:十二年為一紀。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D因母親去世而離職 參考譯文: 世康,是京兆杜陵人,祖父韋旭,魏國南幽州刺史。父親韋夐,隱居不出仕,在北魏、北周兩代,十次征召,都未應命,人稱為“逍遙公”。 世康自幼沉穩(wěn)慧敏,有器識度量。年僅十歲,州府征用為主簿。在魏朝,二十歲任直寢,封爵為漢安縣公,娶魏文帝女兒襄樂公主為妻,封授為儀同三司。后來任職北周,隨周武帝平滅北齊,授任司州總管長史。當時東夏剛剛平定,百姓未得安定,世康安撫他們,士人百姓都很高興。 尉迥興兵作亂的時候,高祖為之憂心,對世康說:“汾州、絳州原來是北周、北齊的分界之地,趁此叛亂之機,恐怕生出變故。現(xiàn)將它交托于公,替我好自鎮(zhèn)守?!庇谑鞘谌谓{州刺史,憑著素來的德望鎮(zhèn)守于此,全境安寧整肅。世康生性恬淡素崇尚古鳳,不因得失自亂心志。在州任上,曾經(jīng)感慨很深地露出知止知足的心意,給兒女兄弟的書信說:“幾次登臨三公之位,頻頻蒞臨方鎮(zhèn)之任,立志去除酒色財三者迷惑,內(nèi)心畏懼天、神、你、我四者良知,以不貪而為寶,處財利不沾?,F(xiàn)在雖未到七老八十,而壯年已經(jīng)過去。近來眼睛昏朦更加厲害,不能看清小字,腳病更加嚴重,不能疾步快走。況且母親年事已高,冬夏冷熱應該伺候,晨昏問候卻又缺失,不孝之罪在我一身。想奏聞圣上,請求遵循孝養(yǎng)之禮,因未征詢你等,所以發(fā)此信來。動筆牽起遠方情思,傷感哽咽難以自持?!毙值軅兓貜驼f恐怕難以如愿,于是才止息退念。 在任上幾年,有惠民之政,上奏的對官吏的考績連居最優(yōu),被提升為禮部尚書。世康淡薄嗜好欲望,不羨慕權(quán)貴權(quán)勢,未曾以官位名望傲視別人。聽到別人有善行,就像自己有一樣高興,也不張揚別人的過失來求得名譽。不久升爵為上庸郡公,加封食邑至二千五百戶。當年又改任為吏部尚書,其他職位照就。開皇四年,因為母親守喪離職。不滿一年,朝廷起用命他到官。世康堅決請求,希望到喪制滿,皇上沒有許可。世康在吏部任職,選拔任用公平,杜絕人情請托。開皇七年,朝廷將興兵江南,議論重視方鎮(zhèn),任命世康為襄州刺史。后因事坐罪免職。不久,授任安州總管,不久改任為信州總管。開皇十三年,入京朝君,再次拜任為吏部尚書。先后十多年時間,薦舉提拔官員甚多,朝廷評價他廉正公平。世康曾經(jīng)借休假之閑,對子弟們說:“我聽說功成身退,是古人常行之道。現(xiàn)在我年近六十,意想辭官,你們認為如何?”他的兒子韋福嗣回答說:“大人修身養(yǎng)德,官位顯赫名望遠揚,盈滿傾溢的教訓,前代圣賢極為看重。要效法漢朝疏廣疏受,兒輩謹遵鈞命。”后來趁侍奉皇上宴會的機會,世康兩次下拜陳述退讓之意說:“下臣沒有尺寸功勞,而得以位居宰相之次?,F(xiàn)在犬馬已年老,無益于圣明之時,恐怕死期不遠,無法完成職責。希望恩賜辭官,退避以讓賢能?!被噬显?“我早晚盼望,求賢若渴,希望與你共同治理天下,以求得太平?,F(xiàn)在的請求,大大違背我素來的愿望,縱使確實筋力衰減,還要委屈你躺著治理一方?!庇谑钦{(diào)外拜任荊州總管。當時全國只設有四大總管,并州、揚州、益州三州,都有親王親臨治理,只有荊州委任世康,當時輿論視為榮耀。世康施政簡素清靜,百姓愛戴喜歡,全境沒有爭訟官司。 開皇十七年,在州任上去世,享年六十七歲。皇上聽說后痛惜不已,助葬贈禮非常豐厚。贈封為大將軍,贈謚號為“文”。 4.答案:1.C; 2.A; 3.D; 4.(1)(朝廷)派祠部郎中徐復回訪吐蕃,卻帶回了路泌的靈柩,皇帝憐憫他,追贈他為絳州刺史,由朝廷為他辦理喪事. (2)史冊,是獎勵勸勉人的記錄,平民百姓的美德和惡行尚且不能捏造,何況是對國君的是非呢? 解析:1.“元和”為時間狀語,且“愈所書已非自出”為完整句子,所以“元和”前面要斷開,排除A項和B項?!罢摺笔侵~,“請條示甚謬誤者”是指“請朝廷逐條指出明顯錯誤的地方”。因此“者”后要斷開,排除D項。 2.