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專用)2020版高考物理新增分大一輪復習 第一章 運動的描述 勻變速直線運動 實驗一 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講義(含解析).docx
《(江蘇專用)2020版高考物理新增分大一輪復習 第一章 運動的描述 勻變速直線運動 實驗一 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講義(含解析).docx》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江蘇專用)2020版高考物理新增分大一輪復習 第一章 運動的描述 勻變速直線運動 實驗一 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講義(含解析).docx(1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實驗一 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 1.實驗目的 (1)練習正確使用打點計時器; (2)會利用紙帶求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瞬時速度、加速度; (3)會利用紙帶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并能畫出小車運動的v-t圖象,會根據(jù)圖象求加速度. 2.實驗原理 打點計時器是測量時間的儀器,通過紙帶記錄了物體的運動過程.打點計時器有電磁打點計時器和電火花計時器,如圖1甲、乙所示.打點計時器使用的是50Hz的交變電流,每隔0.02s打一次點;電磁打點計時器使用的電壓是4~6V交流電源,電火花計時器使用的是220V交流電源. 圖1 3.實驗器材 電火花計時器(或電磁打點計時器)、一端附有滑輪的長木板、小車、紙帶、細繩、鉤碼、刻度尺、導線、電源、復寫紙. 圖2 4.實驗步驟 (1)按照如圖2所示實驗裝置,把打點計時器固定在長木板無滑輪的一端,接好電源; (2)把一細繩系在小車上,細繩繞過滑輪,下端掛合適的鉤碼,紙帶穿過打點計時器,固定在小車后面; (3)把小車停靠在打點計時器處,先接通電源,后放開小車; (4)小車運動一段時間后,斷開電源,取下紙帶; (5)換紙帶重復做三次,選擇一條比較理想的紙帶進行測量分析. 5.注意事項 (1)平行:紙帶、細繩要和長木板平行. (2)兩先兩后:實驗中應先接通電源,后讓小車運動;實驗完畢應先斷開電源,后取紙帶. (3)防止碰撞:在到達長木板末端前應讓小車停止運動,防止鉤碼落地及小車與滑輪相撞. (4)減小誤差:小車的加速度應適當大些,可以減小長度的測量誤差,加速度大小以能在約 50cm的紙帶上清楚地選取6~7個計數(shù)點為宜. 6.數(shù)據(jù)處理 (1)目的 通過紙帶求解運動的加速度和瞬時速度,確定物體的運動性質(zhì)等. (2)方法 ①分析物體的運動性質(zhì)——測量相鄰計數(shù)點間的距離,計算相鄰計數(shù)點距離之差,看其是否為常數(shù),從而確定物體的運動性質(zhì). ②利用逐差法求解平均加速度a1=,a2=,a3=?a==. ③利用平均速度求瞬時速度:vn==. ④利用速度—時間圖象求加速度. a.作出速度—時間圖象,通過圖象的斜率求解物體的加速度; b.剪下相鄰計數(shù)點的紙帶緊排在一起求解加速度. 7.依據(jù)紙帶判斷物體是否做勻變速直線運動 (1)x1、x2、x3…xn是相鄰兩計數(shù)點間的距離. (2)Δx是兩個連續(xù)相等的時間間隔內(nèi)的位移差:Δx1=x2-x1,Δx2=x3-x2…. (3)T是相鄰兩計數(shù)點間的時間間隔:T=0.02n(打點計時器的頻率為50Hz,n為兩計數(shù)點間計時點的間隔數(shù)). (4)Δx=aT2,只要小車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它在任意兩個連續(xù)相等的時間間隔內(nèi)的位移之差就一定相等. 命題點一 教材原型實驗 例1 (2018鹽城市期中)為了“探究物體運動速度隨時間的變化規(guī)律”,某同學采用了如圖3甲所示的實驗裝置. (1)完成該實驗是否需要平衡小車與木板間的摩擦力(選填“需要”或“不需要”); (2)完成該實驗是否需要滿足砝碼質(zhì)量遠小于小車質(zhì)量(選填“需要”或“不需要”); 圖3 (3)從圖乙紙帶上選取若干計數(shù)點進行測量,得出各計數(shù)點的時間t與速度v的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其中F點速度為vF=m/s; 時間t/s 0 0.50 1.00 1.50 2.00 2.50 速度v/(ms-1) 0.12 0.17 0.23 0.27 0.28 vF (4)請根據(jù)表中的實驗數(shù)據(jù)在圖丙中作出小車的v-t圖象. 答案 (1)不需要 (2)不需要 (3)0.29 (4)見解析圖 解析 (3)根據(jù)這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 則有:vF=10-2 m/s=0.29 m/s; (4)利用描點法可畫出v-t圖象如圖所示 變式1 (2018泰州中學四模)某小組用圖4甲所示器材測量重力加速度的大?。畬嶒炂鞑挠傻鬃鶐в袠顺叩呢Q直桿、光電計時器A和B、鋼制小球和網(wǎng)兜組成.通過測量小球在A、B間不同位移時的平均速度,求重力加速度. 圖4 (1)實驗時,應先(選填“釋放小球”或“接通光電計時器”); (2)實驗中保持A不動,沿桿向下移動B,測量A、B之間的距離h及鋼球經(jīng)過該距離所用時間t,經(jīng)多次實驗繪出與t關(guān)系圖象如圖乙所示.由圖可知,重力加速度g與圖象的斜率k的關(guān)系為g=,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為m/s2; (3)若另一小組用同樣的實驗裝置,保持B不動,沿桿向上移動A,則(選填“能”或“不能”)通過上述方法測得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4)為減小重力加速度的測量誤差,可采用哪些方法?(提出一條即可) 答案 (1)接通光電計時器 (2)2k 9.67(9.60~9.80) (3)能 (4)AB間距離盡可能大、鋼球體積盡可能小等 解析 (2)在題圖乙的直線上取兩個點(t1,),(t2,),則圖象的斜率k=,而正是鋼球通過h1時的平均速度,也是這段時間內(nèi)時間中點的瞬時速度,設鋼球由靜止落到A時的時間為t0,故=g(t0+),=g(t0+),將其代入上式可得k=,即g=2k;由題圖乙可得,其斜率k= m/s2≈4.833 m/s2,則g=2k≈9.67 m/s2; (2)如果保持B不動,設鋼球由靜止到B的時間為T0,則該時間也是可以在計算的過程中約去的,所以這種方法也可以測得重力加速度. (3)為了減小誤差,可以使AB間距離盡可能大、鋼球體積盡可能小等. 命題點二 實驗拓展與創(chuàng)新 從原理遷移和數(shù)據(jù)處理技巧上進行創(chuàng)新 1.復習啟示 高考實驗題一般源于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是在教材實驗的基礎上創(chuàng)設新情景.因此,要在夯實基礎實驗的基礎上注意遷移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善于用教材中實驗的原理、方法和技巧處理新問題. 2.情景拓展 3.數(shù)據(jù)處理 (1)加速度的獲得:靠重物的拉力獲得加速度→長木板傾斜靠重力獲得加速度. (2)速度的測量方法:由打點紙帶求速度→測定遮光片的寬度d和遮光片通過光電門的擋光時間Δt,由v=求速度. (3)加速度的測量方法:由打點紙帶利用逐差法求加速度→利用經(jīng)過兩個光電門的瞬時速度,由速度位移關(guān)系式求加速度. 例2 (2018江蘇卷11)某同學利用如圖5所示的實驗裝置來測量重力加速度g.細繩跨過固定在鐵架臺上的輕質(zhì)滑輪,兩端各懸掛一只質(zhì)量為M的重錘.實驗操作如下: 圖5 ①用米尺量出重錘1底端距地面的高度H; ②在重錘1上加上質(zhì)量為m的小鉤碼; ③左手將重錘2壓在地面上,保持系統(tǒng)靜止.釋放重錘2,同時右手開啟秒表,在重錘1落地時停止計時,記錄下落時間; ④重復測量3次下落時間,取其平均值作為測量值t.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步驟④可以減小對下落時間t測量的(選填“偶然”或“系統(tǒng)”)誤差. (2)實驗要求小鉤碼的質(zhì)量m要比重錘的質(zhì)量M小很多,主要是為了. A.使H測得更準確 B.使重錘1下落的時間長一些 C.使系統(tǒng)的總質(zhì)量近似等于2M D.使細繩的拉力與小鉤碼的重力近似相等 (3)滑輪的摩擦阻力會引起實驗誤差.現(xiàn)提供一些橡皮泥用于減小該誤差,可以怎么做. (4)使用橡皮泥改進實驗后,重新進行實驗測量,并測出所用橡皮泥的質(zhì)量為m0.用實驗中的測量量和已知量表示g,得g=. 答案 (1)偶然 (2)B (3)在重錘1上粘上橡皮泥,調(diào)整橡皮泥質(zhì)量直至輕拉重錘1能觀察到其勻速下落 (4) 解析 (1)對同一物理量多次測量取平均值的目的是減小偶然誤差. (2)設系統(tǒng)運動的加速度為a,則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得 (M+m)g-Mg=(2M+m)a 即a=, 而H=at2,在H一定時,a越小,則t越長,這時測量出時間t的誤差相對越?。虼藢嶒炓笮°^碼的質(zhì)量m要比重錘的質(zhì)量M小很多,主要是為了使重錘1下落的時間長一些,選項B正確. (3)由于摩擦阻力的影響,會產(chǎn)生系統(tǒng)誤差,可利用平衡摩擦阻力的方法,平衡摩擦力,其方法為在重錘1上粘上橡皮泥,調(diào)整橡皮泥的質(zhì)量使輕拉重錘1時能觀察到其勻速下落. (4)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得 (M+m)g-Mg=(2M+m+m0)a 又有H=at2 聯(lián)立①②解得g=. 變式2 (2017全國卷Ⅰ22)某探究小組為了研究小車在桌面上的直線運動,用自制“滴水計時器”計量時間.