文中的“扈狩”是路泌跟隨唐德宗到梁州避難的委婉說法。 【易錯分析】 本題易誤選C項,對文化常識不熟悉的考生可能會誤以為“明經(jīng)”是指“明代的經(jīng)書”而誤選C項。 3.指出《順宗實錄》錯誤的是朝廷,不是路隋. 4.【參考譯文】 路隋,字南式,他的祖先出自陽平。父親路泌,字安期,通曉《五經(jīng)》,端正誠實,不多說話,因為孝敬父母友愛兄長聞名.建中末年,路泌擔任長安尉。德宗逃往奉天的時候,路泌丟下妻子兒女奔赴德宗所在的地方,陪同德宗在梁州避難,沖破叛軍包圍進出梁州的時候,兩次被亂箭射中,他撕下衣服包扎,衣服都被鮮血浸濕了。他用計策游說渾瑊,被渾瑊征召到暮府。渾瑊向東討伐李懷光的時候,奏請朝廷讓他代理副元帥判官之職.他跟隨渾瑊和吐蕃在平?jīng)鰰?被吐蕃人抓住.最后死在那里.當時路隋是個幼兒,因為父親的恩蔭被授予八品官。等到長大以后,路隋知道父親被抓到吐蕃去了,日夜號哭,坐下來一定要面向西邊,(吃飯的時候)不吃肉.母親告訴路隋,他的相貌很像父親,他為此一生都沒有再照鏡子。貞元末年,吐蕃求和,路隋三次上疏朝廷認為應該同意吐蕃請和的要求.朝廷沒有回復,他參加明經(jīng)科考試考中,被授予潤州參軍事之職。李锜想刁難侮辱他,讓他管理市場的事務,路隋安然坐在集市中處理事務,不因此而屈服.韋夏卿認為他氣節(jié)高尚,征召他到東部暮府任職。元和年間,吐蕃前來通好,路隋五次上疏朝廷請求與吐蕃建立友好關(guān)系,希望父親路泌能夠返回。朝廷下詔同意了。(朝廷)派祠部郎中徐復回訪吐蕃,卻帶回了路泌的靈柩,皇帝憐憫他,追贈他為絳州剌史,由朝廷為他辦理喪事.喪期過后,朝廷提拔路隋擔任左補闕、史館修撰,路隋因為剛正坦誠而被人稱道。穆宗繼位后,路隋與韋處厚一起被提升為侍講學士,兩次升遷后擔任中書舍人、翰林學士。每次朝廷授官的詔令出來,有人向他蠟送財物,路隋榭絕說:"(我是為)公家做事,怎么能接受私人的贈送呢?”文宗繼位后,路隋以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身份,監(jiān)督編修國史。起初,韓愈編撰《順宗實錄》,記錄宮中的事情真切率直,宦官們很不高興,就詆毀這本史書的內(nèi)容不真實,皇上下詔讓路隋校正.路隋進諫說:“衛(wèi)尉卿周居巢、諫議大夫王彥成、給事中李固言、史官蘇景胤都進言說重修是不恰當?shù)?。史?是獎勵勸勉人的記錄,平民百姓的美德和惡行尚且不能捏造, 何況是對國君的是非呢?議論的人甚至引用雋不疑、第五倫作比, 來欺騙皇上。大臣李宗閔、牛僧孺認為史官李漢、蔣系都是韓愈的女婿,他們不能參與修撰國史,讓臣來落筆(修訂)。臣認為不是這樣的。況且韓愈所記栽的事情已并非全是他自己撰寫的,而是元和以來沿襲至今的。雖然李漢等人因此而有嫌疑,也不妨害公事。請朝廷逐條指出明顯錯誤的地方,交付史官修正定稿。”朝廷下詔挑出貞元、永貞年間幾件事與事實不符.其他的不再修改,李漢等人也沒有被罷免。路隋被提升為門下侍郎、弘文館大學士。過了一段時間,他因病辭職,朝廷沒有許可,又任命他為太子大師。第二年路隋因病去世,時年六十歲. 5.答案:1.B; 2.C; 3.D; 4.①有人舉薦王結(jié)為太子(或仁宗)宿衛(wèi),他于是就收集歷代君臣好壞能成為歷史教訓的往事,每天呈送太子(或仁宗)閱讀,仁宗贊許并采納。 ②王結(jié)請求更改這些法令,被流放離鄉(xiāng)的囚犯,最多只流放到千里之外,能改過的還聽憑他們回到家鄉(xiāng),于是寫成法令. 解析:1.斷句的前提是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人名、地名、官職名、文言虛詞、句子結(jié)構(gòu)等斷句。 2.“會試錄取的舉人”錯,應為“貢士”。 3.“左丞相也難逃罪責”錯,王結(jié)沒有彈劾左丞相。 參考譯文 王結(jié)字儀伯,是易州定興人。自幼聰穎,讀書一目數(shù)行,終身不忘。曾隨太史董樸學習經(jīng)書。他二十多歲時,游學京師,上奏陳述八件時政事,但宰相未全部采用。