實驗前,將該計時器固定在小車旁,如圖6(a)所示.實驗時,保持桌面水平,用手輕推一下小車.在小車運動過程中,滴水計時器等時間間隔地滴下小水滴,圖(b)記錄了桌面上連續(xù)6個水滴的位置.(已知滴水計時器每30s內(nèi)共滴下46個小水滴) 圖6 (1)由圖(b)可知,小車在桌面上是(填“從右向左”或“從左向右”)運動的. (2)該小組同學根據(jù)圖(b)的數(shù)據(jù)判斷出小車做勻變速運動.小車運動到圖(b)中A點位置時的速度大小為m/s,加速度大小為 m/s2.(結(jié)果均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 答案 (1)從右向左 (2)0.19 0.038 解析 (1)小車在阻力的作用下,做減速運動,由題圖(b)知,從右向左相鄰水滴間的距離逐漸減小,所以小車在桌面上是從右向左運動的. (2)已知滴水計時器每30s內(nèi)共滴下46個小水滴,所以相鄰兩水滴間的時間間隔為T=s=s,所以A點位置的速度為vA=m/s≈0.19 m/s.根據(jù)逐差法可求加速度a=,解得a≈-0.038m/s2,因此加速度的大小為0.038 m/s2. 變式3 (2018海安中學月考)某同學用圖7甲所示的實驗裝置研究小車在斜面上的運動,實驗中使用的電磁打點計時器的打點周期為T,他的實驗步驟如下: 圖7 ①按圖甲安裝好實驗器材; ②讓拖著紙帶的小車沿平板斜面開始向下運動,接通電源,重復幾次; ③選出一條點跡比較清晰的紙帶,舍去開始比較密集的點跡,從便于測量的點開始,每兩個打點間隔取一個計數(shù)點,如圖乙中0、1、2、…、6點所示; ④測量相鄰兩個計數(shù)點之間的距離,分別記作x1、x2、x3、…、x6; ⑤通過測量和計算,判斷出小車沿平板斜面做勻變速直線運動. (1)在甲圖中,明顯存在的問題是;電源應該接(選填“直流”或“交流”)電源;實驗操作過程中明顯的錯誤是. (2)若實驗裝置安裝和操作過程完全正確,利用該同學測量的數(shù)據(jù)可以得到小車的加速度,計算加速度的表達式是a=; (3)若該同學在實驗中用量角器還測出了平板斜面的傾角α,且已知當?shù)氐闹亓铀俣葹間,則在以下物理量中,還能計算出(填字母序號). A.小車的質(zhì)量 B.小車與平板斜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 C.小車到達斜面底端時的動能 D.小車滑下過程中損失的機械能 答案 (1)小車離打點計時器太遠 交流 步驟②:應該先接通電源后釋放小車 (2) (3)B 解析 (1)在題圖甲中,明顯存在的問題是小車離打點計時器太遠;電源應該接4~6 V低壓交流電源,實驗操作過程中明顯的錯誤是實驗步驟②,應該是先接通電源后釋放小車. (2)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公式Δ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得:x4-x1=3a1(2T)2,x5-x2=3a2(2T)2,x6-x3=3a3(2T)2,為了更加準確的求解加速度,對三個加速度取平均值得:a=(a1+a2+a3)=;(3)小車在斜面上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得:mgsinθ-μmgcosθ=ma,即可求出小車與平板斜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但不能計算小車的質(zhì)量,故B正確,A錯誤;不知道斜面的長度,所以無法測出小車到達斜面底端時的速度,又小車的質(zhì)量末知,故無法求出小車到達斜面底端時的動能,故C錯誤;由于斜面的長度未知,小車的質(zhì)量未知,無法求出下滑過程中損失的機械能,故D錯誤. 1.(2018興化市第一中學期初)在做“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時,某同學得到一條用打點計時器打下的紙帶,并在其上取了A、B、C、D、E、F共6個計數(shù)點(每相鄰兩個計數(shù)點間還有4個打點計時器打下的點,圖中沒有畫出),如圖8.打點計時器接的是“220V、50Hz”的交變電流.他將一把毫米刻度尺放在紙帶上,其零刻度和計數(shù)點A對齊.[下述第(2)、(3)、(4)小題結(jié)果均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圖8 (1)該打點計時器打點的時間間隔為s; (2)由以上數(shù)據(jù)計算打點計時器在打C點時,物體的瞬時速度vC是m/s; (3)計算該物體的加速度a為m/s2; (4)紙帶上的A點所對應的物體的瞬時速度vA=m/s; (5)如果當時電網(wǎng)中交變電流的頻率是f′=49Hz,而做實驗的同學并不知道,那么由此引起的誤差將使加速度的測量值比實際值偏(填“大”或“小”). 答案 (1)0.02 (2)0.16 (3)0.43(0.41~0.45) (4)0.074(0.070~0.080) (5)大 解析 (1)f=50 Hz,T==0.02 s (2)每相鄰兩個計數(shù)點間還有4個打點計時器打下的點,即相鄰兩個計數(shù)點的時間間隔是t=0.1 s,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中時間中點的瞬時速度等于該過程中的平均速度,有:vC=≈0.16 m/s; (3)根據(jù)公式Δx=at2,有CE-AC=4at2,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a≈0.43 m/s2; (4)由勻變速直線運動速度與時間關(guān)系式得:vA=vC-a(2t)=0.074 m/s. (5)電網(wǎng)中交變電流的頻率是f′=49 Hz時,相鄰兩個計數(shù)點的時間間隔t′變大了,但做實驗的同學并不知道,用了較小的t,所以引起的誤差將使加速度的測量值比實際值偏大. 2.(2018江蘇省高考壓軸沖刺卷)某同學在做“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中,由打點計時器得到表示小車運動過程的一條清晰紙帶,紙帶的一部分如圖9甲所示,紙帶上兩相鄰計數(shù)點的時間間隔為T=0.10s.該同學將紙帶從每個計數(shù)點處截斷,得到6條短紙帶,再把6條短紙帶的下端對齊貼在紙上,以紙帶下端為橫軸建立直角坐標系,并將刻度尺邊緣緊靠縱軸,其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以下結(jié)果均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圖9 (1)打下計數(shù)點“2”時小車的速度大小為m/s. (2)小車的加速度大小為m/s2. (3)在某次實驗中,若該同學所用交流電的頻率小于50Hz,則加速度的測量值(填“>”“=”或“<”)真實值. 答案 (1)0.47 (2)0.70 (3)> 解析 (1)依據(jù)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等于這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那么打下計數(shù)點“2”時小車的速度大小為:v2=≈0.47 m/s (2)由逐差法可得: a=≈0.70 m/s2 (3)頻率小,則打點周期變長,即實際兩點間時間大于0.10 s,故測量值會偏大. 3.(2018啟東中學模擬)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用圖10裝置來測定當?shù)刂亓铀俣龋饕僮鞑襟E如下: ①安裝實驗器材,調(diào)節(jié)試管夾(小鐵球)、光電門和紙杯在同一豎直線上; ②打開試管夾,由靜止釋放小鐵球(直徑足夠小),用光電計時器記錄小鐵球在兩個光電門間的運動時間t,并用刻度尺(圖上未畫出)測量出兩個光電門之間的高度h,計算出小鐵球通過兩光電門間的平均速度v; ③保持光電門1的位置不變,改變光電門2的位置,重復②的操作.測出多組(h,t),計算出對應的平均速度v; ④畫出v-t圖象. 圖10 請根據(jù)實驗,回答如下問題: (1)設小鐵球到達光電門1時的速度為v0,當?shù)氐闹亓铀俣葹間.則小鐵球通過兩光電門間平均速度v的表達式為.(用v0、g和t表示) (2)實驗測得的數(shù)據(jù)如下表: 實驗次數(shù) 1 2 3 4 5 6 h(cm)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t(s) 0.069 0.119 0.159 0.195 0.226 0.255 v(ms-1) 1.45 1.68 1.89 2.05 2.21 2.36 請在圖11坐標紙上畫出v-t圖象. 圖11 (3)根據(jù)v-t圖象,可以求得當?shù)刂亓铀俣萭=m/s2,試管夾到光電門1的距離約為cm.(以上結(jié)果均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答案 (1)v=v0+gt (2)見解析圖 (3)9.7(9.5~9.9) 6.5(6.3~6.7) 解析 (1)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一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可得v=v0+gt. (2)描點畫圖,如圖所示. (3)根據(jù)v=v0+gt可知,v-t圖象的斜率k=,解得g≈9.7m/s2;圖象與縱軸的截距為小球經(jīng)過光電門1時的速度v0,約為1.12 m/s,根據(jù)v02=2gh得h≈6.5cm.-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quán)。
- 關(guān) 鍵 詞:
- 江蘇專用2020版高考物理新增分大一輪復習 第一章 運動的描述 勻變速直線運動 實驗一 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講義含解析 江蘇 專用 2020 高考 物理 新增 一輪 復習 運動 描述 變速 直線運動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quán),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820124.com/p-6333366.html