當時仁宗還是在太子府時(或者尚未即位),有人舉薦王結(jié)為(或者充任)太子宿衛(wèi),他于是就收集歷代君臣好壞能成為歷史教訓的往事,每天呈送太子閱讀,仁宗贊許并采納。大德十一年(1307),任命王結(jié)為東宮典牧太監(jiān),官階太中大夫。當時親近的侍從可以引藝人入宮,王結(jié)說:“從前唐莊宗愛好這個,最終招來災禍而失敗,殿下正當在春宮育德養(yǎng)性,視聽應謹慎為要。”仁宗高興地聽取了他的意見。 仁宗即位,王結(jié)升為集賢直學士。出任順德路總管,勤于農(nóng)事,興辦學校,孝順父母、愛護兄弟,禁止邪惡暴虐。屬縣巨鹿沙河有唐朝魏征、宋璟的墳墓,于是在學校為二公立祠,表彰他們的言論風度,以勸勉更多的士人。后來調(diào)他到揚州,又調(diào)寧國,因為他的堂弟王紳任江東廉訪司僉事,(他為了避嫌)推辭不赴任。改任東昌路,境內(nèi)有黃河舊道,可是會通堤阻止下流,夏季水澇,沖壞百姓的麥禾,王結(jié)疏導閘門,使水泄出,百姓獲得耕種之利。 至治二年,(王結(jié))參議中書省事。當時拜住任丞相,王結(jié)說:“做丞相的方法應該先正己才能正君,正君才能正天下;消除邪惡不能猶豫,猶豫就會出現(xiàn)別的變故;衣食住行不能奢侈,奢侈就會危害自身?!必┫嗾J為說得有理。不久,授吏部尚書,他舉薦宋本、韓鏞等十多人。泰定元年春天,在朝堂上選拔進士,(皇帝)讓王結(jié)擔任做閱卷官。遷職集賢侍讀學士、中奉大夫。這年皇帝下詔讓王結(jié)知經(jīng)筵,隨帝到上都。王結(jié)援引古訓,證明時政的錯誤,希望帝能有所感悟?;屎舐犝f后,也下詔讓王結(jié)進經(jīng),王結(jié)借故推辭。 元統(tǒng)元年,皇后命僧尼在慈福殿做佛事,不久殿遭火災,王結(jié)說僧尼輕慢該判罪。左丞相病情危急,他的家人請求釋放重囚來為他消災,王結(jié)極力說不可。從前有罪的北方人流放到廣海,南方人流放到遼東,離家萬里,往往死于路途。王結(jié)請求更改法令,(被流放的人)只流放千里之外,能改過的讓他們回鄉(xiāng),于是寫成法令成為定制。至元元年,再詔入翰林,因病不能應詔。二年正月二十八日卒,享年六十二歲。 6.答案:1.D; 2.A; 3.B; 4. (1)您即使不派出軍隊,我也希望您向各州縣下達文書,謊稱您要用軍隊做我的外援,我盼望憑借這種聲勢,取得概率很小的勝利。(譯出大意給1分,即”“書”“陽言”“藉”四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 (2)王翊察覺這件事后,(就派人)暗地弄亂計時的漏刻,讓他們錯過約定的時間,眾人驚慌,不敢行動。(譯出大意給1分廣陰”“差” “期”“發(fā)”四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 解析:1.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反詡”意思上解釋不通. “栩”應是下一句的主語.故應在“詡”前斷開.排除A項合眾乘間”都是“來襲”的狀語.中間不能斷開,排除B項。“遣使慰勞”“踢第京師”是代宗的兩個舉措,根據(jù)“一事一斷”的原則,二者之間應斷開,排除C項。故選D。 2.本題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見的古代文化知識的能力。A項,“每位皇帝只有一個年號”措,歷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內(nèi)憂外憂等大事、要事,一般都要更改年號。一個皇帝所用年號少則一個,多則十幾個。 3.本題考查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B項.“一舉”有誤,依據(jù)“引兵三千與城鏖戰(zhàn),日教遇卒破賊”等信息可知,他經(jīng)歷多次戰(zhàn)斗才收復容州。 4. 本題考查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的能力。(1)即:即便.即使。書:文書,陽言:謊稱=藉:憑借,(2)陰:暗中。差:錯過。期: 約定的時間。發(fā):行動, 【參考譯文】 王趣,字宏肱.是并州詈陽人。年輕時學習兵家。天寶年間,授任翊衛(wèi)尉,考中才兼文武科.出京袒任辰州刺史。大歷年間,他被提拔為容管經(jīng)略使。少數(shù)民族首領(lǐng)梁崇牽號稱“平南都統(tǒng)”,和偏軍統(tǒng)帥蕈問合兵一處后,又與西系匪首張侯、夏永相互引誘聚結(jié),囡而攻陷域邑.于是就占領(lǐng)了容州.前經(jīng)略使味仁繡等人都遷移治所暫寄藤州、梧州。王翊到任后.對眾人說:**我.是容州刺史,怎么可以寄居其他地方進行治理?我一定要收復容州之后才罷休。”當即拿出自己的錢財來招募士兵.許諾如果立下功勞就可以擔任州署里的官吏.于是人人自我眘力。沒有幾個月.(王栩)就斬殺了鯪帥歐陽珪。 (王翊)趁機來到廣州.請求節(jié)度使李勉出兵與自己合力(剿滅叛軍),李勉沒有答應,說:“容州淪陷到叛軍手中已經(jīng)很久,少數(shù)民族叛軍的勢力正強盛,現(xiàn)在就急迫進攻.只是自取失敗罷了?!蓖蹊蛘f: “棗印使不派出軍汄.我也希望您向各州縣下達文書.褒稱f要.毛軍隊做我的外援,我盼望憑借這種聲勢.取得慨率喂小的詮利,李勉答應了王翊于是就送文書給義州、藤州剌史,約定一同進軍討伐,他親自帶領(lǐng)軍隊三千人和叛軍激烈戰(zhàn)斗,一天當中多次與叛軍交鋒。李勉下文書阻止他,王翊就隱藏著文書不公布,而作戰(zhàn)卻更加盡力,最終擊欵了賊軍.捉拿了梁崇牽,全部收復了容州舊地。 捷裉傳給皇帝,皇帝下令另設頫州,以便平定殘余的叛亂。王翊總共參加了一百多次戰(zhàn)斗,捉拿了叛軍首領(lǐng)七十人,軍問逃走。 (王翊)又派遣將領(lǐng)李裏等人分兵進討西原,平定了郁林等各州。 (王翊)多次兼任御史中丞、招討處置使。洽逢哥舒晃叛亂,王翱命令李亳全軍援救廣州,覃>1于是就集合軍置伏兵攻擊s:舌提了覃問.嶺南一芾(從此)平定。代宗派遣使者全部河中部隊防守邊境,朝廷召王翊擔任河中少尹,主管節(jié)度后務。悍將凌正饜次違法亂紀.約定他的黨羽在晚上斬關(guān),驅(qū)趕王翱,王銪察覺這件事后,(就派人)暗地弄亂計時的漏刻,讓炮們錯過約定的時間.眾人驚慌,不敢行動。不一會兒王翊就擒獲了凌正,將他誅殺,全軍將士都極其恐懼。 王翊歷任汾州刺史,做過振武軍使綏、銀等州留后。(王翊)入輞后被授予京兆尹一職。時逢朝廷調(diào)動涇厙軍隊討伐李希烈,軍隊駐扎在浐水岸邊,京兆掌管食物供給.飯食肉菜都是宥壞的.將士們發(fā)怒說:“吃這樣的食物卻要討伐叛軍嗎?”于是軍- 1.請仔細閱讀文檔,確保文檔完整性,對于不預覽、不比對內(nèi)容而直接下載帶來的問題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載的文檔,不會出現(xiàn)我們的網(wǎng)址水印。
- 3、該文檔所得收入(下載+內(nèi)容+預覽)歸上傳者、原創(chuàng)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檔原作者,請點此認領(lǐng)!既往收益都歸您。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9.9 積分
下載 |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quán)。
- 關(guān) 鍵 詞:
- 2019屆高三語文二輪復習 專題七 文言文閱讀二專題強化卷含解析 2019 屆高三 語文 二輪 復習 專題 文言文 閱讀 強化 解析
鏈接地址:http://www.820124.com/p-6131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